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D

cǎo

jīng

shé

词性:中性

释义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行动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近义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

引蛇出洞、欲擒故纵

造句

大家不要走漏消息,以免打草惊蛇,让他又逃走了。

唐朝,有一个名叫王鲁的官员,他常常接受贿赂、不守法规。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收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的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一边发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最后都忘了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地吓了一跳了!

liú

xīng

词性:中性

释义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典故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篇:“听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把它牵上。”

近义

健步如飞、风驰电掣

反义

步履蹒跚、慢条斯理

造句

他在前面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走着,完全不顾及我还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

cái

xiǎo

yóng

词性:贬义

释义

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典故

南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词人和抗金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奸臣的排挤,最终被罢官。不久,宋宁宗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他的好友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近义

牛鼎烹鸡

反义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造句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安排他在这里当个跑腿儿的,不是大材小用吗?

hǎi

lāo

zhēn

词性:中性

释义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或无从寻觅。有枉费力气之意。

典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那里捉得他着。”

近义

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反义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造句

一旦让罪犯逃脱,再想追捕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我们一定要一举成功。

jīng

shī

词性:中性

释义

失色:变了脸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

近义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反义

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造句

听到妻子杀了人的消息,他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赶回家了解情况。

西汉时期,昭帝去世。因为汉昭帝没有儿子,大司马霍光奉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昌邑王刘贺继位。谁知刘贺继位后十分昏庸,霍光心急如焚,就去找大司马田延年商议。田延年认为既然刘贺昏庸,霍光可以效法伊尹废太甲,选贤重立。于是,霍光召集群臣开会说:“昌邑王昏庸乱政,恐怕要危害到国家社稷,该怎么办呢?”群臣听到霍光直接斥责皇上的过错,各个大惊失色,话都说不出来了。后来,众人同意废刘贺,另立了新君。

jīng

xiǎo

guài

词性:中性

释义

形容对平常的事情过分惊讶。

典故

南宋·朱熹《答林择之》:“要须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近义

少见多怪、蜀犬吠日

反义

见怪不怪、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造句

不过是一只蟑螂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瞧把你吓得脸都白了。

kuài

rén

xīn

词性:褒义

释义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心里非常痛快。

典故

明·李贽《续焚书》卷一:“丁公此举大快人意!大快生平!”

近义

普天同庆、拍手称快

反义

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造句

臭名昭著的大贪官终于被绳之以法,真是大快人心!

yàng

词性:贬义

释义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也形容满不在乎、无所顾忌的样子。

典故

清·洪昇《长生殿》第十三出:“安禄山,我且问你,这般大模大样是几时起的?”

课标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院子里的草。

——二年级上册选读第六课《骆驼和羊》

近义

趾高气扬、旁若无人

反义

蹑手蹑脚、低声下气

造句

看到屋里没人,他就大模大样地走进去,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搜刮了一遍。

wǎn

chéng

词性:中性

释义

大器:大的器物,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或贵重的器物需要较长时间加工才能完成。后指能做大事的人,成就较晚。

典故

《老子》第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近义

后生可畏

反义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造句

虽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是自古以来大器晚成的人也不少。

东汉末期,有个人名叫崔琰。他从小练习武艺,直到二十三岁才开始认真读书。后来,崔琰跟随曹操,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而崔琰却极为反对,他说:“自古以来都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他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人看不起。只有崔琰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才,崔林以后一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被封为安阳乡侯。

shī

suǒ

wàng

词性:中性

释义

所望:原来所抱的希望。指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指非常失望。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近义

大失人望

反义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造句

他满心欢喜地在约定地点等待多年未见的好友,然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直到太阳下山,朋友也没有出现。

在五代时期,有一个人叫李守贞,他受到晋高祖的赏识,地位逐渐升高。晋高祖死后,李守贞扩充军队,想叛变。这时有个懂得看相的和尚,说他有国君的尊贵。于是他暗中勾结盗贼,立即发兵占据了潼关,公开谋反。不久,朝廷派兵前去征讨,李守贞自以为官兵中有不少人曾是自己的部下,用不着动刀动枪就可化解危机。谁知两军对阵时,昔日的旧部根本不买他的账,皆厉声骂其反贼,此刻的李守贞真可谓大失所望,很快他便兵败自焚了。

yáo

bǎi

词性:贬义

释义

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神气十足、满不在乎、大模大样的样子。

典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近义

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

反义

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造句

张叔叔背着手,踱着步,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扫了一眼这间破败的屋子就走了。

miè

qīn

词性:褒义

释义

大义:正义,正道。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典故

《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石厚商量办法。石厚的父亲石碏想除掉祸根,就设下陷阱,建议他们去请求陈桓公到周王面前说情。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然面一到陈国就被陈桓公扣留了。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了。卫国的大臣们以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大义灭亲,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

