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朱允炆接班的底气

朱允炆既不是长孙,也不是太子嫡出,他能够当上皇太孙,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有个好父亲。但是,除了“我爸是朱标”之外,难道这孙子就一无是处了吗?

朱元璋当然不是庸才,他看人眼光很毒,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可能入他的法眼,比如自己的老二。他老人家一点也不傻,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真的愿意交到一个白痴手中,听任后者给折腾光、糟蹋完?当然不是。

实际上,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最合情合理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这孙子是朱标最合适的替身。相比朱棣和其他皇子,朱允炆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首先,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标,而朱允炆性格酷似其父。

朱元璋是个粗人,出身底层,没读过几天书,对于知识分子有出于本能的不信任。但是作为成功光复了汉族河山的开国之君,他对于汉朝和宋朝那些有知识有教养的皇帝,还是相当欣赏和佩服的(隋唐皇帝并非真正的汉人),甚至有一种骨子里的自卑感。而朱标父子的风度气质,恰恰类似汉宋皇帝。常言道,缺什么补什么。选择朱允炆,既维护了长子继承制的大原则,又能改善朱家门风,给大明王朝带来政治新气象,甚至能确保朱家江山更加稳固。

朱允炆并非朱标长子,也不是正妃常氏所生,但常妃之子朱雄英已死,吕妃所生的朱允炆,是在世孙辈中的老大。

其次,马皇后最喜欢的儿子是朱标,在世时也很疼爱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当政的种种劣迹当然会被历史学家诟病,但他与马皇后之间维系一生的亲密关系,却只能令后人羡慕和钦佩。马皇后生前,就对朱标的两个儿子疼爱有加。不让太子的后人继承江山,朱元璋肯定会觉得愧对马皇后。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朱允炆也有招皇爷爷喜欢的地方,也让朱元璋能看到希望。

朱允炆小的时候,就很受爷爷疼爱,朱元璋经常摸着小允炆的脑袋。有一次,朱元璋看到孙子把头睡偏了,就笑着说他是“半边月”。这也许是对他未来的某种担心,但至少也说明了,朱元璋确实喜欢这个孙子。只有在孙子面前,他的表现才像个正常的老人,而不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也只有这个孙子,从来不担心朱元璋会要了自己的命。

朱允炆长大之后,可以说是聪明懂事,好学不倦,尊敬长辈,举止得体,大有其父朱标当年的神韵,朱元璋也比较满意。

十四岁那年,朱标出巡陕西,回来得了重病,朱允炆守在病床前,经常是昼夜不离。第二年,朱标去世了,他为父亲戴孝守灵,连续几天饭都不吃一口,非常虚弱,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

朱元璋一生亲手终结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亲自为无数人送葬,但像朱允炆这样的孝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六十五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自己心里也很伤心,但看到朱允炆这样,实在于心不忍,反而要过去安慰他。

朱元璋像当年一样摸着孙子的头,伤心地说:“你至诚至孝,可你父亲已经不在了,为了爷爷我,你也不能这样啊!”朱允炆毕竟是听话的孩子,这才肯吃一点东西了。此时,他的三个弟弟都小,朱允炆承担起了教育他们的职责,令皇爷爷相当感动。

一次,朱元璋来到孙子的住处,看到四个都在,就随口说出“兄弟相怀本一身”,朱允炆脱口而出“祖孙继世宜同德”,令当爷爷的非常满意。

朱允炆长了个半边月,那他写的关于月亮的诗如何呢?史书上还真留下了一首据说是他创作的诗,还是跟他的父亲朱标一起写的。有天晚上,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朱元璋和自己的长子长孙在一起赏月,这时,他想考查一下自己两个有文化的后代,水平到底怎么样,于是下令,让朱标父子俩以新月为题作首诗。

朱标作的是一首七绝: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光照九州。

严陵就是严子陵,是东汉开国时刘秀的谋士,隐居富春山,经常钓鱼(不知道这哥们儿有什么其他收入,能养活自己),而未得团圆相,不知从何说起,整首诗显得比较悲凉。

轮到朱允炆,朱元璋以为他能写出一首明快的。他随口吟出了一首五绝:

