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是指行文中使文章前后意思关照,呼应配合。通俗地讲,就是在一篇文章中,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也要有所预示,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构严谨,情节周详、缜密。
文题照应即文章的内容要紧扣题目,起到点题、突出中心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
开头点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篇中点题: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篇末点题: “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文章内容紧扣题目,几处照应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父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文题照应来凸显文章的中心。例如,谢汀宸写的《幸福的味道》就在文章的开篇、中间、结尾呼应文题。
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橙汁一样,酸酸甜甜;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春泥,芬芳淡雅,沁人心脾;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咖啡,浓郁而醇香;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细雨,甘甜湿润。
我却觉得,幸福的味道像茶一般,清清淡淡,简单又清纯。一件小事,便能让幸福的味道在舌尖上,一触即发。
每天晚上,写完学校的作业后总会又有另一堆不可数的习题压在身上。当我写到手麻胳膊酸、无暇顾及夜空中那几乎看不见的星星时,妈妈总会悄悄地推门进来,默默地放一杯茶在我身边,这杯味道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带着简单而又清纯的爱。其实,幸福也是如此。
灯光下,抬起头,每当看到那杯摆在桌旁的茶,看到茶叶在杯子里静静地漂浮着,就会想到妈妈静静进来的动作;再尝一口,温热温热的,不浓郁,却清新极了。这时,总会感到很快乐,感到温馨和美好。每当细细品味这杯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心中总会感到幸福的无处不在,总会想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总会想到父母那鼓励的目光。那杯简单而清纯的茶,虽不及各种饮料那样可口,但它给予我的是幸福的味道。
有时,我会惹妈妈生气,闹别扭。我们俩都像小孩一样,生着闷气,躲在各自的屋里,互相不说一句话。但过一会儿,又会听到妈妈往茶杯里加水的声音,接着,妈妈还会像往日一样,静静地推开门,放一杯茶在我桌上。这时,幸福的味道比以往更浓郁,因为里面还有一种母爱的宽容。
妈妈每天晚上都还是如此,茶的味道也在不停地变换,但不变的是幸福的味道,简单而又清纯。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例如,朱枕书写的《拾起心灵的珍珠》就运用了首尾呼应。
(首段)晶莹的珍珠,被海水冲得停滞在海滩上,一颗纯白的珍珠映得心里发亮。记得那天,不经意地看到夕阳下的两个沧桑却幸福的背影,听到耳边被风捎过的“我们回家吧”。
……
(尾段)我看着这一对老夫妇,像是发现了沙滩边的珍珠,那么纯洁、安静。原来最能触碰人心的不是二十岁时的“我们结婚吧”,而是历经沧桑之后还能笑着幸福地说“我们回家吧”。
一篇文章要想结构完整,除了文章内容与题目要文题照应外,在文章结构上也要照应文题。通常我们要开篇点题,点明中心;中间承上启下,照应文题;结尾更要收束全文,独立成段,以议论句、抒情句点明主题。但此处点明中心一定要中心明确,集中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深化文章中心,升华主题。例如,《妹妹扮演的角色》最后点明中心—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可能变成主角。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因为我的角色!”
