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4 专家健康问答

1. 怎样才能避免患上重大疾病?

重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有多个科学实验可以证明。

早在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对当地中年人做过一项科学研究。研究中列出下面7种常见的生活方式:

①每天吃早餐;

②每天有规律、均衡的饮食;

③每顿饭不能吃得太饱;

④适量饮酒,不过量;

⑤最基本的是不抽烟;

⑥有规律地进行锻炼;

⑦每天睡7~8小时。

然后跟踪参与的人群,看其究竟能做到这7个习惯中的几个,最后再比较他们的寿命长短,以了解生活方式和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参与者能够做到的习惯数目和他们实际的寿命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①做到3个或3个以下的,平均实际寿命67岁;

②做到4~5个的,平均实际寿命73岁;

③做到6个或全部的,平均实际寿命78岁。

虽然这个小小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所做,这7个简单的生活方式还远不能完全包括我们今天需要做到的好习惯;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方式与健康和寿命之间的联系,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可以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多活6~7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好习惯越多,寿命就会越长。

还有研究发现,即使是世界上以长寿著称的日本人,在离开生活的岛国,移民来到美国夏威夷或其他地方,入乡随俗,按照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后,也不再如在本国的居民般长寿。由此可见,基因只是决定健康的一个因素,更关键性的因素在于生活方式。

2. 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影响到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①遗传及生物因素;

②个人的行为;

③环境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反向思维,看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可能实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活得更长的希望。也就是说,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健康是可以塑造的。

④保健。

这四大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决定我们是不是健康,会不会患病,或者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是高还是低。

具体来说:

① 遗传及生物因素指我们体内的基因,这是先天决定、后天不可改变的。

② 个人行为涉及饮食、运动、人身安全(如开车等较为危险的事情)、性行为(如艾滋病的传染)、精神抑郁、抽烟、喝酒等方面。

③ 环境因素指外界可以影响到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例如,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化学物品的毒性暴露,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以及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等。

④保健则包括免疫接种(如接种疫苗)、体检、看医生的频率以及补充保健食品等。

在这四大因素中,除了第一点是后天无法改变的以外,其他三个因素都是我们可以影响、主导并进行改变的。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这三个因素也都在天天、时时发生变化。而这三个因素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3. 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同三四十年前相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但所吃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所进行的体力活动及活动量的大小、所经历的生活压力、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防止我们患病,也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机体的功能,让我们在健康的跑道上跑得更快、跑得更远,就要努力做到以下12个好习惯:

①最基本的是要不抽烟;

②不能喝过多的酒,但适量喝酒是好的生活习惯 ;

③饮食要“三低”、“一高”加“三多”: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多水果、多蔬菜、多鱼;

④适量运动;

⑤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⑥避免过多的精神压力,学会减压;

⑦ 注意日常的安全问题,如避免酒后驾车、开车时系上安全带以及工作上的安全措施等;

⑧ 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的物质、紫外线以及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否则,即使一个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所处的环境非常危险,那他的健康状况也不会好;

⑨ 性行为中要带安全套,避免传染,因为有些疾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

⑩ 定期进行有选择性的体检,并及时打预防针进行免疫;

⑪保证充足的睡眠;

⑫每天喝足量清洁的水。

4. 要健康,必须遵守哪些规律?

人体小到细胞、组织,大到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有其自己的活动规律,调节着何时分泌激素、分泌多少,何时代谢以及代谢的高低等。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很有规律,其体内的细胞和组织都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活动,则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和谐;若没有规律,细胞和组织总是处于不适应的状态,容易导致细胞的死亡,加速人体的衰老。

具体来说,人体需要注意以下生活规律。

(1)进食的规律

有人常常不吃早饭,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这两顿饭的时间还改来改去、不固定。这样,相比每餐吃得少、但一天吃多餐的人来说,他们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饥饱程度是不一样的,体内的细胞与组织也较难适应。

