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編者的話

《道家文化研究》自1992年創刊以來,光陰荏苒,已經過了25個春秋,編輯出版了30輯。這段歷史值得銘記。它推動並且見證了道家哲學研究和道教文化研究的發展歷程,滋養了新一代道家學術研究的尖端人才,凝聚了道家和道教學術研究共同體,加深了海内外道家文化研究同仁之間的交流和瞭解,積累了宏富的重要學術成果,現在已成爲國際上聲譽卓著的學術刊物。我們選編了一批特稿,紀念《道家文化研究》編印第30輯,以志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其中包括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主辦的“嚴復學術講座”和“道家學術講堂”的部分講演記録與精彩提要,例如已故的湯一介先生的遺稿《啓蒙在中國的艱難歷程》,李學勤先生的講稿《穿越與反思——我們爲什麽以及怎麽樣探索古代文明》,以及杜維明教授、安樂哲教授、施舟人教授、艾帝教授等的演講提要。這兩個講座體現了近年來道家文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尤其是海外學人跨文化的研究視角、文明對話的思想背景,啓迪後學,功莫大焉。紀念特稿還約請那些伴隨《道家文化研究》成長、成熟,如今已成中堅的學人賜稿,例如王中江教授和丁四新教授。本輯的紀念專號即載有他們新近的研究成果,分别是王中江的《異常與回歸:老子的“反”探究》和丁四新的《漢簡本〈老子〉總章數及上下經章數的組織原理和數理法則》。當然,我們也一如既往地鼓勵新人、扶植後學。本輯收入了幾位新人的論文,還有幾位學者的論文第一次發表於本刊。

2015年9月1日,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舉辦了“道教心性學及其與佛學的交涉”學術研討會,旨在從佛道比較的視野,探究中國哲學獨具的心性學論域,以及佛、道兩教在心性論層面上的互動與融通。這可以説是打開了道教研究的一個新生面,啓示了一個新方向。本輯重點推出“道教心性學”專題,展現了道教心性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鄭開教授的《道教心性學的發軔與道教世界的形成》、張廣保教授的《佛、道心性論比較研究》、楊維中教授的《論中國佛教心性論所受道家、玄學思想的影響》、强昱教授的《簡論〈真氣還元銘〉的内丹修煉與重玄觀》等,希望能夠抛磚引玉,推動道教心性學深入研討。

晚近以來,由於出土文獻研究的推波助瀾,黄老學研究强勁有力而且豐富多彩。爲此,本輯特闢“黄老學”專題,收入馮達文教授的《〈淮南子〉:道家式的“内聖外王”論》、陳麗桂教授的《黄老與陰陽》、鄭開教授的《黄老的帝道:王霸之外的新思維》、曹峰教授的《〈黄帝四經〉法思想的人性論基礎》,以及陳佩君的《試析黄、老合流並稱的内在聯繫》等,期望藉助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的比對研究,多向度地呈現黄老學思想的複雜性和豐富性。 1QaziXDth57w674Gbo4MDo9LPUVrv7soMzecK8GkGxzGE5eTDGJTFZU10iuQ1Q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