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医院概述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成为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开放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1976年11月,沧州市政府决定抽调沧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陈屯卫生院部分科室和人员以及部分落实外地知识分子政策人员组建沧州市第二医院,经过4年的选址、征地、规划和建设,1981年5月1日正式开诊。

建院之初,医院开放床位80张,拥有职工153名,行政科室设有院长办公室、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护理部、保健科、幼儿园等;开设内科、外科两个病区,门诊有骨科、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理疗科等诊室。

1982年,主病房楼竣工,住院部迁至病房楼,病床增至200张,临床科室设有外科、内科、中医科、高干病房、五官科、麻醉科;医技科室设有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等。临床科室以普通内科、普通外科技术实力最为雄厚。

1984年2月,根据沧州市医疗卫生发展需求,沧州市政府将我院更名为“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河北省唯一纳入国家“七五”发展规划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自此,我院步入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列。1985年9月,我院在外科病区内设一个骨科组。1987年3月,卫生部提出一个县级以上地区配备一所妇幼保健院,沧州市政府将我院学科建设较好的妇科、儿科专业整建制剥离,成立了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我院利用空出病房相继增设骨二科、五官科病房。

1992年12月,河北省卫生厅根据我院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将我院更名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鉴于当时沧州地区医疗格局、疾病谱特点、交通优势和自身技术力量等实际状况,医院确立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重点扶持骨科发展,开放床位60张,诊疗技术上西医加中医,推广小夹板正骨,研发骨科疾病系列制剂,疗效显著,骨科影响力逐步增强。

1996年4月,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分级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编制床位502张,职工670人,副高级以上人员48人,开设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外科(普外科、肿瘤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急诊、肿瘤、老年病、烧伤、麻醉等12个一级临床专业科室和骨科(小儿骨科、脊柱关节、创伤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7个二级临床科室,开设手术室、病理科、放射科、核医学等10个医技科室,共13个病区、1个ICU病房,配备西门子全身CT、磁共振、彩超、直线加速器、高压氧舱、800MA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六十多件,医院开启中西医结合事业新篇章。

2005年4月,按照沧州市政府统一部署,原天津铁路局沧州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并入我院,成为我院东院区。该院占地54亩,建筑面积7511平方米,在职人员174名,离退休73人,床位120张,经营较为困难。

2007年5月,在沧州市运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托管运河区医院,托管期限10年。

经过4年建设周期,2008年3月,我院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跻身全国十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列。

自199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医院迅猛发展,开放床位数由500张增至1443张,增长率189%;建筑面积由21000m 2 增至80727m 2 ,增长284%;床位使用率由65.8%增至110%,增长率67%;年门诊人次由15万增至60万,增长3倍;年出院人数由6953增至4.2万人次,增长率5倍;年手术例数由2670增至1.94万人次,增长6倍;年业务收入由2576万元增至4.22亿元,增长15倍;总资产由4373万元增至5亿元;现有职工1664人,占地面积139亩,临床医技科室62个,药品占毛收入比例37.11%,出院患者满意度达99%,拥有2个独立的体检中心,1个治未病中心,1个科研教学区,4个社区门诊,并托管1所区级医院。医院设备先进,拥有103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并根据临床科研需要,配备了GE64排螺旋CT、西门子1.5T核磁共振、西门子直线加速器、DSA血管造影机、系列关节镜、电子腹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其中,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6台件。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集体、河北省示范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文明单位等,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4、2007)。 WHabx1h6x1LGJ6BuiU1+/QGV1BL8IhzyZZxcg8ID4KNx/zm+ePcwOMIIpZqYmg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