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儿童特征与体型分析

一、童装基础知识

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相对极其特殊的阶段。处于该时期的儿童没有或者缺乏自我审美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导致该时期的服装必须由其监护人代为选择。一般的选择标准为:既要体现儿童天真活泼阳光的一面,又要充分考虑舒适安全的需求;还要充分体现流行和审美的趋势。随着21世纪新概念的逐渐深入,时尚环保、阳光健康成为当今家长对童装选择的重要标准,此理念应被今天的设计师作为创作的原创要素和灵感来源。

从回顾中国服饰发展史来看,我国童装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本土的童装季节区分性不强,时代流行因素体现感较弱,儿童服装过于成人化、简单化,这些都是童装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业内专家指出,生产童装应在把握款式、结构和花色等外观设计的同时,更要充分遵循儿童心理特征,以高标准、严要求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而不是单纯地将成人服装缩小几个尺码进行童装制作。因此,在进行童装设计时应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日常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研究,让服装成为帮助儿童成长发育的保健品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忠实亲密伙伴。

童装是人在儿童时期各年龄段穿着服装的总称,包括婴儿、幼儿、学龄儿童、少年儿童等各年龄段儿童的着装。童装要求:穿着方便;舒适性强;款式变化大;并且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等。

广义的童装设计包括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三个板块,分别指童装的外观造型设计、童装板型和纸样设计以及童装制作工艺设计。狭义的童装设计仅仅指外观设计,它包括三个要素:款式造型、色彩和面料。由于儿童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所不同,因此各个时期的童装对款式造型、色彩和面料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根据儿童生理及生长特点,童装色彩应多采用偏向明亮、活泼的色系。其中婴儿视觉神经未发育完全,因此不可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强的色彩,以免伤害宝宝的视觉神经,所以此阶段童装通常采用白、嫩绿、淡蓝、粉红、浅黄等浅色系。幼儿善于捕捉鲜亮的色彩,服装可多采用明快、丰富的色彩组合。学龄儿童阶段是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可利用服装色彩调节儿童的心理状态。少年儿童的日常着装,应降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趋向成人装。

童装面料的选用以功能性为主。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易出汗,而且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易发生湿疹、斑疹,所以婴儿装宜选用吸湿排水透气性好、保暖性强的天然植物纤维面料,如纯棉织物。幼儿装和学龄期童装面料,要求选用透气性好、吸湿性好、舒适性强、保暖性佳、结实耐洗的面料,如棉织物、针织织物等。

二、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型特征

童装是针对儿童设计的,因此要全面详细了解儿童在各生长时期的体型特征和生理需求。而儿童与成人不同的重要之处在于,儿童是不断成长发育的,体型在不断变化,所以童装设计也要依儿童成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从出生到1岁的婴儿,其身体发育特别显著,睡眠时间长,那么服装的设计重点应该放在吸湿与保温方面;而1~6岁的幼儿,其身体成长与运动技能发育显著,则要求服装方便穿脱且强调服装的功能性;6~12岁的学龄儿童,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显著,男女的体格差异也变得明显,此时的服装通常是容易活动而又可以调节温度的上下装或分开装;12~16岁的少年儿童,因为体型逐渐接近成人体型,所以此阶段服装与成人服装的结构已经没有太大差别。

儿童的体型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衣服越穿越小,使用寿命一般定为1~3年。周岁以前的婴儿装,其使用寿命不超过一年(这是人类生长最快的阶段);其次是发育阶段的中小学学生装,其使用寿命不超过两年(这是人类长高的关键时期);其他阶段的儿童服装,使用寿命平均为2~3年。图1-1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正面体型图,图1-2为不同年龄段儿童侧面体型图。

