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着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至肘部外侧(曲池、肘髎),再沿上臂外侧前缘(手五里、臂臑),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
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