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现场管理方法,可以使现场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班组长应当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标准化即按目标能确保质量、成本和交货期,而且安全地进行生产活动的规定。对企业来说,作业标准化规定的应该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好的作业方法。要使作业标准化,班组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进行训练。只要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熟悉和训练,无论是谁都可以进行作业。但能够作业不等于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掌握。其中,培训是让员工掌握标准化作业的要点。制订标准只是标准化的第一步,培训和实施是第二步,不断对标准进行改进是第三步,然后重新培训。
(2)要有规范约束。在进行作业时,作业标准对任何人都要有约束。作业标准是现场生产活动的法规,是作业的约束规定和条款,因此无论是谁都必须遵照执行,谁违反了规定就要受到处罚。从上一道工序、相关部门或间接的管理部门也都必须按作业标准行事,不能有任何异议。如果作业标准同实际情况确实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就应该考虑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而不是继续按照作业标准执行。
(3)要制订作业标准。为了杜绝浪费、不合适、不稳定等现象的发生,应明确现在规定的标准是唯一的作业方法。对作业而言,正确的方法在目前只有一种。和体育比赛纪录的刷新一样,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就要对旧标准进行修改,形成的新方法从而制订新的标准化作业。
该过程可以描述成制订标准、按标准执行、检查效果及采取对策。参照PDCA循环的提法,日常管理的过程可以概括成SDCA,其中,S是英语单词“标准”(Standard)的第一个字母。换而言之,质量改进遵循的是PDCA循环,而现场管理遵循的是SDCA循环。
(1)作业书面化指的是将作业标准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起着正确指导员工从事某项作业的作用。
(2)作业指导书要明确作业要求的5W1H。
①作业名称——做什么(What)。
②作业人——谁去做(Who)。
③作业时间——什么时候做,在哪道工序前或哪道工序后(When)。
④作业地点——在哪儿做(Where)。
⑤作业目的——为什么要这么做(Why)。
⑥作业方式——所用工具及作业方法、关键点(How)。
(3)作业指导书是在日常生产的现场中使用,它要求以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阐述作业要求。
编制好作业指导书后,班组长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每一个操作者遵照执行,因为员工很容易自以为是、想当然地行事。因此,一定要让操作者按照规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班组长的重要任务,首先就是要指导操作者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三现法是指在现场发现问题时,应做到三个“即刻”:即刻前往现场、即刻了解现场实情、即刻处理现场问题。
(1)行为前的思维模式。班组长应时刻关注: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已到什么程度?
行为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做什么准备?需要依次通知哪些相关人?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需要先行上报与否?需要先采取哪些预防性措施?
(2)“即刻了解现场实情”的工作要点。班组长应关注:事情的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已采取哪些防范措施?需要立即增加什么防范措施?有无人员伤害?有无财产损失?有无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什么原因?详细过程是怎样?是否通知了有关部门?主要责任人是谁?这些都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好相关记录。
(3)“即可处理现场问题”的工作要点。安全第一,该撤离的立即撤离;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及时通知协作部门;尽快恢复现场秩序;按正确决策分步骤进行解决;实施过程控制和监督;及时进行验收;尽快恢复正常作业;排除后遗症的例行检查;拟出总结材料并及时汇报。
(1)即刻前往现场的作用。任何问题的发生都存在一个时间确定的问题,抓住时界问题,就能尽可能减少事态朝坏的方面转化的可能性;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其正面效应也将随之增强。
从企业的成本原则和效益原则出发,任何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就是对这两个原则的尊重。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问题现场,不但提高了管理者的威信,而且还营造出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同时杜绝了可能形成的权力真空。形成权力真空,是所有问题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特别是现场被无经验者操纵,其后果的严重性不堪设想。恶性事故与良性事故有时也就在一时之差:及时控制了,可能变成良性事故;不能及时控制,瞬间就可能转化为恶性事故。
(2)即刻了解实情的作用。即刻了解实情,不单单是使决策具备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决策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全面性、权威性。即刻了解实情是防范一种事态掩盖另一事态的必要措施,缺乏这一措施,就算制止了显在明处的事态恶化,也会因为藏在暗处的事态恶化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即时了解实情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必要举措,只有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观察,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住事态的恶化;即时观察不仅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能为善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以保证问题处理的时效性。即刻了解实情,记录全过程,也能为企业留下一份较为全面的资料,以备在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进行参考。
(3)即刻处理问题的作用。问题出现了,就要立即将其处理,不然只会让问题搁置或恶化。无论从根本原则出发还是从效益原则出发,只要是问题就应该及时处理;否则就会加大资源的损失。对问题朝良性方向转变抱有幻想,不采取任何防范性措施,就会丧失非常多的机会。秩序是企业作业正常化的第一要素,有问题不及时处理,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秩序,流水作业节拍一经打乱,要想恢复肯定会损失许多企业资源;如不及时处理,其损失必将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对人际关系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将可能影响全体员工的心态,影响企业的团队精神,降低全员劳动生产率。及时处理好各类已出现的问题,不仅维持了企业的正常作业秩序,而且维护了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保持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时处理好各类已出现的问题,既能维持班组长的形象,又能维护企业的形象。
