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上,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简称为“环境民生论”)。这样,“环境民生论”就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民生福祉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环境民生论”既是一个科学的事实判断,也是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
人必须将保护自然看作对人自身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 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 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 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尽管相对于人这个有机存在物来说,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但是,这个无机身体参与了有机身体的生成,不仅提供了人的肉体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而且提供了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因此,这个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内在的关系,即有机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对自然的污染就是对人自身的污染,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同样,对自然的呵护就是对人自身的呵护,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对人自身的保护。“环境民生论”是对这一有机关系的科学确认。
我们必须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和权利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生态需要、生态利益、生态权利都是其内在的不可剥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在生态文明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显然,“环境民生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在生态文明领域中的鲜明体现和创造性发展。
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民生福祉的高度,协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生态权益是人民群众的不可剥夺的权益,是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一切需要、利益和权利的总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视为资产阶级话语体系和资本主义法律安排,而必须将之看作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商贸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为此,我们必须将环境权作为人权的重要构成部分,将之纳入社会主义宪法。我们必须将维权看作维稳的基础,将维稳的实质看作维权,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生态利益诉求解决好。
必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富裕。贫困和环境的恶性循环是产生与加剧贫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生态恶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为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子。具体来看,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我们要把生态移民作为生态恶劣地区人民群众脱贫的重要方式,同时要保障移民发展。我们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
必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环境健康。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事实上,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要进一步发扬我国的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的家园,让人民群众诗意地栖居。要进一步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让人民群众安全地生产和生活。
只有明确上述基本要求并切实取得实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
环境就是民生,必须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必须切实保证自然物品的公共性质。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就此而论,谁都不是自然的所有者,而只是使用者。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社会上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要求一种贡赋,作为后者在地球上居住的权利的代价,因为土地所有权本来就包含土地所有者剥削地球的躯体、内脏、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 。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反对自然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必须切实保证自然物品的公共性。目前,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的要求,从法律上确保自然物品的公共性。事实上,“公地悲剧”是人们以私有制的心态对待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和公共空间造成的,而不是公有制自身出现了问题。
必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收益。自然资源和自然物品具有公共性质,因此,在开发、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态收益。例如,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面,必须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在水电开发中,要建立健全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将从发电中提取的资金优先用于本水库移民和库区后续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年度发电指标,提高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留成电量比例,落实和完善水电开发财政税收政策,让当地群众从能源资源开发中受益更多。
必须切实提供生态公共产品和生态公共服务。今天,在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和生态困境的情况下,良好生态环境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物品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产品,是保证人类永续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将为人民群众大力提供生态公共产品和生态公共服务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能与重大使命。现在,党和政府明确表示,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并且要使之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总之,习近平关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论的准则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