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杀人利器

明朝末年,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投笔从戎,在前线中写下“多了从前学杀人”这句诗,他便是明末抗金将领袁崇焕,这句隐隐透露出一股杀气的诗出自其所作的《遇诃林寺口占》。古代能够杀人于无形的,莫过于火器。铳、炮等火器与刀、枪、剑、戟等冷兵器相比,一是杀人速度快,很多受害者只听耳边轰隆一声响,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就已经一命呜呼了,根本没有机会看清楚如闪电一般的弹丸穿入自己体内的轨迹;二是射程远,铳一般比弓的射程远,而一些大炮的射程更是达到数里,任何弓弩都望尘莫及;三是火力猛、覆盖范围广,特别是那些可发射一百几十个弹丸的火炮,能在刹那之间杀伤数人甚至数十人,而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同样能对生命造成威胁,让对手防不胜防;四是威力大,能够以排山倒海之势对坚固的要塞进行摧枯拉朽式的毁灭性攻击。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袁崇焕凭着威力巨大的火器——红夷大炮,在宁远城上打死了众多骑射娴熟的后金士兵,甚至江湖传闻,历史上威名显赫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即是死于此炮之下。

铳炮类远程火器射出的弹丸,令人防不胜防,套用一句成语,叫作“迅雷不及掩耳”,所以,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取代弓弩等传统冷兵器的位置。而种类繁多的火炮,更是火器中的佼佼者,现在被人们誉为“战争之神”,它威力如此巨大,在古往今来的历次战争中尽显英雄本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核武器、导弹等新式武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火炮仍然在一场接一场的局部战争中风采依旧。火炮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炮”的最初意思是指“抛石机”。抛石机与火炮相比落后很多,但也曾经令很多守城的军人闻风丧胆。它是利用杠杆原理,以机械力抛射石块来打击目标的。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这种武器了。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唐以后的宋、元朝,抛石机稳占了重型摧毁型兵器的霸主地位,成了攻击坚城的主角。

13世纪初,蒙古人以蒙古草原为中心向世界全面扩张时,就非常倚重抛石机,1252年(南宋淳祐十二年),蒙古大汗蒙哥的同母兄弟旭烈兀率大军西征西亚,一路势如破竹,曾经多次利用抛石机攻克穆斯林戒备森严的各类城堡。各种抛石机中最负盛名的当算“襄阳炮” ,这种新式抛石机,其长长的炮梢放置在两个炮架之间的横轴上面,可以绕着横轴一上一下地转动。炮梢好像一把在市场上做买卖的秤杆——前端悬挂着一块巨石(或铁砣),与吊在秤杆头部的秤砣非常相似;而炮梢后端系着一个用来放置石弹的“甩兜”,仿佛是拴在秤杆尾部用来装盛货品的吊盘。通常,炮梢前端的巨石(或铁砣),其重量比后端“甩兜”里面的石弹重十二倍左右,当发射时,只需将钩住炮梢后端的活钩从炮架上突然松开,悬挂在炮梢前端的巨石(或铁砣)会迅速下坠,致使其后端向反方向骤然升起,结果是“甩兜”中的石弹受离心力的作用而被抛掷出去。

继蒙哥之后任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在1273年(元朝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派军南下攻打襄阳时,就动用了能够抛射一百五十斤巨石的襄阳炮,布置于城的东南隅,每抛一次石都声震天地,所击之物无不糜碎、入地数尺。宋朝襄阳守将吕文焕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感到异常恐惧,不得不献城投降。接着,该炮又在攻破谭州(今湖南长沙)、静江(今广西桂林)之战中出尽风头。

襄阳炮

火炮既与抛石机同被古人称之为“炮”,就注定要在战场上担负起与抛石机同样艰巨的任务,而且还要干得更好。火炮的横空出世,完全得益于火药的发明。这个伟大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家们炼制丹药有关。炼丹家们进行烧炼时,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包括硝、硫磺、炭等三种药料在内的配方,这种能够着火的配方虽然不能令人延年益寿,却可以在经过不断的改进后应用于战争,提升部队的战斗力。由此可知,火药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一场伟大的军事革命即将来临。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末藩镇割据的战事中,《九国志》记载904年(唐天复四年)发生了豫章(今江西南昌)之战,吴王杨行密的军队在攻城时使用了当时称为“飞火”的火器。他们将火药捆绑在箭镞上面,射向城中,同时,还抛掷了用纸包裹的火药,这种球状物的易燃品燃起的熊熊烈火,能够焚毁一切。可见,火药在战场上的首次亮相,就与攻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走上了最终取代抛石机的第一步。

