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细说中医、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现代医学对于便秘都有各自的分类与治疗方法,本节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造成便秘的原因,方便读者判断自身的体质与造成便秘的根源所在。

便秘的中医分型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症。根据中医理论,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便秘。中医上的便秘常分为两类,即实秘和虚秘。

(1)实秘

实秘为邪滞胃肠,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为主,给予泄热、散温、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实秘分为阳明腑实便秘、气郁便秘、寒实内结便秘、肠燥便秘、热盛伤阴便秘、肝火伤阴便秘、痰热阻肺便秘和淤血便秘。

1 热秘: 即阳明腑实便秘。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身热烦躁,口干口臭,尿黄;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滑数。治法:泄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 麻子仁丸(汤)加减。津液已伤,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郁怒伤肝,易怒目赤,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

用法: 以上药材头次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左右,取汁200毫升;二次煎加水400毫升,煎取汁150毫升,两次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常规水煎服。

2 气秘: 即气郁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或不干结,欲便不能,排便不畅,每于情绪不好时便秘加重,伴有胸胁痞满,嗳气频作,腹胀不舒,纳谷不香;苔薄黄,脉弦。

治法: 顺气导滞,攻下通便。

方药: 六磨汤加减。气郁化火,便秘腹痛,舌红苔黄,加黄芩、栀子以清肝泻火;腹部胀痛较甚,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

用法: 常规水煎服。因本方药大多为辛香之品,煎煮时间不宜太长,闻香气大出即可。

3 冷秘: 即寒实内结便秘。症见大便秘结,腹部冷痛,恶寒怕冷,面色淡白,手足发凉;舌质淡白,苔白润或腻,脉沉紧。

治法: 温阳散寒通便。

方药: 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加减。脘腹胀满者,加木香、豆蔻(后下);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

用法: 常规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4 肠燥便秘: 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身热烦躁,口干口臭,排尿黄;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滑数。

治法: 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 麻子仁丸(汤)加减。药量因人而异,药味可随症加减。

用法: 常规水煎服。

5 热盛伤阴便秘: 症见大便燥结,腹满不舒,口干唇裂,排尿短赤;舌质红绛,少苔,甚或无苔,舌干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 增液承气汤加减。大便通后,仅服增液汤即可。

用法: 常规水煎服。

6 肝火伤阴便秘: 症见表现大便干燥,数日不解,头痛目眩,耳鸣耳聋,胁痛易怒,烦躁失眠,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多见于暴怒伤肝者。

治法: 清肝泄热通便。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用药量因人而异。

用法: 常规水煎服。

7 痰热阻肺便秘: 症见大便燥结,胸满喘促,咳嗽痰多,黄稠痰;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者。

治法: 清肺化痰,通便泻下。

方药: 宣白承气汤加减。

用法: 常规水煎服。

8 淤血便秘: 症见大便秘结,胸腹胀痛、拒按,痛有定处。病变偏重于上腹部者,或有呃逆日久不止,或干呕,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寐,或入暮潮热;病在少腹部者,少腹痛甚,甚至心神不宁,夜间发热,谵语烦渴等;舌质暗或紫暗,或有淤点淤斑,脉弦或沉实有力。常见于有较严重的外伤史或淤血史的患者。

治法: 活血化淤,行气通便。

方药: 偏上腹者用血府逐淤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实、甘草。在少腹者用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生大黄(后下)、芒硝、桂枝、甘草。

用法: 常规水煎服。

(2)虚秘

虚秘为肠失濡养,推动无力而致,故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虚秘包括气虚便秘、阴虚便秘、血虚便秘和阳虚便秘。

1 气虚便秘: 症见大便不干,虽有便意而临厕乏力,难于排出,汗出短气,便后疲乏,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嫩,苔白,脉弱。

治法: 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 黄芪汤加减。气虚明显,加党参、白术以增强补气之功;气虚下陷,肛门坠胀,可合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阳气。

