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在阅读中遇到“虽然……但是……”“不仅……还……”“不但……而且……”“因为……所以……”等具有逻辑关系的句式。对于这些句式和内容,我们都是通过意识情感对它们加以了解的。
事实上,在人类的思维中,语言只是一种方向的标志。对于思维中的这些方向,我们还是能敏锐地识别出来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感觉表象在我们的思维中起作用,但是这种敏锐的识别感确实存在。
那么,“感觉表象”它具体指什么,又有哪些特点呢?所谓的“感觉表象”,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些稳定的心理事实。“感觉表象”易于被捕捉,还能供人们不限时间地观察。相反,人类的思维逻辑运动却一直摇摆不定,令人难以捕捉,我们可以用“心理过渡”来描述它。那么,思维逻辑运动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肯定的是,它能作为不同表象之间的引导者,在它的帮助下,人们可以从一种表象进入另一种表象,也可以感觉到表象的渐弱或渐强。我们所坚持的方向的感觉会随着全盛时期的到来而逐渐消逝,那些语言的连词会让我们感受到思维逻辑转瞬即逝的运动感,这就像一个合理的句子被思维逻辑的连词唤醒了想象力一般。
我们说自己解了一个事物,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心灵全部的具体情感。有些人经常喜欢自我提问,那么,他们诉说某件事情意图的心理事实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一种与其他所有意图相反的完全确定的意图,因此,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绝对明显的。那么,这种绝对明显的心理状态中又存在多少感觉表象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使人感到失望,因为无论是词语的表象还是事情的表象,这种心理状态几乎都不包含。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和事情会逐渐进入人的心灵,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预期的意图都已经不存在了。
思维的趋向性论述中有两个看似相同,但含义却截然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思维已经明确完成的意识”和“明确的思维已经停止的意识”。思维已经明确完成的意识指的是一种预示语句降调心理状态,紧随其后的结果就是一种安静的心理状态。而明确的思维已经停止的意识指的是一种类似于语句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像我们在阅读逻辑颠倒的句子一样,总是“吞吞吐吐”。
在一个唯心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思维与思维的对象都是统一的。对象的存在取决于思维的进行,思维的存在取决于思考的对象。假设世界上只存在一种人类思维,那么,我们在讨论人类的思维时,就不需要再做过多的假设了。在唯一的人类思维面前,任何其他的思维都不过是它的想象,都只限于它的“那里”或“那时”。
人类的思维是如何认知的呢?我们普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在思维之外,总会有一个思维的代替品存在。也就是说,虽然人类的脑海中存有许多思维,但是每一种思维只对应一种对象。如果一个个体的思维能与另一个个体的思维相同,那么心理学家就称这个个体能够认知外部世界。我们能依据过去思维的对象对现在思维的对象进行判断,也能从过去思维的对象中选择一个对象,然后将其转化为一个独立的位置,这样,这个独立的位置就可以为过去和现在的思维提供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