10世纪,北宋建立,结束了唐帝国灭亡之后的长期分裂局面,可是紧接着又和辽、西夏等国家发生了长期的战争,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里,火药顺理成章地进一步发展起来。1044年(北宋庆历四年),北宋在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军用火药配方,在这三个配方里,硝、硫磺、炭的含量占了总量的八成以上,表明其配置更加合理。这促使火箭、火炮(一种球状抛射兵器)等火器的性能得到增强。那时的火药武器除了火箭、火炮外,还有火鹞、火蒺藜、火罐、火油柜等林林总总的燃烧性及爆炸性火器,而其后产生的管形火器尤其引人注目。

襄阳炮攻城图

管形火器,就是将火药放入管子里发射的武器。说起管形火器,人们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影视作品里常见的机关枪扫射、大炮轰鸣的画面,其实,管形火器刚被创制出来的时候,不可能有后来那么风光。说来话长,当北宋灭亡后,偏安一隅的南宋继续与入侵中原的金国对峙。《德安守御录》记载宋人陈规在出任德安知府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管形火器——火枪,用来保卫国土。据研究,火枪是用巨大的竹筒制成,作战时点燃竹筒里的火药,可以喷射出火焰攻击目标。类似的火器,还有北方金国人发明的飞火枪及火枪等等,《金史》记载赤盏合喜、蒲察官奴等将军曾用这类兵器装备部队。说到这,疑问就产生了,北方缺竹,金国人用什么制造圆筒呢?是用铜、铁等金属吗?当然不是,那个时候的工匠们还没有用金属造枪管的先进意识,金国人用来代替竹子的不过是由多重厚纸卷成的圆筒而已。上述这些火器都是依靠喷射出来的火焰焚烧目标,而从各类枪管喷出的火焰也不是很远,要想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那必须要开发出能够发射弹丸的枪支。

《武备志》中

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南宋寿春军民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可以发射弹丸的枪,《宋史·兵志》记载枪名叫“突火枪”,它发射的弹丸名叫“子窠”。突火枪的射击原理是点燃枪管里的火药,利用火药迅速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弹丸射向目标。突火枪同样用巨竹制成,而它所发射的“子窠”究竟是用何种材料制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而竹与木制成的火枪,一直到明代仍有使用,例如明代军事家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就收录了一些竹木枪炮,可供参考。

说了这么多,下面该轮到金属制造的管形火器出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实物,是我国1970年7月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半拉城子出土的单兵使用火铳。该火铳用铜制成,由发射弹丸的前膛、填充火药的药室以及能够安装上长木柄的尾銎这三部分组成,它的重量为3.55公斤,全长为34厘米,口径为2.6厘米。考古学者认为,该火铳的铸造时间是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即是元代中期的产品。

枪要有弹才好用,有了金属管形火器,那么,金属弹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朝人徐勉之的《保越录》中,据书中记载,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朱元璋与张士诚于1359年(元朝至元十九年)在绍兴交战,当时朱元璋的部队就使用过铁弹丸、火箭等武器。不过,金属管形火器发射石弹的历史可能比发射金属弹丸的历史要早一些,就像前文所说的,炮这种金属管形火器既与抛石机同被古人称之为“炮”,那么,金属管形火器与抛石机一样发射石弹,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当然,无论哪种金属管形火器发射的石弹,都比襄阳炮这种抛石机抛射的一百五十斤的巨石要小得多。

阿城县半拉城子出土的元代铜火铳

用金属管形火器发射金属弹丸,标志着我国古代火器应用已经渐趋成熟,而这个阶段发生在元代。的确,元朝已经产生了有模有样的枪炮,而各类金属管形火器也形成了大、中、小之分,应用的范围也比以前广泛。例如,《元史》记载1363年(元朝至正二十三年),一位名叫达礼麻识理的大臣在上都组建了一支以“什”(十人为“什”)、“伍”(五人为“伍”)为建制的部队并装备了火铳。不过,元军使用金属管形火器作战的例子比较少,相反,四处造反的群雄使用火器作战的例子比较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灭亡元朝、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他的军队多次大规模使用各种火器作战,是火器作战史上的亮点。

