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清代女学之盛,超轶前代。仅《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著录的清代女诗人就有四千左右,著作也有四千余种,超过前代之总和。大量女性诗歌的产生是女性诗选得以编选的前提。同时清代女性诗歌的繁荣也是清代女性学养提高的一个表征。恽珠是清代女性典范的一个代表。称其为典范,其中自然包括其诗才,恽珠既能诗,又能选诗,著有《红香馆诗草》,编有《国朝闺秀正始集》(以下简称《正始集》)。《正始集》的编选既是对清代女学繁荣的一个总结,又是她自己诗学观念的体现。同时,“典范”还包含另一层同样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恽珠在处理才与德之间得当的策略。因此,恽珠在“无才是德”观念普遍存在于男性以及一些女性观念的同时,却没有因作诗与选诗这些与传统意义上的“德”有距离的行为而受到非议。相反,无论在生前还是身后,她的诗作以及编选的诗作都得到家人以及社会名媛、才士的称赞。这与一些女性死前焚稿以及随时丢弃诗稿,甚至认为女子不宜作诗的极端行为相比,无疑是更高一筹的,这些都得益于恽珠能够巧妙地处理德才关系。所以对于恽珠的研究不仅具有文学上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一些社会学的意义,她的处世策略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正始集》之前已有女性诗选。恽珠在编选时已经注意到这点,所以她在编选时也是尽量出新:

我朝专选闺秀诗者有王西樵 《然脂集》、陈其年 《妇人集》、胡抱一(孝思)《名媛诗钞》、汪心农 《撷芳全集》、蒋泾西《名媛锈针》、许山臞《雕华集》。其以女史选诗者则有王玉映《名媛诗纬》。然多采历代闺秀,且未免偏尚才调。(《正始集》例言)

王士禄(1626-1673),清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等。出自张 之、沈起炜、刘德重:《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以下凡引此书仅标书名、页码,不详作注。

编选女性诗选以及女性编选女性诗选都非始于恽珠。在这则凡例中所提到的“专选”其实也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在恽珠提到的几部作品中,陈其年的《妇人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是选集,即便是放在诗话系列也略有勉强。因为《妇人集》中有三分之一属于记载女性遭际的内容,比如记载前明长平公主、田贵妃,前明宫女某出家为尼、郑妗沦为渔人妇、陈圆圆的遭遇等等。这些内容对于研究闺秀有史料意义,不过从体例上还是有出入的。其他的几部选集中,《然脂集》已经失传,仅传凡例。所以,恽珠对于“选集”的概念其实是比较宽泛的。不过,正因为这种宽泛,才让她能够看到前人编选在体例与编选旨趣上的需要调整之处。

恽珠的编选若要出新便要仔细考量自己的编选标准等诸多问题。不过后出转精,前此的诗选也成为恽珠编选的重要选源与参照。恽珠在编选《正始集》时尤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朝代的选取;一是标准的揣度。在朝代上恽珠以专选清代区别前此的通代诗选。专选清代也是恽珠“国朝文教兴盛”思想的一种体现。这种思想不只恽珠有,很多男性选家在编选时也有很强的兴盛意识。从中也可以看出文教兴盛确实是诗选编选的大背景。闺阁之中的恽珠感受到这种昌盛并体现在自己的诗选之中。同时,专选清代也暗含着媲美前代之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清代女诗人一员的恽珠在编选时的自信与自我肯定。在选择标准上恽珠区别之前选家的标准便是尽量避免“偏尚才调”。与之前的几位男性选家相比,《正始集》在编选上刻意强调的便是德,并以德制才,这其实也是恽珠的策略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吻合,在德的笼罩之下,女子之才才能获得稳妥的彰显。这也是与很多湮没无闻的女性集子相比,《正始集》何以会如此幸运的原因之一。另外,与之前的几部选集相比,恽珠的选集在编选体例、编选旨趣上都比较成熟,如此大规模的选集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是不容易的,这些得益于恽珠及其家人在编选时的严谨。所以恽珠的《正始集》无论在编选年代、编选旨趣以及编选体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关注。

《正始集》的编选除了恽珠作为首倡者需要关注之外,这部诗选其余的参校者也以女性为主,当然,都是恽珠的家人。但如果不是这部诗选,这些女诗人大概也会寂寂无闻的。除恽珠的家人外,恽珠的编选其实呈现的更多的是一部清代女性生活的画卷,从中可以真切地体会这些女性的生活实态,这也是这部选集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所以,这部诗选本身不仅具有深厚的性别文化意义,也是了解清代女性生活样貌的一个途径。

