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组织部干事

1945年10月的一天傍晚,后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及伤病员到达了淮南军区所在地藕塘镇大柳营。

“大柳营”是当地老乡的俗称,也称大刘营。这个是荒凉贫穷的小村落,村的原名叫大刘郢,人们叫惯了念白了就成了“大柳营”。

大柳营属安徽省天长县境。离大柳营不过几十里有个黄花塘,属盱眙县。早在1941年春,这里就是中央军委任命的张云逸为师长、罗炳辉为副师长的新四军二师驻地。1943年1月以后,成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因为日伪疯狂“扫荡”盐阜地区,新四军为了保存实力,才从阜宁转移到淮南路东根据地盱眙县的黄花塘。而新四军二师的医院正设在大柳营。新四军军长陈毅,就曾在大柳营的二师医院里住过一阵儿,陈毅对大柳营特别有感情,曾写下好几首诗,如《大柳营春游》《淮河晚眺》等,诗中洋溢着革命军人的战斗豪情与英雄气概。如:

“人间好景随时在,满眼梨花锦作堆。”

“旧歌不厌人会笑,抗战新声更展眉。”

“云山入烟碧空尽,我欲骑鲸跋浪归。”

听起来又合辙压韵又真实感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一带是皖东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谭震林政委、罗炳辉司令员,就曾以半塔集为中心建立了津浦路东著名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大柳营就处在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民众的革命觉悟高,拥护新四军,跟部队有着深厚而广泛的联系。尤其在新四军二师驻扎之时,这里有过两次扩军,拥军、参军的热潮高涨。仅天长一县,就为正规军输送青年795名、地方脱产的武装人员参加练兵也足有近千人。一时间,整训练兵的盛况空前。罗炳辉亲自操练入伍新兵:跳远,越障碍,翻单杠,过独木桥,武装竞走,砍大刀,练梭标,端枪练臂力。练兵都有口号:“有三发子弹,也要拿出一发来打靶”“战争是生命的赌博,不懂战争科学和技术,是人民的罪人”“整训为胜利”。

根据地军民斗志昂扬,齐心协力,形成了极其振奋的战争氛围、政治环境和社会精神风貌。这种极其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社会风气,一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依然十分完好地继承并发扬着。

军区政治部秘书潘启琦十分看重董光继的好学、机敏与干练,来到大柳营之后的这天下午,他一路引领着董光继来到淮南军区政治部。

军区政治部设在一所较大的民宅里。潘启琦推开了一间房门,对董光继说:“这是组织部。”董光继走进屋子,就见屋里有一位干练的女干部从座位上站起来笑对他。

“来,来,来,我来介绍一下。”潘启琦拉着董光继,指着女干部介绍说:“这是组织部干事顾梅英同志。”

接着,他又转过脸来对女干部介绍说:“这是新四军五旅15团九连的指导员董光继同志。我们是在盱眙的后方医院认识的,他的伤快养好了,没归队之前,我把他带到军区来,想让他帮你们组织部做点儿工作,你看好吗?”

顾梅英喜出望外地说:“好,太好了,欢迎,欢迎!”

顾梅英20多岁,身材高挑,四方脸配齐耳短发,眉目间透着精干。她说着话,伸出热情的双手跟董光继握了握,董光继也连忙说:“以后多指导啊,顾梅英同志!”

这时,从里屋走出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军人,高挑的个子,大大的眼睛,英俊的面庞。他听说从野战部队来了年轻的连指导员,主动迎出来,跟董光继见面。不等潘启琦开口,他就自我介绍道:“我叫何庆余,组织科长,欢迎部队同志光临。”说完,便紧紧地握住了董光继的手。

董光继受到了军区同志的热情欢迎,心中非常激动,还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谢谢大家。看来这里边数我年纪小,我就是你们组织部里的小干事,往后还请大家多多指导啊!”

潘科长、何科长相继出门办事去了,顾梅英让董光继坐下,开始向他介绍组织部里的工作。她说:“咱们组织部负责干部工作,干部的调动分配,干部的培训学习。最近,地方上来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他们急于参加革命工作,每天还要接待他们,给他们分配、安置工作,所以就特别忙。正好,你来了,真是及时雨呀!既然这样,那你就先干这项工作,你看怎样?”