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观众,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的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很多学生在写文章时,喜欢在文章的结尾点明文章的主题。例如,陈子润在写《拾起心灵的珍珠》时,文章的结尾点明主题: 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只需你去拾起,去发现它的美丽。 杨天霖在写《照亮前方的道路》时,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又回到现在,虽然我们已经分别了,但是这个手电筒却永远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 这句话也点明了主题。
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文章的重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旦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而这个目标就是确定文章重点的依据。在文章中,我们可以依据主题来确定重点。
一篇文章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例如,冯骥才写的《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一疼,挨蛰了!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拍,感觉我的掌心触到它可怕的身体。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蛰你的那只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细一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他,它不蛰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蛰我,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我”捅了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爷爷后院又有马蜂窝。那么,哪一部分才是我们详写的重点呢?这就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读完文章,我们发现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这个主题就决定了“后悔捅马蜂窝”是文章详细描写的重点。
(1)描写和叙述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在中学阶段,有些同学的文章通篇都是叙述,这样的文章枯燥无味。就像一位学生写的下面这篇文章—《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处理叙述和描写的比重。一篇文章的成败不在于叙述,而在于描写。
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冬日,我与同学一起来到了一家购物中心游玩。吃过饭,我先去了厕所,跟同学约好在大厅会合,去的时候七拐八拐,绕了好几个弯,穿过了一条黑漆漆的通道才到厕所。等我出来的时候,竟然迷路了。我一下慌了神,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看到左右两条通道,几近相同。我定了定神,向左边的通道快步走了几步,回忆起来时的情境,觉得好像不对。回身又走向另一个通道,又觉得好像是刚才的那条。就这样,我徘徊在两条通道之间,犹豫不决,怕走冤枉路。这时候,从厕所里出来一个带着厨师高帽、穿着白马褂的男人。显而易见,这人是一名厨师,正想上前问路,但他高大、强壮的身躯,令我有些畏惧。我本想跟着他走出去,但根据他是厨师的身份,我想他去的一定是哪个餐厅的后厨,那另外一条就是我要找的了。又想到来的时候的波折,我不禁又想:为了防止再迷路,我应该问清楚了。眼看厨师魁梧的身影就要走远,我哼着小曲鼓足了勇气,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去用礼貌而又洪亮的声音问道:“叔叔,请问您知道通往一楼大厅的路怎么走吗?”由于说的时候过于紧张,我的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厨师听后愣了一下,扭过头对我说:“向前走到头,左拐两次,右拐一次,再直走就到电梯口了,从那儿你就可以下到一楼大厅。正好我也顺路,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听到厨师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嗯?怎么从这边走?他是不是骗我?又想:算了,跟在他后面远点走就行了,反正我也不知道路怎么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周围黑漆漆的墙壁上阴森潮湿的水汽逐渐消散、消失,迎来的不是寂静的氛围了,而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二层大厅,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厨师说:“前面就是了,你自己去吧!”我头也不回地飞快跑向了电梯口,将紧张不安的心情抛在了脑后。
为了避免描写欠缺,一定要在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细致描写,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一定要对景物的外形、色彩、动态变化和声音进行细致描绘。在描写事件时,要对场面进行翔实充分的描写。这样,文章的语言才会生动形象,内容才会充实丰富,文章读起来才会耐人寻味。
也有一些学生写文章时,能很好地处理叙事和描写之间的比重。例如,陈子润写的《善良的美丽》中的一个选段。
一柱水柱打在车窗上,水打在车窗上时向两旁扩散,好似一朵花。冲完水了,他还用沾满“浴液”的毛巾把车擦了一遍,直到冲干净。待我们把车开到空地上时,他让我们下来,三个男的用干净的毛巾把车擦了一遍,而那两个女的用吸尘器把车内吸得一尘不染。他们没有一点点敷衍。妈妈问了价钱,递给他一张100元,他便让我们上车等。我和妈妈一起上了车,打着了火,准备离开了。
车开动了,车内安静无比。突然,车窗上响起了“啪啪”的响声,妈妈猛地刹住了车。只见一个黑影闪过,拍打着玻璃。妈妈摇下玻璃后,便听见一个人操着外地口音,喘着粗气,一只手扶着车,一只手叉着腰大叫:“哎呦,累死我了,大姐你也真走,这不是还没找钱呢吗?真是的,来给你啊,1,2,3……”这时,他把手中的钱一张张地又点了一遍,直到数到最后一张并说道:“行了,给您,70整。”妈妈好像是刚反应过来似的,立刻道谢,连忙接过钱,又是道谢。这时,我看着他黝黑的皮肤、洁白的牙齿、一脸灿烂的笑容、满头的大汗,是那么有魅力,一股善良的魅力。
那么,我们对哪些部分要运用描写?对哪些部分要运用叙述呢?
