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菟丝子 |
辛甘平。添精髓而强阴茎,疗精寒自出,尿有余沥,坚筋骨而益气力,治口舌燥渴,肝伤目昏。 《本草必用》
张隐庵曰:凡草木子实,得水湿清凉之气,后能发芽,菟丝子得沸汤火热之气,而有丝芽吐出,盖禀性纯阴,得热气而发也。
赵其光曰:菟丝子无根而延生树上,有阴阳交感之机,又初夏生蔓,初秋结实,是感浮阳以生,而归于降收之阴也。
徐洄溪曰:子之最有脂膏者,莫如菟丝,且炒熟则芳香,又润而不滑,故能补益肝脾也。
黄宫绣曰:为补肝肾脾气要剂,合补骨脂、杜仲用之,最为得宜,但杜仲、补骨脂气味辛温,性趋下,不似菟丝气味甘平而不重降耳。
禁忌:肾家多火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