“好啊!”董光继愉快地答应着。

换了新环境,董光继心情非常愉快,也很兴奋,养伤的日子里,他实在憋闷苦了,终于可以工作了,心情确实难以平静,领到了新任务,他很快就走马上任了。

董光继接待的几乎都是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有天长县的,有来安县的,有半塔集的,还有明光县的,大都是安徽省内人;个别江苏人,有盱眙的,有金湖的,还有竹镇集的。董光继满怀热情地接待着这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年学生,询问他们的情况和志愿。其中一个姓王的学生非常健谈,他告诉董光继说:“我们村有个姓何的叫何庆余,就在你们军区,听说还是一个长官呢。你认识不?”董光继一听“何庆余”三个字,就笑了,不就是组织科长吗?就说:“当然认识了。”不过他又马上纠正说:“在咱们部队,不像国民党军队里叫这长官那长官的。你们以后要称呼‘同志’,记住了吗?‘同志’!”董光继加重语气说。

大家一听都笑了,那个王姓学生也伸伸舌头,笑了笑,满不在乎地又说上了:“你们这个何庆余,不但跟我是同村的,还是我的大师哥呢!”这句话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过去。

“你们不知道,前两年小日本‘扫荡’的时候,何庆余可是我们中学的学生领袖,他常常秘密组织同学上街游行,领着大家喊口号。因为这个,二鬼子曾经盯过他的梢儿。可他不怕,特别勇敢!我当时才上中学,他都快中学毕业了。同学们都很佩服他,后来就看不见他了,听老师讲,他背着家里人参加了八路军。”

王姓学生的这番话,董光继挺爱听,因为他听出了这个学生对八路军的羡慕,对革命的热情和阶级觉悟。

董光继问这些青年学生:“你们想干什么工作呀?”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说要当兵,有的说要演戏,那个姓王的学生却说:“我想当村长,我爹就是村长。”此话一出口,又惹得在场的学生哈哈大笑,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董光继却没有笑,他追问王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刚。”王姓同学响亮地答道。

“说说,你为什么想当村长呢?你了解村长工作的残酷性吗?”董光继又问。

“怎么不了解?”

王刚露出了悲伤黯淡的神情,他低沉地说:“就因为我爹给八路军通风报信,组织乡亲为八路军筹集粮食,二鬼子密告小日本,晚上进村逮我爹。我爹跑得快,他们没抓到,鬼子却把我叔叔抓走杀了,还点火烧了我家的房子……”说着说着,王刚竟然哭了起来……

王刚同学一席话,在场的学生再也不嚷嚷了,大家神精严肃,细心倾听,有的人轻轻地叹息。听到此,董光继安慰王刚,见他止住了哭泣,又问:“王刚,你难道不怕日本鬼子吗?”

“我爹不怕,我也不怕!我爹第二天一早回家一看,眼泪没掉一颗,转身就上山投奔了八路军。我娘拦也拦不住。临走前,爹拉着我的手说:‘儿呀,你长大了,记住这深仇大恨!等你中学毕了业,你也回村当村长,接爹的班,继续组织乡亲跟着八路闹革命,把小日本、二鬼子和一切乌龟王八蛋全收拾掉,给你叔叔报仇!’我爹说完,看了看我那哭哭啼啼的娘,拉开门,连头也没回就直奔村西而去。”

听着王刚的叙述,董光继满含热泪地对身边的学生们说:“王刚他爹为了打鬼子,参加了八路军,他是条硬汉子,好样儿的!现在王刚要求参加革命工作,回村当村长,是为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他跟他爹一样,也是好样儿的!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顿时,大家都鼓起掌来,场面十分热烈。

这时,顾梅英干事从外面进来,见这么多学生来报名参加革命工作,气氛又这么活跃,非常高兴。她和董光继把事先准备好的报名表递给大家,让大家填好了,交上来,嘱咐大家过两天再来听消息。

报名表收齐了,学生先后离去。董光继主动跟顾梅英干事商量每个学生的去向问题。因为顾干事事先向他交过底,提供给他一些地方和部门需要干部的底册,所以他们很快就商量出眉目。

关于王刚,董光继把刚才的情形给顾干事讲了一遍。顾梅英听了既同情,又喜欢,说王刚这个小伙子是根好苗儿,一定要满足他当村长的愿望,找个群众基础好的村子,让他去锻炼锻炼。

过了一阵子,组织部又来了一批江浙一带的青年,其中还有上海的青年学生,他们个个瘦瘦的,白白的,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是,他们要求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涨。其中一个学生说,日本鬼子打到我们那里时,我们还小,不懂事,没得机会拿起枪杆打鬼子。现在鬼子投降了,国民党兵又来了,到处抓壮丁,抢东西,弄得老百姓过不上一天安稳日子。兵荒马乱的年代,我们中学毕业了,干什么去?新四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这边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火,所以就跑来了。他的话一说完,其他同学都投去赞许的目光,他们看着董光继,等待他的提问。

