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02年——1910年

1902年

开始读的是《三字经》

毛泽东始在韶山冲附近南岸私塾就读。开始读的是《三字经》,后来是《论语》、《孟子》。

1904年

继续攻读四书五经

毛泽东转到关公桥私塾就读,继续攻读四书、五经。

1906年

接触《三国演义》、《水浒》

毛泽东在井湾里私塾就读。由塾师毛宇居讲授《春秋》、《春秋左氏传》等经书。他开始接触《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

1907—1908年

尤喜读《盛世危言》之类书籍

1907—1908年,毛泽东在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同时坚持自学,借阅了许多书,尤其喜读诸如《盛世危言》之类书籍。

1909年

认为牛皋比岳飞有气魄

毛泽东先后到乌龟井和东茅塘两处私塾读书,这一年中,他读了《史记》、《纲鉴类纂》和《日知录》。(汪澍白、张慎恒《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毛泽东随李漱清读书。他向李漱清谈自己的读书感想: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些历史小说和神话故事,精华与糟粕并存,他有的地方的确非常喜欢,然而有的地方又让人看了很是扫兴,还有的甚至叫人很生气。他很喜欢李逵、武松、鲁智深这些不畏强暴的英雄好汉,十分痛恨高俅、童贯、蔡京这些欺压百姓的奸臣。他认为牛皋比岳飞有气魄,岳飞比不上他。岳飞明明知道秦桧要加害他,却偏要跑到风波亭去送死;牛皋的胆子大得多,他敢于拉起人马,上太行山落草,造皇帝老子的反……(尹高朝《毛泽东的老师们》,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910年

“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毛泽东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这时候,毛泽东的视野开阔了。原先,他尊崇帝王,“对关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尧、舜、秦始皇、汉武帝等的记载很着迷”。现在,对于外国的贤明君王和英雄豪杰,也有了很浓厚的兴趣。他觉得世界列强之所以这样欺负中国,是由于大清王朝没有贤明的皇帝。他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以后,才知道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而且他们都死了。也就是在这时候他才知道,3岁的溥仪当了宣统皇帝。

毛泽东读了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还读了关于康有为变法维新的书。他深深地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所吸引。他后来说“这些书我读了又读,直至熟记背诵,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王以平《走出韶山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53页)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一次,毛泽东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书中记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英雄人物。毛泽东立即为书中人物所吸引,特别是读到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迦德邻女皇、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传记时,他情不自禁地在书上浓圈密点,表示赞赏。还书时,他对萧子璋(萧三)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分糖风波”

毛泽东进入湘乡东山学校读书,常去外婆家度假日。每次放假去外婆家,他总要用节省下来的伙食钱,买点时新食品给诸表兄。有一回,毛泽东在湘乡大坪章公桥店铺里买了点“笔杆糖”。一回到外婆家,几个表兄亲热地把毛泽东围成一团。毛泽东从袋子里取出笔杆糖,数了数,每人两根恰好分完。可是,最小的一位表兄却缠着毛泽东不放,吵着高低要多一些。毛泽东心想,糖是一根也没有了,但是话还得向他们讲清楚。于是振振有词地说道:“农民领袖李白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所以,我们兄弟之间也要按照均田均富的原则来分糖,谁也不能多分。”毛泽东的话语说服了伙伴们,平息了“分糖风波”。

还有一天,毛泽东在外婆家同一群伙伴去放牛。当他们把牛赶到枞角塘对面山上吃草之后,便来到了河套田塍上割草,刚刚蹲下开镰割草,一位先生模样的田塍主人来了。主人说:“放牛伢子,听着,草你们暂时别割了,我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猜,猜对了就让你们割,猜不着就把草给我留下。”他接着说:“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大家沉默片刻后,你一言我一语猜了起来:“磨刀石”,“钉”,“是粉丝”,“是豆腐”……这位先生连连摇头。毛泽东此时从容不迫地说:“我猜着了,这四句话是打一种东西,就是邹家冲石灰窑里烧成的东西——石灰。”毛泽东语音刚落,主人连连拍着毛泽东的肩膀说:“不错,不错,还是文家的外孙聪明些。”(赵志超《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30~431页) 4NbIhPSjMGDIyqrfFKxFLgHEdxSK3ezqOWl62MMo+zTyH2t6WVWcweq7NyLz7x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