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主动阅读,积极思考

要想在阅读和学习过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能及时回忆起自己所需的信息,我们必须学会主动阅读,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书里的知识。主动阅读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新知识前先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

每个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需要热身,在进行主动阅读前,我们的脑细胞也需要这样一个准备过程。在此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大脑存储信息的两大规律。接下来,你将学习如何将这两条规律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当中。

第一条规律是:要想记住一条信息,必须将其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地飘来飘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这个规律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人脑的运作原理。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上千亿个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脑细胞。每个神经元上都有上万个神经树突,与其他脑细胞相连。至于脑细胞之间究竟是如何沟通、如何协同完成复杂的思维活动的,则是极为复杂的生物过程,科学家至今仍不能给出透彻的分析。

虽然这些脑细胞的数量极其庞大,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并无直接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密集程度。可以说,人体哪个器官的神经网络最密集,哪个器官就最聪明。如果某个部位只有很少的神经连接,那就表明神经反射的途径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法高效地传递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神经连接只能建立在既有网络的基础上,凭空长出一个孤立的神经树突是不可能的。

图1–8 脑神经示意图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看图1–9。人脑中的神经连接好比蜘蛛网上的丝,每接收到一条新信息,就相当于蜘蛛又织出了一条新的丝。而且,与神经树突的生长规律一样,新的丝必须连接在既有的网上。如果没有固定在既有的网上,刚织好的丝就会随风飘走。

蜘蛛网都不是完全对称的,我们的知识网络同样如此。织得密密麻麻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知识,在那个特定领域的知识较为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强。这些部分可能是我们的专长,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兴趣。有了较多的基础知识,既有的可供连接的神经树突的基数也更大,我们在这些领域就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并且将其结合到既有的知识网络当中。与之相反,织得疏松一些的地方代表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知识仍有较大的欠缺,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尚未掌握。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我们的学习或工作的关联不大,或者是我们对该领域毫无兴趣。由于已有的丝实在少得可怜,那么就算我们阅读了大量新知识,也很难找到落脚点,将其固定于既有的知识网络上。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涉足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感觉尤其困难、力不从心。

图1–9 蜘蛛网不是完全对称的

知识普及

知识–学习时间曲线

在图1–10这张知识–学习时间曲线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类似幂函数图像的圆滑曲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达到一定的学习时间以前,我们既有的知识网络还十分稀疏,所以新知识很难找到落脚点,知识储备的上升曲线非常平缓。我们必须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逐渐了解其全貌。在起步阶段,我们虽然也会学到很多知识点,但想要记住它们往往很困难。可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吸收新知识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我们在这个特定领域的学习才算步入正轨。

图1–10 知识–学习时间曲线

这个过程好像滚雪球,雪球滚得越大,滚起来就越轻松。因此,每当涉足一个新领域的时候,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一开始就纠结于细节问题,倒不如从整体下手,由宏观至微观逐步深入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重新回到玩拼图游戏的例子上去。拼好4条边后,我们应该先拼整幅拼图中最容易拼的部分。图片的主体部分拼好了,剩下的较为困难的背景部分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在遇到阅读难点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跳过,等到通读一遍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原本像天书一样的内容我们再理解起来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用很短的时间稍加思考即可。再比如,盖房子先得打好地基,这个道理连三岁小孩都懂,如果第一层还没盖好,就急急忙忙想要加盖屋顶,那结果肯定很糟。

在宏观定位的阶段,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和制作视觉卡片梳理出了整个学科领域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像管理电脑里的文件一样管理自己大脑里的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用电脑的时候毫无章法,每个新建的文件都随便乱放,那么下次想找到它们,就会很困难。可是一到人脑记忆上,我们却往往忘记条理的重要性。电脑至少还有搜索功能,只要你能隐约记起文件里的某几个关键词,点几下鼠标就可以找到这个文件,可我们的大脑却完全依赖于条理来管理信息。因此,视觉卡片恰恰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懒得去做但实际上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还会更加详细地讲解相关的技巧。

要想更好地记忆新信息,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知识网络。如果我们在接收新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将其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新信息就能更加牢固地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了解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领域已经编织了哪些丝线,哪个部分的网络较为密集,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急需填充新的知识。这个从整体上盘点现有“库存”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还能从一个侧面激活整个知识网络,为新信息腾出足够的存储空间。

这种方法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高效有序的文件夹系统。等到在第四阶段调用信息的时候,所需信息自然可以信手拈来。这就好比你大脑里的磁盘碎片少了,信息的完整度提高了。相信大家都使用过微软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这个软件的工作原理就是从整个硬盘里搜索出相关度较高的文件,然后将其重新整理,储存在相近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日后读取数据时,电脑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只可惜人脑还没有进化出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在读取信息的同时就要格外注重信息的关联性,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方法存储在正确的位置上。此外,我们还要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花一点儿时间激活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让稍后的学习更加轻松、记忆更加牢固。

知识普及

平台期意味着什么?