(2)睡眠的规律

有的人尽管睡得很晚或者时间较短,但如果他们长期形成了这样的规律,他们体内的细胞和组织对此已经很适应了,这样也会比睡眠时间和长短都不规律的人健康。

(3)运动的规律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做法是每天都保持一定量的运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运动就好。要知道,如果一下子运动太多,然后又很久不运动,那么体内的细胞和组织就难以适应,这种做法反而比不运动更不利于健康。

(4)排泄系统的规律

排泄包括小便和大便的排出。其中小便可能会受到天气、饮水量的影响,但大便在固定时间进行排泄很重要。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没能在原有时间及时排便,长期如此,容易引起便秘,将原本应该排出的毒素重新吸收进体内。

以上这些看似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它们非常重要,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器官的功能状态。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并保持相对稳定,体内的细胞则易于调节,承受的负担较小;而一旦打乱规律,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长此以往,细胞就会衰老、死亡,人体就会形成亚健康状态,体弱、多病。所以简而言之, 生活要有规律

5. 什么是能引起“上火”及炎症的自由基?

自由基人体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不成对电子的物质,是带有电荷的离子,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这些自由基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并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和消失。但它们也会同身体里的某些细胞结合,生成有害物,引起我们生病( 更多关于自由基的介绍 请参看本书第三章 “‘ 降火之宝 ’: 抗氧化物 ”)。

6. 能导致“内伤”的致病因子有哪些?

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受到“内伤”的致病因子有:

①细菌;

②病毒;

③自由基;

④毒素;

⑤身体中的某些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

⑥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物质、X射线、紫外线;

⑦酒精(如酒);

⑧尼古丁(如烟);

⑨炎症。

7. 预防炎症可以有哪些方法?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炎症就可以被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1)戒烟

因为吸烟会在肺部和支气管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所以戒烟有助于抑制炎症的发生。

(2)饮食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增加抗氧化物,也能对付自由基、抑制炎症的发展。还应该减少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它们能够促进炎症的发生;相反,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则能够抗击炎症,应该多多补充。同时还应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取,它们也会对炎症的产生有间接影响,因为过多的能量会积聚过多的脂肪,而脂肪过多就容易出现炎症( 了解更多关于 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和 Omega-6 不饱和脂肪酸的介绍 请参看本书第五章 “‘ 降脂之宝 ’:Omega-3”)。

(3)运动

一定的运动能够调节身体的免疫,所以营养与运动永远都是连在一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介绍 请参看本问题后的两个问题 :“ 运动也分人 你最适合什么运动 ?” 你的运动白做了吗 ?”)。

(4)用药

预防炎症还可以服药。目前,在美国很流行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过去,只把阿司匹林作为消炎药,生病的时候才去服用。但现在,对于老人、曾经患有心脏病或患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医生都会推荐他们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具有消炎功能的药物(如抗生素),但这些临床药物并不能作为预防用药,因为它们的副作用很大,甚至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伤害。即使像阿司匹林也不能被大剂量地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肠道出血,或对肝、肾有所影响。

8. 运动也分人,你最适合什么运动?

在能够影响健康的个人行为方面,我们完全能够自己来做的就是饮食和运动这两方面。而运动不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要注意的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运动。例如,有些人适宜散步,有些人适宜跑步,有些人适宜打保龄球或高尔夫球,有些人适宜游泳等。但不管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因为运动能带给人有益的影响。

总体来讲,运动从两方面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一是从精神调节方面,起到这方面作用的运动并不需要很大的运动量,像保龄球、高尔夫球的运动量即可满足;二是从改变生理方面,如通过运动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这些运动的运动量则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以实现促进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的运动为例,它要达到以下指标:首先需要流汗耗氧,还要能够引起心率加快。也就是说,运动要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时间,引起你的心率加快。而上述保龄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就无法达到游泳、跳绳、骑车等运动在这方面的效果了。

9. 你的运动白做了吗?

