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为什么把转基因生物列入生物源农药?

基因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核酸(大多为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分子中一个片段,是贮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功能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体中,以改良作物特性,由此得到的作物称为转基因作物,其中具有防治农林业病虫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和耐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农药。这种提法,初看似乎有误,但就其本质来讲,也无可厚非,因这类转基因作物可以起到抗虫、抗病或抗除草剂的作用,是这些外源基因促进作物产生抗虫物质、抗病物质或同特定除草剂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除草剂安全剂,所以起作用的还是化学物质。一个化学物质,不管它是由化学合成生产而得,还是由植物生产而得,只要它能起到农药的功能,都属于农药。

在转基因生物农药中,最为典型并广泛应用的为具有抗虫作用的含苏云金杆菌(B.t.)基因的作物。它是在种子时期即转入苏云金杆菌基因,当种子萌发出土长成植株后,在植株各部位均含有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毒素,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我国的抗虫棉即是。

转基因生物农药中另一个成功的范例,就是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草甘膦是全球用量最大的灭生性除草剂,而黑麦草对其具有很高的耐药性,有人由此得到启示,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耐草甘膦基因转入作物体中,以提高作物对除草剂的耐药水平。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91年培育出耐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而今,已针对十余种除草剂研制出30余种耐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大豆、玉米、水稻、油菜、番茄、马铃薯、烟草、甜菜、苜蓿、白杨等;能耐的除草剂有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溴苯腈、烯禾啶等。

在转基因生物农药中,近年来又将苏云金杆菌基因和耐除草剂基因同时转入作物体中,培育出既抗虫又耐除草剂的双重作用的转基因作物。目前取得成功的是玉米和棉花。

转基因生物农药的诞生,对世界农药事业产生很大影响,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引起世界性的争论,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抗性风险问题,昆虫群落演替问题,有人担心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产生杂草化,也可能通过基因飘移使野生近缘种变成无法防除的杂草,抗病毒作物的基因可能与病毒发生重组而产生超级病毒,给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从而导致种质资源单一化、农田生态脆弱等,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挑战。食用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无不良影响等。为此,不少国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我国也不例外。相信转基因生物一定会健康地发展。 zb3+g2S/KJGMluArllnPZWc0E7INgwb0z7Bpo4ED4A1j4oPxMtSzH2zo/6FWDA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