我还想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关于学习的曲线,它代表的是能力与练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与上一条曲线不同,从图1–11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条圆滑向上的曲线。我们的能力会经历一个又一个不规律的平台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向上迈一个台阶。这种能力发展的模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或是练习一种新的体育项目时,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此外,大家即将在本书中学到的制作视觉卡片的方法以及各种记忆技巧也属于这类能力。

图1–11 能力–练习时间曲线

以学钢琴为例。上完前几节课,你终于可以弹出旋律了,或许还学会了弹奏第一首简单的儿歌,这说明你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登上了第一个台阶。接下来,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难度更大的曲子,可手指却偏偏不听话,怎么弹都弹不好。这是因为你的能力还停留在第一个台阶上,并且正在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动。不管是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新的体育项目还是新的阅读技巧,飞跃本身都不是重点。最难熬却又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停滞不前的那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期。我们会逐渐感到灰心丧气,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换来应得的回报,要是平台期的持续时间太长,我们甚至会彻底失去动力,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曾经试图学习弹奏一种乐器,但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我们在主观上会觉得自己毫无进步,但平台期却正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连接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尚未感觉到切实的变化,是因为大脑还在进行下一步的隐性工作,即生物学上所说的“包鞘”。每当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新连接时,其表面就需要生成一种新的叫作髓磷脂的物质。形象地说就是光有裸露的电线还不成,必须再裹上一层绝缘橡胶,才能正常使用。也就是说,必须等到这个生物过程结束了,大脑才能获得一条崭新的思维路径,我们的能力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当你下次感觉自己又开始停止进步时,请回想一下我上面所说的这个生物过程。暂时看不到进步恰恰说明你的大脑正在帮你完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量的积累,很快你就会突然感受到质的飞跃。你会发现,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原理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让你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整个等待的过程。

每个人从头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都必须经历4个阶段。

以开车为例。刚出生的婴儿显然还不具备开车的能力,可正是因为他们还没到琢磨这件事情的年龄,所以不会开车既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不会使他们产生任何心理上的不安。这就是第一阶段:虽无能力却也尚未萌生明确的意识,即“不知己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为什么别人都会开车,而我不会呢?一旦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意识到自己某种能力的缺乏,即“知己不能之”。由于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不会开车的种种不便,而且为此感到不安,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主动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刚高中毕业的女生或许会缠着爸爸带自己去找个空旷的地方练车,或许会报名去驾校学开车。不管通过哪种途径,重点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找到机会开始学习这种新技能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有能力也意识到了,即“知己已能之”。在这个阶段,我们明明已经学会了所有操作,背熟了所有交规,可每次把手放在方向盘上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是会紧张。我们必须时刻留心手部动作和脚下动作的配合,遇到比较复杂的路况也会有些犯怵。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系统内存全部用在开车上,根本顾不上别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不用总盯着倒车镜,拐弯变线时不会老是急着打转向灯,离合换挡、停车起步也已习惯成自然了。我们的大脑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一边开车一边听听音乐。这就说明我们已经到达了最后一个阶段:意识不到自己有能力,即“不知己能之”。

图1–12 学习的4个阶段

在学习技巧这一领域,我们的能力发展同样遵循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所以,大脑存储信息的第二大规律是:只要我们不断练习,总有一天这种新的技能会习惯成自然,变成我们潜意识的行为。这时,即使我们不再关注某个特定的技巧,我们的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指挥相关的器官完成任务。我们的大脑将会拥有更多空闲的空间,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本书里的绝大多数练习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个训练方法能够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学习技巧转化成潜意识操作的能力。当你完成了整本书的训练以后,一整套最科学的学习流程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子里了,你完全意识不到技巧的存在,可以集中精力理解与吸收新知识。

积极提问,双向阅读

假设你手里捧着一本新书,而且已经做好相关知识和整书的视觉卡片了,那么,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吗?是的。下一步我们要从这些视觉卡片出发,提问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希望从中找出哪些信息,学到哪些知识,继续深入哪几个领域?

这个步骤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避免被动阅读。很多人都认为,阅读只是一个单向吸收信息的过程,我们通过眼睛这个媒介读取文字信息,将其传输到脑部。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这个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只调动了自己的左脑。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必须从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转变成积极主动地汲取信息。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给学习过程添加另一条途径,不仅要自下而上地从文本中吸收信息,更要自上而下地把自己的思考融合到书本中去,实现双向阅读和双向学习。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必须始终走在作者的前面,将每一条读到的信息与自己既有的知识做比较,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长期记忆。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我是作者,我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讲解这个知识点?作者在这个地方是否遗漏了某些信息?

图1–13 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输

积极提问其实就相当于隔着文本与作者对话。有了这种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把书中死板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尽量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

合理安排阅读进度

为了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被厚厚的书本吓跑,最有效的技巧就是在阅读前把整本书划分成几个部分,并安排好阅读进度。我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抱着厚厚的课本,每看完几页就数数页数,看自己还剩下多少内容要啃。如果你有这种习惯,那你肯定知道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那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多么令人难受。

划分部分完成之后,我们还要计划一下,自己究竟需要在多长的时间内读完整本书。研究证明,人脑在预先知道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自动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至于每个人有多少空余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显然不能一概而论。等讲到时间管理时,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安排好每部分内容所需的阅读时间。如果我们时刻盯着面前的大部头,每隔几分钟就琢磨着还有300页……200页……100页,当然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理解书里的内容。与其一开始就想着一整本书,倒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读完一部分的成就感都会使我们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那种便笺纸记录下自己读过的每个部分,这种做法除了有自我激励的作用外,还能让每天的阅读进度变得一目了然,让时间管理变得更加轻松。

阅读一本书好比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再专业的运动员跑完30公里也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可是快到终点时,哪怕再疲惫,运动员也可以加快速度、全力冲刺,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神奇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把这种“马拉松效应”应用到阅读中。按照作者的设计,每本书都只有一个终点。当我们将几百页的内容自行分成几个部分以后,就无形中增加了终点的数量,让我们能够多次体会到冲刺的快感。当然,由此产生的阅读动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图1–14 阅读一本书好比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 DIC+c21LR+QYoZA66QgkX9CHuN/P7qJa7HbdQzDc04+8VJpf7uZi8nWU+DH2L2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