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桂学研究发展态势

从桂学兴起到桂学崛起,集聚在桂学旗号下的学者及其研究团队越来越多,认同、参与和投入桂学研究的学术力量越来越大,各项工作进展、学术活动开展、研究成果产出越来越令人瞩目,在学界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播力越来越深广,确立了桂学在区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形成“文化桂军”、“学术桂军”的桂学研究队伍,构成桂学崛起及发展之势。在当下“桂学热”及其桂学研究高潮中,一方面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动,将桂学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拓展和深化桂学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应该认真回顾所走历程,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更好地发掘潜力与积极性,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桂学,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既满腔热情又沉着冷静;既大胆开拓又细心求证,既勇于创新又厚重扎实,既开放活络又科学理性,既着眼于“顶天”又着手于“立地”,既植根于基础研究又立足于应用研究,保持桂学研究跨越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势头,确立桂学学术品牌建设方向。

一、桂学研究平台建设

桂学研究作为区域文化综合研究与地方学综合性学科,更在于总体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研究,因此,更需要建立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组成团队、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聚集人才的研究平台。以广西桂学研究会为核心的平台建设为桂学研究奠定基础和条件。

(一)广西桂学研究会平台建设

2009年4月以潘琦为首的专家学者云集桂林雁山园,召开首次桂学研究研讨会,研讨会针对桂学概念及其桂学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性质特征、功能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争鸣,并着手广西桂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4月在广西首府南宁成立了“广西桂学研究会”,形成桂学研究的专业学术社团。学会以广西文联及其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骨干为主体,聚集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雁山园、广西桂林图书馆等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的学者专家。大会选举时任广西文联主席潘琦为会长,建立学会领导机构及其学术委员会,成立7个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委员会、民族文化研究委员会、古籍整理委员会、历史文化研究委员会、当代文化研究委员会、创意与文化产业委员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大会决定:“桂学研究会在未来几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桂学研究的发展。一、建设和完善桂学研究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二、设立桂学研究课题,实施项目责任制;三、以‘桂学文库’为载体形成成果出版的系列化、结构化、规模化的整体效应;四、以创办‘桂学研究’期刊为阵地,扩大论文成果发表渠道;五、建立桂学研究资料中心和实施网站平台建设工程;六、点面结合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桂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七、依托高校建立桂学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壮大研究队伍。”至此,以广西桂学研究会为中心和平台,以“桂学”为旗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桂学研究各项工作与活动。

纵观广西桂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与活动及其成效,主要表现在八方面:一是组织会员积极投入“桂学”大讨论及其桂学研究,发表有关论文上百篇;汇集讨论与研究成果于2011年出版潘琦主编《桂学序论》论文集;组织专家学者对广西历代文献典籍进行整理,于2012年出版第一批《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共15种53册影印本;2014年由潘琦主编、黄伟林执行主编《广西文化符号》一书出版发行,选取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上百个广西文化符号,发掘广西文化内涵,塑造广西文化形象;2015年由潘琦、黄伟林主编《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出版发行,共15册500多万字,史料涉及抗战期间桂林文化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民族、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新闻传播、自然科学、文化建设、广西人文、广西抗战、国际问题等15个专题,可谓桂林抗战文化城史料的百科全书。二是将桂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结合,拓展桂学研究成果展示途径,2014年8月,根据《广西文化符号》一书创作的专题纪实片《桂学故事——话说广西文化符号》正式开机,从该书113个文化符号中选取20个符号,每个文化符号拍摄一集,强调专题纪实片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旨在拍摄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形式,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让广西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广西桂学研究会还多次举办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展,以及各种主题的图片展,推动广西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2015年在北京举办“广西桂学研究会·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座谈会”;等等。三是开展学会项目申报、审批及其项目研究工作,2011年批准第一批项目15项,2012年批准第二批19项,2013年批准第三批15项,目前项目总数已达49项,各项目均已启动和展开研究工作,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与结题成果。四是建立广西桂学研究基地,广西桂学研究会先后建立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基地、梧州学院桂学研究基地、李宗仁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基地、广西教育学院桂学研究基地等;2013年建立桂学研究会桂林联络处。五是举办“桂学讲坛”及其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座谈会,2012年4月“桂学讲坛”举行启动仪式,潘琦作了开坛首讲,陈洛、陈学璞、余天佑等专家学者相继开讲;2012年11月举办“2012年广西文艺论坛”;2012年12月举办“党的创新理论与广西文化实践”研讨会;2013年在梧州学院举办“西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2014年在桂林举办“湘漓文化研讨会”;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西桂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桂学研究北京座谈会;2015年在桂林举办广西抗战将士后裔座谈会;等等。六是创办刊物、编印简报信息与开通网站,《桂学》(第一卷)2012年正式出版;《桂学研究信息》从2011年至今共编印60多期;广西桂学研究会网站2012年4月正式开通,栏目设置有:桂学概况、桂学新闻、学界动态、桂学论坛、学术交流、地域文化、成果展示、海外视域、文化漫步、典籍与文献、课题库及博文等。七是文化考察与对外交流,组织专家学者对广西各地及其跨省进行文化考察调研,主要有桂北文化考察、灵渠文化考察、漓湘文化考察、西江文化考察、梧州文化考察、玉林文化考察、容县文化考察、百色西林考察以及抗战文化考察、湖南芷江抗战受降地考察、句町文化考察、云南文山壮族文化考察等,撰写考察报告十多篇,举办研讨会与座谈会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前往湖南、安徽、四川、云南、广东等外省进行地方学研究专题考察与学术交流,对湖湘文化、湘学、徽学、蜀学、滇学、岭南学研究状况考察后发表多篇调研报告。八是启动广西桂学研究会“书架工程”,由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桂学研究会负责组织实施面向东盟国家的“中国·广西书架工程”,向东盟国家文化教育机构捐赠中文图书,每个国家原则上选择两个受赠机构,一个是国家图书馆,一个是设立有中文系的一所大学图书馆。2014年,已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老挝国立大学图书馆、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图书馆等签订了捐赠协议书,首批中文图书已采购完成并已发运给上述受赠机构。其中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行了捐赠仪式,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对捐赠活动作了报道。广西桂学研究会还向区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机关单位捐赠“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以及其他书籍。更为重要的是,广西桂学研究会不仅作为桂学研究学术平台与文化交流平台,而且作为桂学研究策划者、领导者与组织者,起着一般社团以及群众组织团体难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桂学研究的主干队伍与核心力量,也成为桂学研究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广西桂学研究会从诞生到成长,以及日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西桂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桂学研究北京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鲁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原司长韦鹏飞、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聂振宁等在京领导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潘琦以及谭勇、吕余生、容本镇、赵如锋、黄德昌等广西领导专家50多人出席座谈会。鲁炜讲话指出:“我们要研究过去,也要研究当代,从历史来看当代,从今天来看明天,所以我期待着桂学能够有更多的成果。”陈际瓦讲话认为:广西文化发展“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根源,可以找到它的文化根源。桂学不仅有助于推动当今广西的文化建设,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参天大树当中的一枝。因此,桂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广西乃至于全国文化建设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李京文、梁庭望、聂振宁、吕浩才、石一宁等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对桂学发展及其桂学研究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扩大桂学研究的影响力、辐射力与传播力。

