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的夏天,丞相卫绾因“失职”被罢免,接着,魏其侯窦婴坐上了丞相的位置。人们纷纷说:“窦婴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啦!”咦,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窦婴虽然是窦太后的亲侄儿,可由于天生一副公子哥儿脾气,任性放肆,所以在景帝时期起起落落,最终也没能得到重用。
还记得当初,窦太后举办家宴,宴会上只有太后、景帝、梁王和窦婴四人。景帝喝得一时兴起,说将来要把皇位传给梁王,逗得窦太后眉开眼笑,而这时窦婴却站出来“泼了一盆冷水”。他端了一杯酒献给景帝,说:“皇位自古以来都是父子相传,陛下怎能擅自让给梁王?”
窦太后一听,立刻黑下脸来,自那以后,就不怎么待见窦婴了。
窦婴见姑姑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是一肚子委屈,一气之下,称病辞职了。
窦太后更生气了,取消了窦婴自由出入皇宫的特权。
就这样,姑侄两个相互赌气,谁也不理睬谁。
直到七国之乱爆发,景帝情急之下找人镇压,发现除了周亚夫,就只剩窦婴这员老将了,于是任窦婴为大将军,命他出战。
可窦婴这时还在跟姑姑赌气,便说自己生病了,死活不肯出征。前方战事紧急,可窦婴这公子哥儿还在生气,景帝头都大了,只好又哄又骗,最后总算把窦婴送上了战场。
七国之乱结束后,窦婴立下了赫赫战功,景帝便让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可不巧的是,没过多久,太子就被废了,窦婴作为太子的庇护人,多次据理力争,可都不见效。窦婴一气之下,又开始装病不上朝,还跑到南山上休养去了。无论别人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肯下山。最后还是一个门客点醒了他:“窦婴大人啊,您要知道,让您享有富贵的是皇帝,让您享有权势的是太后,如今您罢朝退隐,不是跟皇帝、太后过不去吗?万一陛下火了,杀您全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窦婴心里一惊,赶紧收拾收拾,乖乖上朝去了。
再说景帝,见窦婴灰溜溜地跑回来,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想:这个窦婴如此任性,果然是不堪大任!
后来丞相刘舍被罢免,窦婴满以为自己能接任丞相的职位,就连窦太后也帮他说话,可却被景帝一口否决了。最后,景帝选择了车夫出身的卫绾。
窦婴气得都要吐血了!
不过现在好了,景帝驾崩了,小皇帝刘彻一即位,就罢免了卫绾,将这位德高望重的表叔送上了丞相的位置,同时任命舅舅田蚡(fén)——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为太尉。
有人向本报记者透露说,窦婴和田蚡都是儒学爱好者呢。这下好了,正好这时刘彻听了董仲舒的建议,准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今君臣一心,其利断金,还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