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王阳明在成长过程中会和他的状元老子碰撞得如此激烈。其实这是两种风格、两种人生的碰撞和较量。王华代表了宋明理学所能塑造出来的完美知识分子的典范,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要打破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这对父子之间不停地爆发“虎爸”与“熊孩子”之类的戏剧冲突,就注定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心学和理学相争的时代大背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发生碰撞也是一种常态。父子之间,这对父子越优秀,就越会经常碰撞。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也是一代大师,两代都非常优秀,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据说在钱锺书小时候,钱基博就经常恨得要揍他。
王华对这个儿子虽然看不顺眼,倒是很少使用家庭暴力,再加上有一个处处维护孙子的老爷子王天叙在,王华拿王阳明还真没什么办法。《阳明先生年谱》里就讲王阳明小时候“豪迈不羁,龙山公常怀忧”,龙山公就是他爹,王华。“惟竹轩公知之。”竹轩公就是他爷爷,王天叙。老爹很着急,但是爷爷却经常护着他。老爹常以之为忧,而爷爷常以之为傲。
不过,象棋被扔掉之后,王阳明也没有把注意力转回儒家经典来,而是转到道家的长生术上来了,在那儿读道家的一些经典。他对兵家也很关注,天天带着一帮孩子,玩打仗游戏。
但是一个突发事件,却导致王阳明的行事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王阳明十三岁的时候,母亲突然病逝了。
他的母亲我们只知道姓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都没流传下来。但是,这位郑夫人生下一个叫王阳明的儿子,那就可以千古不朽了。母亲去世后的两年,王阳明确实变得沉默了许多,心里很伤痛。
但是,毕竟是孩子嘛,伤痛总会慢慢地平复。过了两年之后,他渐渐又重新表现出他那种天才不羁的一面来。王阳明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华突然发现,儿子失踪了。
王阳明喜欢兵法,年轻时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大明一代奇才于谦。当年土木堡之变,瓦剌也先的大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如果没有于谦,没有一场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当时就夭折了。王阳明便经常跑到于谦祠里瞻仰偶像,甚至为于谦写过一副后来传世的挽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为了继承前贤的遗志,十五岁的王阳明决定私出居庸关,对边塞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出得居庸关来,王阳明正在放眼大好河山,突然看对面来了两个鞑靼人,还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我们知道,当时明代的边患主要是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于谦北京保卫战面对的瓦剌也是其中的一支。想到偶像于谦的冤死,作为粉丝的王阳明,不由得怒从心头起,突然摘弓搭箭,二话不说,嗖的一箭就射过去了。
两个鞑靼人吓了一跳,还没注意对面是什么人,一支箭就力大势猛地射过来了,箭法非常精妙。俩人吓得拨转马头就跑,王阳明在后面纵马就追,不停地搭弓放箭。这俩人虽然看见后面只是一员小将,但是也闹不清是不是明军的哨探,看两边山势也不知道是不是埋伏着千军万马,只好一跑了之。王阳明在后面放声大笑,只觉得天地之间,一股英雄之气充斥胸臆。
此后一个月,王阳明走遍大好河山,甚至还到了蒙古族的部落,参加了射箭和骑马比赛,居然拔得头筹;并与人结交,成为好朋友。一个月之后,经过一番侠肝义胆的历练,十五岁的少年王阳明才施施然回了家。
儿子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有消息,王华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看到儿子平安回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还没等他发火呢,王阳明先声夺人,主动向老爹汇报此次关外考察的结果,描绘风土人情、所见所闻。说到最后,看他爹脸色越来越不对。好不容易汇报完,终于可以问安了:“一个多月没有问候父亲大人,您还好吧?”
王华气不打从一处来,心想,你小子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消息,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结果当然是王阳明被他爹一顿臭骂。
骂过之后,王阳明也不以为意。据说骂完了,那天晚上他还心情激动,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去广西参拜伏波将军庙。伏波将军就是马援,王阳明的另一个偶像。
马援是汉代的一员名将。当年为蔡锷将军送葬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写过一副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班都护和马伏波指的就是班超和马援。
王阳明也非常崇拜马援,据说他梦中参拜伏波将军庙之后还得了一首诗,这首梦中绝句是这么写的: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马援平定交趾之后立了一根铜柱,据说上题六个大字“铜柱折,交趾灭”。那是万世豪情。十五岁的王阳明梦中得句,后来到他晚年,命运的力量真的把他送到了伏波将军庙里。那个时候,他又回忆起年轻时的这个梦,觉得人生真是奇妙啊。通过这首绝句就可以看出来,王阳明那种尚武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
私出居庸关之后没多久,有一天王华刚要去朝廷上班的时候,王阳明突然拦住他爹,从袖子里面掏出一篇奏疏来说,听闻最近京畿之内有石英、王勇作乱,秦中石和尚、刘千斤等造反,不知可有此事?王华冷冷地看着他,不知道宝贝儿子又要唱哪出。王阳明把奏疏呈上说,这是他为皇帝写的《帝国平安策》,请父亲大人代转呈皇帝。
王华心里感觉不知有多别扭,心想,你不过是个小孩,国家大事和你有什么关系,竟然还写了一篇《帝国平安策》!当然,他也不好直接打击他儿子,拿过来看了看,冷眼瞥了儿子一眼说,全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你能不能干点正经事啊,天天不务正业,都想些什么呢?