(二)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创新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是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广西重点院校,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见长,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国家首批博士点与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该校建立批硕士点授权单位,21世纪初进入博士点授权单位,目前文科具有哲学一级学科“人文强桂”研究基地;2008年,在该校建立“广西文科中心”;2012年,在该校建立广西“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主体单位,与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文化厅、广西桂林图书馆等组成协同单位,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平台,达到资源整合、学科综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以发挥广西师范大学在桂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构成桂学研究的重镇。

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工作及其成效主要表现在八方面:一是于2011年建立广西文科中心桂学研究创新团队,着力于对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计划以电视专题片或动漫片方式拍摄系列片,以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二是于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在广西师范大学设立“桂学研究”广西特聘专家岗,聘任胡大雷为该岗特聘专家;2013年批准设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特聘专家岗,聘任张利群为该岗特聘专家;2014年批准设立“广西抗战文化暨桂林文化城研究”,聘任黄伟林为该岗特聘专家,使桂学研究成为广西人才战略及其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三是2012年作为建设单位的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批准建立广西高校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四是以胡大雷为首的研究团队,获得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将桂学研究提升到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层次,为广西获得的首个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的人文社科基础研究课题;除此之外,广西师范大学王朝元获批2011年广西社科项目“桂学概论研究”;胡大雷、唐凌、黄伟林、王德明、张利群、杜海军、李江等相继获得广西桂学研究会项目。五是所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多次组织桂学研究研讨会、座谈会以及桂学研究系列讲座,在校内建立跨学科、跨院所、多学科综合研究与协同创新机制,提供科研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支撑和保障。所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近期出版“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丛书”6部,“审美人类学研究丛书”10部,“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10部。六是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桂学研究”研究生班,首届学员100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文化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充分利用高校办学及其学科教育优势培养地方性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文学院还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桂学研究方向、开设桂学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立桂学研究硕博论文选题。七是于2013年开始,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办《桂学研究》年刊,提供除广西桂学研究会创办《桂学》刊物之外的又一个桂学研究平台。八是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于2014年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开展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中国南疆研究”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为桂学研究提供学术创新平台。

(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桂学研究瞭望”专栏平台

2009年,《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率先开辟“桂学研究瞭望”专题栏目,由容本镇担任主持人,他在“开栏语”中阐明创办专栏宗旨:“就是要为桂学研究提供一个成果展示与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我们希望,透过这个窗口和平台,人们能感知到广西文化的悠远与厚重,倾听到桂学研究奋力前行的铿锵之声!” 这一学术专栏从2009年第6期开办至今,已连续出版20多期,每期都发表相关论文4—6篇,共有近百篇桂学研究论文发表。广西桂学研究学者专家潘琦、吕余生、容本镇、陈洛、黄健、韦苏文、过伟、江建文、陈学璞、蒋钦辉、汤松波、郑超雄、胡大雷、李建平、张利群、黄伟林、王建平、过竹等相继在这一专栏发表桂学研究论文,形成该刊及其专栏特色与优势,也以之形成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及其成果载体,真正使之成为桂学研究的“窗口和平台”,达到“桂学研究瞭望”的目的,成为桂学研究重要的支撑力量。2014年,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开展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桂学研究瞭望”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在全国高校社科期刊217种特色栏目中排在第46位,跻身前50强。

除此之外,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梧州学院、贺州学院、河池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桂林图书馆等科研院所、高校、文化单位也纷纷组成桂学研究团队,形成桂学研究蓬勃发展之势。

桂学从提出到兴起,再到崛起,与近年来研究平台建设密切相关,也与长期以来的文化学术积淀、积累、孕育、培育、建设密切相关。总体观之,桂学研究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为桂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与雄厚条件,其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平台建立起桂学发展及其桂学研究的组织、制度、体制、机制、政策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提供了广西文化学术发展的优良环境与条件;二是通过平台建设有效整合资源、聚集人才、优化结构、协同创新,形成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综合与整体力量,是继文学桂军崛起之后,形成文化桂军崛起、学术桂学崛起之势;三是通过平台建设更好发挥桂学研究的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创新作用,有利于获得重大科研项目及其重大学术研究成果的突破,更有利于扩大桂学研究的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

