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型号不同,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摩托车由发动机部分、传动部分、车架部分、行走部分、前、后减振装置、电气仪表部分、操纵部分等组成,如图1-5所示。
图1-5 摩托车的组成
1—操纵部分;2—电气仪表部分;3—前减振器;4—行走部分;5—车架部分;6—发动机部分;7—传动部分;8—后减振器
发动机是摩托车行驶的动力来源。它通过燃料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发动机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等组成。图1-6所示为发动机总成实物,图1-7所示为发动机与传动部分剖面图。
图1-6 发动机总成实物
图1-7 发动机与传动部分剖开实物与剖面图
1 机体
机体由曲轴箱、汽缸盖、汽缸头、汽缸体等组成。
①曲轴箱实物如图1-8所示。曲轴箱的作用是支承和安装整个发动机的其他零部件、承受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各种冲击力和转矩。
图1-8 曲轴箱实物
②汽缸体(图1-9)是发动机完成工作循环的场所,也是活塞运动的轨道,它承受着高温高压的作用,由于外表铸有若干散热片,还起散发热量的作用。
图1-9 汽缸体
汽缸盖(图1-10)的作用是用来封闭汽缸的上盖,与汽缸体及活塞顶部共同构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汽缸盖上也铸有很多散热片,起散热作用;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还设有汽缸头(图1-11),汽缸头的作用是用来固定进排气门,与汽缸体及活塞顶部组成燃烧室,外表也铸有散热片,起散热作用。
图1-10 发动机的汽缸盖(二冲程发动机)
图1-11 四冲程发动机的汽缸头
2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组、连杆组、曲轴组。
①活塞组的作用是与汽缸盖构成燃烧室,与汽缸体构成汽缸工作容积,承受气体压力并做功。如图1-12所示,活塞组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活塞销挡圈。典型活塞环如图1-13所示,活塞如图1-14所示。
图1-12 活塞组
图1-13 活塞环
图1-14 活塞
②连杆组的作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将活塞的直线运动变为曲轴的转动。连杆组包括连杆及连杆大小头轴承。
③曲轴组的作用通过连杆将活塞往复运动变为自身的旋转运动,驱动附件并输出功率。由于曲轴组在工作时受拉、压、弯、扭等交变载荷,容易引起疲劳和振动,因此要求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及平衡性。曲轴组包括曲轴和飞轮。曲轴与连杆实物如图1-15所示。
图1-15 曲轴与连杆实物
3 配气系统
配气系统的作用是实现发动机汽缸中混合气的更换,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新鲜混合气吸入汽缸,并把燃烧后的废气从汽缸中排出。配气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
①进气系统 主要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歧管)及配气机构组成,如图1-16所示。
图1-16 进气系统
1—空气滤清器;2—化油器;3—进气管
配气机构现在采用的有两种方式:气孔式、气门式。
二冲程发动机采用气孔式,四冲程发动机则采用气门式。气孔式结构比较简单,气门式结构比较复杂。
②排气系统 主要由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组成,如图1-17所示。
图1-17 排气系统
四冲程发动机配气机构主要零件如图1-18所示,气门组零件如图1-19所示。
图1-18 配气机构主要零件
图1-19 气门组零件
4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作用是及时提供足够强度的电火花,点燃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传统点火系统由蓄电池、断电器、磁电机、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如图1-20所示。
图1-20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
1—火花塞;2—断电器;3—磁电机;4—点火线圈;5—电容器;6—高压导线;7—点火开关;8—蓄电池
CDI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由电子点火器(也称点火控制器)代替断电器。
点火系统主要零件如图1-21所示。
图1-21 点火系统主要零件
摩托车发动机的点火电源有蓄电池和磁电机两种,基本原理相似:磁电机或蓄电池发出的电,经过电子点火器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点火线圈将低压升为高压(通常为10000V以上)后,供给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点火系统不仅保证点火,而且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点火时机,以保证在汽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充分地燃烧,使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转。
5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润滑发动机中相互摩擦零件的表面,以减小磨损。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由机油箱(图1-22)、机油滤清器(图1-23)、机油泵(图1-24)及油路通道组成。
