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B

xiān

guó

hǎi

xiǎn

shén

tōng

词性:褒义

释义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各显身手。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课标

风娃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助人们做好事。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近义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反义

黔驴技穷

造句

在面对节目组设置的种种障碍时,明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考验。

相传,有一次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途中经过东海,只见巨浪接天,水流湍急。吕洞宾提议大家凭借各自的道法渡海,不能乘舟。众仙都觉得很有意思,齐声附和。只见钟汉离先把自己的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他袒露着肚子,悠然地躺在上面,漂过去了。何仙姑把手中的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霞光万丈,何仙姑站立在荷花之上,随波漂流。韩湘子把花篮投到水中渡海,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钟汉离和曹国舅也都把自己的宝物投到水中,借助各自的宝物轻松渡过了东海。

dāo

xiāng

zhù

词性:褒义

释义

拔出刀来助战。在旧小说中多指看见别人遇到危险而仗义相助。指见义勇为。

典故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近义

见义勇为、解囊相助

反义

袖手旁观

造句

他放学时看到小明受人欺负,于是就拔刀相助,上前赶走了那些坏蛋。

bái

zuó

mèng

词性:贬义

释义

大白天做梦。比喻妄想实现根本无法实现的事。

典故

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近义

梦幻泡影、南柯一梦

反义

脚踏实地

造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幻想不努力就能得到好成绩,就像白日做梦一样,终究只是一场空。

bǎi

chuān

yáng

穿

词性:褒义

释义

百步:百步以外的距离。杨:指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典故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近义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反义

漫无目的

造句

军人们个个都练成了百步穿杨的好枪法。

bǎi

chǐ

gān

tòu

竿

gèng

jìn

词性:褒义

释义

比喻学问、事业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不应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典故

南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近义

再接再厉

反义

每况愈下、故步自封

造句

你这次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你不要骄傲自满,而是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朝时,有位高僧叫景岑,法号“招贤大师”。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传播佛法。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去讲经。当时,招贤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听的人都很受启发。招贤大师讲完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娓娓道来。那僧人还有听不懂的地方,又向大师提问,两人一问一答,气氛融洽。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解释“十方世界”,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百尺的竹竿并不算很高,还需要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bǎi

bǎi

zhóng

词性:褒义

释义

百:形容多。发:发射,指射箭。中:正对上。形容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料事如神或做事有充分的把握,绝不落空。

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这浪子燕青那把弩弓,三枝快箭,端的是百发百中。”

近义

百步穿杨、弹无虚发、百无一失

反义

无的放矢、百不一存

造句

青蛙是出名的捕虫能手,它一看见害虫就把舌头弹射出去,粘住虫子,百发百中。

bǎi

huā

fàng

词性:褒义

释义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形容各种各样的花同时盛开,丰富多彩。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课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年级上册识字五

近义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反义

残花败柳

造句

春天正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大地穿上了绚丽的花衣。

唐朝,武则天称帝。一年冬天,她去后花园饮酒赏雪,看到只有红梅开放。她想看到繁花盛开的景象,于是就下令让百花一夜之间全部在冬天开放。百花只能听命,一夜之间纷纷开放,只有倔强的牡丹花不肯开花。武则天第二天到后花园,看到姹紫嫣红的花在白雪中开得很漂亮,但只有牡丹光秃秃的。她一怒之下就下令放火烧了牡丹,并把它连根挖出,扔到了洛阳。从此,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发芽,越来越繁盛。

bǎi

jiā

zhēng

míng

词性:褒义

释义

百家:持不同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我国春秋时期出现了各种学术流派,他们著书立说,展开争论,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后也泛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典故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课标

在这种百家争鸣的环境下,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等新发明不断涌现。

——一年级下册识字一

近义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反义

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造句

学术上应该容许有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

bǎi

tiāo

词性:褒义

释义

一百个当中挑出一个来,形容人或事物百常出众。

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〇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近义

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反义

多如牛毛、比比皆是

造句

飞行员的选拔非常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bǎi

wén

jiàn

词性:中性

释义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看见一次。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近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反义