真正能够引起心率加快、起到改善生理功能的运动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热身;第二阶段,运动;第三阶段,慢慢恢复。但这三个阶段的进行也要因人而异。

首先,脉搏加快到多少才适宜?一般来说,脉搏要加快到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的70%~75%,在这个范围内的锻炼更有利于心脏功能的锻炼。那么,每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是多少?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就可得出。举例来说,对于一个20岁的人来说,他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心率是220-20=200,即200次/分;具体到他最合适的运动心率,可用200分别乘以0.7和0.75,即可得出他运动时最适宜的心率范围为140~150次/分。

其次,运动量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从结束热身、进入真正的运动阶段(即心率开始加快的时候)起,最少要持续进行20分钟,且每周最少进行3次(天天运动当然更好)。但对于从来不运动的人来说,不要一下子达到这个强度,而可以从5分钟开始,再到10分钟,如此慢慢往上加,感觉自己能够适应后再达到这个强度。

另外 有潜在的心脏病或者已经患上心脏病的人千万要小心 。不少人在剧烈运动后由于心脏承受不了而晕倒、甚至来不及抢救而死亡。所以,进行这样的运动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个详细的了解;或者一定要从小运动量慢慢开始,看看自己能否适应。

10.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吗?

抗生素并不等于消炎药,而是消炎药的一种。一般来说,消炎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消炎的目的:①杀菌;②控制炎症。

其中,通过第一种途径实现消炎的药物就是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类),它们通过治本来治标;而阿司匹林等非抗生素药物通过第二种途径实现消炎,并不能杀死引起疾病的细菌,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11. 感冒是由于吹风受凉吗?

并不是这样的。不论是流行性感冒还是普通感冒,本质上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只不过在气候变化、气温骤变时,我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使人易感冒罢了。

12. 感冒后能用抗生素吗?

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只能对抗细菌,而不能对抗病毒。所以如果感冒后一味地使用抗生素,不但无益于感冒症状,还会增加细菌的抗药性,给下次细菌的来袭敞开大门。

不过,如果感冒引起了气管炎、肺炎等由细菌引发的炎症,则要使用抗生素。

13. 抗生素应该作为日常预防用药吗?

这样做非常危险,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谨慎。一方面,需要服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坚持用完整个疗程(请遵医嘱),不能在中途随便减量或停药,否则,非但不能完全杀死细菌,还能使部分存活细菌产生抗药性。当然,用药时间也不能过长,不能在病好之后作为巩固用药继续使用。

另一方面,决不能把抗生素作为异常常备药,否则就可能产生抗药性。一旦症状真的出现,就难以治疗了。

14. 全面的体检是健康的保证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例如会为了健康主动体检。很多单位也越来越人性化,把体检当作福利送给员工,每年组织一两次大型体检,从头到脚,进行非常全面和完整的检查,有时体检单上的项目看几分钟都看不完。这种关心健康、预防疾病的意识非常好,但问题是,这样全面、综合的检查有没有必要?

体检应该是有所选择的,而不宜这种全面、综合、非常频繁的检查。

我认为全面体检并不见得有必要。体检应该是有所选择的,而不宜这种全面、综合、非常频繁的检查。

以车检为例。开车的人会每隔一段时间定期给爱车做检查和保养,但新车和旧车所检查的项目并不相同。车检不会不管车龄而把所有和车有关的项目包括车镜、车窗和油漆等都检查一遍;而会有针对性地检查与汽车安全和性能相关的部位是否存在隐患,例如发动机的油嘴会不会存在问题,刹车的灵敏度以及轮胎、车灯等损耗性零件等关键性部位有没有问题等。这种检查才是实惠和正确的。

人的检查也一样。因为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状况并不同,患不同疾病的风险也不一样,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层和身体状况,有选择地进行体检。这里要注意体检与看病并不一样,你可以选择一年多次看病,同医生聊你的生活习惯和你发现的健康问题,医生则会给你一些建议;体检则要更有选择性、更慎重。具体来说,为什么体检要有选择呢?

