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只比朱棣大五岁,有他在,朱棣想继承皇位,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除非朱标死了,另外两个哥哥也不在了,才能轮到朱棣接班。可是,按明朝人的平均寿命,朱标离正常死亡还得许多年,除非是非正常死亡——那就不得不走李世民的道路了。
当时的朱棣,显然并没有发动政变的本钱,甚至也没有发动政变的野心,有的只是对大哥的艳羡,以及对未来接班人美好前程的一丝希冀。
但朱棣根本没有想到,大哥会走得这么早。
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献上关中地图后就病倒了,病中还不忘迁都的事情,并向太祖建议定都洛阳。
同年五月十七,朱标在南京去世,享年三十八岁。朱元璋非常难过,将其安葬于孝陵,追谥为懿文太子。
消息传到北平,经过短暂的伤心之后,朱棣心中突然升起了希望——莫非是上天有意成全我?两年前,朱棣刚刚率军收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得到了父皇的高度肯定,也让自己在朝中的威信大为提高。大哥死了,留下的几个孩子都小,最大的朱允炆还不到十六岁,而且不是正妃所生。朱棣自己的二哥三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招父皇待见。
这样看来,朱棣继承皇位的机会真是不小,但此后事态的发展,却又让他非常失望。
朱标的死,让朱元璋极其痛苦。这意味着自己二十多年的接班人培养计划彻底失败,无数心血付诸东流。
人生最惨痛的几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朱元璋一个不落,全部赶上了。六十五岁的年纪,在那个经济条件落后的时代,绝对称得上风烛残年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朱标走了,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必须尽快确定皇位继承人。可是,选谁呢?
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嫡长制的观念,皇位是由皇帝指定的,或者由皇族集体讨论决定。但自周武王以来,汉人政权就形成了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传统。蒙古君主因为不能早定太子,引起皇位交接中多次出现严重问题,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忽必烈的强行继位,造成了帝国的大分裂。因此,朱元璋一直引以为戒。
朱标死后,秦王朱樉是皇子中的老大,但朱元璋一直不喜欢老二——别以为封他为秦王,就是要让他学李世民的。要不是朱标劝阻,老朱都把朱樉的王爵拿掉了。晋王朱棡原来很受父亲喜爱,但有被人举报在五台山藏匿兵器、试图谋反的污点,而且和朱棣比起来,老三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得相当弱智,朱元璋怎么能放心呢?
这两人在朱元璋看来,显然不够资格。
朱棣则是最像自己的,他面相忠厚,粗看似乎全无心机,实际上是胸有城府,大智若愚。不像有些人,一点聪明劲儿都写在脸上,但遇到大事,就突然没有了主见。朱棣表面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心细如发,心明如镜。他不仅有指挥重兵作战的素养,他还有亲自上马杀敌的能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四不仅仅是天生的战士,还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他作战勇猛,但可不是个简单的武夫,还有着一流的指挥才能。他的名字不仅让蒙古人闻风丧胆,也让北平布政使司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朱棣重视民生疾苦,特别痛恨欺压百姓的行为,这一点也非常类似朱元璋。其实,朱棣是一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他的目标如果只是当一个藩王,似乎就不应该有其他领域过多的出镜。在北平,关于燕王疾恶如仇、保护弱小、为民除害的事情非常多,这种故事的流行是很不正常的,我们试分析一下。
据说有一次,燕王微服出巡,看到一对逃难的父女,父亲因为生病倒在路边,女儿因为无钱看病而不停哭泣。过路的小年轻,不但不帮忙,甚至还想调戏这个女孩。朱棣见此情景,立即停下脚步,下令把父女二人送到自己的燕王府,亲自安排医生给老人看病。病愈之后,朱棣又赠送银两,让父女两人回山东老家。
这样的事情,如果燕王自己不透露,别人如何知道?北平处于边关,如果那两父女是蒙古人的奸细,带回王府,随时搞暗杀怎么办?如果全行省的人都知道了燕王乐善好施,都装出一副苦兮兮的样子,等他来拯救,这世界还不乱了套?
所以,这样的故事,八成是燕王或者道衍大师让人故意放出来,收买人心的。显而易见,其志不在小。
朱元璋不是没考虑过朱棣,但是,在讲究长幼尊卑的汉人政权中,嫡长制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纲常伦理,神圣不可侵犯。想选择一个非长子长孙的人当皇帝,反对的声音太大了。如果他是老二而不是老四,估计会好办得多。
替朱棣歌功颂德的《奉天靖难记》中记载,朱元璋曾经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他秘密召集重臣商量说:“太子死了,孙子辈的不懂事,国家江山必须交给得力的人。我想立燕王为太子,以承担治理天下的大任,这样江山社稷的巩固就有了保障。”众人默不作声,不知道是应该附和赞同,还是直言反对,害怕又是朱元璋的阴谋。这时终于有不怕死的站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趣地慷慨陈词:“陛下,您要是立了燕王,那将置秦王和晋王于何地?而且皇长孙(这里说的不是朱标长子朱雄英,他已经死了,而是二儿子朱允炆)已经长大,可以立为太孙,将来继承大位。”朱元璋于是作罢,非常不乐意地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个故事纯属杜撰,决定立储这么重大的事情,向来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怎么可能让一个地位卑微的书呆子参与?而且其他人都不吱声,老朱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就改变了主意?如果朱元璋坚定地想立朱棣,谁敢反对?刘三吾有几个脑袋可以砍,敢这样对皇帝说话?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给朱棣的篡位制造一些合法性,而且,即使再拙劣的谎言,总会有人上当,而能看破谎言的人,却未必敢说三道四。
说朱元璋最希望立朱棣,显然是后来的歌功颂德派学者的附会,但说朱元璋从来也没考虑过朱棣,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正式确定其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当朱棣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其失落的心情,显然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毕竟自己已经三十出头,而那个皇太孙才十六岁。
但是,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又有什么合法的理由,能让父皇绕开他们,直接选择自己呢?他们两个,还不是一样觉得不公平。
有种观点认为,在朱标死后,朱元璋足足拖了四个多月,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九月,才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式下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大统。这说明朱元璋是非常在乎朱棣的,在皇长孙和皇子之间反复抉择,反复犹豫。如果对朱允炆没有顾虑,他也不会思考这么长时间。比起他刚当吴王就立朱标为世子,当上皇帝的同一天,就宣布朱标为太子,这一次差得太远了。
但这种看法显然不靠谱。之所以九月才立太孙,是因为八月才将太子安埋于孝陵,葬在马皇后陵附近,从朱标死到安葬这几个月里,出于对死者的敬意,不宣布新的继承人不难理解,而等朱标下葬之后,朱元璋实际上很快就做出了选择,虽然他并不是没有担心。
他的理由与信心,又来自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