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课
基础绳结

反手结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常见、最实用的结,也俗称死结。反手结的优点是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打上多个;缺点是不容易解开,特别是细绳索。另外,反手结多用于固定绳头部分防止其散落。它也是许多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加固其他结,同时也是最笨却最实用的结——哪怕你什么结都不会打,反复打几个反手结都能绑住东西。

8字结

8字结对于喜欢攀岩、速降等户外运动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在户外崖降、攀岩活动中8字结是一个最流行的绳结,有着骄傲的安全记录。

8字结可分为单8结和双8字结。单8字结可用于捆绑物体,它比反手结更有效。通常用于代替反手结。双8结多用于速降绳的固定、临时使用绳索做快挂副保护,它的好处是使绳索受力均匀、便于检查绳结是否打对。如果想把双股绳制作成双8字节,按照单8字的打法就可以得到一个绳环。

平结

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结,常用于连接两条粗细相同的绳索。

平结步骤:

1.将两绳索互相环绕。

2.绳端互相如图互相环绕打一个结。

3.系紧完成。

错误的平结

平结如果环绕方向错误,很容易打错如下图的模样,平结通常用于临时的结环,不建议用于在危险活动中制作保护性的结环或受力连接,如果必须这么做,那就一定要做保护结。

水结

水结通常用于连接扁带或结环,在许多书籍里,它分类于“带结”,但在野外实际操作时,连接两条粗细相同的绳索或者将一条绳索结成绳环使用水结是比较快速且很安全的连接结。水结在受力过程中是越系越紧,适合用于承重的部分,也适合在比较光滑的绳索上使用。

水结步骤:

1.先在A绳索上做一个反手结,不要系紧,留出空隙。

2.将B绳端顺着A绳索上的反手结线路走一遍。

3.互相拉紧完成。

渔人结

据说此结是海边渔民用来连接渔线、尼龙、塑料等比较滑的绳索而发明的,它常用于连接质地比较柔软的、细的绳索用于承重。

渔人结的步骤非常简单:

1.将两根绳索平放,活端相反。

2.各在另一绳索上打个反手结。

3.相向拉紧,两个反手结卡住就完成了。

渔人结在连接绳索时很牢固,但缺点是不容易解开,在粗笨绳索上效果也不理想。

双渔人结比单渔人结更结实,区别也不过多绕了一圈而已。因此,双渔人结更加牢固。双渔人结多用于承重绳索的连接或绳索结环。

双渔人结

渔人结和双渔人结一旦受力之后,很难解开,变渔人结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渔人结的一种变形。

1.将两个绳头对向摆好,如图绕过另一条绳索,至少绕三圈。

2.将绳头夹进两绳间的缝隙。

3.另一条绳索也如法炮制,将绳头夹入两绳之间的缝隙,调整绳结,向两边拉紧完成。

变渔人结

变渔人结受力的时候绳索互相挤压,不必担心绳头会滑脱,拆解的时候非常方便,将绳结向外拉开,放松绳索间的缝隙,抽出某一根绳头一抖就可以完全拆解。但在粗硬的绳索上,两绳缝隙太大,要做得美观并不算容易。

单编结

如果两条绳索粗细相差太大,渔人结并不是非常牢靠,单编结和双编结则有效得多。

单编结步骤:

1.将粗绳弯曲成环,细绳穿过粗绳。

2.细绳如图绕一圈,重新穿过环。

3.拉紧完成。

双编结

双编结比单编结更结实,区别只是多绕了一圈而已。

如果你对双编结还仍不放心,那么可以按照双编结的步骤,多绕几圈,那就是多编结。在两根绳索的活端,再打上保护结。

索结

索结可以承受任何方向的拉力,而且自身不变形,所以也常用于索降、捆绑固定点和捆绑弓弦。

索结步骤:

1.先将绳子在固定物上绕两至三圈。

2.绳端绕过长端做一个结,拉紧。

3.再如法炮制做一个结,拉紧使两结靠紧完成。

索结是一个绳结不受力的结,多用于承受拉力比较大的物体。它的两个结起着保护作用,如果担心绳索会滑脱,还可以做几个结或者在绳端上做一个保护结。但如果你的绳索比较滑、比较硬的时候,你需要使用下一种索结的变形——区别仅仅在于,绳索的活端绕过长端做两个反手结。

索结绕过固定物两圈或两圈以上分担了拉力,使绳结不受力,打结速度快,安全且容易解开。8字结虽然安全有效,但是打结速度慢,受力后绳结缩紧,难以解开。索结是比双8字结更好的索降结。

快速结

此结用途很多,安全牢固,在暂时固定绳索、需要快速解开绳索和从高处下滑的时候回收绳索使用。

快速结步骤:

1.将一根绳索对折成双股,绕过固定物,绳索A段曲一个环2。

2.将环2穿过环1。

3.拉紧绳索B段,在绳索B段再曲一个环3。

4.将环3穿过环2。

5.拉紧绳索A段,调整绳结完成。

步骤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实际打结的时候速度非常快,熟练的时候三秒钟可以打好快速结,就是一个穿环、拉紧、再穿环、再拉紧的过程。