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

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

朱元璋看后,不免更为失望了,这完全没有帝王家的气势,感觉就像农家少女在抒情。

当然,后来有些历史学家分析,这两首诗并不是朱标父子所作,是后人的移花接木,硬要算在他们头上,来为他们后来不幸命运的合理性造势。

据说另一次,朱元璋曾经让朱允炆和朱棣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在南京学习了多年的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对得是软弱无力,既没有美感,又缺乏力度,而成天在北平郊外跟蒙古人打架的粗人朱棣,倒对出了“日照龙鳞万点金”,对仗工整,且透出了一种大气,高下立判。

这个广为传播的段子,九成也是杜撰。朱标死时,朱棣还在驻守北平,并没有回来奔丧,马皇后葬礼时朱棣倒是回来了,不过那时候朱允炆才五岁,也不可能对对子,其他时候,两人一起见朱元璋的机会,几乎没有。再说,朱允炆一直都在南京,由最好的学者教育,而且聪明有见识,怎么可能把一个简单的对联对成这德行?这很可能是好事者编出来抹黑朱允炆的。人家没你说的那么没文化,好不好?

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在爷爷的支持下,重新制定了诸王参见东宫的礼仪。在朝堂之上,这些叔叔依然需要向大侄子行跪拜礼,但皇太孙接见完毕之后,请叔叔们转到内殿堂,此时,他需用家人礼节向长辈行礼,如此一来,各位皇叔都相当满意,纷纷点赞。朱允炆在征求皇帝同意之后,遍考礼经,并参考了历代刑法,将大明律法中过于严苛的七十三条予以修订,天下百姓纷纷感激皇帝的大恩大德,因此朱元璋对孙子也相当满意。

朱元璋离世前不久,和孙子之间有一次长谈,这次谈话当然会载入史册。

蓝玉、冯胜和傅友德一个接一个地非正常死亡后(还不都是托老朱的“福”),朱元璋感觉天下平定,没有人可以跟朱允炆叫板了,把江山交给这个文弱的孙子,也不会出多大乱子。于是在一次谈话中,他轻松愉快地告诉孙子:“我把镇守边关、防备北元的重任交给了你的诸位皇叔,边疆太平,将来你可以放心当皇帝了。”

看着朱元璋坦然的目光和自信的表情,朱允炆却在不停地思考,他没有祖父那么乐观,也没有盲从于这种情绪。

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反而表现出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理智。片刻之后,他开口了,朱元璋听着听着,表情严肃了起来。孙子是这么说的:

“蒙古人不守规矩,有诸位皇叔防御;如果诸位皇叔不守规矩,起兵祸乱,将如何是好?”

在老皇帝的字典里,根本没有骨肉相残的概念(都是团结起来去残害别人),他一下还真被问住了。也许真的是没有主意,也许想考考孙子,朱元璋就问他:“那你看呢?”

朱允炆坐直身子,侃侃而谈。他越说声音越大,朱元璋则是越听越开心,就差当场鼓掌喝彩了。

朱允炆回答道:“用德行笼络他们,用礼仪约束他们,如果不行,那就削夺他们的军队,再不行就废掉他们的封藩,如果这一切都不能让他们守规矩,那……”

“那怎么着啊……”朱元璋听得高兴,想逗逗这个小孙子。

朱允炆猛地站起身来,握住自己的小拳头,斩钉截铁般地说:“就举兵讨伐,将叛乱者消灭!”

说得真是有理有力有节,有条不紊,朱元璋大喜:“是啊,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了。”老头心里肯定美滋滋的:我孙子别看平时表现得过于文弱,还是很有主见的!从此之后,对这个孙子更有信心了。想必他告别人间的时候,也走得相当踏实。

可惜的是,能说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了。赵括同学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甩他老爸二三十条街,一上战场却飞快地乱了阵脚,昏招频出。朱允炆小朋友在爷爷面前可以夸夸其谈,等他当上皇帝,碰到实际问题,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rnQm+E1e2gR7piWhEKm00znPq9xXX3UFoPQmWVtbxB4szLuO4I+qqndQhEMFaL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