用法: 常规水煎服。

2 阴虚便秘: 症见大便干结,状如羊屎,

形体消瘦,或见颧红,眩晕耳鸣,心悸,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

方药: 六味地黄汤加减。胃阴不足,口干口渴,可用益胃汤以滋养胃阴;阴亏燥结,热盛伤津,可用增液承气汤以增水行舟。

用法: 常规水煎服。

3 血虚便秘: 症见大便干结,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唇舌淡白,脉细。

治法: 养血润燥。

方药: 润肠丸加减。血虚有热,兼见心烦口干、苔薄、脉细数,加何首乌、玉竹、知母等以清热生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用五仁丸以润肠通便。

用法: 常规水煎服。

4 阳虚便秘: 症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面色泛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 温润通便。

方药: 济川煎加减。寒凝气滞,腹痛较甚者,加肉桂、木香以温中行气止痛;胃气不和,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砂仁(后下)以和胃降逆。

便秘在现代医学中的分类

(1)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指由于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消化道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及化学品中毒、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粪便可呈羊粪状或出现假性腹泻,伴腹痛、腹泻,恶心及头晕;查体有时可在左下腹扪及粪块及痉挛的肠段。器质性成因可以分为肠内原因与肠外或血液原因等。肠内原因又可分为大便水含量少、纤维含量少、油质含量少、大肠阻塞四种。患器质性便秘的患者,必须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否则,便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2)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又非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可以有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等表现。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已有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3)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便秘的人,不仅会因为大便滞留而使毒素吸收过多,也因大便排出缓慢而比正常人吸收过多的胆固醇。因此,长期便秘的人,面色晦暗、臃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病态面容。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归根到底也就是肠道的菌群失衡。

(4)顽固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是指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是由于先天结肠、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但也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只限于功能性便秘。它还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应及早就医并查明便秘的原因。顽固性便秘是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的、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的一类疾病。

(5)急性便秘

急性便秘是指近期突然发生的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暂时性功能性便秘,是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肛周疼痛性疾病等急性疾病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急性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且多无明显症状,但敏感的患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还可伴有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神经症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排便时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香肠状痉挛的乙状结肠。

(6)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为长时期的反复便秘,其发病可以是由急性便秘长期不愈转化而来的,亦可以是在发病初起即为慢性便秘,后者于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中多见。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是暂时性的,也可是长期的,通常长期便秘我们也称之为慢性便秘。

不同部位的便秘类型

(1)结肠性便秘

结肠性便秘又称为弛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紧张度降低,即肠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弱,致使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迟缓,引起便秘。结肠性便秘多发生在体质虚弱、并伴有内脏下垂症状者以及年老体衰、大病以后或体力下降者。长期持续的结肠便秘,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2)直肠性便秘

直肠性便秘是粪便早已到达直肠,但因为神经反应迟钝,不能引发便意,致使大肠不能蠕动,而引起排便困难。直肠性便秘多发生在早晨无排便时间、痔疮、肛裂疼痛难忍以及经常灌肠者。肛裂的患者发生直肠性便秘会使肛裂加重,因为发生直肠性便秘时的大便往往特别硬。

(3)痉挛性便秘

痉挛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道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其特点是便秘与腹泻交替,或者是长期腹泻。羊粪状可提示痉挛性结肠便秘。

(4)梗阻性便秘

梗阻性便秘,多属于器质性便秘,它是由于肠内或肠外的机械性肠梗阻,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所致。肠内梗阻常见于结肠癌、增殖型肠结核、不完全性肠套叠、肠扭转或结肠狭窄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道梗阻。肠外压迫性梗阻常见于手术后肠粘连、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妊娠等。此种便秘大多起病后会伴有其他症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费时费力、排便不尽、便意频繁、腹胀、肛痛等。 5pL32WlULf6QSoQf9NX2sgv+59ZJ1cbJwEopXtyKoByHEDBFluybtJPEYDxXqO7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