二、桂学研究项目建设

桂学研究以项目研究为龙头,建立起强有力的学术研究机制;广西桂学研究会实施项目建设工程,建立起桂学研究的制度、体制、机制、政策保障体系。桂学研究的项目规划、建设、培育的指导性意义,以及项目所产生的激励、规范、保障学术研究的导向性作用,成为桂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优势。

(一)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申报成功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大雷主持“桂学研究”获得2012年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申报成功,这是广西首个人文社科基础研究类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也是桂学研究国家社科项目申报零的突破。该项目开题报告会邀请了全国著名学者专家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詹福瑞,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张国星等,他们对项目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中肯建议。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作为开题报告会专家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桂学研究”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申报成功,标志着桂学研究进入国家社科发展战略范围,也标志着广西师范大学社科研究进入了高水平行列,是广西社科研究的大事。 该项目申报成功的原因和理由在于:一方面申报者具备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及其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区整合资源构成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再一方面是项目申报书内容材料丰富、思路清晰、论证严谨,获得评审专家认定及其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依据项目申报书材料,将其重点撮要进行概述,以期总结项目申报经验,实现其示范借鉴作用。

项目总体思路:以构建桂学体系的总体框架、探索桂学在当代的应用为主体展开,服从于“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总目标,以发现、总结桂学在中华地域之学中的特殊性为总体思路。桂学研究特别着重广西在中华地域的边疆位置、广西在中华民族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各民族的和谐融通、广西在对外开放中面向东南亚的地位这三大特殊性来进行。一方面通过对桂学历时性纵向学术史及其历代文献资料、文化现象等的学术研究,探索桂学学术发展规律、性质、特征、功能、价值、意义,达到建构桂学学术史观、史料、史论、史鉴的学术史体系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桂学共时性横向的文化学术形态、类型、结构、构成要素、关系等的学术研究,探索桂学特质、内涵、传统、精神及其理论构成和结构系统及其应用价值,达到建构桂学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学科体系、学术范式的目标。形成桂学理论科学完整的框架,确立桂学的学科性质,使桂学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独立品格和特色的地方学问、专业学科、专门学术。

项目总体框架:总体框架为桂学的“学”、“源”、“本”、“魂”、“用”研究。最关键是“桂学之魂”,是桂人精神、各民族的民族精神;“桂学之魂”系于“桂学之源”,“桂学之魂”是由一系列文化活动表现出来的;“桂学之本”立于“桂学之源”,“桂学之源”被记载在一切形态的桂学文献中。在桂学研究总体框架中,以“桂学之学”为高,它是整体性的桂学研究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总结;在桂学研究总体框架中,又以“桂学之用”为先,桂学研究的落脚点就在于“桂学之用”。由此,突出了广西地域特殊的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了桂学的诞生、构成、成长及发挥作用的过程,突出了桂学不同于其他地域之学的特性。

项目研究方法:一是“鉴之各专门之学”,即立足于桂学研究,而又借鉴各专门之学,把新的学术视野与各专门之学的理论结合起来。二是“较之各地域之学”,在桂学研究中,尽可能与岭南学、徽学、湘学、楚学、藏学等地域学术做比较,在比较中得出中华文化的共同点与桂学的特殊点。加强桂学研究的严谨性论证,必须遵循学术研究的自身规律,秉持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严谨负责的态度,实现对桂学研究真理性的追求。提升桂学研究的学术品位,使其步入系统化、理论化、整体化的学术轨道。三是“考之诸学术之学”,以学术研究引领桂学诸领域的研究,尤其是“桂学理论研究”、“桂学应用研究”,以历史与逻辑的方式理解、阐释广西诸学术的脉络、理论原型的系统,注重历史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宏观考察与个案探究相结合,融通多门学科,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上宏观地审视广西学术的发展衍变轨迹,进而凸显出广西学术在桂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四是“助之以科技之学”,发挥当代科学技术优长,特别是强大的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功能、博物馆之实物和图像,在文献资料上,取得远超古人的海量信息,然后从容选择,谨慎释读。五是“证之以实物之学”,考察诸民族民间文化的构成与实际运用,还原其仪式、程序;充分利用广西出土文物,把石刻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考察这些实物形态在现实中的作用,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

项目内容具体表现在六项子课题中,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其一,桂学理论研究。奠定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确立桂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依据,以其纲举目张。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六方面:一是桂学本体论的元研究,指针对桂学自身的研究,即桂学研究的研究,包括桂学研究对象、范围、渊源、内容、性质、特征、(学术特质研究)价值、意义等系统构成等内容;二是桂学建构论的历史渊源研究,包括古代桂学源流、过程阶段、发展脉络的学术史论内容;三是桂学构成论的学科体系研究,包括地方学学科与跨学科形态、类型、要素构成、学术范式等内容;四是桂学方法论的理论方法研究,包括学科与跨学科理论方法、比较文化学理论方法、人类学理论方法、民族学理论方法等内容;五是桂学资源论的文献资料研究,包括文献资料形态、类型、发掘、整理、保护与利用等内容;六是桂学价值论的评价体系研究,包括桂学研究功能、价值、地位、特色、优势及其学术与应用效益。