图1-22 机油箱
由于摩托车要求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所以润滑系统结构非常紧凑,油路通道几乎不用油管,而是借助于箱体上的孔和沟槽。机油滤清器常采用网式和离心式两种,而机油泵多采用体积较小的转子泵。
图1-23 机油滤清器
图1-24 机油泵
两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混合油润滑方式(汽油和机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另一种是分离润滑方式(图1-25)。烧混合油二冲程发动机,无所谓润滑系统;采用分离润滑的二冲程发动机,其润滑系统由一个机油箱和一个机油泵(也叫滑油泵、点滴泵)组成。
图1-25 分离润滑系统
1—油门转把;2—减速齿轮;3—润滑油泵;4—联动滑轮;5—润滑油箱;6—汽油箱;7—联动器;8—化油器;9—小齿轮
这个系统将润滑油滴到进气管里,当其遇上由化油器雾化了的高速可燃混合气后,使雾化气掺和到可燃混合气中,其润滑作用与混合油润滑方式一样。所不同的是,分离润滑可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自动增加或减少机油供油量,进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气中润滑油的含量是变化的,而混合油中润滑油的含量不变。
6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把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热量散掉,防止发动机过热。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一般有自然风冷、强制风冷和水冷三种形式。
(1)自然风冷
自然风冷就是靠摩托车行驶中的迎面风来冷却,所以又叫走行风冷。从发动机结构上看,主要是利用散热片散热冷却(图1-26)。这种冷却方式是早期摩托车的主要冷却方式,现在的大部分摩托车也还采用这种冷却方式。
图1-26 散热片
(2)强制风冷
强制风冷是靠与曲轴连接的风扇(图1-27)与导风罩将冷却风吹向散热片及至机体周围,带走热量来实现冷却。强制风冷的特点是只要发动机转动,就会强行冷却,而且发动机转速越高,冷却风越大。强制风冷多用于踏板车、三轮车上。
图1-27 摩托车用散热风扇
(3)水冷方式
水冷方式就是在发动机机体上铸有水道,利用发动机的动力带动水泵以驱动水道中的水循环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其特点是冷却效果好,发动机噪声低。水冷发动机是由散热器(水箱)、水泵、水套及水管组成,如图1-28所示。水冷缸体与水冷缸盖实物分别如图1-29和图1-30所示。
图1-28 水冷发动机组成
图1-29 水冷缸体实物
图1-30 水冷缸盖实物
散热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前面,如图1-31所示。
图1-31 散热器安装位置
此外,在摩托车赛车中,还有采用油冷的冷却系统。
7 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是按发动机的工况供给一定成分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
如图1-32所示,燃料供给系统由油箱、油箱开关、化油器(图1-33)、燃油滤清器(图1-34)及其管路等组成。
图1-33 化油器
图1-34 燃油滤清器
图1-32 燃油供给系统简图
1—油箱;2—油箱开关;3—燃油滤清器;4—输油管;5—化油器;6—空气滤清器;7—进气阀片;8—曲轴箱;9—油箱盖;10—消声器
摩托车多采用化油器式,化油器安装位置如图1-35所示。
图1-35 化油器安装位置
一些高级摩托车有的已经采用燃油喷射系统代替化油器工作。燃油喷射系统一般由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如图1-36所示。
图1-36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本田GL1200型摩托车)
由于采用的是智能控制,无论从性能、节油,还是排放污染方面都优于化油器形式的发动机。
传动系统的作用是把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后轮,以驱动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末级传动三部分。
1 离合器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与变速器之间,它的作用是及时可靠地切断和接合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传送。
摩托车的离合器有干式离心式、湿式多片式和自动离合等几种形式。图1-37所示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结构,图1-38所示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实物。
图1-37 湿式多片式离合器结构
1—离合器大毂组合;2—离合器花键套;3—离合器推杆;4—主动摩擦片;5—从动摩擦片;6—推进件;7—离合器弹簧盘
图1-38 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实物
2 变速器
变速器的作用是改变摩托车的转速和转矩,使摩托车具有合适的牵引力和速度,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使发动机在功率发挥得最好而燃油消耗最节省的状态下工作。
变速器一般都安装在离合器的后面,末级传动的前面,经过一定速比变化可得几种不同的速度,增大转矩将动力输出。变速器还有使发动机运转而不把动力传递给末级传动的空运转状态,人们习惯称这种状态为变速器的“空挡”,便于发动机启动和使发动机单独运转。