口诀是:A段穿环拉紧B,B段穿环拉紧A。

绳结打好后,绳索的A段是承重绳,而B段是滑脱绳,解脱绳结的时候只需要拉动滑脱绳就可以快速解开。

手抓结

手抓结因形状类似手爪,故得此名。

手抓结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多用于登山或速降的保护索,也用于需要经常调整绳索位置的地方,比如帐篷的拉线。

手抓结步骤:

1.将双股绳索绕过主绳(固定物),成一绳环,暂时不要拉紧。

2.再次将绳索绕过主绳(固定物),这样就在主绳(固定物)上形成了4个环。

3.调整绳结,拉紧完成。

此绳结每多绕一圈就多两个环,一般绕两圈,在非常滑的绳索使用时多绕一到两圈,注意不要让绳环互相重叠。

手爪结在受力均匀的时候,能在主绳(固定物)上滑动,而一旦受力方向改变,它就会死死地卡住。在攀登、滑降的时候它能保护你的安全,这是每一个生存者都要牢牢掌握的“保命结”!

在野外实际运用中,上诉抓结称之为普鲁士抓结,通常配合扁带、绳索结三套环使用。

如果你准备的保护索比较短,只能结好一个安全结,必须要使用绳环连接,通常也使用单耳抓结和双耳抓结。

制作步骤:

先将辅绳用渔人结或双渔人结结环,将绳环整体绕在主绳上,通常绕三圈,在绳环上扣入铁锁或者穿入保护索连接安全带,就能成为单耳抓结或双耳抓结。两个结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将一端绳环穿入另一端绳环,在连接其他保护装置时是单环连接还是双环连接。

单耳抓结

双耳抓结

棒结

棒结也叫毛虫结,用于整理长度较短的辅绳,使之便于携带和快速拆解使用。

1.先将辅绳对折,以大约为成人的1.5~2个握拳长度再对折一次,形成绳头和绳末端。

2.如图将绳索缠绕,直至接近末端的绳环。

3.将绳尾穿入末端绳环,拉紧绳头的绳环。

制作完成的棒结有些像尾巴分叉的毛虫,此结不易被钩挂等影响而散开,使用时将绳尾抽出一甩,绳索就完全展开了。

链结

用单股绳打这个结就好像一条链条,故名链结。但现在多用于整理辅绳便于携带,常用于整理扁带,因此多数时候都是用双股绳制作。

散扁带使用可以自由的结成不同长度的绳环,而成形扁带则已经固定好了长度,使用时的灵活性稍差。考虑到野外环境下需要快速的使用,通常先将散扁带用水结成绳环,然后再结成易于携带和拆解的链结。

1.将扁带对折,绳尾使用水结结环。

2.将扁带如图环绕半圈,形成环A,将B穿入环A。

3.再如法炮制,将C穿入环B。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接近扁带末端。

5.将扁带绳尾部分,穿入最后一个绳环,拉紧完成。

需要使用扁带时,将绳尾抽出,用手一捋,扁带就完全展开了,省却了许多拆解动作,熟练地掌握链结制作方法,在使用完成之后,你完全可以不用看,边行进边将扁带结好,以待下次使用。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地方十分狭窄,无法盘绳,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结主绳。

单股绳的链结

鱼钩结

多用于捆绑鱼钩,有时候也用于捆绑庇护所等。

鱼钩结步骤:

1.将渔线弯曲成一个环,与鱼钩平行。

2.用活端将渔线和鱼钩缠绕若干圈。

3.将活端穿过绳圈,拉紧长端就完成了。

十字捆绑

十字捆绑常用于捆扎筏等,不管需要捆扎的两根木头是不是成90°,都可以使用。

十字捆绑步骤:

1.用绳子倾斜绕过两根木头,绳子一端在长端绕若干圈,使用长端倾斜的绕两根木头若干圈,将绳索绕过竖直木。

2.从绳子另一个方向再次缠绕两根木头若干圈。

3.在横木上如图缠绕几圈作为保护。

4.在竖木缠绕若干圈,将绳头穿过缠绕的最后一圈内。

5.拉紧完成。

交叉捆绑

交叉捆绑常用于扎帐篷的支撑竿以及调整木头角度。

交叉捆绑步骤:

1.将绳索一端用双套结固定在一根木头上。

2.使用绳索缠绕两根木头若干圈。注意不要太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3.在两根木头间的绳索上也绕上两圈,将绳头穿过木头上的一个绳圈拉紧。

4.拉动木头就可以呈交叉状。

这个捆绑方式还可以扎三脚架,将三根木头依样缠绕,然后将木头间的绳子扎好,互相成角度一拉,就可以成一个三脚架。 mbijhR8dphudAfQotexRNAWsXNHcPilF4semK9OYqzZKgqeLiwg9/yufbtxaFp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