近义

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反义

徇私舞弊、认贼作父

造句

她知道丈夫干的是贩毒的勾当,于是就决定大义灭亲,去报案。

dāi

ruó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呆:傻、发愣的样子。原意是已经训练好的斗鸡,听见别的鸡叫,镇定自若,和木头雕刻的鸡一样。后多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呆的样子。

典故

《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见者反走矣。”

近义

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反义

活泼可爱、聪明伶俐

造句

到了郊外,大家都下车游玩,只有他心事重重,仍旧呆若木鸡地坐在车上。

战国时,齐王喜欢斗鸡。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驯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问,纪渻子说:“鸡没驯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驯好了。”待到斗鸡时,纪渻子驯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dǎn

xiǎo

shǔ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典故

《魏书·列传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上》:“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近义

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反义

胆大包天、胆大妄为

造句

他胆小如鼠,堂堂男子汉竟然被雷声吓个半死。

南北朝时,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名叫元庆和,原是北魏的官员。一次,敌人兵临城下,他连抵抗也不抵抗,直接投降。从此,他所掌管的区域被划入了梁朝的版图。梁武帝就封他为“魏王”。几年后,元庆和奉梁武帝的命令,攻打东魏。虽然敌人的兵力只有三万,但元庆和还是害怕得不行,下令撤退。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传元庆和,骂道:“岂有此理,你这样就退兵,胆子简直小得像老鼠一样!看来,你不适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贬到农村养猪去。”

dāng

zhě

páng

guān

zhě

qīng

词性:中性

释义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典故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近义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反义

洞若观火

造句

并非我聪明过人,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唐朝时,一位大臣上书唐玄宗,请求把唐初名相魏徵修订的《礼记》列为儒家经典著作。玄宗当时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命元澹等人仔细审校,并加上注解。然而,右丞相张说认为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已经使用了近千年,东汉的郑玄也加了注解,没必要改用魏徵的本子。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就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坚持认为还是改换一下比较好。他写了一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说戴圣编纂的《礼记》从西汉到现在经过了很多人的修订,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魏徵考虑到这些情况,重新修订整理。就像下棋一样,魏徵不是下棋人,他是旁观者,所以看得更加清楚。

dāng

zhī

词性:中性

释义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紧要的事。

典故

《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近义

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反义

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造句

作为一个即将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当务之急是要把功课学好。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现在要做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干什么事?”孟子回答说:“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但要知道哪些是最急需要办的事。比如父母死了,不去服三年的丧期,却对服三个月、五个月丧期的礼节很讲究;在长者面前用餐没有礼貌地狼吞虎咽,咕嘟咕嘟地喝汤,却去讲什么不能用牙齿咬断干肉等,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dāo

shān

huǒ

hǎi

词性:中性

释义

刀像山,火像海。比喻极其危险、艰苦的地方。

典故

《千里跃进大别山》:“此刻,前面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

近义

龙潭虎穴

反义

风平浪静

造句

为了救孩子,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

dào

tīng

shuō

词性:贬义

释义

道、途:路。在路上听到,在路上传播。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典故

《论语·阳货第十七》:“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近义

捕风捉影

反义

言之有据、言之凿凿

造句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听信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

一天,毛空告诉艾子:“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信。毛空又说:“是两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信。毛空又说是三只鸭子生的……这样,最后一直增加到十只鸭子,艾子就是不信。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告诉艾子:“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三十丈长、二十丈宽的肉。”艾子也不信,毛空说那块肉二十丈长、十丈宽,艾子依然不信。艾子问毛空:“你刚才说的鸭子是谁家的?肉掉到什么地方?”毛空说:“我说的话都是在路上听别人讲的。”于是,艾子对他的学生们讲道:“你们可不要像毛空那样道听途说!”

guó

qiě

guó

词性:贬义

释义

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指苟且度日,不做长远打算。现也指对工作不负责任,应付交差。

典故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近义

马马虎虎、苟且偷生、听天由命

反义

力争上游、奋发图强、精益求精

造句

你不要得过且过,要认真对待生活,不断超越自我,才会发现更美丽的风景。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虫。每当夏天来临,它的羽毛就变得绚丽斑斓,这时它就展开翅膀,自鸣得意地叫道:“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秋天,其他鸟都忙着做窝避寒时,寒号虫仍满不在乎地跳着唱着。到深冬季节,它的羽毛脱落了,美丽的外表顿时消失,晚上只好缩在石缝里,浑身哆嗦。但当早上太阳出来,它又会自我安慰说:“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xīn

yìng

shǒu

词性:褒义

释义

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典故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近义