摩托车变速器有有级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之分,摩托车的无级变速主要采用末级V带传动,利用传动带随转速变化改变传动比的特性来实现无级变速;而摩托车的有级变速大部分都是通过齿轮的传动获得的。
有级变速摩托车多采用3~5个挡位,挡位的设置有前进式、循环式等,如图1-39所示。
图1-39 常见摩托车的挡位设置
五羊-本田WY125系列摩托车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机构、操纵机构和脚踏反冲启动机构三部分。
(1)变速传动机构
变速器主、副轴共有十二个齿轮,除两个为主、副轴启动齿轮外,其余十个均为五个挡位的变速齿轮,如图1-40所示。
图1-40 变速传动机构
1—变速器主轴(13齿);2—变速器副轴;3—副轴一挡齿轮;4—副轴一挡齿轮衬套;5—启动惰轮衬套;6—主轴二挡齿轮;7—副轴二挡齿轮;8—主轴三挡齿轮(20齿);9—副轴三挡齿轮(28齿);10—主轴四挡齿轮(23齿);11—副轴四挡齿轮(26齿);12—主轴五挡齿轮;13—副轴五挡齿轮;14—启动齿轮组合;15—启动惰轮;16—驱动链轮;17,18—止推垫圈(15);19—止推垫圈(16);20,21—止推垫圈(20);22—花键垫圈;23—卡环(20);24—油封(20×34×7);25—六角螺栓(M6×10);26—锁紧垫片;27—轴承(6006);28—轴承(6204);29—轴承(6202Z)
(2)操纵机构
变速器操纵机构主要由拨叉、拨叉轴、变速凸轮轴、控制板、换挡轴、止动器、换挡脚踏板等零件构成,如图1-41所示。
图1-41 变速器操纵机构
1—右换挡拨叉;2—左换挡拨叉;3—中换挡拨叉;4—换挡拨叉轴;5—弹簧;6—变速凸轮轴;7—变速凸轮轴盖;8—变速凸轮轴定位轮组合;9—变速凸轮轴定位轮弹簧;10—换挡轴组合;11—换挡板;12—换挡轴弹簧;13—换挡轴回位弹簧;14—空挡指示器转动触头;15—变速凸轮轴定位轮螺钉;16—止推垫圈;17—六角螺栓(M6×25);18—挡圈;19—挡圈(14);20—滚珠;21—滚针
156F-Ⅱ型发动机共有三个拨叉,左拨叉控制副轴五挡齿轮,中拨叉控制主轴四挡齿轮,右拨叉控制副轴三挡齿轮。三个拨叉安装在拨叉轴上,拨叉背部的销由变速凸轮轴固定,拨叉头部则固定齿轮。
(3)启动机构
156F-Ⅱ型发动机的启动机构为初级反冲启动装置,如图1-42所示。
图1-42 启动机构
1—O形圈(11.8×2.4);2—反冲启动齿轮;3—反冲启动棘轮;4—反冲启动轴;5—反冲启动棘轮弹簧;6—棘轮弹簧座;7—扭簧;8—反冲启动衬套;9—启动弹簧座;10—反冲启动棘轮螺栓;11—止推垫圈(20);12—止推垫圈(18);13—止推垫圈(16);14—挡圈(16);15—卡环(20)
操控系统是使摩托车启动、行驶、转向、制动、灯光及信号装置工作而专门设置的机构。操控系统主要由转向装置、制动装置、手把总成、减压阀操纵、油门操纵、前后制动器操纵及电器开关操纵等机构组成。
摩托车的操控系统尽管不同的车型稍有不同,但大部分都差不多。一般国产摩托车操控系统的设置是:启动踏杆(图1-43)位于发动机右侧;变速踏板(图1-44)位于发动机的左侧;离合器操纵把(图1-45)设置在方向把(图1-46)的左手把上;油门转把设置在右手把上;前制动把位于方向把右手端;后制动踏板位于发动机的右侧等。
图1-43 启动踏杆
图1-44 变速踏板
图1-45 离合器操纵把
图1-46 方向把
行走系统是摩托车的躯干,它不但承受摩托车本身及负载的全部重量,而且通过它把摩托车的零部件集合成一个整体,使摩托车可以正常运行和停放。它把发动机经过传动装置输出的转矩变成使摩托车前进的牵引力,使摩托车在不同的路面上可以平稳地行驶,并有一定的行驶速度和通过能力。行走系统由悬挂部分(前减振器和后减振器,如图1-47所示)、车轮部分(前轮和后轮)、车体部分组成。
图1-47 减振器实物
车体是摩托车的骨架,它主要由车架(图1-48)、油箱、平叉、座垫、支架、前后挡泥板及其他附件组成。
图1-48 摩托车车架
摩托车电气部分的作用是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正常运转,提供灯光照明,发出各种声光信号,以保证摩托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气仪表部分包括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及仪表装置等。
1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由蓄电池、发电机组成。蓄电池的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或不工作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又可将发电机发出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发电机的作用是将机械能变为电能。它与调节器配合工作,当发电机达到一定转速后,输出电流,供照明和信号系统使用,同时对蓄电池充电。摩托车蓄电池实物如图1-49所示。
图1-49 摩托车用蓄电池
2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作用是当摩托车夜间行驶时提供灯光照明。照明系统主要包括前大灯、尾灯及仪表照明灯等,如图1-50所示。
图1-50 摩托车照明系统
3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的作用是发出各种声光信号,以保证驾驶员正确操纵和引起行人及其他车辆的注意,确保行驶安全。信号系统主要由转向灯(图1-51)、停车灯、电喇叭(图1-52)及各种指示灯等组成。
图1-51 转向灯
图1-52 电喇叭
4 仪表装置
如图1-53所示,摩托车上的仪表装置主要有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和燃油表等。车速里程表用于指示行驶车速和累计里程;发动机转速表则可随时显示发动机的转速;燃油表则能随时表明油箱中燃油的储存量。目前,一些摩托车也装备液晶显示仪表装置,如图1-54所示。
图1-53 摩托车仪表装置
1—车速里程表;2—发动机转速表;3—燃油表
图1-54 液晶显示仪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