第一,要对费用的付出、可能的风险与体检后的好处进行比较。这里说的体检是针对健康人的,而不是针对已经患病的人的。全面的体检通常花费较大,需要一千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如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则是极大的浪费。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在乎几千元钱,即使是这样,也要考虑它所带来的风险,如是否会引起感染、甚至交叉传染,检查出的不正常情况是否有价值(因为任何检查都很可能查出不正常的情况)等。尤其对于关心健康的普通百姓来说,更要衡量一下体检的费用、可能的风险以及得到的好处。

第二,检查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没有一个检查仪器会100%准确,能达到90%以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体检结果总会多多少少出现错误。不过,一旦查出了阳性,为了弄清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造影、病理检查、取样等具有创伤性的检查和CT等多种检测。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来没病的也可能真的有病了;或者花了大笔的钱,最后的结论却是什么病都没有。假阳性的结果给检查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费用支出和身心备受折磨的过程。

第三,人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由于年龄、家族遗传史、生活习惯和职业的不同,身体状况也不相同,因此体检的项目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婴幼儿会经常测量身高和体重,因为这两项指标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来说极其重要,但对成年人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有人有糖尿病、乳腺癌等家族遗传的病史,那么他们也应该多做这方面的检查;某些疾病还跟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有人经常吸烟、喝酒,那么他们也要多了解自己的肺和肝的情况;另外,一些疾病与个人的工作性质相关,如果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比如煤矿工人),就应该多检查自己的肺部,看是否有呼吸道、肺部的疾患。总之,体检应因人而异。

第四,不要把健康依赖于体检。现在很多人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完全依赖于体检,而忽略了已有病症。例如,有人刚刚做完全面的体检,体检结果一切正常,就认为自己很健康,不会有问题了。而其实他近期一直在便血,但由于血便是一阵阵的,在体检的时候刚好没有查到,这样他就容易忽视这个很重要的症状。因此,大家不能把体检作为自己健康的保证,而应该多注意自身的感觉和症状,必要的时候及时去看医生。这样远比没有目的、大规模地进行体检保险,因为体检极有可能把你的健康问题隐藏起来。

第五,难以确保体检医生的水平。体检结果的准确与否与检查医生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也许本身存在健康问题,但医生水平有限没有查出,自己也会误以为自己很健康,贻误病情。

总之,花大量的钱进行体检,还不如去医院里找相关的专科医生交谈,了解卫生保健的知识,从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并进行有选择性的检查。

所以,有选择性地体检才合理;否则即使有人天天免费帮你检查,也没有必要。

15. 体检时,你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具体到各个检测项目来说,哪些体检是有必要的呢?

首先,免疫项目很必要。对儿童来说,接种疫苗应该作为必备项目;对老年人、体弱的人也可以接种预防感冒的、预防肺炎的疫苗等。即使接种过的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过后接受加强针来加以巩固。另外,婴幼儿还可以进行甲状腺、消化系统等代谢性、不易觉察的疾病的筛选、排查。

老年人还要定期检查大便,看看有没有潜在的出血等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发生。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心律不齐等心脏潜在的问题。血压的检查很简单,但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

对女性来说,要进行阴道刮片和镜下检查以早期排查妇科疾病;进行乳腺造影、透视来以早期排查乳腺癌等。

还可以检查视力和听觉。其中,对眼压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早期发现青光眼。因为青光眼的发展非常缓慢,即使查出了眼压升高,但真正对视力产生影响也是在一二十年之后了。所以如果有眼痛、眼睛感到疲劳等症状,尤其是40岁以后的人,更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检测。

一般来说,抽血、查尿一年一两次即可,不用太频繁。X射线胸透检查两三年一次即可,但对于经常吸烟或有职业因素影响的人可以一年进行一两次,但要注意,一年之内胸透太多也不好。

16. 什么时候最该去急诊?