其二,桂学文献研究。桂学基本文献,是桂学研究的文本依据,桂学基本文献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传统。从时间上说,桂学文献自西汉至当今,包括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地域上说,虽然大部分保存于我们广西,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亦有大量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而且,近代以来,海外亦有很多人研究广西,亦保存有很多研究广西的文献;从材质上说,包括手抄本、印刷本、石刻、出土文物文献等。桂学研究文献内容丰富。本研究对其进行规范、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内容为二:一是将在广泛而深入的文献调研、摸清桂学文献家底的基础上,以“综述”概略桂学历代文献,尤其是编制桂学研究最有特色的、与喀斯特地貌相一致的文献载体——广西石刻文献资料集与广西石刻目录等,使人们对广西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种类、特点、特色、存佚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二是从众多的桂学文献中遴选精华要籍,以提要方式加以介绍、推评。

其三,桂学学术史研究。桂学学术史的梳理,既是对已有桂学成果的清理,追溯桂学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希望从桂学的历史发展中吸取智慧和经验,总结出桂学研究的规律与特色,为桂学理论及桂学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桂学研究史上主要的研究者及其思想;二、桂学研究历史上的主要著作及其内容、特色与贡献;三、桂学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起因;四、桂学研究与中华民族学术研究的关系;五、桂学研究发展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特点;六、桂学研究的总体特色、规律与成就。

其四,桂学与广西古代知识分子研究。广西古代知识分子,既是桂学传统的主要创造者,又是桂学传统的主要传承者。包括以下五大部分:一是广西古代知识分子的构成,遭贬谪而来的中原知识分子、本地知识分子,他们如何对待科举。二是广西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研究,如地处贫瘠而造福桑梓安享民风,处用兵之地而多忠义气节,“律己之廉、莅政之公、恤民之仁、体国之忠”的为官风度,开书院、设教席、编教材的兴办教育、传承文化,采风与向少数民族诗歌学习并得“江山之助”的诗学精神。三是广西古代知识分子的家族传统,即其家学、家训,其读书成业之道、治家如治国之道、人生做事之道、为人谦让之道、为家忠孝之道、为邻和睦人心之道等。四是广西古代知识分子对广西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看法,如对少数民族问题,对护边安国等。五是广西古代知识分子在本土文化建设与发展中承担的重任,如在其努力下东汉时期交趾升格改为交州,外籍人士远赴粤西任职为宦者与本土少数民族“酋领”的共同努力下的文化建设,整理本土人士著作及撰作地方志,广西古代文学集团、流派如何领全国风气之先等。

其五,多民族文化共存中的桂学精神研究。桂学产生于广西,这是一个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都有自身特征、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各民族文化精神构成桂学之魂,即桂学的人文精神。一是探索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探索从对广西各民族各自特殊性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入手,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搜集诸如实物、口述、抄本等民族民间文献,又对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侗族大歌、花山壁画以及丰富的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生命力的民族民间戏剧、民歌、曲艺形式等,探讨其特有的文化精神。二是探索广西各民族文化精神的共同性。如桂南采茶戏、桂剧、壮剧、邕剧、壮族舞蹈、彩调剧以及各地的多声部民歌,既有各自特点,但共同性也是明显的,这种共同性构成、体现出怎样的桂学人文精神;各具特点的各民族文化,怎样构成着桂学和谐的共同体;这种各民族和谐而构成的精神是桂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本区域最该传承而发扬光大的传统。

其六,桂学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桂学文化资源如何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明清时桂学就有应用之例,如明代宜山人李文凤编纂《越峤书》,清代桂林人刘名誉编纂《越事备考》、《越事备考安略》,系统介绍安南(今越南)的历史、山川风土人情、经济文化、与中国的关系等,为中越外交、对外关系提供材料。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桂学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问题,桂学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普世性表现在什么地方。二是广西如何利用地缘优势,在向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三是在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比较突出的形势下,桂学研究可以提供怎样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传统桂学文化资源转化问题、创新性呈现方式问题,当今,广西形成了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和实景演出三个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的文化品牌,如何以上述三大品牌为个案,研究当代桂学与广西历史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为文化建设如何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为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起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二)广西桂学研究会项目建设工程实施

广西桂学研究会从成立起,将桂学研究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方面积极鼓励支持申报国家、教育部、广西社科项目;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支持申报各种渠道的横向项目;再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设立学会项目。潘琦指出:“桂学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性,桂学要进行纵深的挖掘,要在客观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趋势下分析桂学地域特征的同时,展示这种地域化发展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与融合,从而彰显桂学的历史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缔造一方文化。近现代,在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下,广西出现了许多名人志士、英雄人物,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都应当成为桂学研究的重点;要用一种历史性的视角,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探索和系统梳理形成桂学的宏观发展线轴,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桂学立起来,打出去,并得到学术界的接纳和承认。” 基于这一思路,桂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广西本土,着眼于地域文化特色才具有学术优势,因此,学会设置研究项目选题具有导向性、取向性和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体现学会宗旨及其桂学研究目的。为此,学会通过面向学界及其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项目选题及其申报选题方式,于2011年批准立项15项,2012年批准立项19项,2013年批准立项15项。通过这些选题,可见目前桂学研究的大体面貌及其研究对象与内容。

2011年立项项目选题:潘琦“桂学概论”;吕余生“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的影响”;容本镇“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宗教舞蹈美学研究”;蒋钦挥“全州历史文化概况”;黄伟林“广西文化符号调查及研究”;彭鹏“国内外桂学研究综述”;韦苏文“广西民族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胡大雷“粤西士人研究”;王德明“‘杉湖十子’研究”;唐凌“桂柳运河的历史功能及其现代利用价值”;何婵娟“桂北石刻文学研究”;黄海云“广西历代宗教寺庙文化研究”;钟琼“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图书调查研究”;谢麟“广西美术发展与漓江画派的形成”;陈乃宣、陈付明(乃通)“乾隆名相·盛世重臣陈宏谋纪实”。

