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长的高中

1931年,先生考上了北平大学附属高中,地址就在中南海西门外,一个南北狭长的区域内。

当时的北京,在北京大学之外,还有一个由几个专科大学合并起来的北平大学,原来的几个专科大学则成为大学下属的学院。几个大学名义上统一在北平大学之下,实际上各自为政,矛盾重重。为了给大学输送合格的学生,各学院共同出资,开办了这个附属中学。和今天不一样的是,这个中学虽然办在北京,但和大学一样,全国招生,只要成绩合格,考试通过,就可以入校,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入了这个学校。

学院之间矛盾的存在,使这个中学能否长久存在,一开始就有很多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更是受着时局的重重影响。几乎和先生入学同时,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三省,并向关内步步进逼,北京受到严重威胁。北京的学生和老师们普遍不满意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学潮不断。每次学潮,几乎都有附属中学的学生参加,于是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北平大学各学院本来就不愿意把自己艰难募来的经费用在这并非一定会进入自己学院的学生们身上,正好借故宣布学校停办,让学生自由转学。假如真的停办,受害的不仅是该校的老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该校的学生。于是学生们组织起来,发起护校运动,并做出详细计划,要到当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请愿。为防止事态扩大,当局让步,宣布现有的两届坚持到毕业,此后不再招生。所以这个高中仅培养了两届学生。

危难中的时局,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加深着先生对于国事的关心,也更加促进了先生对于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这所高中里,先生开始接触到哲学。当时教国文的刘伯敭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他不用教育部编审的教科书,自己选择了古代先贤还有当时学者的文章。从这部教材中,先生读到了胡适、梁启超、唐兰、冯友兰等人关于老子年代的讨论,对于后来先生走上研究哲学的道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先生最为关注老子,也与此一时期所受的影响相关。

在各种哲学流派中,先生此时也开始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时的学校有一门必修课:“党义”,即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国民党立党思想。先生初中时那位要拿绳子捆绑学生的黄埔毕业生,就是教党义的教员。高中的党义课教员叫鲁涤平,河北人,不是那个曾在江西围剿过红军的国民党将领。教员鲁涤平曾留学日本。日本人接触马克思主义比中国早,中国早期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首先在日本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鲁涤平也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讲国民党党义,却不重视三民主义,反倒喜欢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位老师认为把三民主义说成一种信仰是可笑的。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就参加了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

学校宿舍不足,不少学生或住家,或在外租房,下课以后无法统一管理,倒是培养了一批肯钻研问题、独立思考的学生。其中一个叫刘善本的,是国民党空军第一个驾机起义的飞行员。新中国成立以后,先生和老同学刘善本之间还有过来往。

高中时期给先生印象深刻的老师首先是第一任主任(校长)宗真甫。宗留学法国,办学思想受法国影响,开了许多选修课,不用教育部编发的教材,而是由开课老师们自己选择。老师们不少是北京大学毕业生,也有哈佛大学归国的留学生。不少大学老师也直接在这里兼课。良好的师资队伍,自由的教学思想,给了学生们丰富的知识滋养。

宗老师亲自教法文选修课。他推崇法文的发音优美,说学了法文以后即使没有别的用处,也可以直接阅读法国文学、哲学,不失为一种享受,但不讲学了法文可以到法国企业赚大钱。这种“谋道不谋食”的观念,也给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这位宗老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从法国回来参加抗战。他撰写了一部关于《墨子》的著作,强调墨子的反侵略思想。说墨子不仅有反侵略的主张,而且有反侵略的具体措施,是2000多年前反对侵略、维护正义的榜样。

英文老师陈冠杰、诚贯仪夫妇,学识渊博。教英文时,常常穿插一些有关外国的知识。他们教学生学英文要注意时代背景,同一句话,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陈老师常常讲一些讽刺清朝和国民党政府愚昧和腐败的故事。比如说清朝大臣们怕革新,怕洋人。在外交场合,他们看到外国人总集合起来唱国歌,不知道什么意义,于是也凑在一起,唱了一段《光棍哭妻》。陈老师也讽刺日本明治维新以前的愚昧,说他们被迫和美国兵打交道时,有个日本人取英文名字Spy(间谍),弄得美国人一头雾水,心想怎么会派一个间谍办外交,并且还明白告诉对方。

这些故事是否属实,需要考证。但是增强了学生们对英文课的兴趣,同时也一点一滴地培养着学生们鄙视腐败愚昧、鄙视日本军国主义的感情。

后来陈老师被请去教冯玉祥英文,诚贯仪老师接手英文选修课。她选了一篇英文小说,说一对兄弟做的皮鞋质量好,却由于经久耐穿,生意反而不如质量低劣的鞋匠。这个故事使先生感到心情沉重。

高中时,先生也曾为墙报写过一篇评论元曲的文章。说元朝不重视儒者,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儒者的社会地位介于娼妓、乞丐之间,处于社会最底层,在上层没有出路,就在社会下层寻求生计。先生认为,这是元曲兴盛的一个原因。

元曲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是可以争论的学术问题。但从社会生活中寻求文化现象的原因,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思维路径。而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说明当时学校内部的学术空气比较自由,学生们的思想也比较解放;也是先生后来迈入学术殿堂的先期准备。 aqsSSo0esrl4j78Lxy2sVtJFbBVn/EQmBEq7KvX0IxiW8FtrVY7R38Pk/TX1Jl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