道听途说

造句

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次去黄山游玩,那里的风景非常优美,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时期,西北羌人入侵。汉宣帝召集群臣,问谁愿意去赶走敌人。七十六岁的赵充国自告奋勇担当重任。宣帝问他需要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我愿意亲自到那里侦察敌情再制订作战计划。”赵充国率领一队人马深入前方调查,了解了敌人的兵力和地形,最终制订了合理的计划,不久就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边疆。

bǎi

zhàn

bǎi

shèng

词性:褒义

释义

百:比喻很多。每场战斗都胜利。形容所向无敌。

典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近义

势如破竹、战无不胜

反义

屡战屡败、一败涂地

造句

这支军队百战百胜,除了将军善于用兵之外,军人们个个骁勇善战也是主要原因。

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春秋末期齐国人。他从齐国出奔至南方的吴国,经伍子胥多次推荐,被吴王接见。他带着自己写的兵法来见吴王,受到了吴王的重用。吴国采取孙子“伐交”的策略,打败了西边的楚国,攻入楚国都城郢,直接威胁北边的齐、晋两国,名声威震各诸侯国。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中的“谋攻篇”中探讨了领导指挥战争的法则。孙子认为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差一下。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最高明的。

bàn

jīn

liǎng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典故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二十八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近义

不分伯仲、旗鼓相当、并驾齐驱

反义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造句

你们两个别互相看不起对方,论才学,你们两个是半斤八两。

bàn

ér

fèi

词性:贬义

释义

废:停止。路走到一半就停下来,指事情没做完,中途停止。形容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典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想想亦有点不合算。”

近义

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反义

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坚持不懈

造句

我小时候学过钢琴、书法、游泳,但都是半途而废,所以至今没有一个特长。

东汉时,河南郡有个人叫乐羊子。乐羊子外出求学。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织布,他突然回到家中。妻子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只是因为出门时间长了想家。妻子听完,拿起剪刀把快要织好的布剪断,对丈夫说:“这些布是一丝丝地积累成寸、成尺,成匹,现在我把它剪断了,我之前付出的辛苦也就白费了。你读书和我织布不都是一个道理吗?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深深感动,继续求学,一连七年没有回家。

bǎo

dāo

lǎo

词性:褒义

释义

比喻虽然年龄已经很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有减退。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近义

老当益壮

反义

年老体衰

造句

虽然李大爷已经八十多岁,但是打起太极拳来依然虎虎生风,真是宝刀不老。

bào

chòu

xuě

hèn

词性:中性

释义

雪:洗刷掉。打击仇敌,洗雪仇恨。

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五回:“哥哥灵魂不远!今日兄弟与你报仇雪恨!”

近义

报仇雪耻、以牙还牙

反义

以德报怨、忍辱负重

造句

干革命并不是为了个人报仇雪恨,而是为更多的百姓争取幸福的权利。

当年魏国将军张郃攻打蜀国的汉中地区,守将告急。老将黄忠自告奋勇请求出战,并且让同是老将的严颜当副将。到了战场上,两军对峙,张郃看到年迈的黄忠出来作战,便笑他这么老了还出来打。黄忠怒道:“你这小子竟然欺负我年纪大,我手中的宝刀可还没有老!”

bēi

gōng

shé

yǐng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把映在酒杯里的弓箭影子当成了蛇。比喻因为疑神疑鬼而自相惊扰。

典故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近义

草木皆兵、惊弓之鸟、风声鹤唳

反义

谈笑自若、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造句

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弄清楚,大家先不要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晋朝人乐广请朋友到家里喝酒。那个朋友突然看见杯子里有一条小蛇,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喝了那杯酒。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生了病。乐广派人去问候他,才知道原来他怀疑酒杯里有小蛇。乐广回家仔细观察,发现墙上挂了一把弓,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里,看起来很像一条小蛇。他告诉朋友之后,朋友的病立刻好了。

bēi

shuǐ

chē

xīn

词性:中性

释义

薪:柴火。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或东西太少,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典故

《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近义

于事无补、徒劳无功

反义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造句

现在房价太高了,用我自己的工资买房子,简直是杯水车薪。

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他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然后再跑回去,盛了满满一杯水灭火,但再跑出去时,柴草已化成灰烬。

bèi

jǐng

xiāng

词性:中性

释义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一井,引申为家乡。指离开家乡去外地。

典故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近义

浪迹天涯、颠沛流离

反义

落叶归根、衣锦还乡

造句

他老家发生了洪灾,颗粒无收,所以他和乡亲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活路。

bèi

shuǐ

zhàn

词性:中性

释义

背水:背靠河水,表示没有任何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了比喻在绝境面前做最后一次努力或拼博。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近义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