心手相应、游刃有余

春秋时期,郑国的师文去拜师襄为师,学习琴艺。师文学了三年,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不是因为他不会指法,而是因为他内心找不到音乐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过了不久,师文找到了音乐的感受,就回来找师襄,对他弹奏一曲。当音乐奏起,空中吹来了和煦的风,天空中飘着吉祥的云朵,降下了甘露,地下涌出了清清的泉水。师襄很高兴地说:“你的弹奏得心应手,我得向你学琴了。”

反义

力不从心、进退两难

造句

因为他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做起这些工作来得心应手。

dēng

táng

shì

词性:褒义

释义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典故

《论语·先进第十一》:“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子路为人刚烈正直,多才多艺,很擅长弹瑟。一次,子路在孔子家弹瑟,孔子听了子路的演奏之后,认为他的弹奏充满了杀伐之气,不符合儒家中正、敦厚的礼乐追求。于是孔子纠正并表扬他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了前面的厅堂,但还没有进入后面的内室。”意思是说子路的弹瑟本领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没有到达最高境界。

近义

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反义

一窍不通、初出茅庐、一无所知

造句

虽然小王刚入行,但是他学问扎实,脑子灵活,很快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sān

xià

词性:贬义

释义

形容地位卑贱、低人一等。也形容卑躬屈膝地去讨好别人的样子。

典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近义

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卑躬屈膝

反义

不亢不卑、盛气凌人、趾高气扬

造句

看着自尊心极强的母亲低三下四的样子,张明心里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疼。

shuǐ

chéng

bīng

词性:中性

释义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典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近义

冰天雪地

反义

骄阳似火、风和日丽

造句

爷爷奶奶都上了年纪,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里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diǎn

shí

chéng

jīn

词性:褒义

释义

神话传说中仙道能够将石头点化成黄金。比喻修改文章或运用文辞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正都在危急之处,忽然钟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传说晋朝的时候,旌阳县有一个县令,叫许逊。他道法高深,能够施符作法,替人们驱鬼治病。因此,百姓们都认为他是个仙人,称他为“许真君”。有一年,年成很不好,农民收的粮食很少,缴不起赋税。人们都去请求许逊,请他帮忙,许逊却叫大家把石头挑过来。百姓们都很迷惑,但还是挑了一筐筐的石头过来。许逊站在石头面前,施展法术。只见他用手指一点,那些石头都变成了金灿灿的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人们都非常感激许逊。

近义

点铁成金

反义

点金成铁

造句

张老师总是能够点石成金,一篇普通的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就能够文采飞扬。

diào

shān

词性:中性

释义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近义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反义

请君入瓮、放虎归山

造句

他追出几里地之后才猛然醒悟,这原来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江东孙策想向北夺取庐江郡,然而占据庐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不可硬攻。于是孙策就送给刘勋一份大礼,并且向刘勋示弱求救说:“上缭经常侵扰我们,然而我们无力远征,您帮助我们勋出兵上缭。”刘勋万分得意,于是立刻发兵。孙策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兵马,一举拿下庐江。

diào

qīng

xīn

词性:贬义

释义

掉:摆弄,指随便对待。轻:轻率之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典故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近义

不屑一顾、满不在乎

反义

小心翼翼、殚精竭虑、郑重其事

造句

这桩案子人命关天,你可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全力以赴调查。

diū

sān

词性:贬义

释义

落:漏掉。形容因为粗心大意或记性不好等而常常忘事。

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近义

马马虎虎、粗枝大叶

反义

谨小慎微、一丝不苟

造句

他每天都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带作业,就是把笔丢了,而且从来不长记性,真是拿他没办法。

dōng

chuāng

shì

词性:贬义

释义

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现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或秘密被发觉。

典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卷:“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

北宋末年,国势衰微,北方的金人趁机大举进攻中原,侵占宋朝不少国土。岳飞率领岳家军和金兵对抗,收复了大片失地,然而秦桧却竭力宣扬议和的好处。宋高宗同意议和,但是岳飞和许多大臣都不同意,于是秦桧就打算把岳飞除掉。一天,秦桧坐在家里的东窗下,正为此事发愁。夫人王氏出主意让他去找人诬告岳飞谋反。最终岳飞父子含冤被杀。不久,秦桧父子也死了,王氏请道士作法超度亡灵。道士看到秦桧父子带着枷锁正在地狱里受罪,秦桧还让道士带话给王氏说:“咱们当初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的事情败露了!”

