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草纲目》为明李时珍所著,载有药物1892种,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插图,方剂11096首,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内容,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巨大。

《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品种近1900种,但有许多品种没有在释名和集解两项中对药物的特征进行描述或给出插图,一千多幅插图为线条图,对品种的细节表现也不清。因为该书形成年代距现代有几百年,虽然有些药物名称与现代药物名称相同,也不能据此确定与现代药物为同一品种。故我们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考证明确的品种。在选择品种时,我们主要依据刘衡如、刘山永《本草纲目》校点本中药物品种特征及分布有描述及插图与描述特征相符来选择品种,同时参考了谢宗万编写的《本草纲目彩色图鉴》中对《本草纲目》所载品种的考证内容。我们按照考证明确、现代常见常用的原则选择了《本草纲目》中常用的中药530多种。

《本草纲目》中许多品种的描述非常详细,甚至包括药物名称的由来、典故等内容。我们本着突出实用性的原则,选择原著中对药物应用的描述文字,如气味、主治、附方,文字编写尽量忠于原著,目的是呈献给读者实用的原汁原味的内容。并给530多个品种配上药材、矿物、药用植物、动物等的彩色图片。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妥及疏漏之处,特别是品种考证及配图方面,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会有不同的解读,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5月 tOaKcd2KCa+m4UOa7Z5uC1Lm2XZm8d8lwcdECWi7afFDrkx/k/eoj6nh86rViszh



第一卷

金石部

4oFWYT2aSn2rB9t00IRf1uBpD8Xfc5d7WhM112B015N1ZFKZL2k6gWMRwEgKysrm

铜青

【释名】 铜绿。

【气味】 酸,平,微毒。

【主治】 妇人血气心痛,合金疮止血,明目,去肤赤息肉。主风烂眼泪出。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铜青

【附方】 ①风痰卒中。碧林丹,治痰涎潮盛,卒中不语,及一切风瘫。用生绿二两,乳细,水化去石,慢火熬干,取辰日、辰时、辰位上修合,再研入麝香一分,糯米粉糊和丸弹子大,阴干。卒中者,每丸作二服,薄荷酒研下。余风,朱砂酒化下。吐出青碧涎,泻下恶物,大效。治小儿,用绿云丹:铜绿不计多少,研粉,醋面糊丸芡子大。每薄荷酒化服一丸,须臾吐涎如胶,神效。②烂弦风眼。铜青,水调涂碗底,以艾熏干,刮下,涂烂处。③赤发秃落。油磨铜钱衣,涂之即生。④面黡黑痣。以草划破,铜绿末敷之,三日勿洗水,自落;厚者,再上之。⑤走马牙疳。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之立愈。⑥口鼻疳疮。铜青、枯矾等分,研敷之;又方。人中白一钱,铜绿三分,研敷之。⑦杨梅毒疮。铜绿醋煮研末,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掺。⑧臁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化熬,以厚纸拖过,表里别以纸隔贴之。出水妙。亦治杨梅疮及虫咬。⑨诸蛇螫毒。铜青敷之。⑩百虫入耳。生油调铜绿滴入。⑪头上生虱。铜青、明矾末,掺之。 4oFWYT2aSn2rB9t00IRf1uBpD8Xfc5d7WhM112B015N1ZFKZL2k6gWMRwEgKys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