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藏文化与艺术

1 歌舞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舞蹈往往与民歌结合在一起,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这些舞蹈或轻盈舒缓,或粗犷奔放、风格独特,是中国民族歌舞园地里的一朵奇葩。藏族同胞的歌舞种类繁多,有圆圈歌舞(顿足为节、连臂踏歌)、踢踏舞(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变化);还有圆润舒展的弦子舞、金铃银鼓相伴的热巴舞、后藏大鼓舞和前藏腰鼓舞等。这些歌舞在各种民族节日里经常有机会见到。

2 唐卡

唐卡据说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刺绣或绘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再用彩缎装裱。唐卡以壁画艺术为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邻近地区交流,并吸取其他民族新的绘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山南昌珠寺保存的一幅用珍珠镶嵌的唐卡《观音憩息图》共使用29020颗珍珠、1997粒珊瑚、185颗绿松石等串缀而成,尤为珍贵。在藏族人的眼中,唐卡不仅是艺术观赏品,更是可唤起人们佛性、由佛教徒随时供奉的神圣物品。许多唐卡的背面写有咒语,并请高僧大德给予开光、加持,使其具有灵气。唐卡取材广泛,除描述宗教题材之外,还有表现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的,也有反映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的科学唐卡。

3 壁画与雕刻

建筑物(如寺院、宫殿)墙壁上的壁画,是西藏最常见的绘画艺术形式。西藏壁画题材除佛和佛教图案外,还有对劳动生产、建筑场面、战争、狩猎、歌舞奏乐、民族体育、佛事活动的真实描绘。在西藏游览,还常常能在崖壁、经板、玛尼石片、骨器、铁器、法器和古建筑物上看到各种石雕和浮雕。这些雕刻内容多为宗教形象和故事,雕刻手法多随形构图、因材施刀,刀法刚健有力而又轻快自如。在西藏,刻有宗教内容的石刻经常被堆放在路旁或其他显眼地方,称为“玛尼堆”,藏族人认为对着它们磕长头或者绕它们转经是修行积德的方式。

4 藏戏

藏戏传说是在15世纪初由噶举派高僧汤东结布(1385~1464)所创,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戏结合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及宗教舞蹈等艺术形式,并配以不同的角色、道具等进行演出,形成以唱为主,唱、舞、韵、技、艺相结合的一套程式。

藏戏分成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系统,它们在语言、唱腔、歌舞及内容上都有所区别。藏戏与西藏宗教关系紧密,哲蚌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藏戏节,演出剧目包括《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苏吉尼玛》《朗萨雯波》《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登》八大传统剧目。

5 《格萨尔王传》

在西藏旅行时常会听到格萨尔王这个名字,很多名山大川以及周围的神迹也都与他有关。

格萨尔王是西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由藏族民间艺人口耳相传,说唱的内容便是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的时代背景为11世纪前后,当时吐蕃政权迅速瓦解,雪域高原上大小氏族部落互相征伐、战乱不断,这时候作为救世主的天神之子格萨尔出现了。格萨尔幼年时不仅经常浪迹荒野,而且还要与家族里企图陷害他的亲戚斗智斗勇。年轻的格萨尔不仅屡屡化险为夷,而且还掌握了降魔驱邪的法力。成年以后的格萨尔在赛马会上英勇夺魁,被拥立为王,从此开始了他四处降妖除魔的征程。《格萨尔王传》多数篇幅讲述的就是格萨尔王如何南征北战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鬼怪,最终平定内乱,弘扬佛法等事迹。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除散文部分外,仅史诗部分就有100万~150万行,史诗估计有36部,1500万字。由于一直是口头流传,《格萨尔王传》现存传世抄本、刻本近300种。收录较为齐全,且可以明确断代的刻本是1716年于北京刊印的蒙文本。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行吟艺人在当地被称为“仲肯”,他们仅仅以说唱《格萨尔王传》为生,每逢传统节日、体育赛事、牧场闲暇及婚丧嫁娶等重大日子,便走乡串户为牧民们说唱《格萨尔王传》。

6 六世达赖的情歌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时已14岁,此前仓央嘉措生活在民间,虽然家中世代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但这个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写下了许多缠绵悱恻的诗歌,至今广泛流传,驰名中外。

仓央嘉措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以及遭受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语言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情歌》藏文原著,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目前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法、日、俄、印等文字译本,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7 藏医

藏医学迄今已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有史可考的已达1000多年,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位居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列。

藏医认为,人体是由隆(气)、赤巴(火)、培根(水、土)三大基本要素和七种物质构成(即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此外,还有汗、尿、大便三种排泄物。而人产生疾病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外因两种,内因是隆、赤巴、培根三元素失调;外因包括气候变化、起居不适、饮食不节、外伤等。藏医记载的疾病有404种,其中101种不治自愈,101种可治愈,101种治而不愈,101种不可治。根据不同的病症,藏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治法——以饮食及药物为主,强调根据季节调整饮食和起居;外治法——包括针刺放血、按摩、外擦、火灸、拔罐、药熏、敷烫、药水浴、穿刺等。

8 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有影响力的民族药学之一。

藏药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运动系统、皮肤疾病方面有着奇特功效。目前常用的藏药共有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包括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紫草茸、紫胶虫等。 gSFzsVJ5Si4hsxA2WvU5Rl6X1mXauKfomWGzc3dnWPV/tV9VhN7DfNuZz9TdXq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