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却落不了地

有天早上,洗手盆的下水管突然漏水了,于是取下管子研究了一下,发现原来是里面堵塞了,把杂物取走,重新安装上,就好了。

这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顺手研究一下下水管的组成和原理,即使以前没干过,一看也差不多懂了,再动动手,就更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样也利于养成动手的习惯。

Scalers说,这就是初中物理的知识,连通器原理。

我的物理一向学得不好,记得高中时有次考试,只考了二十多分,幸亏后来分科,不用学物理。

直到我毕业后很多年,才明白物理是多有用,数学是多有用。

我现在其实是在通过生活补课。

有些道理,隔了那么多年,在动手之际,发挥了作用。

“道理我都懂,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经常听人这么说。

其实是没真的想做。

想做,总有办法。

不想做,就归咎于各方。

听道理是简单的,把道理付诸实施,是有点难度的,而且,通常不如前者更有成就感。

所以有些人喜欢参加培训,因为培训就是听道理。听完一场培训,浑身充满了力量。

隔了几天,就像充气的皮球,泄了劲儿,然后,再去参加培训,听些道理。

除了道理以外,有些人喜欢干货。

不管道理还是干货,最迷人的就是那种“充实感”。看了很多干货的人往往并没写出10万+文章,也没赚到10万+人民币。因为他们马不停蹄地在追求干货,就像赶场一样,并没有停下来思考和行动。

在这里,道理和干货,就跟鸦片似的。

在喜马拉雅的知识管理课程里,有一节课,我留了作业,问知识输出和应用有什么不同。有不少人都在评论或微博交作业,这个做法本身,就是输出。

但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落实在行动上,才叫应用。不管是改变了思维,还是通过行动带来了改变。

简单地举一个例子:

输出,就是看到一个菜谱,自己抄了一遍,或者分享给他人。

应用,是照着菜谱做了一道菜。

知识不是一道菜,不是别人端上来,吃了就饱了。

而是需要自己的消化。

有些人一看,这知识竟然不管饱,于是怒了。

“你这个骗子!差评!”

“说好的干货呢?”

其实他们想要的,不是道理,是代劳:我花了100块钱来购买你的知识,你最好教给我立刻赚到1000块的办法,最好连行动都包了,我只想要那个结果:钱。

很多人陷溺于毒品和游戏并不奇怪:那是最快速、最立竿见影的享受啊!

他们追求:短、平、快。

快,不是不能,但,有时有害。

为什么别人可以赚那么多钱?为什么自己不能?

房价是一个理由,但不是全部的理由。

它不足以解释贪婪。

再说了,难道想快,就快得了?

世间万物,有它的规律。

我近来发现,“听”比“看”对人的要求更高。举个例子,比如我如果提到“zhou wang he da ji”,你们会知道指的是什么吧?

有人知道是“纣王和妲己”,因为他们的知识库储存了这两个人名。

如果知识库里没有,就可能听成五花八门了,比如“周王和大鸡”。

如果是在书本上,好办,直接搜索。

用听的,听不准,就不好搜索。

有的人会去补充自己的知识库,有的人就会开骂:“垃圾!不知所云!”

骂一天,知识也还是没长进。

我有时候听人讲话,听不准的就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来,然后给人看,问:“是这样写么?”如果不对,对方会给我纠正,然后,我就又涨了知识。

有一天我发的图是字母甜甜圈,有人一看就会意,有人以为我是自己刻的。

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需要自己去落地。

先看适用不适用。

我对造原子弹不感兴趣,我宁愿造牛油果奶昔。

就算有人告诉我造原子弹的原理,我没材料,也是枉然。

有人对我说了个道理,人生就是要享受美味,才不辜负。然后告诉我牛油果奶昔的做法,说牛油果多么有营养,多么好吃。

这就完了?

对,别人的义务已经完了。

道理和方法,我也知道了。

接下去是我自己的事:

1.买搅拌机。

2.买牛油果。

3.买牛奶。

4.各种器具备齐,把牛油果剥皮,切成小块,放进搅拌杯,加牛奶,通电,然后搅拌,成为美味的奶昔。

5.清洗器具。

然后,我还把牛油果的果核洗净,用牙签穿好,放在水杯上,等它发芽(不过等了半个月也没发芽……就把果核扔了)。

从道理到落地,就是这样的。

和修下水管是差不多的。

有些人停留在“知道”这个层次,难道我能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让他去做?那是犯法的啊!

再说,他做不做,是他的自由,可以提醒他,但不能强迫他。

对于乐于思考、愿意行动的人,世界上原没有那么多困难。

我是一个懒人,家里有各种营养品,然而经常忘了吃。有些因为是一大瓶,每次取用时觉得好麻烦,于是就忘。

绘小斑就知道怎么治我的懒症。

她买了30天的调理包给我,总共60小包,30天的量,每次吃一包。

还有坚果单独装,里面有扁桃仁、葡萄干、蓝莓干、蔓越莓、核桃等,也是每次吃一包。

放在手边,看到就想起来。而且因为这是小斑的心意,我不忍辜负,所以每天吃,不会忘。

一物降一物。

你不知道,不等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方法。

知道了,图快,觉得别人告诉的方法太慢,这不是别人的错。

有次在行约见,有个优秀的家庭,一家三口一起来见我,他们对我讲了一个事例:

父亲出身行伍,典型的军人性格,行动力强,不抱怨。一家人外出旅行,丢了包,他二话不说去找回来。这种果敢,超乎常人,耳濡目染的,女儿也承袭下来。行动是最好的教育。 GSfOaFKD4vJeIhL/gJk+lP09xFMTJOEEw0Vu5KoisESCcPpzQ38hwZGYBPr9up5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