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童装量体与参考尺寸

一、童装量体

怎么样才能为儿童选择一件合体的童装呢?便捷的方法是让儿童直接试穿或进行精确测量,但是如果儿童不在场或无法测量时,只知道孩子的身高仍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合体的童装。这就涉及了儿童身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为了对儿童的体型特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我们必须把人体各部位体型特征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示。由于儿童的体型发育有快有慢,各地区的穿着习俗,家长对儿童穿着的长短、颜色、原料的选择不同,以及实用的变化、位置的分配、国内外穿着的区别无一不涉及童装的规格,所以,在造型设计方面要进行周密和慎重的考虑,应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实际要求灵活运用,不要脱离实际去生搬硬套。为了保证服装适合儿童体型特征,而且穿着舒适美观,在进行童装纸样设计时,必须有各部位的准确数据。人体测量是获得准确的人体尺寸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进行童装结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从上述分析可知,儿童身体测量是童装结构设计、童装生产和童装消费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序的测量方法,同时要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1.注意事项

(1)被测者需要仰卧、自然站立或端坐,双臂自然下垂,如对较小婴儿身体测量多采用仰卧的方法。

(2)测量时注意“软”以免弄伤儿童,并且测量时按顺序进行,一般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部位顺序进行测量。

(3)由于儿童在身体测量时容易移动,所以对于较小的儿童,以主要尺寸为主,如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其他部位的尺寸可通过推算获得。

(4)软尺在测量时需要有一定的放松量。在测量长度方面的尺寸时要垂直;测量围度的尺寸时软尺应随人体的起伏保持水平,松紧以平贴能转动为原则,水平围绕所测部分体表一周。并且儿童期的儿童都处于快速发育中,服装不要过分合体,要有适度的宽松量,因此给男童、女童测量时应在一层内衣外测量。

(5)应通过基准点和基准线测量。如测量袖长时应通过肩点、肘点和腕凸点。儿童的腰围不明显,测量时可以让儿童弯曲肘部,以肘点位置作为目标位。

(6)要观察被测者体型,对特殊体型者应加测特殊部位,并且做好记录,以便调整。

(7)做好每一部位尺寸测量的记录,并且使记录规范化。必要时附上说明或简单示意图,并且注明其体型特征及款式要求。

2.测量的部位及方法

儿童身体测量的部位由测量的目的决定,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通体测量的主要部位有15个,如图1-13所示。

图1-13 儿童身体测量部位示意图

(1)身高 被测人自然赤足站立,双脚并拢,脸向正前方,微微抬起下颚,自头顶到地面所测得的垂直距离。

(2)胸围 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测量一周所得到的尺寸。

(3)腰围 在腰部最细位置水平围绕测量一周所得到的尺寸。

(4)臀围 在臀部最大位置夹进两指水平围绕测量一周所得到的尺寸。

(5)头围 在头部最大位置夹进两指环绕一周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6)肩宽 经过后颈点测量左右肩端点之间的距离。

(7)颈围 将脖子的根部环绕一周进行测量所得的尺寸。

(8)臂根围 从腋下经过肩端点与前后腋点环绕手臂根部一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9)腕围 经过腕凸点将手腕部环绕一周测量所得到的长度。

(10)背长 从后颈点随背形量至腰围线的长度,应考虑一定的肩胛骨凸出的放松量。

(11)衣长 从后颈点量至腰围线,停下按住软尺,再按儿童的年龄及服装的种类量至所需长度。

(12)臂长 手臂自然下垂,自肩端点经肘点至腕凸点的长度。

(13)裙长 自腰围线量至裙装所需的长度。

(14)裤长 自腰围线量至裤装所需的长度。

(15)股上线 坐姿时,从腰围线到椅面的距离。

常用儿童身体比例关系如下。

胸宽= LW

背宽= LW,或稍大些

肩宽=(1/3)LW(或者背宽BW/胸宽CW)

臀高(从腰围线到臀围线)=(1/2)LW

膝长(从腰围线至膝盖)=(3/2)LW

腿长(从腰围线至脚踝骨)=(5/2)LW

臂长=(3/2)LW,在大号中要稍大些

袖窿弧长=(1/2)B(稍偏上或偏下)