2012年立项项目选题:委托选题9项,吕余生“泛北部湾文化合作研究”;容本镇“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李建平“广西抗战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黄祖松“广西客家文化研究”;黄伟林“近现代桂学研究史料选”;张利群“桂学元理论研究”;韦吉锋“广西爱国思想文化研究”;黄家城“广西书法史研究”;梁扬“广西典籍概论”。招标选题10项,潘顺安“广西长寿文化研究”;熊昭明“合浦汉墓研究”;杜海军“广西摩崖石刻研究”;夏建军“广西书院资料编修”;漆招进“广西历代进士名典”;陈欣德“广西抗日战争史”;潘仁山“广西古村落调查与研究”;唐任伍、刘杨“广西红色文化研究”;汤松波(蒋耀强)“广西历代状元研究”;韦芳“李宗仁研究”。

2013年立项项目选题:李富强“广西人口较少民族资料集成”;阳崇波“刘三姐文献辑录与研究”;王枬“广西民族教育研究”;王建军“西江流域契约文书辑校”;李珍“灵渠文化与岭南开发”;何安益“广西宋代腰鼓的民族考古调查与研究”;彭子龙“广西历代经籍志”;曹俏萍“广西土司习惯法文化及其变迁研究”;李江“广西戏剧史”;翟鹏玉“那文化与中国东盟交往的生态范式研究”;卢萃宁“徐霞客广西游记研究”;秦纬鸿“《全粤西词》整理与研究”;黄树新“大藤峡起义文献集成”;周开保“桂林古建筑研究”;朱方“桂林饮食文化”。

潘琦在第二批研究项目签约仪式上讲话指出:“桂学研究会将成立一个课题管理小组:一是掌握进度,二是解决问题,三是做好服务,四是兑现报酬。课题负责人也表现有责任感、使命感,拿出最好水平,组织精英部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研究工作。” 为此,学会制定《广西桂学研究会科学研究管理办法》和《广西桂学研究会课题立项评审办法》,建立学会项目管理规则、申报与审批程序、检查评估与结题制度、激励与奖励机制,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及其成果落实。

三、“桂学文库”建设

桂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方式呈现,桂学研究标志性成果则以“桂学文库”建设及其集中展示的方式呈现。广西桂学研究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决定以出版“桂学文库”方式加强桂学研究学术精品成果建设工程,使“桂学文库”成为桂学学术研究机制、成果集中呈现的窗口、标志性成果展示的平台。根据广西桂学研究会综合近年来桂学讨论与桂学研究的一致性意见决定,目前桂学研究最为急迫和重要的两项工作,一是桂学基础理论研究,一是桂学文献资料整理,首先纳入“桂学文库”建设及其出版规划。

(一)桂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桂学序论》

2011年,“桂学文库”首部论著——潘琦主编《桂学序论》出版,标志着“桂学文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桂学序论》汇集近年来学者专家潘琦、吕余生、容本镇、陈洛、黄健、韦苏文、江建文、陈学璞、胡大雷、张利群、李建平、蒋钦辉、郑超雄、汤松波、黄伟林、王建平、过竹等有关“桂学”概念含义与内涵外延、学源与学脉、文化传统以及桂学研究对象范围、性质特征、功能价值、学科定位等基础理论问题讨论与研究成果。潘琦在该书“前言”中指出:“为了向世人展示一年多来桂学研究的成果,开宗明义地宣传桂学研究的目的、意义、丰富内涵和发展前景,广西桂学研究会特地赶在桂学研究会成立之前,编辑出版桂学文库首卷《桂学序论》。这是第一本关于桂学和桂学研究的书,带有‘开荒’的性质,填补了广西文化发展史上这一空白。” 当然,这也是桂学基础建设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为“桂学文库”出版工程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二)桂学文献资料整理成果《广西历代文献集成》

2013年,“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出版,标志着桂学文献资料整理取得重大成果。《广西历代文献集成》首批文献典籍为《契嵩集》、《蒋冕集》、《冯子材集》、《瓶山全集》、《杉湖十子诗钞》、《岑襄勤公奏稿》、《粤西通载》、《王鹏运集》、《况周颐集》、《韦丰华集》、《龙启瑞集》、《广西名胜志》、《赵柏岩集》,共13种53册。“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全部采用影印形式,以保证原始性和本真性,以著作者为主线,将同一著作者所知可寻的所有资料收集齐备,同时由整理者为每种文献撰写解题,概要介绍文献版本、内容、价值等方面情况。”

潘琦在《广西历代文献集成》首发式上讲话指出:“广西历史文献集成终于与读者见面,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标志着桂学三年内的重要成果。是一件集抢救、传承、利用于一体很有价值的工作。”他还要求继续加大广西文献典籍整理及其出版工作,拟推出下一批文献典籍整理成果,为桂学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基础。