1366年(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平江(今江苏苏州)爆发了大规模的攻防战。朱元璋派遣军队围攻困守于城里的张士诚时,动用了大、小将军筒等火器与襄阳炮等抛石机,由于火器在轰击城池时有出色表现,故抛石机不再独领风骚。而火器彻底取代抛石机是在其后的明朝,那时,国产火器得到大力发展,外国的新技术也陆续引进,致使各种火器琳琅满目,可以攻坚的火器有大将军炮、发熕、佛朗机、攻铳、红夷大炮等等。特别是红夷大炮,在我国火炮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新科学技术的成果,是以口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倍数而设计的,而且在铸造时强调让精通数理的人来操作(在那之前,制炮的炮匠基本靠经验来设计炮的长度与口径),显得更加规范。因为采用先进的模铸法浇铸,使得红夷大炮的炮管没有铸缝,承压力强,所以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用该炮来攻击由砖块筑成的一些城池关隘,往往令城墙破损不堪,甚至崩塌。随着这些新一代重型摧毁型利器的出现,古老的抛石机终于离开了战争的舞台。

明代种类繁多的火器不但可以攻坚,还可以用来防御及野战,当时明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师,均装备了大批火器,还成立了专业的火器部队。明代中期,使用火器的军人在军队编制中的比例从明初的10%发展到1/3。而到了明代中后期,在一些步兵营中,使用火器的军人竟占了编制的50%。这类步兵营就驻扎在蓟北长城一带,领导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戚继光。以枪炮等火器为例,那时候除了竹制、木制之外,还有由铜、铁等金属铸制而成的;而口径从数十毫米到数百毫米不等;长度从数百毫米到数米不等;重量从数斤到数吨不等;发射的弹丸有大有小,分别有石弹、铁弹、铅弹、铜弹等等。根据古籍记载,射程从十步到数十里都有。

明代,各类火器的区分界限尚不明确,而称呼也不规范。“铳”(又叫“筒”,相当于枪)、“枪”、“炮”等称呼互相混淆。例如“炮”,不但可以用来称呼管形火器,也能够用来称呼一些地雷、火箭。后来,《明史·兵志》对明代火器进行总结时,只是将各类火器含糊地划分为:“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随宜而用,为行军要器。”

看来,口径与重量比较小、能够用手持着作战的管形火器,一般称作“枪”或“铳”。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比较著名的枪铳有手铳、神机铳、三眼铳、六合铳、鸟铳、快枪、噜密铳、西洋铳、掣电铳等。而口径与重量比较大、需要放在各种炮架与车辆上作战的管形火器称为“炮”。比较著名的炮有盏口炮、碗口炮、大小将军炮、发熕、佛朗机、虎蹲炮、飞山神炮、提心铳炮、攻戎炮、叶公神铳车炮、灭虏炮、百子连珠炮、铅弹一窝蜂、红夷大炮、西洋炮、龙贡满天星、混江龙等。此外,还有喷火的喷筒类火器、埋在地下引爆的地雷类火器,以及各种炸弹、火箭等等。

明代军用火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产生了近百计不同的火药配方以提供给燃烧、爆炸等不同类型的火器使用。仅就枪炮的发射火药而言,硝、硫磺、炭的三种成分组合分配比例,有的已经非常接近近代或现代标准的黑火药成分。因此,用枪炮攻击目标时就显得越来越轻松,只需将火药点燃即可,可以重复多次。相比之下,普通士兵射箭时不停地拉硬弓会气喘如牛。至于弩,大多数在射击时都比较麻烦,就以拉弦为例,有的人要用脚踏,有的要靠腰力拉扯,还有的要拿铁钩、木棒等工具协助操作,甚至有时需要几个人互相配合才能将弦拉开,弄不好随时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来回折腾。正因为种种便利,军队渐渐用枪炮代替了弓弩。不过,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明代的枪炮长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装填弹药的速度慢、发射程序繁琐、长时间射击时枪管会发热等,所以还远未能完全取代刀、枪、剑、戟、弓弩等冷兵器。

从盘古开天地,到鸦片战争为止,我国改朝换代频繁,不知有多少个政权兴亡交替。政权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机构,军队是统治阶级的柱石。军人们赖以作战的兵器,从赤手空拳到石块,到青铜,到铁与钢,直到火器,而其中的明朝,正是火器获得空前大发展的时代。这种颇具威力的兵器在明朝开国时发挥了不少作用,在明代中后期抵抗外侮时也厥功至伟。然而,这类东西一旦被帝国的敌人所掌握,必定会带来不测的后果。可见火器是一把能伤人伤己的“双刃剑”,它与明朝的盛衰息息相关,从中可以对风云激荡的明代军事史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 YLx+9ncOiu2SrOuwQjxCfkpr0oi8fGS2I4VBQXOUuMY+hJ1LBvZeoJhimY5my1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