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学习不再有压力

格吕宁学院的培训班里,开课时大多数新学员都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非得天资过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吗?我这个年纪开始使用新的学习方法,还来得及吗?在带领各位读者进入本书的训练旅程之前,我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学习的成效并非只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禀赋或智商,年龄长幼和起点高低也完全不是问题!尽管每个人天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所不同,在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大脑获得的训练和被开发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但只要用心,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使阅读能力获得惊人的进步。反倒是当一个人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时候,哪怕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总有一天也会被努力的普通人超过。事不宜迟,我们不妨现在就开始这段神奇的旅程吧!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小学、中学大大小小的测验,到大学的毕业答辩,再到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家掌握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阅读技巧,让每个读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读得更快、学得更好、懂得更多。通过我在本书中提及的各种练习,你将学会如何利用大脑天生的运作原理,用最自然的方式处理最复杂、最深奥的信息,然后将其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把新旧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要知道,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知识架构,才能保证长期记忆,从而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下意识地调出自己所需的重点信息。当然,不管我们学习的是哪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日常琐事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厘清公务和私人事务的轻重缓急,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处理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这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变得更积极了,情绪更加稳定了,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大了,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却越来越小了。反观一下你现在的生活,这一切听上去还真有点儿不可思议,对吧?我请大家期待最后的惊喜,当你跟着本书的进度完成了所有训练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完美的状态绝非遥不可及。

首先,我向大家保证,本书绝对不会出现枯燥无味且毫无实用价值的长篇大论。我会尝试用最简明易懂的方式和最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传授所有高效的学习秘诀,并且在合适的环节里插入一些浅显的学术内容,以便向大家解释清楚每种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不让读者和学员在提高学习能力的道路上走弯路,我尽量把每一分力都使在刀刃上。首先,我进行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四处搜寻并提炼出了高效学习领域所有权威著作中的精华;然后,我在自己的亲身实践及教学过程中逐一验证了各套方法的实效性。大家现在捧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宝贵结晶。

严格来说,我学的是法律专业。之所以涉足学习方法这一领域,主要是出于自己学业方面的考虑。回想当年,我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法律专业和选修其他专业外,还要费心经营自己创办的公司,以及在欧洲各国开办关于网页设计和网络编程的培训课程。这样一来,临近毕业时准备德国司法考试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在德国,法律系学生一般都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个考试。一门心思读书复习,经常每天从早到晚埋在书堆里,每周只休息一天。可尽管如此,每年的淘汰率仍然居高不下,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法顺利通过考试。这种形势对我来说,显然堪忧。既然在时间上无法取得优势,我就只能在学习效率方面下功夫,寻找出路。现在看来,当初的这番苦功还是值得的。尽管我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并不长,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好,我的总成绩居然在全德考生里名列前五名。

对我来说,这个奇迹般的结果就是对我的学习方法最大的肯定,也给了我向读者推荐此方法的信心。于是,我决定成立格吕宁学院,提供新的学习方法培训课程,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的成功经验和学习方法。而且,无论是出于学业与职业的考虑,还是纯粹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所以,我彻底取消了对授课对象的限制,除法律系学生以外,其他人也可以参加我举办的培训班。在我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等待解答的问题并非“学什么”,而是“怎样学”。

回想那段准备司法考试的日子,如果当初有人提供这样的课程,系统地指导我复习,该有多好啊!可是,当时的我却只能凭一己之力,一本接一本地研究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书籍,报名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淘出较为有效的方法后,再把这些零星的碎片运用到考试当中,简直毫无系统性可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接触的书籍无非两类:第一类最常见,就是励志类书籍。在这类书中,我们会读到大量关于高效学习方法的文字描述。那些美好的情景,光是想象一下都让人激动不已。可是,一旦我们冷静下来,试着将书里的诀窍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我们带着满心期望,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高效学习的秘诀,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不管那些关于记忆训练和速读技巧的道理讲得多么头头是道,只要自己试验一下,就会知道那只是华而不实的吹嘘。第二类是学术类书籍,主要涉及各种各样的理论研究成果。这类书籍不仅论述的逻辑十分严密,内容也有科学依据,但其晦涩的语言和冗长的理论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无法在读者中产生较大的反响。由此可见,如果读者想要获得既切实有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就必须自己想办法来填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本书中,我会在必要的时候简要介绍一下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而让大家了解每个练习背后的基本原理,但真正的阅读与学习能力训练还是会侧重于实用技巧,保证大家不会空手而归。

现在市面上关于记忆力、思维导图和时间管理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因此,本书涉及的许多内容,相信大家也不会感到陌生。但据我所知,把所有与学习方法相关的因素都融合在一起,逐一探讨每个因素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类书籍却十分少见。在我看来,出版物市场的这种现状与学习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不相符,这就是我撰写本书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本书的特别之处。

下文中的图0–1就是我特意为格吕宁学院的学生设计的学习流程图,其中囊括了从快速阅读到实际应用的四大阶段,以及其他一些与学习间接相关却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迄今为止,格吕宁学院的学生总数早已过万,大家手上捧着的这本书就是从这套培训课程的内容中总结得出的精华。

学习流程的4个阶段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对大型企业的信息管理非常感兴趣,阅读了有关这一领域不少的理论著作。当时,我突发奇想,试着将其中的经典步骤援引到学习过程当中,于是便画出了图0–1。