图1-1 不同年龄段儿童正面体型图

图1-2 不同年龄段儿童侧面体型图

下面就不同时期的儿童特点做如下归纳。

1.婴儿期

婴儿是指0~12个月阶段的儿童。婴儿的主要活动就是吃和睡,由于活动量少,因而这一阶段的身体发育是不平衡的。其中0~3个月的婴儿称为新生儿,这个时期的婴儿头大、脸小,颈极短,肩圆且小,胸部与腹部较突出,背的曲率小,虾米腿。新生儿醒的时间少,多数时间在睡觉,基本是仰卧姿势,运动时间较少,上肢与躯体接近垂直状态。服装要求容易穿脱、前面开口,方便大人给孩子哺乳、换尿布等。4~6个月的婴儿醒的时间与运动的时间增加,能够翻身,俯卧能举起头和肩,上肢可向前方举起,下肢能弯曲,手脚不停运动。7~12个月的婴儿可以做扭转运动,会坐,扶着东西可以站起来,运动量与活动范围急速增加,胸部突出仍然明显,因此前襟要弯曲,以免裸露胸脯,服装款式最好能做成坐、立都容易穿脱的样式,短裤前面挖得要比后面深,以方便清洁工作。该时期的体型特征是头大、肚大、肩窄、颈短、四肢短。

大多数婴儿“胖”、“肉感”、生长快、皮肤嫩、骨质软。对童装的要求:内衣以棉质为主,宽松柔软,透气性好。外衣宽而不松,保温性好,有利于婴儿活动。嫌小的衣服不要硬穿,不利于小孩生长,常换常新,该时期的服装尽量不用硬质纽扣,因为婴儿抓到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为了避免意外,衣服用绑带固定为最好。

图1-3 0~3个月的婴儿形体特征图

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0~3个月

①动作特征 睡眠时间长,运动时间少,基本上是仰态,上肢与躯干接近垂直状态。

② 体型特征 头大脸小,颈极短,肩圆而小,胸与腹突出,背部的曲率小,虾米腿。具体特征如图1-3所示。

(2)4~6个月

①动作特征 睡眠时间减少,运动时间增加,能够翻身,俯卧能举起头和肩,上肢可以向前举起。

② 体型特征 头大脸小,颈极短,胸部突出并向下移,背部的曲率增加,上肢稍发达,下肢趋于平行。具体特征如图1-4所示。

(3)7~12个月

①动作特征 可做扭转运动,会坐,扶着东西可以站立,运动量、运动半径增加。

② 体型特征 头还较大,颈部直立,胸部突出减小,腹部的突出向下移,背部曲率增加,上臂与小臂几乎等长,下肢稍发达。具体特征如图1-5所示。

图1-4 4~6个月的婴儿形体特征图

图1-5 7~12个月的婴儿形体特征图

2.幼儿期

幼儿是指1~6岁生长阶段的儿童。从婴儿到幼儿的初期,随着食物的改变和活动量的增加,消化功能也同时增加,因此凸肚状逐渐消失,腹部与胸部的大小基本相同。到了2~3岁后,他们不仅吃、睡、玩,还学会了走、跑、跳等。

其中1~2岁的幼儿脸面稍大,肩稍向外突出,胸部与腹部的突出开始减小,下肢健壮,骨盆倾斜度增大,从扶着东西走路到完全独立走路,能跑,能跨越东西,也会投东西,并且能奔向自己想找的人和东西。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能自己穿衣服,因此要把袖口做宽些,以便能穿过母亲的手。尿布用量减少,多采用吸水性好的运动裤。2~3岁的幼儿身体长高,脖子明显,肩向外突出,肩端点明显,胸部与腹部突出继续减小,上肢有力,下肢成为直立姿势。这个时期的幼儿自己会穿衣服,手指较灵活,能拉拉链,能系大扣子,上衣要有足够的放松量,为了保暖,要把袖口做窄些,裤子和裙子装松紧带或用弹性的背带。

这个阶段是性别强化期,也是人出生后第一个平稳成长期。十个小孩九个腰圆肚子挺。对童装的要求:体现性别差异,男孩要穿出“酷”,女孩要穿出“俏”。

具体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3~24个月

①动作特征 从扶着东西走路到独立行走,能跑,能跨越障碍物,会扔东西,能奔向想要的东西和人。

② 体型特征 脸稍大,胸部突出再减小,腹部的突出开始减小,肩稍向外突出,下肢健壮,骨盆倾斜度增加。具体特征如图1-6所示。

(2)25~36个月

①动作特征 可以四处奔跑,平衡感觉日益发达起来。

② 体型特征 头身比例增加,颈部形状明显,胸部曲率变小,腹部的突出继续减小,肩向外突出,下肢健壮,股沟明显。具体特征如图1-7所示。

图1-6 13~24个月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图1-7 25~36个月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3)3岁