现场巡视是指管理者深入作业现场,执行管理职能,发现问题并即时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现场管理的作业方法。现场巡视是以“巡”与“视”为主要作业行为,并且其行为的范围约定在企业各类作业的发生点和进行地。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看一百份报告,听一百次汇报,不如亲自到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印象深刻。
(1)诊断与确定管理结果;
(2)及时发现新情况;
(3)把握第一手真实情报;
(4)增进与基层的沟通。
(1)定期巡视与非定期巡视。
①定期巡视是按确定时间巡视。比如,每周六全体管理者对各个工作部门进行巡视,每天上午工作前对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巡视。这是一种常规的巡视方法。
②不定期巡视是一种机动进行的现场巡视,可以随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巡视者的巡视是带有目的性的。
(2)全面巡视与专题巡视。
①全面巡视是对整个现场的巡视。
②专题巡视是按巡视内容来确定巡视方法,如作业人员的素养巡视、生产安全巡视、物品摆放巡视等。
(3)个人巡视与群体巡视。
①个人巡视是某部门经理或班组长一个人单独进行巡视,巡视内容由工作性质而定。
②群体巡视是召集各部门人员,组成一个巡视小组,对生产现场进行规模较大的巡视。
(4)重点巡视与一般巡视。
①重点巡视就是对重点生产环节、重要生产地点进行有目的的抽验。
②一般巡视就是对所有生产环节、所有生产地点进行全面的巡视。
班组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单一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班组长可以采用不定期巡视法和全面巡视法相结合,也可以采用群体巡视法和重点抽查法相结合,确保更好地达到巡视现场的目的。
(1)确定巡视的目的、范围、方式和时间;
(2)做好本班组的工作安排并在看板上做好去向登记;
(3)必须按照规定换好去作业现场应穿戴的一切防护用品,佩戴好个人识别标识;
(4)清理出随身的违规物品;
(5)需要时做好全身消毒、消菌工作;
(6)不管到什么样的现场,都不得吸烟;
(7)按规定予以出入现场的登记;
(8)接受现场保安人员行动路线的指挥。
生产中有些作业点,可以影响或制约整个作业流程的效率和节拍,这些点就是关键作业点,也是可控制点,控制这些可控制点就可能控制全线。现场巡视加强对这些点的重点注意程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时刻确定有无安全隐患;
(2)作业人员的状况、出勤率、实到人数、违规人数等;
(3)秩序状况正常与否;
(4)作业节拍是否正常;
(5)是否出现品质问题;
(6)有否出现作业意外中断的情况;
(7)设备的安全使用状况;
(8)动力设备及动力通道的保养状况;
(9)物流通道、人行通道的顺畅情况;
(10)安保人员的到位情况;
(11)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12)综合分析记录;
(13)综合评价报告;
(14)责任人签名。
对于现场管理而言,清楚地认识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5Why法是现场管理发现问题根源并有效加以解决的工具。因此,在现场管理中,班组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5Why法,不断发掘现场中各种表面或潜在的问题,分析、揭示问题的根源,在及时解决问题时,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问题重复发生,从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实现高效生产。
所谓5Why法,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点或事件,通过连续追问五个“Why”(为什么),以找到真正原因的方法。
在生产作业管理中,5Why法对于问题的分析一般包括制造、检验和体系三个层次(图1-2),每个层次经过连续5次或多次询问,就可发现根本问题,并寻求出解决方法。
图1-2 5Why法分析三层次
5Why法是一种深度分析法和诊断性技术,用于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其根源会引起恰当的定义问题。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5Why法的运用,请看下面的案例。
问题(异况):地板上有很多铁屑。
(1)问:“为什么你将铁屑撒在地面上?”
答:“因为地面有点滑,不安全。”
(2)问:“为什么会滑,不安全?”
答:“因为那里有油渍。”
(3)问:“为什么会有油渍?”
答:“因为机器在滴油。”
(4)问:“为什么会滴油?”
答:“因为油是从连接器泄漏出来的。”
(5)问“为什么会泄漏?”
答:“因为连接器内的橡胶油封已经被磨损了。”
在上述案例中,经过连续5次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是“橡胶油封已经被磨损”,然后依此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确保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在5Why法的使用过程中,一般至少需要问5个“为什么”,但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问3次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有时也许要问8次或更多次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总而言之,5Why法的原则是必须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之后才可停止提问。
5Why法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急于立即解决“问题”(表面问题或间接问题),而旨在找出问题的根源,制订长期的对策,以便防止类似的问题或异况再发生。
5Why法与传统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区别,二者的效果也截然不同。5Why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满足客户需求。对明确的问题根源做清晰的剖析,对缺乏的能力做出说明,以便发现问题,并重视潜在的系统性问题。
(2)具体操作运用十分简单。5Why法能够简单地呈现出因果路径,并将因果概括成摘要,而不需要技术细节,容易被他人理解。
5Why法是一种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原因的层层分解、剖析,从而找一个问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5Why法的实施步骤,如图1-2所示。
(1)识别问题。初步了解了一个复杂或模糊问题的某些信息后,问:我知道什么?
(2)澄清问题。澄清问题,以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问:实际发生了什么?应该发生什么?
(3)分析问题。尽可能地将问题分解成小的、独立的元素。问:关于此问题我还知道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子问题?
(4)查找原因。集中查找问题原因的实际要点。问:应去哪里?了解什么?谁可能掌握问题的有关信息?
(5)把握倾向。在问“为什么”之前,先把握问题的倾向。问:谁?哪个?何时?多少频次?多大量?
(6)判断原因。验证可见原因,并依据事实确认问题的直接原因。问:为什么发生问题?能否发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如不能,什么是潜在原因?如何核实最可能的潜在原因?如何确认直接原因?
(7)逐级排查。建立原因关系链,层层确认,直到找到根本原因。问:处理直接原因能否防止再发?如不能,能否发现下级原因?下级原因是什么?如何核实下级原因?处理了下级原因能否防止再发?
(8)制定对策。制订合理对策,去除根本原因,有效解决问题。问:纠正措施能否防止问题发生?对策是否有效?如何确认?
为确保5Why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当编制如表1-4所示的5Why法检查表,以督促在运用5Why法的过程中按照正常的步骤进行。
表1-4 5Why法检查表
注:在“项目”栏中,已执行项目打“√”,未执行项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