领围弧长=(1/2)B-2cm,或(1/2)B-3cm,(1/2)B-4cm,(1/2)B-6cm

上臂长=(1/3)B(稍大些)

腰围大=B-3cm,B-5cm,B-8cm或B-10cm,B-12cm或B-15cm

臀围大=B+3cm,B+5cm,B+8cm或B+10cm(通常是含有一定放松量的测量)

式中,LW为腰节长;B为胸围。

二、童装参考尺寸

童装的参考尺寸是服装设计、制板与制作的基础,用于确定服装规格以及纸样的放缩等,适用于批量生产婴幼儿和儿童服装。

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儿童服装号型执行标准为GB/T 1335.3—2009,替代了之前的GB/T 1335.3—1997。该标准包含了身高52~80cm的婴儿号型系列、80~130cm的儿童号型系列、135~160cm的男童和135~155cm的女童号型系列。这些号型仅仅用来做大方向的参考,具体的规格尺寸还要根据具体款式要求来进行。

1.号型的定义和标志

(1)号型的定义

①号 是指人体的身高,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② 型 是指人体的胸围和腰围,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通常以cm表示。

(2)号型标志 童装号型标志与成人号型标志一致,都是“号/型”的标志方法,只是后面不带“Y”、“A”、“B”、“C”体型分类符号。上装的号型是指“身高/胸围”,下装的号型是指“身高/腰围”,表明所采用该号型的服装适用于身高、胸围、腰围与此号型相近似的儿童。例如,上装标志“140/58”,表示该服装适合身高140cm左右、胸围58cm左右的儿童穿着。

在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头部约占总身高的20%,体高约占总身高的80%。常规为儿童选择服装时,通常以体高为标准。儿童短裤约等于体高的30%;儿童衬衫约等于体高的50%:儿童长裤约等于体高的75%;儿童夹克衫约等于体高的49%;儿童西装约等于体高的53%;儿童长大衣约等于体高的70%;女童连衣裙约等于体高的75%。

例如,身高为100cm的女童,体高为100cm的80%,约80cm。如果选购一件连衣裙,衣长为80cm的75%,即60cm长。如果选购一件衬衫,衣长为80cm的50%,即40cm。

2.GB/T 1335.3—2009儿童号型系列

(1)身高52~80cm的婴儿号型系列 身高52~80cm的婴儿,身高以7cm分档,胸围以4cm、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7·4和7·3系列,见表1-2。

表1-2 身高52~80cm的婴儿号型系列  单位:cm

(2)身高80~130cm的儿童号型系列 身高80~130cm的儿童,身高以10cm分档,胸围以4cm、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10·4和10·3系列,见表1-3。

表1-3 身高80~130cm的儿童号型系列  单位:cm

(3)身高135~160cm的男童号型系列 身高135~160cm的男童,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5·4和5·3系列,见表1-4。

表1-4 身高135~160cm的男童号型系列  单位:cm

(4)身高135~155cm的女童号型系列 身高135~155cm的女童,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腰围以3cm分档,分别组成5·4和5·3系列,见表1-5。

表1-5 身高135~155cm的女童号型系列  单位:cm

3.儿童服装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

控制部位数值是人体主要部位的数值,是设计服装规格的依据,包括长度方向的4个数值和围度方向的5个数值。在我国服装号型中,身高80cm以下的婴儿是没有控制部位数值的。在儿童服装号型控制部位中,身高是指自然站立姿态下从头顶到地面的高度,坐姿颈椎点高是指坐立时颈椎点到椅面的高度,臂长是指手臂自然垂直状态下肩端点到腕凸点的距离,腰围高是指站立时从地面到腰围的高度,而围度取值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另做介绍。控制部位数值及分档数值见表1-6~表1-8。