面对这么多追求新生活的青年学生,董光继的工作热情也十分高涨,他让大家排好队,一位一位地发放表格并教他们怎样填写,还分别带他们找接收的地方部队。没太费事,这些青年学生就都有了接收单位。当董光继把这群活泼可爱的青年学生送到了集训地点,看着他们换上军装,各个精神抖擞地投入队列训练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繁忙的工作使董光继感到特别充实特别有意义。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这天,天阴沉沉的,刮着潮湿寒冷的西北风,正在办公室里看书的董光继,冻得直打哆嗦。突然,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个干部传来一个噩耗,组织科长何庆余同志英勇牺牲了!这个消息令大家十分震惊。多么年轻英俊、朝气蓬勃的干部啊,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董光继和大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虽说,作为一个老兵,出生入死看得太多了,可董光继还是为这位学生出身的年轻军人感到十分惋惜。大好的年华,还没得到更多的施展,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在是太可惜了!

远处传来了轰隆隆的炮声,那是新四军的火炮声。董光继若有所思,炮声响过,也许又会有新的乡镇村庄得到解放,那就让这解放的隆隆炮声为何庆余同志送行吧!

此时,已是1945年冬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窃取抗日战争胜利成果、策划内战的阴谋已经暴露无疑。蒋介石制定了抢占东北、进攻华北的战略部署,以占领交通线和大城市为依托,再向江南各解放区大举进攻。华中有三个战场:淮北、淮南和苏中。蒋介石欲将其主力部队先投入淮南战场,企图“围剿”直接威胁其活动在他老巢南京周边的我军的主力部队。

就在董光继疗伤的1945年6月中旬,他所在新四军二师五旅奉命由山东战场南下了。他们昼夜兼程,冒雨挺进淮南地区。行军中,指战员情绪饱满,斗志昂扬,高唱着军中流行的战歌《要和平莫靠老蒋》行进在南下的路上。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狼肚里没有好心肠,

要和平切莫靠老蒋,

只有我们多多打胜仗。

歌声、雨声、雷声,响成一片,威武豪壮,震荡着夜空,震荡着山河。

到了1946年的6、7月份,蒋介石就分期分批地调集主力部队了,7月中旬国民党的整编74师和新5师大约3万多兵力向我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疯狂扑来,妄图从淮南这里撕开一条口子,以便建立向北方大举进攻的通道。

淮南地区的战争形势一触即发。新四军二师五旅,原本是想归入华中野战军以后再开赴苏中作战。但是因淮南形势紧迫,与淮南独立旅、二师的六旅合并成新二师,留驻淮南,保卫津浦路东大片的解放区。

形势骤变,董光继只能停下协助淮南军区组织部的工作,准备择机归队,迎接新的战斗。这是他王子城负伤下来,治病养伤期间每时每刻急切盼望的事。

就在国民党军队迅猛袭来的7月初,董光继得到消息,五旅15团此时正在防守天长县城,他立即请战,冒着暑热,徒步返回了15团团部报到。

来到团部,董光继第一眼就看到了团政委殷绍礼和团长李士怀 [李士怀(1911-1983)河南省商城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1962年晋升少将军衔,后任安徽省武装警察总队总队长,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以及政治部主任谢雪畴 (谢雪畴,生于1920年。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4支队连指导员,第2师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团政委,第三野战军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苏中、莱芜、兖州、淮海等战役。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率团快速突破江防,抢占吴淞要塞,所部三营被授予“渡江模范营”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副政委,空军高级航空学校政委,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81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后任军区空军副政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军旅作家]。 又见到老首长,董光继格外兴奋,顾不得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就向首长汇报自己的情况。殷政委和谢主任两人更是十分关心,左一个“小董”右一个“小董”地问他养伤这一年多来的情况。听得出,团首长对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十分关心的。董光继回答着三位首长的问话,仔细端详他们的变化,他发现殷政委瘦了许多,但双眼却是炯炯有神。谢主任还是老样子,只是显得黑了。看到团首长,就像看到了久别的亲人,董光继竹筒倒豆子般把自己的经历讲给首长听。他是在殷绍礼的一手调教下成为连级干部的,跟谢雪畴主任认识得更早关系更密切,所以,说起话来直截了当,丝毫没有保留,让人听了既实在又自然。

董光继突然归队,一时无法安排到连里,团政委就把他放在15团团部,任命他为团组织股股长。董光继猜想,也许首长有意栽培他,好使他尽快成为一名勇敢机智的战斗指挥员。 2uF5w5GPJvvf7vvJTArm2EHH9QjxK9gDwi/+jOohyTeIcTq7TY+1Nh/1fsJNkA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