①动作特征 能到处任意活动,能跑跳,能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独脚站立5s左右。

② 体型特征 头身比例为4∶7,颈部比例增大,胸部横竖比例接近成人,肩突出,肩端点明显,上肢变得细而长,下肢健壮,成为直立姿势。具体特征如图1-8所示。

(4)4岁

①动作特征 能单脚跳跃,能抓住跳跃的球,平衡功能有了发展,能脚尖对着脚跟直线向前走,能玩跷跷板、滑滑梯等。

② 体型特征 颈向前倾斜,突出倾角,肩向外突出,胸变宽,背部曲率增大,上肢更长而有力,下肢继续发达。具体特征如图1-9所示。

图1-8 3岁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5)5岁

①动作特征 能迅速自如地奔跑,而且跑得协调、平衡能力较好,会拍球、踢球,还能边跑边踢。

② 体型特征 头身比例为5∶2,颈变长,脸有了立体感,肩向外突出,厚度减小,背部曲率增大,小腹突出变小,前后面、侧面明确,下肢变细。具体特征如图1-10所示。

图1-9 4岁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图1-10 5岁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6)6岁

①动作特征 能连续长时间行走和跑步等,能独脚站立10s左右,能脚尖对着脚跟往后走。

② 体型特征 颈部明确,肩厚度减小,小腹突出变小,背部曲率稍减,腰腹部变细,体型感觉细长。具体特征如图1-11所示。

图1-11 6岁的幼儿形体特征图

3.学龄期

学龄期是指6~12岁,该阶段是运动技能和智力发育显著的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非常迅猛,身高及身体围度都在迅速地增长。男童与女童发育的共同特征是四肢的生长速度快于躯干的生长速度。这一时期,女童的发育速度大于男童,其身高、体重都会略高于男童,男童的宽肩与女童的细腰宽臀逐渐形成鲜明的对比。女童的臀围尺寸在一年之间会增长3~4cm;男童的胸围会变厚,肩部会变宽,筋骨和骨骼会发育,变成耸肩,肩胛骨的挺度也变强。10岁前男童、女童身高每年增长5cm左右,10岁后女童由5cm逐渐减少,而男童继续增长5cm左右;10岁前男童、女童胸围每年增长约2cm,10岁后增长约3cm;腰围女童增长1cm,男童10岁前增长1cm左右,10岁后增长约2cm;男童、女童手臂长每年增长2cm左右;裤装上裆长女童每年增长约0.6cm,男童每年增长约0.4cm。

该时期也是人生第二个平稳成长期,尤其是长高。腰圆肚子挺的现象有所好转,或胖或瘦分化严重(大多不是因为缺少营养,而是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所致)。对童装的要求:区别胖瘦进行设计,使“胖的小孩”不显得胖,使“瘦的小孩”不要显得过瘦。

4.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2~16岁的阶段。该时期是少年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活动量逐年增大,人体发育形成正常的规律,男童、女童的体型特征已有区分,主要表现在胸部、腰部、臀部这三个部位,体型状态与成年人相仿,但比成年人的身体更为挺直、健壮。

具体来讲,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儿童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身高的增长速度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少年期儿童平均在13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发育速度迅速。由于发育时间早晚的不同,这一时期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不大。女童体型在这一时期胸部发育很快,但身高的增长由每年约5cm逐渐减为1cm,胸围每年增长约3cm,腰围每年增长为1cm,手臂长每年增约2cm,上裆长每年增长约0.6cm;而男童身高每年增长约5cm,胸围每年增长约3cm,腰围每年增长约2cm,手臂长每年增长约2cm,上裆长每年增长约0.4cm。年龄与身高对应关系见表1-1。

表1-1 年龄与身高对应关系  单位:cm

续表

儿童各个阶段不同体型、姿势和比例如图1-12所示。

图1-12 不同阶段儿童形体 JFGm1d7QO4WgNwag/RjUcmY0Nyl41jr/jUiJcQ3qt9ViIV9L38jb0xlgmU2Y7Dc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