目前,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广西社科院文史所、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单位都集聚专家学者展开这项抢救性保护和整理研究古籍文献工作。广西历代文献资料数量庞大,从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合编《广西文献名录》所收集到的书目看,可谓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也可谓工程浩大。仅就一个县而论,如全州县编纂“全州历史文化丛书”共15卷,其中有蒋冕著、唐振真等点校《湘皋集》;谢良琦著、熊柱注释、熊柱等点校《醉白堂诗文集》;石涛著、张振陆等点校《画语录》;谢济世著、黄南津等校注《梅庄杂著》;谢赐履著、蒋钦挥等点校《悦山堂诗集》;俞廷举著、唐志敏等点校《一园文集》;蒋励常著、蒋世玢等点校《岳麓文集》;蒋启敭著、蒋世玢等点校《问梅轩诗草偶存》;蒋琦龄注、蒋世玢等点校《空青水碧斋诗文集》;赵炳麟著、刘深等校注《赵柏岩集》;蒋良骐著、蒋椆媛等点校《东华集》等,构成一县文献典籍及其整理与研究之大观。因此,广西历代文献整理工作既需要全力以赴,也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精挑细选,慧眼识珠。广西桂学研究会将做好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图大业。

(三)广西桂学研究会项目实施的重要成果《广西文化符号》

广西桂学研究会项目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优异成绩,一批项目经过评审验收已顺利结题,陆续出版“桂学文库”著作多部。2011年首批立项的“广西文化符号调查及研究”项目,经过三年努力最终完成,于2014年出版由潘琦主编、黄伟林执行主编的《广西文化符号》一书。从2011年开始,“课题组分别在南宁、桂林、百色、北海、防城港、梧州等城市,通过举行座谈会、学术沙龙、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候选文化符号。经组织专家初步论证,最终确定了包括地理、历史、民族、人物、文化、神话、遗产、风物、工业等9大类别220个文化符号作为候选符号。在此基础上,又将候选符号按代表性、影响力、推广价值等三项指标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统计,课题组对220个候选文化符号进行了排名。经过综合评定,确定了113个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广西文化符号。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符号,每一个都从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节点上凝结和承载着广西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 潘琦指出:“这次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是一项别开生面、很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大体摸清了广西地域文化的基本情况以及广西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大格局中的影响力状况。这使我们能进一步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研究对策,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实现‘文化强桂’的战略目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对广西人文历史及其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而且本身也是一项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活动,为桂学研究提供选题对象与资源材料,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广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区位优势突出、民族特色鲜明的沿边、沿海、沿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容本镇以“桂学研究:从广西走向全国”为题撰文,认为:“广西地处祖国南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八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西文化在内涵上形成了刚毅勇诚、开放包容的品格与特质,在形式上则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这些广西文化符号包括桂林山水、刘三姐、壮族、漓江、桂林文化城、太平天国、百色起义、灵渠、山歌、绣球、北部湾等,是广西最具典型性、代表性、普遍性以及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的文化符号,也是广西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标志性符号。“为了更好地宣传广西文化符号,树立广西的文化形象,广西桂学研究会与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商定,借助广西电影集团强大的制作力量,把广西文化符号由文字、图片形式,拍摄成让人们更加喜闻乐见、传播面更广、受众群体更大的视听形式。根据拍摄的要求和特点,选取20个广西文化符号拍摄专题纪实片,每个文化符号拍摄一集,总片名定为《桂学故事——话说广西文化符号》。专题纪实片注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拍摄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形式,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让广西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而达到宣传和弘扬广西文化的目的。” 2014年8月1日,20集电视专题片《桂学故事——话说广西文化符号》在龙门水都正式开机。这是将文化研究成果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以生动故事、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方式转化为视听艺术形式,将会产生更为突出与明显的接受与传播效果,也将进一步推动广西文化传统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桂学研究与文化建设更为紧密地结合。

四、桂学对外学术交流

桂学对外学术交流及其文化交流包括范围大、内容广、途径多,目前所开展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基于作为地方学的桂学与其他各省的湘学、徽学、楚学、浙学等地方学相应而提出,因此主要通过对外省地方学进行考察调研以进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在广西桂学研究会组织下,外省考察调研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已开展多次。

(一)湖湘文化、徽学考察及学术交流

2010年7月,广西桂学研究会文化考察组一行5人赴湖南、安徽进行考察。在湖南长沙参加由湖南省文联组织座谈会,考察组和与会的湖南文联、社科院、社科联、《湖湘文库》编委会等单位学者专家交流,详细了解“湖湘文化”建设与研究及其《湖湘文库》出版情况,并着重了解“湘学”与“湖湘文化”研究状况。考察组实地考察湖南博物馆、岳麓书院、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橘子洲以及常德柳叶湖、桃花源、常德保卫战纪念碑等,获得很大收获和启发。考察组继而前往安徽,由安徽省文联安排与安徽大学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徽学研究中心座谈,实地考察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资料室与文献库、包公祠与李鸿章旧居、徽州古村落宏村与西递、九华山佛教圣地等。考察组回桂后旋即撰写并发表了调研报告 ,大致可从三方面反映考察情况。

其一,湖湘文化及其湘学考察情况。湘学是历史范畴,原指船山学,后包括湖湘学和近代湘学。湖湘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范畴,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宗教以及当地民间、民俗、民族等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内容,作为学术观念形态的湘学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湖湘文化及湘学代表人物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周敦颐、朱熹、胡安国、张轼、王船山、李腾芳、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毛泽东等;湖湘文化特征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研究成果标志为重点工程《湖湘文库》,分甲、乙两编,甲编为湖湘文献,计划出书445册,乙编为湖湘研究,计划出书255册,甲乙两编目前已出330册;重要专著有《湖湘文化通论》、《湖湘文化大观》、《湖湘文化宏观研究》、《湖湘文化论坛》、《湖湘学派史论》、《湘学史》、《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等;出版《湘学》、《湖湘文化》、《船山学刊》等期刊。