反义

重整旗鼓

造句

现在我军被逼到了绝境,没有任何退路,只有背水一战了。

汉朝时,刘邦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派两千轻骑兵埋伏在赵军后面,而主力部队则沿着河岸摆开阵势。赵军看到韩信把兵马安置在背水处,大笑韩信不懂用兵,就出动全部兵力迎战。汉军暗中埋伏的轻骑兵趁着赵军全部出动,一下子就占领了赵军大营。韩信则率领主力部队假装向河岸退去。汉军没有退路,士兵个个奋力厮杀,大破赵军。

bèn

niǎo

xiān

fēi

词性:多含褒义

释义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害怕落在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

典故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近义

勤能补拙

反义

坐以待毙

造句

大多数杰出的人只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笨鸟先飞的做法让他们更加优秀。

zǒu

lòng

shé

词性:褒义

释义

运笔就像龙蛇那样游走。形容书法或文章有气势、洒脱雄健。

典故

唐·李白《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近义

龙飞凤舞

反义

信笔涂鸦

造句

看到窗外的一轮圆月,小白的灵感从天而降,于是饱蘸浓墨,笔走龙蛇,写下一首五言绝句。

唐朝时期,一天,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酒过三巡,贺知章起身向众人敬酒致谢,并请李白赋诗一首记录当时的盛况。李白并不推辞,但是想请怀素当众挥毫以助诗兴。怀素是玄奘法师的弟子,他虽然出家却并不戒酒,反而在醉酒之后能够写出更加灵动的书法。贺知章赶紧命人上酒,怀素畅饮之后,援笔蘸墨,凝神运气挥毫,很快写就。众人看了李白所作的《草书歌行》和怀素的字,纷纷赞叹不已。贺知章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笔走龙蛇!好字,好诗!”于是,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京华。

mén

guó

词性:多含褒义

释义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西汉时期,韩延寿担任太守。有兄弟俩向他告状。其中一个说:“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另一个说:“这地本来就是爹妈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韩延寿听完非常惭愧地说:“作为太守,我不能教化百姓,以至于亲兄弟争吵起来。我应当辞官。”于是,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关上门反思自己的过错。那兄弟俩知道韩延寿的举动后被感化,两人和解,并向韩延寿请罪。

近义

反躬自省、面壁思过

反义

不思悔改

造句

他上次自作主张,差点酿成大祸,被罚闭门思过。

mén

zào

chē

词性:贬义

释义

关起门来造车子。原意是只要背熟定理,碰见同类题就会做。现多比喻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符合实际情况。

典故

南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近义

独断专行

反义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造句

建筑设计师要避免闭门造车,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紧跟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yuè

xiū

huā

词性:褒义

释义

使月亮躲藏起来,使花儿感到羞惭。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

典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三国时期,有一个美女叫貂蝉。一天,她在后花园拜月,月亮看她长得太漂亮了,非常羞愧,于是就赶紧躲到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唐朝的杨贵妃非常漂亮。她去花园赏花的时候,那些花儿觉得杨贵妃比自己还美,于是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因此,杨贵妃就有了“羞花”的称号。后来,人们就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非常漂亮。

近义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

反义

貌似无盐

造句

手机上的修图软件可以让照片上的人更漂亮,即使再丑的女子也可以闭月羞花,迷倒众生。

biǎo

词性:褒义

释义

表:外表,表面。里:内心。表面和内心是一样的。形容言行与思想一致。

典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近义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反义

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言行不一

造句

他一向待人诚恳、表里如一,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

bié

kāi

shēng

miàn

词性:褒义

释义

别:另外。开: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过重新绘制后,呈现出新的面目。后比喻另外开创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形式。

典故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近义

别出心裁、耳目一新、匠心独具

反义

千篇一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造句

她把自己的婚礼办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魔法主题派对。

曹霸是唐代著名画家,他常为皇帝作画。皇宫里的凌烟阁内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由于年代已久,功臣像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有的甚至难以辨认。曹霸阅读大量史料,精心构思,功臣像又重放光彩,而且另有新意。后来,曹霸因为一件小事被革去官职,降为平民,后又流落到成都,在街头替人画像。一次,杜甫遇到曹霸,非常感慨,就写了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夸赞他当年的功绩:“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bīn

zhì

guī

词性:褒义

释义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典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