从这幅简单明了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和4个要素。在第一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书本中读取所需的文字信息。在这个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大脑读取信息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我们阅读文本的整体效率。所以,掌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就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在阅读技巧中,“速读”的概念已经相当普及,凡是对它感兴趣的读者,肯定已经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但在我看来,这个概念无法确切地体现读取信息的重点。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对阅读技巧的研究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一味强调速度不仅无法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会对阅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阅读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则始终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长期记忆所读内容。换言之,只有在读懂了每一个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才算真正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提高了阅读能力。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这种通篇阅读的做法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学到更多知识。包括神经学在内的各领域研究都已证明,每个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线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3倍以上。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我会向大家详细解释这种阅读方法的意义所在,并且利用各种有趣的练习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诀窍。

图0–1 格吕宁学院的学习流程示意图

将文字信息读入大脑之后,就该开始第二阶段的任务了。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运算机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存储信息。而且人脑对同一条信息处理得越充分,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就是学会利用大脑与生俱来的运作机制,帮助我们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全新的概念——视觉卡片。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那张学习流程图就是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主题词位于卡片的正中央,其他的相关信息以主题词为起点向四周发散,顺时针依次排开。这既是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原则,也是阅读的最佳顺序。我们之所以要在阅读的同时,特意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视觉卡片,就是因为它符合人脑的自然运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深度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有点儿动心,想要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第一张视觉卡片了吧。不要着急,讲解完整个流程的基本内容以后,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解更多关于视觉卡片的内容,并且给大家安排相应的练习。

用图表处理信息的方式效率极高,历史也非常悠久。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着手探索人类思维的运作原理了,试图依此设计出更高效的学习技巧、工作技巧。早在史前的岩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从一个中心图形出发进行发散式构图的壁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利用关键词增强记忆的方法。我在本书里提倡的视觉卡片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设计出来的。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用这种方式做笔记的优点,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其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他在当时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表现形式,直到今天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本书中,我改用“视觉卡片”这种新的提法,大家大可以把视觉卡片理解成思维导图的同义词。

接下来是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存储信息。一说到存储和记忆信息,很多人就会愁眉苦脸,以为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但事实恰恰相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存储信息不但一点儿也不痛苦,反而是整个流程中最有趣、最简单的一个阶段。

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任务以后,那些新知识就牢牢地存储在我们的大脑里了。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只需调出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即可。最后一个阶段看似简单,却是每个人刻苦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前面的阶段,我们已经简要地提过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种能力就是时间管理能力。要知道,不懂得如何掌控时间的人,就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学习。如果没有切实的目标、合理的计划和明确的重点,再多的努力也只是蛮干,不仅自己觉得很辛苦,还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管理的最大意义并非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内容,而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在改善学习效果的同时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休闲时间。

每个学生都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大考临头,可偏偏就是没有动力学习,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面,却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时间异常难熬,最终既没有完成复习任务,也没有得到放松。因此,适当的自我激励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自然就不会让越来越多的任务一拖再拖。想象一下,一有任务就马上开工、尽快收工,这难道不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吗?此外,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关键时刻集中注意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经常发现自己又在傻兮兮地开小差、做白日梦,然后不得不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回过头把刚才读过的内容重新读一遍。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人在遇到难度太大的学习内容时,必然会感到压力,而压力难免会阻碍大脑思考,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想打破这个怪圈,让自己重新进入吸收新信息、积极思考的状态,我们就得额外掌握一些快速减压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在书中,你将一一学到上述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但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学习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为之后的训练打好基础。

一幅阅读旅程的完整地图

许多抱怨自己记性太差的人都认为问题出在“调用信息”这一环节上,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在学习流程的第四阶段,大脑的任务就是按照实际需要重新整理已保存的信息,然后将其输出,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在存储信息(也就是建立知识结构)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信息存放的次序不当,自然就无法重建。换言之,调用信息这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存储信息的效果。要想高效地存储信息,我们就要在处理信息时根据大脑的自然工作原理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在第一阶段,我们只有先保证深度理解,才能充分了解文本中隐含的信息。总而言之,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上一阶段。只有了解每个阶段的重点所在,掌握相关的技巧,我们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高效率。只可惜,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这样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后来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中,我们都没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技巧。没有人告诉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从心底里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大家补上这至关重要的一课。

在书中,除了介绍相关技巧,我还会按顺序逐一介绍学习流程的4个阶段。不过,各位读者也可以忽略我的论述顺序,先挑自己最感兴趣的技巧学习。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有欠缺,希望首先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完全可以先读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按部就班地了解整个学习过程,当然也可以跟着我的节奏,从头开始逐章阅读本书。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偶尔跳过一章或是打乱一下阅读顺序,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新鲜感。

图0–2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整个学习流程及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它将一直伴随大家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把它当作这次阅读旅程的地图,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回过头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晰地把握全书脉络,时刻追踪自己的进度。在正文的各个章节,我会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对结构图中的每一个点进行详尽的讲解。当大家阅读完这本书以后,你们的脑海中就会生成一幅关于学习流程的完整图像,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也会变得无比清晰。有了这样一幅图像,你以后的学习自然会得心应手。

图0–2 “格吕宁学院学习流程”视觉卡片 IU3G7JX3Ckq0pYIsvJJFHPfTKEeM6mSECh41+tUgdtCkgGKJAhaK+TvvR8Dd9R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