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让读书人看到希望,才能让新政权更有希望

耕读传家,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光荣传统。耕作保证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读书则为炎黄子孙提供了高尚的精神追求。对个人而言,读书固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对其家人来说,读书则可以光大门楣,甚至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对一个国家来讲,领导者的知识储备与眼光见识,决定了这个政权的走向与命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哲理很多老粗当然无法理解,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最好的载体,唯有爱书之人方能真切领悟。朱棣虽然读书不多,但别人想骗他并不容易。

朱棣不光创设了内阁制度,还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有人说,科举是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从可以改变无数普通人的一生命运,甚至改变社会阶层的意义上来说,它比那器物上的四大发明,可能更加伟大。科举让所有的参加者,无论民族、种族、家庭门第、社会背景,还是相貌差别、身材高低……都要经过同一种程序的选拔,都要迎接同一种标准的挑战,而且,也必须由同一种规则来判定胜负、决定高下。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世祖大业元年(605)。杨广鉴于陇右门阀势力的强大,希望能在平民之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国家管理队伍之中。唐朝建立之后,当然也继承了这种制度。但事实上,因为民间教育不发达,真正能在科举之中脱颖而出的寒门之后非常稀少,很多人根本就不愿读书,能够中试者,多为世家子弟。

到了文化教育非常发达的北宋,朝政昌明,并且打破了门第限制,科举兴盛一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考研一样,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不过三年才能有一回。乡试由各地方在秋天举行,称“秋试”,又叫“秋闱”,其优胜者称为举人,取得第二年会试的资格。次年二月,各地乡试的优胜者,将集中在首都开封进行会试,称为“春试”或“春闱”,优胜者分为三甲,一甲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他人则授进士。

元朝也曾经一度实行过科举,考试办法基本上照搬宋朝,但蒙古、色目、汉和南人分开录取,类似今天的按户籍参加高考。这对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汉人和南人来说,当然很不公平,但有总比没有好。科举一直坚持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

朱元璋建政之后,立即责令恢复科举,基本上沿用宋制,并在洪武三年(1370)八月进行了首次乡试。永乐朝的多数官员,均是在洪武、建文期间,通过科举进入官员序列的。

尽管这个竞争规则本身也有不少问题,但拥有规则,显然要好过无序竞争。再不公平的规则,也比没有规则来得公正一点儿。而规则本身,也可以不断完善。

科举考试的竞争极为残酷,其概率之低,不会比今天中彩票的难度低多少。能从中脱颖而出者,除了需要长年的埋头苦读之外,也绝对需要或多或少的运气。但是,科举至少给上百万读书人,提供了不用参与造反就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有人甚至大胆设想,如果黄巢和洪秀全这二人能中个秀才,他们就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事了。

明代的科举只有进士科一门,规定子、午、卯、酉年秋季,在各地省城进行乡试,取得秀才资历的人方能参加。考试于八月初九开始,每三天一场,共有三场。初场考《经》义两道及《四书》义一道,二场考试论一道,三场考策论一道。乡试的优胜者被称为举人,拥有参加次年二月在京城进行会试的资格。

朱棣占领南京的壬午年,本来是举行乡试的年份,但让“靖难”给耽误了。朱棣被迫在永乐元年,下令各地举行乡试,接着于永乐二年,在南京举行会试和殿试。同时,朝廷下令,继续维持丑、辰、未、戌年会试的传统,也就是说,永乐三年,再进行一轮乡试。大明的考生算是有福了。

永乐二年的会试,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按照传统,一般会试只录取二百来人,但这一次,朱棣一口气录了四百七十二人,显然,他是充分考虑到“靖难”战争对人才的破坏作用。朱棣还下令,挑选其中最出色的二十八人,直接进入翰林院读书,重点培养。这些人于是有了个很牛的称谓—二十八宿。

内阁学士的地位越来越高,非翰林不能入内阁,而要想进入翰林院,自然要在会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主考官员的垂青。

科举最大的优点,也是其诱人之处,就是选拔制度的公正。所有的考生面对的是同样的考题,接受的是同样的规则,更让人称道的是,科举固然对考生资格有种种限制,却没有年龄的要求。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能够想象五六十岁的老人去参加高考吗?而在六百年前,这根本不叫事儿。没有一个读书人,会因为年龄而被剥夺考试资格,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六部尚书的儿子,也没有优先录取的特权。当然,这些高干子弟可能通过捐官进入仕途,但只能在外围部门做一些闲职,而且还往往会被人看不起。这和隋、唐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范进中举的故事,总是会受到中国人的嘲笑,但这毕竟是虚构的故事。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个叫张璁的读书人,却用自己的经历,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也为科举的公正增加了一个注脚。

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六岁的张璁首次参加会试,从此屡败屡战,或者叫屡战屡败也行,反正他一直考到正德十五年(1520)。

此时,张璁已经到了抱孙子的年龄,坐在考场上,周围大都是比他小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可这一次,他偏偏还考中了,从此拥有了公务员资格,开始在礼部打杂。

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而且年龄一大把,谁会要他?答案是:规则要他。

因为试卷是要全部誊抄的,主考官只能根据考生的文章来定夺。所有考生遵循的是同一个规则,只认考卷,不管其他。

活在今天的我们,还有资格嘲笑人家吗?可笑的往往正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公平竞争,就认为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出现;如果我们以为灰色交易天经地义,就认为自己的祖先也和今人一样“鸡贼”势利;如果我们对历史没有最基本限度的尊敬,就会以为过去两千年的传统社会真的是不堪入目。

事实上并非如此。

各位如果知道张璁七年之后的岗位,恐怕就更不淡定了。五十四岁时,他居然坐上了大明首辅的宝座。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璁的事例固然太极端了一点儿,但足以证明,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在大明被埋没的可能性,真的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以及嘉靖时期的首辅严嵩,都出生于标准的下层家庭,似乎种一辈子地才是他们唯一正确的出路,进城打工也只配当农民工。但抱歉,他俩偏偏位极人臣,并且是大明首辅中名气最大的两个。

没有科举制度,没有这种制度的(相对)公正性,两个送不起礼的屌丝,恐怕连个秀才都当不上吧。

至于被后世严重诟病的八股取士,也和朱棣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制度是在朱元璋时期就实行的,朱棣不过是遵守祖制而已。

而且,八股取士并非一无是处。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格式,尽量避免因为主考官的好恶而形成的印象分差异,反而更能体现出考试的公正性。一个连八股文都写不好,连乡试都过不了关的人,基本上可以说算不上人才。这样的人,如果愣要说自己聪明过人,那不是骗子又能是什么呢?如果偏要让考得差的人升得高,那才是可耻、可笑、可恶的事情。

朱棣自己没多少文化,可他并不像父亲一样看低读书人,因为他需要很多饱读诗书的人来为他分忧。当然,鉴于自己刚刚上台,政权并不稳固,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因此还需要很多赳赳武夫来为他撑腰。 OQLFh/8GlXor75T16bBiQ/PYeBiGKYbN7hkwn+UP18ksdi9qgB9BbdiN+1voJx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