其二,徽州文化及其徽学考察情况。徽州文化狭义指古徽州(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地域的历史文化形态,广义指以徽州为核心的安徽地域的徽州文献与文书、历史文化遗存、徽商、徽派建筑等历史及其社会人文风貌所形成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总和;徽学狭义指徽州地域的徽州学,广义指以徽州为核心的安徽地域的历史文化研究积淀而成一种学术、学说、学派。徽州文化及其徽学涵盖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刻印、徽派版画、徽剧、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商、徽菜等。徽学及其徽派历史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程政、查士标、孙逸、汪元瑞、何震、汪关、程邃、黄土陵、戴震、黄宾虹等。徽学具有兼容性、开放性、学理性、儒学化等特征;徽派具有古朴、厚重、平民化、乡土性等风格特征。徽学研究机构主要有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等;徽学研究成果主要有《徽州文化全书》、《徽商研究》、《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徽州社会与佃仆制》、《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等论著;文献资料整理成果主要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汇编》、《徽学历史档案总目提要》、《徽州文书类目》、《徽州文书》、《徽人年谱合刊》、《新安学系录》等;出版刊物《徽学》、《徽州学研究》、《徽州文化研究》等。

其三,对桂学研究的启发与建议。考察组依据湘、徽两省的湖湘文化及其湘学、徽州文化及其徽学研究状况及其经验,为桂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两地经验共同点在于:一是领导重视,政策推动,经费支持,提供制度体制机制保障,如湖南省委省政府拨款7000万专项资金出版《湖湘文库》;二是研究基础扎实,重视文献收藏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三是搭建跨学科平台,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形成研究合力;四是加大激励奖励机制,推动项目实施及其成果创新;五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研究,面向国内外学界,确立学术研究导向;六是积极推动高校与社会联结,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基于这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以及提供给桂学研究的启发,课题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主要内容为:一是健全与完善桂学研究的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考虑将桂学研究纳入广西文化发展规划,并着手制定广西桂学研究发展计划;二是在广西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桂学研究基地及其专业图书资料库;三是建立桂学研究课题制,制定课题指南,实施项目招标制与项目委托制、项目责任制、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审批与验收制等规范与保障措施;四是建立“桂学研究”网站、创办“桂学”会刊、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桂学论坛”学术研讨会、开办“桂学讲坛”系列讲座;五是出版大型系列丛书“桂学文库”,并在广西高校学报及其各学术期刊开办“桂学研究”专题栏目;六是进行大规模广西历代文献资料普查、整理与社会调研、地方文化普查工作,摸清家底,摸清目标;等等。

(二)巴蜀文化考察及其学术交流

2011年,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率领文化考察团12人赴四川进行考察。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等领导及其省文联负责人热情接待广西考察团一行,针对两地文化建设、文艺创作与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交流。其后,考察团与省文联、省社科院及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康藏研究中心等学者专家座谈交流,相互介绍了巴蜀文化研究与桂学研究情况,双方表示希望能够建立桂蜀两地文化研究合作机制,寻求在抗战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合作。考察组还实地考察了峨眉山、乐山大佛、武侯祠、汶川地震遗址、北川新城、吉娜羌寨羌族文化、阿坝藏族文化、黄龙与九寨沟、藏羌甲蕃古城等。考察团会桂后撰写并发表考察报告,根据考察报告,概括三方面考察收获。

其一,巴蜀文化及其研究状况。“狭义的‘巴蜀文化’本是考古学的概念。现代对巴蜀文化的研究,一般从1929年12月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发现古蜀玉石窖藏算起,1934年郭沫若根据发掘情况提出‘西蜀文化’,1941年考古学家卫聚贤正式提出‘巴蜀文化研究’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对巴蜀文化的理解已经突破了考古学的范畴形成了广义的巴蜀文化概念。广义的巴蜀文化是四川、重庆地域文化的代名词。它包括了考古学意义上的巴蜀史前文化,同时,还包括了考古学意义之外的四川、重庆两地史前(考古)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当代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藏、羌、彝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 巴蜀文化具有代表性与标志性的文化形态有:自贡恐龙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邛窑遗址、罗家坝遗址、宝墩遗址、芒城遗址、古城遗址、鱼凫遗址等史前文化遗址与历史文化遗址;都江堰、武侯祠、蜀汉都城、杜甫草堂、蜀学、蜀道等历史文化;青城山道教、峨眉山佛教、乐山大佛、藏传佛教等宗教文化;以藏族、羌族、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川剧、川菜、茶馆、四川火锅、四川小吃、绵竹年画等民俗文化;司马相如、杨雄、诸葛亮、李白、杜甫、苏洵、苏轼、苏澈等古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沙汀、艾芜等近现代文化名人。巴蜀文化研究机构有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西华大学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蜀学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有《巴蜀文化研究集刊》、《蜀学》、《地方文化研究》等。目前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正在做两项重大工程:一是编纂《巴蜀文化通史》,从2006年启动,已经基本完成。该书共22卷,近千万字,采用“通论+专门史+大事记”体例框架,“通论”一卷阐述巴蜀文化从古至今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专门史”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分为18个门类分卷;“大事记”、“文献要览”、“研究论著索引”各一卷。二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工程,通过收集整理自先秦迄于1949年历代巴蜀学人撰著或其他人撰著反映巴蜀历史的重要典籍,使之成为大型文献典籍丛书,《巴蜀全书》(含《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巴蜀文献珍本善本》)共计1000余册,“整个工程将对历史上巴蜀文献的存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2000余种巴蜀文献编制联合目录,对500余部、20余万篇巴蜀文献进行精心校勘、注释和评论,对100种巴蜀文献善本文献进行考察和再造。全书将分装1000册,收录经部文献204种、史部文献588种、子部文献218种、集部文献216种,总字数约为4亿字,拟实现巴蜀文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例最新、使用最方便的编目”。