近义

原形毕露、破绽百出

反义

秘而不宣

造句

他之前身在高位时贪污腐败,受贿无数,如今东窗事发,他沦为阶下囚,性命不保。

dōng

shān

zài

词性:中性

释义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指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典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近义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反义

一蹶不振

造句

虽然你这次失败了,但是不要灰心,好好总结教训,积蓄力量,找准时机可以东山再起。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却不愿意做官,去会稽东山隐居,和王羲之等好友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朝廷知道他有才干,征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后来,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皇帝就派人到东山,请他出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谢安迫不得已接受了。有人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出任后,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dōng

shí

西

宿

词性:贬义

释义

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比喻贪心很大,想要兼得两方面的好处。也形容生活困窘,食宿不定。

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近义

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反义

不饮盗泉、两袖清风

造句

他总是东食西宿,吃不得一点亏,你最好不要和他合作。

齐国有户人家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有东、西两家的男子都前来求亲。东家的男子相貌丑陋,但是家境很富有,住的是宽敞的屋子,吃的是大鱼大肉。西家的男子虽然相貌英俊,但是家里非常贫穷,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女子的父母犹豫不决,就询问他们的女儿,让她自己选择,如果选中了哪个,就把哪边的胳膊袒露出来。没想到女儿袒露出两条胳膊。父母感到奇怪,就问她原因,她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dōng

zhāng

wàng

西

词性:贬义

释义

张:看,张望。形容到处张望或四处寻找察看。

典故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近义

左顾右盼、三心二意

反义

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造句

小明上课的时候总是东张西望的,不专心听讲,今天又被老师批评了。

dāng

miàn

词性:褒义

释义

单独指挥军队,应战一面之敌。后也泛指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近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虚而入,率兵直捣项羽的老巢彭城,却一败涂地,只好狼狈逃命。刘邦立刻找张良来商量:“这真是奇耻大辱,我一定要复仇!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作为封赏,谁能够和我一起成就大业呢?”张良考虑了一下,说:“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他和项羽有矛盾。西楚大将彭越也打算背叛项羽,这两个人可以利用。然而大王您手下的大将,只有韩信可以成就大事,独当一面。如果大王给他们三个人封赏,那么西楚指日可破。”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最后果然打败了项羽。

反义

仰人鼻息

造句

不出所料,不久之后他果然在这个领域独当一面。

èr

词性:褒义

释义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典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

近义

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绝无仅有

反义

无独有偶、不足为奇、司空见惯

造句

这件衣服是妈妈亲手给我织的,独一无二。

shū

bǎi

biàn

xiàn

词性:褒义

释义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典故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常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课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把这几首古诗读熟了就会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近义

熟能生巧

造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先不要在这里空想,把这篇文章读上几遍你就明白了。

duì

liú

词性:褒义

释义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人才思敏捷,口才好。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近义

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反义

笨嘴拙舌、支支吾吾、张口结舌

造句

面对众人的种种疑问,他对答如流,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duì

niú

tán

qín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对着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话,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近义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造句

每次对妹妹说这些道理都像是对牛弹琴,到头来,她依然是我行我素。

战国时期,有一个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他非常善于弹琴。有一次,他在郊外弹琴,草地上有一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他就对着这头牛弹起了《清角之操》。这首高雅的曲子非常动听,但是那头牛依然低头吃草,好像没有听见任何声音一样。公明仪又变换了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虫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小牛哞哞叫的声音。牛听到之后,马上摇动着尾巴,竖起耳朵,不安地来回走动。并不是公明仪之前弹奏的《清角之操》不好,而是他找错了听曲子的对象。

duō

词性:贬义

释义

举:行动。所采取的行动完全多余,毫无心要。

典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你给我这一张整票子,明天还是要到你那边打散,何必多此一举呢?”

近义

画蛇添足

反义

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造句

作者在文末加入了一换段长篇大论,让人看起来枯燥乏味,完全是多此一举。

duō

duō

shàn

词性:中性

释义

益:更加。原指带的兵越多,越可能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臣多多而益善耳。”

课标

那个种田人觉得自然多多益善。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近义

贪得无厌

反义

适可而止

造句

你以后要改善饮食结构,少吃点肉,至于蔬菜水果,自然是多多益善。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不但解除了韩信的兵权,还把他的封爵从王降到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有一天,刘邦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既然你的本领比我大,为什么被我制服了?”韩信回答说:“虽然陛下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T7KiI6uTV2hJLC5lgx7qoe2v6pxYiKwY7359Je44T0fm9z2QV9YU/+dfF0/EmV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