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和董光继同志相识在1960年代末,那时,我任69军205师参谋长,他任2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两支部队同属北京军区,同驻祖国北疆,我们经常一起参加军区组织的集训、现场会和重大军事活动。1972年2月,董光继同志任69军军长,他每年都深入我所在部队检查指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帮助。1985年至1997年,我先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经常利用到天津方向检查工作的机会,看望慰问离职休养的董光继同志。2009年10月9日董光继同志与世长辞,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前往家中吊唁,到殡仪馆送别。我和老军长从相识到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在董光继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应邀为《董光继将军传》作序,我感到非常欣慰。

董光继同志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处逆境而不屈,遇挑战而不弃,逢胜利而不骄,用忠勇铸造铮铮铁骨,靠实干创造辉煌业绩,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光继同志身经百战,英勇顽强,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淮南保卫战、苏中七战七捷、淮阴涟水保卫战、攻打金门等战役战斗,五次负重伤,右眼失明,被评为二等伤残。他文韬武略,指挥灵活,带领部队打了许多大仗、恶仗、漂亮仗,在敌众我寡、身陷重围中杀出生路,创造了战争奇迹。黄桥、如皋阻击战中,他孤身冲入敌阵,与敌斗智斗勇,拦截、俘虏数百名企图突围的敌军。坚守涟水城南战斗中,他率全连与国民党“王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上有十几架飞机轰炸,下有数十门火炮攻击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带伤指挥部队英勇杀敌,打退敌军无数次疯狂进攻。抗美援朝作战中,他两次负重伤,被迫回国治疗,但义无反顾地重返朝鲜战场,直到战争胜利结束。战争年代,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抗美援朝勋章。

董光继同志视军如家,爱兵如子,以仁厚慈爱赢得敬重。他为人和善,宽宏大度,勇于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官兵尊重和敬佩。他先后在三个军工作过,始终坚持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与其他军领导相处得都很融洽,班子呈现出团结、风正、进取的气氛。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部属疾苦,倾听官兵呼声,帮助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干部子女入学、官兵生病住院等实际问题。“文革”期间,他多次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看望落难的老干部,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将他们的子女接到部队锻炼,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免受迫害。官心兵意在他的善良、刚正和热心中紧紧凝聚起来,化作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董光继同志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以高超的领导艺术驾驭复杂局面。战争年代,他勇挑重担,凭借冷静的头脑、高超的智谋,摆脱困境,以少胜多,以劣胜优。和平建设时期,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客观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解决了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74师任职期间,狠抓军事训练,培养了师侦察连三排、侦察连五班、222团七连徐国栋班等一批军事标兵,在全军大比武中屡创佳绩,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陈毅、贺龙等中央和军队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69军塞外戍边期间,面对严峻的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他提出了“一学三抓”的工作思路,既从宏观上把握了工作方向,又从微观上明确了工作抓手,为巩固部队、稳定北疆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工作中,他既讲究方法,又注重效果;既亲力亲为,又群策群力;既提出问题,又明确方法;既继承传统,又富于创新。在他的领导下,官兵们工作起来思路清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董光继同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工作提升。任66军参谋长期间,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军委“要准备打仗”的指示精神,扎扎实实抓国防工程建设和寒区训练,时刻准备着同强敌作战。任2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和69军军长期间,他一丝不苟地落实战备工作和国防工程建设,经常深入一线考察,二连浩特、集宁、大同地区大大小小的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5年8月,总参谋部在69军205师召开了“三北”部队工程配套现场研究会,推广了我师防御阵地工事配套的经验。他以务实的态度,支持官兵探索高寒地区种植大白菜,使“三北”地区种植大白菜的地域向北推进了150公里。北京军区在205师召开了“三北”阵地业余生产现场会,军区党委授予205师614团一营炮兵连“扎根边疆开展阵地农副业生产模范连”荣誉称号,指导员刘小安被北京军区命名为“雷锋式的好干部”,荣立一等功,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第二届全军英模大会。

董光继同志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团结同志,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董光继将军传》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感情,记录了董光继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再现了革命者对信仰的坚守,对事业的忠诚,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民的热爱,这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董光继同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坚持真理、敢于负责的求实精神,学习他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习他坚持原则、言行一致的负责精神,学习他心系官兵、体贴群众的爱民精神,学习他鞠躬尽瘁、严格自律的硬骨头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012年12月于北京 0OaXeUSpGnMs1TuCvK9uaLguc3mrXn1JnBC+uv+n9djbiFDmk4Vd2cxYa2BMTI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