这部选集的编纂得益于以恽珠为首,其媳妇、孙女为辅的编纂集体。《正始集》的出版与流传都不是偶然的。清代闺秀能诗者很多,但是集子流传下来的不多,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有一些是因为“内言不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闺范束缚;有一些则是碍于经济上的原因;还有一些闺秀的作品,即使是出版的集子在流传过程中也散佚较多。据《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由《正始集》著录而未见的就有一百二十多种(还未完备)。恽珠的诗集以及选集能够出版与流传与其家庭成员以及家族的支持关系很大,尤其是其大儿麟庆的鼎力帮助密不可分。从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恽珠的诗集《红香馆诗草》能够刊刻是因为麟庆平日收集将其付梓。编选《正始集》的动议虽是恽珠提出,但是在诗歌的收集、编纂中麟庆出力很多,这从《正始集》的小传便可看出,后文还要详细的论述这点。包括《正始集》的题词、赞语以及恽珠身后的一些挽联中都屡屡提到这部选集,这对于选集的扩大传播是很重要的,这些赞语以及挽联很多都是应麟庆之请或者与麟庆关系密切的名士、亲族等撰写。所以从《正始集》的成书,其实可以看到清代闺阁成书的详细的过程,这其中家族的文化传统与鼎力支持很重要。这也是本书详细寻求《正始集》成书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过程,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

清代女诗人众多,但是湮没无闻、作品散佚的也很多。恽珠的《正始集》在保存资料方面的意义很突出。前文已经说过,恽珠的这部大型选集体例非常完善,而且在完成中也非常严谨,所以这部选集中提到的材料是可以作为佐证材料使用的。其重要意义尤其突出的表现在一些已经散佚的诗人、诗作上。恽珠通过小传的撰写以及诗歌的选入为我们留存了一些珍贵的线索。这使得《正始集》具有了一定的文献价值。

恽珠作为清代闺秀的典型,长久以来其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仔细探寻,其著作之数量与种类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其著作不仅包括诗集、诗选、医学著作,还包括刊刻佛经、家学著作等方面。在要求妇女以妇德为尚的社会之中,恽珠又是一位践行闺范的代表,却能有如此多的作品问世,确实值得珍惜。这些作品是我们管窥恽珠以及清代闺秀内心世界的一个切点;同时恽珠的处才之道也应该得到关注,这既使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深厚的社会学意义,又对今人的为人处世具有一定的启迪。

尽管近年来对于女诗人的研究蔚为大观,但对恽珠及其《正始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恽珠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恽珠生平家世的概述

马清福在《文坛佳秀——妇女作家群》中对恽珠的生平进行概括,还未超出工具书介绍的范围,对于《正始集》的介绍则止于例言的引用和粗略的概括;曹虹在《阳湖文派研究》中提及其家学;施淑仪的《清代闺阁诗人徵略》与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中也对恽珠的生平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此外,马珏玶、高春花在《〈国朝闺秀正始集〉浅探》(《南京师大学报》,2005.6)一文中也提及恽珠的生平、著作等概况;高春花在《清代女诗人恽珠生平家世考略》(《兰台世界》,2011.23)一文中,对恽珠的生平、家世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高春花的《满汉家族融合与处才养德之道——论清代女诗人恽珠的才名获得与处才策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5)则是从两大家族的教育与恽珠的处才之道入手分析恽珠的才名获得策略。后两篇论文都是笔者在论文基础上进行增订而成。限于篇幅,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完全展开,将在本书中详细的论述。

二、关于《正始集》的研究

目前关于《正始集》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始集》的成书与版本,如高春花的《略论〈国朝闺秀正始集〉的成书与版本》(《兰台世界》,2013.20)对《正始集》的成书与版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二是对《正始集》的民族思想、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聂欣晗的《论〈国朝闺秀正始集〉在“教化”与“传世”间游走的诗学思想》(《满族研究》,2009.2)以及《满清文化融合的使者、闺秀文化发展的领袖——恽珠》(《贵州文史丛刊》,2009.2);马珏玶的《论〈国朝闺秀正始集〉的民族兼容思想》(《民族文学研究》,2011.2)等都是从民族思想入手对这部诗选进行研究,这也为对这部诗选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角度。马珏玶的《〈国朝闺秀正始集〉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的多学科考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9)认为“它不仅是清代最大一部女性选女性诗歌的总集,而且具有多学科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对于促进妇女史、妇女文学史、红学、民族学等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三是对《正始集》中的具体作品进行研究,如高春花《论〈国朝闺秀正始集〉中绝命诗的文化意义》(《名作欣赏》,2007.12),主要是对这部总集中的绝命诗进行讨论。

此外,还有两位海外汉学家在其著作中提及恽珠与其诗歌选集:

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在第四章曾对《正始集》及恽珠的编辑名望及对妇女作品的道德观念进行论述,同时该书还对恽珠的《兰闺宝录》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是目前所见对恽珠研究着力较多的一部著作;高彦颐的《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也提到恽珠及其诗选。

本书则在充分吸收这些研究资料并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希望对恽珠有一全面的观照。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恽珠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其生平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上编制年谱。在分析其生平家世之后则对其思想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恽珠行为的深层动因。然后是对恽珠诗歌的研究,在分析其色彩斑斓的诗歌世界之后进一步探讨恽珠自己诗作与其编选诗作之间的种种关联。第二部分是对《正始集》的研究,包括对其成书与版本、编选体例、选诗标准、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希望以此还恽珠以历史的真实,同时管窥清代女性诗选的样貌。 5+Hf41+UjI1Qw2NUjPYKgYa6HUEbzmaGvhBqLsQl+sNiSec5vnYC2oZ0CQ0zp5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