如果搁在以前,王阳明要跟王华辩论一番,哪想到王阳明一听,立刻躬身施礼说,父亲大人,儿子知道错了。然后立刻把这篇文章拿回去。王华一看,不错啊,知道自行改过了。又过了两天,王阳明在王华出门前又拿出一篇奏疏,解释说,父亲大人,你上次不说这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吗?我回去又修改了,这是升级版,请替我转呈皇帝陛下。
王华这时候真拿这个宝贝儿子没办法,就耐着性子跟他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想建功立业,首先要什么?第一,要有政治智慧。第二,要有政治平台。你连平台都没有,连皇帝都见不着。你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施展你的政治抱负呢?好不容易把王阳明说得有点开悟的样子。但王华知道,虽然这会儿好像开悟了,但过不了两天指不定又冒出什么事来。王华想来想去,决定出一个狠招。他认为这个狠招或者可以改变自己这个状元老子也没辙的儿子。这个狠招到底是什么呢?留待后面细说。
回头来看这对父子,我就想起当年特别有名的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叫《成长的烦恼》。其实成长的烦恼不光是属于儿子的,也是属于父亲的。
在所有的儿子看来,尤其是青春期逆反的儿子看来,当爹的就会倚老卖老,从来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但是在所有的父亲看来,当儿子的怎么样呢?那个年龄段就只会逆反,完全不明白老爹的一片苦心。反过来说,做父母的又总是关心则乱,总是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殊不知,这些弯路其实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年轻人呢,总是蔑视权威;而父亲呢,往往就是儿子在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尤其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我们一般都称父亲为家长,具有一种权威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一个男孩只有在精神层面战胜父亲这个权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独立出来。一个男孩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就注定要翻越父亲这座高山。普通的父子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王华、王阳明这样一对极品父子了。但是,等孩子们翻越了父亲那座高山,看到山那边壮美的风景之后,一回头就会发现,那座曾经被他踩在脚下的高山也是那么壮美、那么亲切,甚至是那么温暖。
王阳明在成人之后,也就是终于翻越了那座叫王华的高山之后,终身都非常敬佩、热爱,甚至崇拜他的这个老爹。虽然他看不上老爹的那个状元头衔,但这个状元老爹却是他一生的最爱。
王阳明和宦官做斗争,九死一生,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秘密潜回南京。王华此时在南京做吏部尚书,作为一个有大智慧的父亲,他并没有只让儿子逃得性命就算了,而是劝他要去龙场赴任。正是在父亲这种大智慧的指导之下,王阳明才毅然决然选择当时看来绝无生还可能的一条死路,去龙场驿赴任了。也就是在那里,王阳明龙场悟道,构筑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开启了他作为五百年来一大完人的人生价值飞升之路。
到后来,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陆深在《海日先生行状》中记载说,宁王朱宸濠密谋十年叛乱,王阳明手上没有兵,力量对比悬殊。听到这种危机之状,乡人都纷纷来劝说已经在家隐居的王华,让他赶快离城避难。这个时候,王华怎么说?王华说:“吾儿能弃家杀贼,吾乃独先去以为民望乎?祖宗德泽在天下,必不使残贼覆乱宗国,行见其败也。”那意思就是说,我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至少我的精神要一直和他站在一起。这位伟大的父亲誓死和儿子同生死、共进退的决心,无疑成为王阳明战胜对手的强大精神动力。
王阳明平乱成功后,被朝廷赐封新建伯,族中乡里,人人庆贺。唯独这个时候,父亲又对儿子说:“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吾老矣,得父子相保于牗下,孰与犯盈满之戒,覆成功而毁令名者邪?”就是劝儿子,这个时候人人都来恭贺你,你却不能沾沾自喜。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你要知道盈守之道。王阳明听完之后,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到了王华临终的时候,最能看出父子之间的这种感情。
告别的那天,王阳明和他的弟弟们一起围绕在父亲的榻前,王华交代过家事,已经奄奄一息,即将撒手人寰。
这个时候刚好朝廷因为王阳明的功绩,又封王华以及他的列祖列宗。“是日,部咨适至,翁闻使者已在门,促先生及诸弟出迎,曰:虽仓遽,乌可以废礼?问已成礼,然后瞑目而逝。”(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就是说,王华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本来已经不行了,突然间回光返照,交代王阳明说其他都是小事,不可失了朝廷礼仪,不可失了知识分子的气节。王华教导王阳明,我生死事小,你赶快设礼迎接使臣。于是,王阳明把整个仪式完成,王华也硬撑到仪式结束才溘然长逝。
王阳明这时候悲痛不已,但是虽心中万分悲痛,却“戒家人勿哭,加新冕服拖绅,饬内外,含襚诸具,始举哀,一哭顿绝,病不能胜”(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
父亲已经逝去,王阳明这时候有巨大的悲痛,但是还要约束家人,为父亲换上朝廷新赐的礼服后,才放声大哭。王阳明只哭了一声就昏了过去,可见父子情深到了什么地步。王阳明之所以如此,可见他对父亲的热爱和了解,知道一个知识分子最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远要大于对物质世界的需求。王阳明最终送别父亲的表现就证明了他在翻越了父亲这座高山之后,终于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一座高山。这既是超越,也是传承。
当然,对于王阳明来说,要翻越王华这座高山还真是不容易,因为王华这座高山不仅代表了父亲,在那个时代还代表了影响无比巨大的宋明理学。要翻越父亲那座山易,要翻越理学那道坎才是真正的不容易,这也才是王阳明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次人生挑战。
那么,该如何面对理学那道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