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很合,虫不喜欢”

自古以来,日本习惯以“马很合”“虫不喜欢”的有趣说法来表现人际关系。类似“虫好像不喜欢那个家伙”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主语是“马”“虫”,而不是“人”。不管自己多么努力去喜欢,可是因为“虫”不喜欢,所以也没办法有这种感觉;或者,双方并没有多努力,然而“马”很合,所以关系进展很顺利,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不知道外国是不是有和这类似的表达方式。如果有人知道的话,请务必告诉我,我想英语的语境应该是没有的。在基督教文化圈,要表现人的感情,应该不会使用人以外的生物当主语吧。

在做心理咨询时,我常常听到“虫不喜欢”这种说法。一个很能干的女职员来找我商量说,因为有个新员工实在太讨厌了,自己“肚子里的虫无法忍受”,所以想辞职。总之,她说因为“虫不喜欢”,所以不管干什么她都觉得火大。不过,我说:“好了,别这样说,到底是什么事情惹你生气了呢?能不能具体说来听听?”她从“我觉得她根本不是来公司做事的”开始,然后说到那位新员工的服装、饰品、走路的样子,每一件事情都惹她讨厌。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耐心倾听她的话。在我热心倾听的同时,说的人便会很起劲地说出每件事情,这样一来,说的人会一面说着,一面注意到新的事实。或者,谈话的内容会自然而然地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数落新员工的人会忽然说:“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只专心于工作、工作……”然后便突然沉默下来。

即使在这个时候,咨询师也要倾听她的话,好好地用心听。在这样的会话持续之时,虽然这个人之前太过于相信“工作的人是好人”“玩耍的人是坏人”,但她逐渐意识到,对生活来说,毕竟两者都重要。她开始说,或许新来的年轻员工,在这两方面能巧妙地取得平衡吧。

在某种意义上,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有点倾向于其中一方面。这时候,看到有人以自己向来所忽视的另一种状态自在地活着,有时候似乎就会觉得“虫不喜欢”。在这里,我特地用“有时候似乎就会觉得”,意在表达,我们并不一定经常都这样。

在基督教文化圈,应该不会用“虫”作为主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前面虽然这样说过,不过,人毕竟和其他动物不同,人以拥有主体性意识的状态活着,并且思考。只是,话虽这么说,人的意识,真的确实拥有主体性吗?到了20世纪之后,弗洛伊德和荣格等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开始主张这样的观点,今天,大家也已经普遍知道了,无意识和潜意识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地讨论。“人类的意识比我们想象中更受无意识的影响”,他们这样主张。

在日语的“虫不喜欢”“昆虫的告知”“管不住肚子里的虫”等说法中,如果把“虫”看作“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话,不是很有趣吗?当我们觉得“虫不喜欢”时,如果去想“我的潜意识到底怎么了”,便可能会有新发现,可能会开始看见“虫不喜欢”的对象所拥有的优点,进而变成朋友也不一定。我们可以通过对“虫”的分析,来认知自己。 AtFBcuuSuj6j39HYCgXAtwm4HEPPmXpAWfVLSqfDqKrrsThZJsRvUTHnYVgzt/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