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
》
云
:“
邦
畿
千
里
,
惟
民
所
止
。”《
诗
》
云
:“
缗
蛮
黄
鸟
,
止
于
丘
隅
。”
子
曰
:“
于
止
,
知
其
所
止
,
可
以
人
而
不
如
鸟
乎
!”《
诗
》
云
:“
穆
穆
文
王
,
於
缉
熙
敬
止
!”
为
人
君
,
止
于
仁
;
为
人
臣
,
止
于
敬
;
为
人
子
,
止
于
孝
;
为
人
父
,
止
于
慈
;
与
国
人
交
,
止
于
信
。《
诗
》
云
:“
瞻
彼
淇
澳
,
菉
竹
猗
猗
。
有
斐
君
子
,
如
切
如
磋
,
如
琢
如
磨
。
瑟
兮
僩
兮
,
赫
兮
喧
兮
。
有
斐
君
子
,
终
不
可
[1]
兮
!”
如
切
如
磋
者
,
道
学
也
;
如
琢
如
磨
者
,
自
修
也
;
瑟
兮
僩
兮
者
,
恂
慄
也
;
赫
兮
喧
兮
者
,
威
仪
也
;
有
斐
君
子
,
终
不
可
兮
者
,
道
盛
德
至
善
,
民
之
不
能
忘
也
。《
诗
》
云
:“
於
戏
!
前
王
不
忘
。”
君
子
贤
其
贤
而
亲
其
亲
,
小
人
乐
其
乐
而
利
其
利
,
此
以
没
世
不
忘
也
。
[1]
:通“谖”,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