谁都不想有事没事就跑去看急诊,因为不仅费钱费时,还要来回折腾,很是麻烦。但是不管你平时保健得怎么样,有些关于急诊的问题是一定要知道的。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就很容易进入两个极端,要么太过敏感了,一点小毛病都跑去看急诊;要么碰到很严重的问题而忽视了,没有及时就诊,就很可能会错过最好的诊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当然,什么时候看急诊也有很多个人因素在其中,既要考虑到年龄、病史、曾经诊断过患哪些病的风险,也要考虑到当天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有没有改变生活方式等。针对这些特殊的情况,我们比较容易判断是否应该马上就诊。除此之外,还有些症状是我们日常容易忽视但非常重要的,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

(1)胸痛

胸痛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神经性的疼痛,像是对表皮的刺痛,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疼痛,这也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胸痛就像大象的一只脚踩在胸上一样。因为这种压迫性的感觉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症状,非常危险。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赶快去急诊。

另外,还要注意这种胸痛与反胃引起的烧心不同。烧心通常都是由于食物的原因而产生,并且没有被压迫的感觉。

同时,手臂、肺部或腹部等部位出现的疼痛也应该被纳入考虑、判断因素,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引起的反射性、非典型性疼痛。

(2)气短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气短也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征兆。一般来说,有规律的呼吸频率较慢,一分钟不会超过20次;气短则由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时间和容量都不够,从而出现呼吸不足、呼吸加快的情况。所以,如果你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超过20次,就最好去看急诊。

(3)心率过快

如果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你一分钟的心率超过120次,且长时间如此,那就是心脏有毛病的一个危险征兆,可能发生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4)心悸

心率过快是一种脉搏的增快,而心悸时你会感到心慌,或者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倘若你的年龄在40岁以下,且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那么一般在15~20分钟后,这种感觉就会自行消失,因为这可能只是一种神经性症状,而且有时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喝了太多的咖啡或茶、服用了某些药或者精神紧张而引起。上述这些都不是病态的情况,不用考虑急诊。但是,如果你的年龄超过了40岁,而且出现这种症状的同时伴有头晕、眼花的感觉,那么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应该赶快去急诊。

(5)腹痛

刚才提到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引起腹部的反射性疼痛;不过一般情况下,腹痛的紧急性不如胸痛。因为除了急性胰腺炎以外,一般腹部疼痛都是缓慢进展的,例如由于肠道问题而腹痛。所以相对来讲,它不如一刻不能停歇的心脏产生问题而引起的疼痛情况紧急。当然,遇到剧烈的持续性腹部疼痛也是不容忽视的。

(6)出血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般的处理不能停止外伤出血的话,就要赶快去急诊。但这里要提的是,如果一个人的呕吐物中带血或者便血的话,则说明了身体内部在出血,应马上去急诊。这种情况不像外伤,对于出血量较为清楚;但是到医院后却可以马上检查出是不是还在出血、出了多少血等,并能对此进行处理。否则,内部不断出血就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信号。

(7)昏厥

有些人因为低血压而不能充分给大脑供氧而导致昏厥。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也可能出现,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属于良性,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不过,当老人出现昏厥的情况时,一定要马上送去急诊。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心脏或者血压出现了问题,需要马上处理。

(8)短暂性心肌缺血

这种心肌缺血并不是很典型的心肌梗死,具体症状是:突然间某个部位没有感觉,出现短暂的知觉消失,例如面部、手臂、腿部等;或者突然间意识模糊、想不清楚、说不出话以及眼花等。虽然它只是由于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缺血,还没有引起心肌梗死,但这种症状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去急诊检查。

(9)头痛

头痛的种类也很多,这里指的是非常剧烈的头痛。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脑出血的一个症状就是剧烈头痛,头好像要炸开似的。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需要马上去急诊。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遇到我们无法处理而且比较紧急的情况时,一定要赶快去急诊。除此之外,上文对一些我们在生活中容易忽视、但如果错过时机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的症状进行了总结,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是迅速而且致命的。

本章回顾

1. 中医的“上火”和西医的炎症并不对立,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看不见、感觉不到的“内伤”是引起“上火”和炎症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很多疾病链条的首发环节。

3. 长期不消的慢性炎症是现代多种疾病的共同诱因之一。其中,不仅包括关节炎、肾炎、肺炎、咽喉炎等常见疾病,更包括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症等重大疾病。 fG5pvDVv3u0fsHu2K8xlrOY/Wfxw5y04aFx9yMmll3mxURFGd3UJVXjiub6A2Z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