近义

无微不至、亲如一家

反义

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造句

主人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同我们一一问好,让我们一进门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奉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架子,没有接待他。子产就把晋国驿馆的围墙拆掉,把马车赶进去。晋国士文伯责备子产。子产就说:“我们郑国来进贡,贵国国君没空接待。我们不敢让带来的礼物在外面晒着。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盟主时并不这样。那时驿馆宽敞,诸侯来了,像到家里一样。而现在房子又小又窄,连车都进不去。”晋平公自知理亏,便向子产认错道歉,并立刻下令重修驿馆。

bīng

xuě

cōng

míng

词性:褒义

释义

比喻人纯净聪明,聪颖非凡。

典故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近义

聪明伶俐

反义

呆头呆脑、呆若木鸡

造句

她真是冰雪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以静制动。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在晋元帝身边玩。恰巧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明帝:“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晋明帝回答:“太阳更远,我听说有人从长安来,却从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听了,很惊讶,觉得他真是冰雪聪明。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又问明帝相同的问题。明帝却回答:“太阳近。”元帝很疑惑,就问:“为什么你说的和昨天不一样呢?”明帝说:“我一抬头就看到了太阳,却看不见长安。”

bìng

còng

kǒu

词性:中性

释义

疾病大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当注意饮食卫生。

典故

西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近义

病由口入

造句

病从口入,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yún

jiàn

词性:中性

释义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消除疑惑,豁然开朗。

典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晚生得蒙老先生指教,如拨云见日,感谢不尽。”

近义

水落石出

反义

暗无天日

造句

这个政策的出台,让这个原本混乱不堪的行业拨云见日,迎来了发展的好机遇。

cǎi

zhóng

cháng

词性:褒义

释义

博采:广泛地采纳。指广泛采纳、吸取各方面的长处。

典故

西汉·刘向《说苑·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课标

戴嵩博采众长,虚心接受了牧童的批评和指正。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近义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反义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造句

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xué

duō

cái

词性:褒义

释义

博:广博。才:才能。学问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近义

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反义

才疏学浅、胸无点墨

造句

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博学多才,什么事情到他手上都迎刃而解。

chǐ

xià

wèn

词性:褒义

释义

耻:以……为耻。问:请教。不以向地位、辈分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比喻谦虚好学。

典故

《论语·公冶长第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近义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造句

他不仅聪明勤奋,而且能够不耻下问,所以他很快就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还非常谦虚。孔圉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比孔圉杰出的人很多,凭什么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孔子说:“孔圉聪明又勤奋,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很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ér

bié

词性:中性

释义

辞:告辞。别:离别,离开。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典故

老舍《骆驼祥子》:“他不想跟她去商议,他得走,想好了主意,给她个不辞而别。”

近义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反义

不速之客

造句

本来想明天晚上给他饯行,可是没想到他不辞而别,只好等来年再见了。

zhāo

词性:贬义

释义

招:招供。原指没有用刑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出真实情况或意图。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近义

欲盖弥彰、供认不讳

反义

屈打成招

造句

我本来只是想邀请他过来吃饭,没想到他做贼心虚,不打自招,将那天偷东西的事情都说出来了。

huān

ér

sàn

词性:中性

释义

欢:愉快。散:离开,分手。指很不愉快地分手。

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近义

一哄而散

反义

济济一堂、欢聚一堂

造句

他们本来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却因为这件事不欢而散。

jiù

yào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药:治疗。病情已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人或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典故

明·宋濂《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

近义

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西周的厉王非常昏庸。他荒淫无道,重用小人、残害忠臣,残酷地压迫、剥削人民。有位忠臣叫凡伯,他冒死进谏,告诉周厉王国家内忧外患,诸侯正对周朝虎视眈眈,希望他能够勤于政务,让周朝强大起来。但是那些奸臣都在周厉王旁边说凡伯的坏话,所以周厉王疏远凡伯,并不听他的劝告。凡伯眼看国势日衰,内心十分焦急,就写了一首诗说:“忧患没到来时还可防止;假如忧患越积越多,像人患了很重的病,就没法用药治愈了。”果然,不久之后老百姓忍无可忍,直接冲进王宫,把周厉王赶走到很远的地方。周厉王一直在那里待着,直到死去。

反义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药到病除

造句

因为他,将士们死伤无数,然而他还是执迷不悟,真是不可救药。

词性:中性

释义

思议:想象,理解。原是佛教用语,指事物神秘、奥妙。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用言语表达。

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大男》:“颠倒众生,不可思议,何造物之巧也!”