我们应对文章要重点突出的部分运用描写,因为这一部分直接体现中心;对次要部分运用叙述,因为这部分内容仅为中心服务,间接地体现文章的中心。例如,外国文学作品《天职》是这样进行描写、叙述的。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
列夫斯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送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没有,它用得其所。”“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没有,他一字一顿地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
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叙述和描写相结合。这篇文章中有三个情节:救治小偷,抢救情敌,杀死敌人。对文章要重点突出的部分“杀死敌人”进行了详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情节最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能把人物视死如归、热爱祖国、与敌人抗争的高贵的品质展现出来。
(2)分段问题
进入中学,仍然还有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这样写文章非常不好,因为可造成文章重点不突出。那我们如何突出文章的重点呢?除了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之外,分段也是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方法。重点部分要独立成段来进行强调。分段还可以打破原有段落固有的语感,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这也就避免了语言啰唆、文章收不住的问题。
(1)思想倾向要更加贴合考题方向
我们在写考场作文时要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思考,这样就会避免偏离题意的情况。例如,《风暴》这个题目,出题人肯定不会让你写风暴的表层含义,而是这个题目的引申义、深层含义,所以我们可以写“内心的风暴”。
(2)文章内容贴合主题思想
文章内容一定要贴和文章主题,能够层层递进地支持文章的主题。文章内容不仅要贴合主题思想,材料之间还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例如,某学生写的文章《路在脚下》。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
从小,我就十分热爱读书。从《米老鼠与唐老鸭》到《三只小猪》,从《白雪公主》到《匹诺曹》,聆听一个个百听不厌、却又有些幼稚的故事,成了我最爱的事情。我喜欢在妈妈的读书声中渐渐入睡,到睡梦中继续品读。这时,脚下的路,仿佛注定通向书的宝库。
渐渐大了,我和所有女孩一样,喜欢艺术,一次次的获奖更加深了我对绘画的好感。但是,渐渐地,临摹、写生让我感到乏味,我开始学着自己设计。我设计太空垃圾机、自动耕种机,脑海里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奇异想法。在图纸上画多了,我便让我家的萨摩乐乐做模特,尝试自己设计狗服。即使每一次都不成功,我还是乐在其中。这时,我又想让我脚下的路通向设计的大门。
五六年级时,我又想当一个饱览世界奇观的旅行家,我向往那种无拘无束、和大自然做伴的悠闲生活。我想带着乐乐,自己背上巨大的旅行包,拿着“长筒炮”,住廉价的旅馆,游走在山间草原,品尝美食,做一个和风一起流浪的人。这时,我脚下的路,仿佛又通往一片自由安适的生活。
现在,原本让人感到乏味的文字渐渐吸引了我,写作文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更像是对多年不见面的老友的倾诉。敲击键盘的声音变得悦耳,笔尖下的刷刷声也是一首曲子。我总有许多怪异的想法等着抒发。这时,我又踏上了通往写作的道路。
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我们的勇气,需要我们的智慧,需要我们的实干,需要我们的创新,需要我们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实现价值?其实,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路在脚下”。
小作者的这篇文章写出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自己脚下的路通向哪里。而四个阶段中有四种材料,这些材料相互支撑,共同体现一个主题:路在脚下。文章内容极其贴合文章的主题。
(3)不要超出范围选材
在我们平时的考试或者中考中,作文题目往往会给你一段背景材料。这段背景材料对你理解出题人设置的限定及选材范围都大有裨益。如果你没有仔细阅读的话,就会出现离题、偏题的情况。所以你的选材不能超过背景材料给你的范围。就像2012年的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少年风采”。
“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这个背景材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以“我”为源点,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寻找素材进行写作,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年龄也不能超出十四五岁。若是写小学生活,就一定跑题了。
(1)不能以负面内容为主
学生写考场作文和平时写日记有着很大的不同。平时写的日记,读者一般就是自己。日记是自己抒发心情的场所,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在写应试作文时,读者是阅卷老师,而且考试本身是一种严肃且庄重的集体行为。因此,这决定了应试作文有一种价值导向性,内容一定要积极阳光,不能以负面内容为主。
很多事情的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例如,学生之间的勾心斗角、打架、谩骂,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常态,也不应该是我们要表现的。下面这个选段就犯了选材的错误。
今天下课后,我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图画,我把它捡起来放在了桌子上。不料,这位同学好像和我过不去似的,在回教室的途中,他和别的同学一起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不甘示弱地说了他几句,不料他也更加变本加厉地说我,我们俩渐渐吵了起来。最后,我气得推了他一下,他马上还击了我一下,我们打在了一起。这时,旁边有人拉开我们俩,并对我说:“你冷静点,别生这么大气。”
(2)事例与主题关联性不强,无法更好地突出主题
很多时候,学生写文章时会无话可说,为了凑字数,就会出现事例堆积的情况。但是,有些事例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与主题的关联性不强,这些事例是多余的,要删掉。留下的能直接体现中心的内容要进行详细的描绘。有一些学生,他们选入文章的事例能体现中心,却没有用语言来衔接和点明,在紧扣文题上做得很差,以至于事例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例如,下面这篇文章《这不是一件小事儿》就犯了这个错误。
那是一个秋天,我在教室里看着最心爱的小说,嘴旁时不时露出一丝丝笑容。这时我的一个哥们儿在我身边说:“参加班级辩论的名单出来了,你当一号辩手。”我打了一个哆嗦,心想:不是吧!那么快!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想到这里,心像打鼓一样砰砰地跳。紧张、惶恐扑面而来,既兴奋,又恐惧,生怕自己会发挥不好。
他又对我说:“你猜另一队的一号辩手是谁?是我。”他得意地笑了笑。谁都知道,他是学校最能言善辩的人。
他的话恰似一道闪电,划破了我心里的平静……
“什么?”我半信半疑,“我们的对手是你?”我一脸的惊讶,又问道:”真的?你没骗我?”