(1)身高80~130cm的儿童控制部位数值 见表1-6。

表1-6 身高80~130cm的儿童控制部位数值及分档数值  单位:cm

(2)身高135~160cm的男童控制部位数值 见表1-7。

表1-7 身高135~160cm的男童控制部位数值及分档数值  单位:cm

(3)身高135~155cm的女童控制部位数值 见表1-8。

表1-8 身高135~155cm的女童控制部位数值及分档数值  单位:cm

4.童装制图常用符号及主要部位代号

童装的结构制图可以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是沟通设计、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性图纸,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语言之一,对于标准模板的绘制、系列样板的缩放起到指导作用。结构制图的规则和符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格式,从而保证制图格式的规范和各个部门以及不同人员之间对纸样的理解相同。

(1)童装常用符号 童装的常用制图符号是使图纸规范便于识别、避免识图差错而统一制定的标记,在形式上具有粗细、断续等的区别。其在纸样制作、服装生产及产品检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童装常用制图符号及其含义见表1-9。

表1-9 童装常用制图符号及其含义

续表

(2)童装制图部位简称 在纸样制作过程中,为了清楚地标明结构线或点的位置,常常在相应的线或者点上进行标注,如前中线、胸围线、腰围线等。为了书写的方便,也为了制图的整洁,通常采用英文缩略的形式表示。表1-10列出了童装制图主要部位简称。

表1-10 童装制图主要部位简称

5.童装制图基本术语

(1)各种线条

①基础线 是指服装结构制图过程中使用的纵向、横向的基础线条。上衣常用的横向基础线有衣长线、落肩线、胸围线、袖窿深线等线条;纵向基础线有止口线、搭门线等。下装常用的横向基础线有腰围线、臀围线、横裆线、中裆线等;纵向基础线有侧缝直线、前裆直线、后裆直线等。

② 轮廓线 是指构成服装部件或成形服装的外部造型的线条,如领部轮廓线、袖部轮廓线、底边线等。

③ 结构线 是指能引起服装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和内部缝合线的总称,如领窝线、袖窿线、袖山弧线、腰缝线、上裆线、底边线、省道等。

(2)示意图 示意图是指为了表达服装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加工时的缝合形态、缝迹类型以及成形的外部和内部形态而制定的一种解释图,在设计、加工部门之间起着沟通和衔接作用。

三、绘图工具与设备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能准备一套完整的制板工具,并且要熟悉掌握其内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必备工具

(1)工作台 必须准备一个平坦的工作台。由于拓板时齿轮会在工作台表面留下划痕,粘合衬会弄脏工作台表面,因此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2)打板纸 铅笔和白纸是打板的必备工具,牛皮纸和薄卡纸在制作裁片时也是必备的物品。

(3)铅笔 2H等硬笔芯对于打板比较合适,彩色铅笔可用于描绘衣片的复杂结构。

(4)纤维笔 用于描绘衣片清晰的结构。

(5)橡皮 用于修改作业。

(6)软尺和直尺 用来测量和绘图。

(7)曲线尺 用于绘制较长的曲线。

(8)三角板 用于精确确定不同的角度。

(9)圆规 用于制板时绘制圆形。

(10) 剪刀 裁衣料的剪刀与裁纸的剪刀必须分开,因为裁纸会磨钝刀片。

(11)透明胶带 用于固定纸型。

(12)大头针 用于固定面料或纸型。

(13)1/4或1/5的比例尺 这是制图的必备工具。

(14) 划粉 用于最后在布料上画板型,并且在试衣时画修改线迹。

(15)样衣布 白棉布常代替成衣布料制作样衣,但是要保证白棉布的重量与所选择的面料重量尽可能地接近。

2.其他非必备工具

(1)计算器 在任何技术领域计算器都是普及型的工具,它可以减少大量烦琐的计算工作,而且比较准确。

(2)法式曲线尺 曲线尺可弯曲的形状在尺寸变换中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够画出优美的曲线并易于操作,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3)记号剪 制作用于保证各裁片之间准确度的标记。

(4)制板打孔器 服装裁剪、打板、纸样放码、制板必备工具。

(5)制板压铁 使裁片或纸样保持在原有位置不滑动。

(6)人体模型 对于设计的试穿和造型具有重要作用。

(7)计算机设备 用于裁剪和推板的计算机系统。 iZcysLbCiND7KxfMDAvDZ2btdUOSPUAjXiWQUOQTWEcL/nOtJp2mdYHhJNwPvq7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