近义

不可捉摸、神乎其神

反义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造句

小小的蚂蚁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

láo

ér

huó

词性:贬义

释义

获:获得。自己没有劳动却获得了劳动成果。

典故

《孔子家语·入官第二十一》:“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近义

坐享其成、坐收渔利

反义

自食其力

造句

他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整天待在家里,妄想着不劳而获,难道还不应该管教管教吗?

máo

zhī

词性:中性

释义

不毛:不生长庄稼。指荒凉、贫瘠的地方。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春秋末年,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左右为难。后来郑国和晋国结盟,楚庄王就率兵打过来。郑国向晋国求救,但是始终不见援兵。郑国被围困三个月之后投降。郑襄公对楚庄王说:“寡人是没有才能的边陲小臣,惹得天降大祸,让君王屈尊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君王如果能怜悯我这不祥之人,给我一块不毛之地,让我和几个老得掉牙的臣子能够安度晚年,我们将唯命是从。”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地悔悟自己的过错,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

近义

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反义

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造句

这位老人凭借一己之力,硬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沙漠绿洲。

mòu

ér

词性:中性

释义

谋:谋划,商量。合:相同。事先没有商量,但彼此的意见或行动却相同。

典故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近义

不约而同、异口同声

反义

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造句

虽然你们之前总是对着干,但是在帮助他这件事上,你们俩真是不谋而合。

东汉末年,关中大乱,群雄并起,韩遂和马腾两支兵马最为强大。曹操为了监督他们,让他们各派一个儿子到京城做人质。后来,马腾年老,曹操让马腾之子马超去统领马腾的部队,但是要求马腾和其他两个儿子迁到京城。再后来,曹操发兵攻打汉中的张鲁,而马超担心曹操是要攻打自己,便想先下手为强,起兵造反。马超劝韩遂和他一起对付曹操,韩遂欣然答应。韩遂的部下劝韩遂不要和马超一起反叛。韩遂说:“现在关中将领不谋而合,一起都要造反,这就好像是老天爷命定的!”然而,他最终被曹操打败,留在京城的人质也都被曹操杀死。

tòng

fán

xiǎng

词性:褒义

释义

凡响:普通的音乐。原指乐声不平凡,非常动听。后形容事物特别出色,与众不同。多指文艺作品。

典故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近义

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反义

平淡无奇

造句

想不到这件不同凡响的作品出自一位二十岁的小姑娘之手。

xué

shù

词性:贬义

释义

学:学问。术:技能。没有学问,也没有能力。

典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近义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反义

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造句

薛家的大公子不学无术,整日和那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不干一件正经事。

霍光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举足轻重的朝廷大臣。霍光的妻子却是一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就买通医女毒死了许后。霍光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想去告发,但是又不忍妻子被治罪。后来,皇帝派人调查这件事情,霍光的妻子听说了,召集族人谋反,没想到有人走漏风声,霍家被满门抄斩。霍光只因为可怜妻子,就不去告发,却不顾及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东汉史学家班固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

yòu

zhǔ

词性:中性

释义

自主:自己做主。由不得自己做主,或无法控制住自己。

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些鬼怪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近义

身不由己、情不自禁

反义

独立自主

造句

听完他讲的这个恐怖故事,虽然我嘴上说着不害怕,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发抖。

yuē

ér

tòng

词性:中性

释义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一致。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课标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们成功了》

近义

不谋而合、异口同声

反义

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造句

听完我的问题,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显得很羞愧。

liàng

词性:贬义

释义

量:估量。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

典故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近义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反义

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造句

有只小老鼠站出来说它能够打败大象,大家都笑它不自量力。

春秋时期,有两个很小的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息国的人力物力要比郑国少得多。然而实力弱小的息国却主动向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不自量力的息国即将被消灭,原因是息国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果然,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wéi

yíng

词性:中性

释义

步步:每一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近义

稳扎稳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

反义

轻举妄动

造句

我们必须步步为营,把敌人从这里赶走。

三国时,黄忠领兵进军定军山。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让夏侯尚出兵引诱黄忠,自己乘机伏击,黄忠的军队吃了败仗。在这危难关头,黄忠把军队的财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立刻斗志昂扬。当天,军队启程,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设下一道营垒,然后继续向前推进。黄忠行军谨慎,防备又严密。夏侯渊轻率出兵,被打得落花流水。黄忠的军队顺利推进到定军山下,夺取了定军山对面的高山。 cuKoMgPX7qX62Mk9LZieXjMs9HCmRvm69QD5D+KHbJBfG6MvPHJmhVMztEFpwS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