“我骗你干嘛呀?我还没和你正式辩论过呢!“说完,他得意地笑着走了……
想了半天,我决定弃赛。比赛那天,我装生病,没有去学校,结果他们队因为我们队的弃赛,没有赢得比赛积分,无缘学校的比赛。
在后来一段时间,他一直都没有理睬我, 我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有一天,我拿着一个他最喜欢的动漫玩偶对他说:“是我不好,因为我的弃赛影响了大家,我向你道歉。”我以为他会原谅我,可没想到他一把把玩偶打在地上,对我说:“你太懦弱了。”说完便走了。
后来我给他打电话,我对他说:“我向你郑重地道歉,那天是我不对,我也知道自己错了,你和我一起走过了六年,我不想因为这件事—”过了半天,电话中没有声音,然后他挂了电话……
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并不像我想的那么小。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看见桌子上有封来自他的信,我笑了……
(1)积极、乐观
文章的主题一定要积极、乐观,展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五光十色的生活的热爱,不能流露出堕落的思想和消极的情绪。
(2)不与考题思想倾向相违背
每年中考或是高考,都会出现很多零分作文或是低分作文,原因就是这些作文与考题思想倾向相违背,作文的作者具有极强的叛逆心理,哗众取宠。
(1)语言真实自然
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感情虚假。其中,语言不够真实、自然是重要的原因。学生经常运用一些假、大、空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父母和老师的语言过于意味深长,饱含哲理。其实,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出其从事的职业。例如,有家哥俩儿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协调。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头,讨论一下。这些人物语言都是真实自然的,大家猜猜下面A、B、C、D四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呢?厨师的老婆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A.一个人说:“我看咱们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啊碗啊分不清。”
B.一个人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是针线是线才行。”
C.一个人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D.另一个人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唆了,不如到他家后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吆喝什么。”
(2)事例适当虚构
学生进入中学后,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文章,头脑里的素材几乎都被用光了。可文章还是要写的,那该怎么办?要从哪里寻找素材呢?于是,学生想到了虚构故事情节。但往往虚构的事情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和推理,给阅卷老师留下虚假的印象。其实虚构是可以的。作文中的素材要想经典,要想动人,一定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源于生活”的意思就是这个素材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保证了材料的真实性。“高于生活”的意思是你可以进行合理虚构,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成为为我们中心服务的素材。
(3)事例减少大众化的雷同
学生在写文章时,还容易出现文章事例过于雷同、没有新意的情况。就像2008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几乎百分之五十的考生写的都是跑步。曾经有一个作文题目《告别》,很多初一学生写的是告别小学的生活,出现了极严重的雷同,这也就注定了作文很难得到高分。
出现雷同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喜欢写大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观察生活,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儿进行细致描写。下面是何鸿宇写的《这不是一件小事儿》中的一个片断。
这时,一个敏捷的身影闪现在我的眼帘中。仔细一看,没错,正是我姥姥。姥姥双腿跨立,猫着腰,双手在田地上有节奏地摆着,不一会儿就抓了两大把花生。然后,姥姥一转身,全部把花生投进了篮子里。我这才发现,姥姥身边已经摆了两个满满的篮子了。只见豆粒大的汗珠从她的头上流下来,有的挂在眉头上,有的滴在土地里,还有的流进眼睛里!姥姥没擦,准确地说是没时间擦,姥姥心里想的只有花生。看到这儿,我也情不自禁地用手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