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 [1] 相 梁 [2] ,庄子往见之。 或 [3] 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4] ,搜于国 [5] 中三 [6] 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 乎 ? 夫 [7] 鹓雏 [8]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 梧桐不止 [9] ,非练实 [10] 不食,非醴泉 [11] 不饮。于 是 [12] 鸱 [13] 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14]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1]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2]相(xiàng)梁:在梁国做国相。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3]或:有的人。
[4]恐:害怕。
[5]国:国都。
[6]三:虚指多次。
[7]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
[8]鹓雏(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9]止:栖息。
[10]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果实。
[11]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12]于是:在这时。
[13]鸱(chī):猫头鹰。
[14]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重点字:相、或、乎、夫、非、是
相 甲骨文作
读xiàng。
1.帮助,辅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要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2.相貌,命相。
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
译文:儿子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
3.宰相,丞相。*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译文: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要任命子婴为丞相。
读xiāng。
4.表彼此相互对待的行为,可译为“互相”。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都会相互拜师,而不以此为耻。
5.表动作双方偏指一方,有指称作用,可视情况译为“你(们)”、“我(们)”、“他(们)”、“它(们)”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译文:(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下列句子中的“相”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 )
辅相天地之宜。——《易·泰卦》 ( )
或 金文作
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
1.有人,有的人。*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译文:有的人说:“六个国家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
2.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
3.或许,也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4.语气助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译文: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微制止它一下。
5.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到那里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兔死狐悲》
译文:到那里让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死,或者你眼睁睁地看着我死,我能这样吗?
6.如果。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与妻书》
译文:如果生的是男孩,也教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
下列句子中的“或”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 )
翼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 )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 )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原君》 ( )
乎 甲骨文作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本义:吐气。
1.表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译文:儿子冷吗?想要吃东西吗?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大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吧?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译文:唉,谁知道赋税对老百姓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厉害啊!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5.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译文:出生在我之前。
6.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译文: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下列句子中的“乎”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 )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 )
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 )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 )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氏春秋·用众》 ( )
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郁离子·枸橼》 ( )
夫 甲骨文作
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1.丈夫。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
译文:使君你当然有你的老婆,罗敷我当然也有我的丈夫。
2.成年男子。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伶官传序》
译文:一个男子在夜里大呼一声,四下散乱的人都纷纷响应。
3.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
4.这,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5.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下列句子中的“夫”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 )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 )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 )
非 甲骨文作
本义:违背,不合。
1.违背,不合。
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不是合乎礼节的
2.责怪,非难,反对。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这些儒生不学习、不推崇今天的学问和学说,反而学习古代的,并且借古讽今。
3.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译文:登上高处招手,并非是你的胳膊变长了,但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到你招手。
4.相当于“不”,“不是”。*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5.不对,错误。
立是废非。——《淮南子·修务训》
译文:树立正确的,废除错误的。
6.通“诽”(fěi),诽谤,诋毁。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译文:人民放弃做实事而诡说空话,因而国家也就实力少而诽谤多了。
下列句子中的“非”字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 )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训俭示康》 (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 )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 )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 )
是 金文作
本义:正,不偏斜。
1.表示肯定判断。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雨霖铃》
译文:这一别要一年半载,就算看到良辰美景也肯定会因相思而无心欣赏。
2.对的,与“非”相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译文: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正确的,而昨天是错误的。
3.代词,代“这”。*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这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
4.帮助宾语提前,逐次。
内抱贪浊,惟利是图。——《抱朴子》
译文:内心贪婪混乱,只图谋利益。
下列句子中的“是”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与妻书》 ( )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 )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史·陈庆之传》 ( )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问说》 ( )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鸱(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