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色、五味调五脏
红色养心:红色食物是指外表呈红色的果蔬和“红肉”类。红色果蔬包括红椒、番茄、红枣、山楂、草莓、苹果等,红色果蔬含有糖和多种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红肉”指牛肉、猪肉、羊肉及其制品。现代医学发现,红色食物中富含番茄红素、胡萝卜素、氨基酸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抗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为阳,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大多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红色食物一般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富含番茄红素、单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如辣椒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驱除寒意,给人以兴奋感。红色药材,如枸杞子对老年人头晕耳鸣、精神恍惚、心悸、健忘、失眠、视力减退、贫血、须发早白、消渴等多有裨益。此外,红色食物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能大大增强人的心脏和气血功能。因此,经常食用一些红色果蔬,对增强心脑血管活力、提高淋巴免疫功能颇有益处。代表药材和食材:红枣、枸杞子、牛肉、猪肉、羊肉、赤小豆、草莓、西瓜等。
《黄帝内经》把自然界的五色(绿、红、黄、白、黑)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五色调五味,五味养五脏。
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可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苦味食物还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营养学家认为,苦味食物含有的某种氨基酸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加食欲。此外,苦味食物中含有的茶碱和咖啡因,食用后能醒脑、消除大脑疲劳、恢复精力。苦味食物中的生物碱还有消炎退热、促进血液循环等药理作用。苦味药材和食材有清热、泻火、除燥湿和利尿的作用,与心对应,可增强心的功能,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等,但食用过量,也会导致消化不良。代表药材:绞股蓝、白芍、骨碎补、槐米、决明子、柴胡等。代表食材:苦瓜、茶叶、橄榄等。
绿色护肝:现代医学发现,绿色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清理胃肠,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繁殖,改善消化系统,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有效减少直肠癌的发生。绿色药材和食物是人体的“清道夫”,其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更好地保护肝脏,还可明目,对老年人眼干、眼痛、视力减退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如桑叶、菠菜等。
中医认为,多食绿色食物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绿色食物是良好的人体“排毒剂”。另外,五行中青绿克黄(木克土,肝制脾),绿色食物还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而叶酸已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从而保持心脏的健康。绿色食物还是钙元素的最佳来源,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绿色蔬菜无疑是补钙佳品。代表药材和食材:桑叶、枸杞叶、夏枯草、菠菜、苦瓜、绿豆、芹菜、油菜等。
酸味入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此外,酸味食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还能辅助治疗食积、腹泻等疾病。酸味在烹调中能提味增鲜,并有爽口、解腻、去腥、助消化及消毒的作用。
酸味药材和食物对应于肝脏,大体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常用于盗汗自汗、泄泻、遗尿、遗精等虚证,如五味子,可止汗止泻、缩尿固精。食用酸味食物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食化积,如山楂等。酸性食物还能杀死肠道致病菌,但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痛等症状。代表药材:五味子、浮小麦、吴茱萸、马齿苋、佛手、石榴皮等。代表食材:山楂、乌梅、荔枝、葡萄、橄榄、枇杷等。
黄色健脾:现代医学发现,黄色食物富含维生素C,可以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也可延缓皮肤衰老、维护皮肤健康。黄色蔬果中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效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黄色药材如黄芪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物,气虚体质的老年人适宜食用。
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中医所说的中土(脾胃)区域。以黄色为基础的食物如南瓜、玉米、花生、大豆、土豆、杏等,可提供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常食对脾胃大有裨益。此外,在黄色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可以减少胃炎、胃溃疡等疾患的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起到壮骨强筋之作用,年轻人可多食用。代表药材和食材:黄芪、玉米、大豆、柠檬、木瓜、柑橘、香蕉、蛋黄等。
甘味入脾:中医认为,甘味入脾,有补养气血、健脾、补虚扶正的作用。在饮食中,甜味可以起到去苦、去腥、调味的作用。
甘味药材和食材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可以补充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也能中和毒性,有解毒的作用。多用于滋补强壮、缓和因风寒引起的痉挛、抽搐、疼痛,适用于虚证、痛症。甘味对应脾,可以增强脾的功能。但食用过多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引发糖尿病等。代表药材:丹参、锁阳、沙参、黄精、百合、地黄等。代表食材:莲藕、茄子、萝卜、丝瓜、牛肉、羊肉等。
白色润肺:现代医学发现,白色食物中的米、面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白色蔬果富含膳食纤维,能够滋润肺部,提高免疫力;白肉富含优质蛋白;豆腐、牛奶富含钙质;白果有滋养、固肾、补肺之功,适宜肺虚咳嗽和老人肺气虚弱体质的哮喘;百合有补肺润肺的功效,肺虚干咳久咳,或痰中带血的老年人,非常适宜食用。
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偏重于益气行气。据科学分析,大多数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面粉和鸡鱼类等,蛋白质成分都比较丰富,经常食用既能消除身体的疲劳,又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此外,白色食物还属于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营养食物。因为它的脂肪含量要较红色食物中的肉类低得多,十分符合科学的饮食方式。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患者,食用白色食物会更好。代表药材和食材:百合、白果、银耳、杏仁、莲子、白萝卜、豆腐、牛奶等。
辛味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辛味食品中的辣椒素能刺激体内生热系统,加快新陈代谢,具有减肥作用。辣味食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减低血管硬化的概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患。
辛味药材和食材有宣发、发散、行血气、通血脉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血阻滞或风寒湿邪等病症。但辛味药材或食材食用过量会使肺气过盛,因此,痔疮、便秘的老年人要少吃。代表药材:红花、川芎、紫苏、藿香、益智仁、肉桂等。代表食材:葱、大蒜、洋葱、辣椒、花椒、韭菜等。
黑色固肾:现代医学发现,黑色食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素,可以养血补肾,有效改善虚弱体质,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而其富含的黑色素类物质抗氧化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对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肾,因此,常食黑色食物更益补肾。研究发现,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菜等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它们可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对流感、气管炎、咳嗽、慢性肝炎、肾病、贫血、脱发、早白头等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代表药材和食材:何首乌、黑枣、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紫菜、乌鸡等。
咸味入肾:能软坚润下,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的作用,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补充适量淡盐水,可防止体内电解质的失衡。由氯化钠等成分组成的盐、酱油是常用的咸味剂。盐能杀菌、防腐,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
咸味药材和食材有通便补肾、补益阴血、软化体内酸性肿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等症。但患有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不能多吃咸味药材和食材。代表药材:蛤蚧、鹿茸、龟甲等。代表食材:海带、海藻、海参、蛤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