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我国农药历年产量知多少?在农业生产上起多大作用?

我国农药工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建立和发展壮大起来的。1949年以前,我国仅零星地生产少量矿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如硫黄粉、砷酸铅、砷酸钙、硫酸铜、王铜、除虫菊和鱼藤的提取物和蚊香等,1949年我国农药产量只有64吨(制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药工业经历了创建时期(1949~1960年)、巩固发展时期(1960~1983年)和调整品种结构、蓬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农药品种和产量成倍增长,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显著提高。1960年农药产量为1.62万吨,1970年为9.2万吨,1980年为19.3万吨,1990年为22万吨,1995年为34.9万吨,2001年增加到69.64万吨(表2),成为世界第二农药生产大国。

表2 我国近年农药生产量及各类农药的比例

人口在增长,世界人口以每年8千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从1975~2000年的短短25年中,增长率高达50%左右。人口的增长需要粮食,种粮食就需要耕地,而从1975~2000年的25年中,耕地面积仅增加4%。耕地的增长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所以说,世界需要粮食。多产粮食就需要投入足额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其中之一就是农药。由于使用农药有效地防治了病虫草害,世界农作物所遭受的损失平均减少了153。同样在我国,通过使用农药,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300亿元左右,每年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鼠的面积为45亿亩左右。因此,在尚未发现足以全面取代化学防治法的新技术之前,农药势必仍将继续发展,以确保农作物产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农药也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R/ujVoDfacnCrpZRy6aoky8SHedGDru2fVU798mm5yoRCLS6iCSR2oERGONs1y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