其二,巴蜀文化研究经验与特点及其对桂学研究的启发。考察团从学者专家介绍及其考察调研材料中概括出巴蜀文化研究特点及其经验。主要从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巴蜀文化研究意识强化的视角概括为七“强”:一是战略规划意识强;二是中华文化与巴蜀文化结合研究的意识强;三是学术自觉意识强;四是学术积累和传承意识强;五是经世致用意识强;六是学术创新意识强;七是跨区合作意识强。

这些研究经验及其研究特点,对桂学研究颇有启发,联系桂学研究实际,考察团提出四项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战略意识,寻求高层支持,建议编制桂学研究总体规划,将桂学研究纳入广西文化建设总体战略,争取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及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支持。二是明确战略重点,确立重点选题,提出高度重视八桂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联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进行桂学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中原文化对八桂文化影响,而且还需要研究八桂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建议召开学术研讨会,提炼重大、重点课题,组织专家集体攻关。三是坚持经世致用,重视积累传承,建议桂学研究面向社会现实,拓展应用研究途径;重视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在高校开设桂学研究相关课程,培养这一方向的研究生。四是建立开放视野,扩大国际影响,建议重视桂学研究与岭南文化、湖湘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寻求跨区域合作渠道;高度重视广西沿边、沿海的地理特点,建立与海外相关研究的建立渠道,扩大桂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其三,学者专家对桂学研究的关注和评价。考察团向四川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介绍桂学研究情况,引起他们极大兴趣与关注,也得到他们的评价及建议。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谭继和认为,桂学的提出打出了广西的文化品牌,提升了广西的文化品位,能够较好地展示广西的文化形象。自古以来,广西和四川两地的文化交流就很频繁,比如大夜郎文化圈的铜鼓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范成大也曾在广西、四川两地做官,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院苏宁认为,广西提出桂学很有价值,研究地缘政治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支撑文化的多样性。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院任新建认为,建立桂学,就是建立广西的文化地标。成都大学教授邓经武谈到,广西提出桂学并进行桂学研究,建构桂学体系,这样的动作令人佩服。成都大学教授刘兴均认为桂学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北部湾海洋文化以及南丹的白裤瑶都很有特色,值得开发和利用。这些专家学者对桂学研究的肯定与评价,一方面可作为他们对桂学研究的鼓励和鞭策,应该虚心向兄弟省市学习和取经,明确自身差距与不足,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奋斗,推动桂学研究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对桂学研究的期望,桂学是一个新兴的地方学学科,桂学研究是一项新兴事业,应该大有发展前景,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现已引起学界关注和肯定,足以说明其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所在;再一方面还可从专家学者的建议中深受启发,桂学与巴蜀文化及其蜀学有许多共同点及其历史文化关联,既需要建立跨区域的文化研究协同合作机制,又需要在两地历史文化的一些交叉点与契合点上找到突破口与生长点,由此扩大桂学研究的视野与领域。

(三)云南文化考察及其学术交流

2012年7月,由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率领赴云南文化考察团一行14人前往昆明,受到云南省长李纪恒等领导盛情欢迎与接待,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金介绍了云南发展文化事业、扶持文艺精品工程等方面的重要举措。考察团与省文联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就民族文化发展及其研究等进行座谈交流。考察团实地考察云南民族村,瑞丽市的畹町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保山市腾冲的和顺古镇、腾冲国殇墓园、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和李根源故居,迪庆香格里拉县的普达措公园、松赞林寺等云南重要人文胜地。考察团通过座谈交流与文化考察,感触良多,“用潘琦会长的话说,广西与云南,地理相邻、文化相近、风俗相通、感情相亲,云南在文化建设上给广西许多启迪,广西与云南可以在文化建设上有许多合作。云南文化考察,深感桂学研究大有可为,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要快做” 。考察团回桂后撰写并发表云南文化考察报告,结合云南文化建设及其研究经验与考察团体会认识,从如何学习借鉴云南经验以深化桂学研究的角度,分别从“系统深入呈现广西多民族文化”、“加大广西抗战文化传播力度”、“珍惜、利用和开发广西名人文化资源”、“加强广西边境文化的建设”、“整体打造桂菜文化品牌”等五方面阐发考察认识与体会。考察报告更多地运用比较方法,在学习借鉴云南文化建设发展经验的同时反思、反省与发现广西在此方面的某些缺陷与不足,更多地强调如何增强广西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出深化和推进桂学研究的思路与对策,正如考察报告结语所云:“云南文化考察给予我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要重视区域文化的总体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才可能发现特殊性、找到特质、呈现特色。广西文化之所以给人特色不鲜明的印象,不仅在于研究不深入,而且在于总体性的研究不足。因此,从总体性的层面,对广西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实迫在眉睫,而这,恰恰是以从总体性层面研究广西文化的桂学重任。”

其后,广西桂学研究会还陆续组织了漓湘文化、珠江—西江文化、勾町文化、云南文山壮族文化、湖南芷江抗战文化遗址、广西抗战文化遗址等调研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发表调研报告10多篇,形成桂学注重调研之风气,也推动了桂学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推动了桂学研究的发展。

综上所述,桂学研究现状表明,桂学基础建设成效突出,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研究成果初见成效,但任重道远,职责所在,离桂学学术品牌建设目标距离尚远。这只是一个起点,目标永远还在前面。 aI8ud2k32pdX8lUjJGvVbCYadCuCDvnIK3VDeBruEHhkJmw3kdI/lXkrVeKlz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