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蜀王就将都城迁到成都地区,并且构筑城池,形成了古代成都的雏形。迁都后借用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取名成都,至今没有改过名,是我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城市名称之一。战国时代末期,成都所在的蜀国被秦国灭亡,成都成为秦国的治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都成为蜀郡的治所所在地。汉武帝时期在成都置益州刺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成都就成为益州最重要的城市。东汉末年,刘焉担任益州牧,将治所从雒县迁到成都,并在成都积极发展纺织业。当时成都织锦业十分发达,蜀锦畅销全国,甚至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成都因此获得了“锦官城”的雅称。三国时期,成都成为蜀汉政权的都城,诸葛亮在成都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与魏吴两国抗衡。唐朝时期,成都成为当时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安史之乱爆发之际唐玄宗出逃就是要前往成都。当时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包括李白、杜甫等在内的大文豪都曾在成都居住过。进入宋朝,成都繁荣依旧,商业越来越发达,甚至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末,张献忠攻占成都,创立大西政权,在四川境内大肆屠杀,成都也难逃劫难,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元气大伤。直到康熙年间(1662~1722)实行“湖广填四川”,成都人口逐渐恢复,经济也重新发展起来。1911年,保路运动在成都爆发,成为全国民主革命的导火索。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后来恢复四川省建制后,成都一直都是四川省的省会。
成都地区已开始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成都平原上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从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很多青铜器,是古蜀国文化的象征。
古蜀国国王开明九世将都城从现在的双流迁到成都并筑城,借用周王迁岐山的典故“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为城池取名成都,从此这个名字使用了近3000年。成都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自建城起便未改过名称的城市。
秦国军队攻占成都,蜀国灭亡。秦国在这里设成都县。
张仪修筑成都城,基本构筑了现代成都的雏形。成都城分大城和少城,城曲缩如龟,因此又名“龟城”。
秦国废蜀侯,设置蜀郡,成都成为蜀郡的治所。
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郡守,李冰抵达成都后开始兴修水利,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沃野,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
临邛开始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公孙述趁机在成都建立成家政权。
汉光武帝刘秀命大司马吴汉在经过五年征战之最终攻陷成都,活捉公孙述,成家灭亡。
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陵寝建成。在诸葛亮死后,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位于陵侧。在明朝两者合并,成为现在的武侯祠。
魏将邓艾、钟会率军攻入蜀汉,蜀汉皇帝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编纂完成。
西魏攻克成都。556年,西魏被北周代替,成都也随之成为北周治下。其间宇文宪曾为益州刺史,深得蜀人欢迎。
成都成为唐朝时期最大的城市之一。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蜀绣、蜀锦等成为成都重要的产品,成都也因此获得了“锦官城”的雅号。
唐玄宗为了躲避安史之乱逃到成都,称成都府为南京。
泸州兵马使杨子琳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奉诏入朝之机,乘虚突袭成都。崔宁之妾任氏出家财募众数千人,一举击败杨子琳的叛乱。此后任氏被尊称为浣花夫人,并在成都兴建浣花夫人祠,将她奉为成都的守护女神。
女诗人薛涛诞生,后来随父亲来到成都并常居下来,她与当时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被人们称为“女校书”,在成都留下了不少遗迹。
唐僖宗为了躲避王仙芝、黄巢起义再度躲避到成都,并在这里停留了四年之久。
沙陀族蜀王王建自立为帝,定都成都,建立前蜀政权。
前蜀被后唐攻灭。
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自立为帝,建立后蜀政权。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即位,他在成都遍植芙蓉花,成都因此也得名“蓉城”。
孟昶在成都创办翰林图画院,这是我国第一座皇家画院。
后蜀文学家赵充祚《花间集》编撰完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
赵匡胤发兵攻打后蜀,孟昶投降,后蜀灭亡。
在成都首次出现了纸币“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政府在成都设置益州交子务,统一管理交子的发行与流通。
《新唐书》编纂完成,参与编修的有著名史学家、成都人范镇。他和侄孙范祖禹、范祖禹之子范冲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称“三范修史”。
元军攻占成都。
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后简称“四川省”。
明玉珍占领四川省全境,建立明夏政权,定都重庆,成都成为其治下。
明朝军队攻克重庆,明夏灭亡。后来明朝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
朱元璋封其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之为“皇城”。
张献忠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创建大西政权,并称成都为西京。
成都全城被张献忠焚毁于战火之中,随之陷落,大西政权灭亡。此后直到1657年,清军一直在当地进行战争。由于战火和屠杀,成都人口锐减,导致人烟稀少。
清廷下令实施“湖广填四川”移民,成都人口逐渐恢复,经济也重新发展起来。
成都新城区基本建成,史称“满城”。
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攻入四川,但攻成都失败。后来被清军俘获于大渡河畔,在成都城内科甲巷被凌迟处死。
四川学政张之洞集资在成都文庙街西侧石犀寺附近修建尊经书院,于1875年春建成开学。这座书院后来发展为现在的四川大学。
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东门下莲池创建四川机器局,次年建成投产,这是四川最早的军用工厂。后规模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兵工厂”。
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第一份报纸。
成都第一次参加大阪国际博览会,当时有官员、商人、工匠等20多人携带了大量参展物品前往。
川汉铁路总公司成立,汉口到成都的铁路开始修建。
四川机器局开始试行发电,成都市内第一次发出了电灯的光芒。
成都附近的保路同志军揭竿而起,围攻成都,全川同盟会员借机发动了武装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独立,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
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
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成立,很多有志学子报名出国留学。他们学成后均回到国内,包括李劼人、胡兰畦、吴虞、刘子华、刘绍禹、王良等知名学者和专家。
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庶务六科。
正式改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遂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并继续为四川省省会。
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13所国立大学之一。
川军军阀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与刘文辉之间爆发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刘文辉由成都败走西康雅安,刘湘任四川省主席,成为四川最大的实力派。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纷纷内迁至四川,成都也因此成为中国的大后方。
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国飞机从成都及其附近的新津机场、邛崃机场、彭山机场、广汉机场出发,出击了900多架次,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月9日成都爆发“四九血案”,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校学生上街请愿,被军警镇压,多人受伤或被捕。此后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华西协中等校学生宣布罢课绝食,抗议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暴行,把成都“反饥饿、反迫害”斗争推向了高潮。
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成都解放。四川省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行署,成都成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
1月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周士第任市长。
峨眉电影制片厂成立,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个电影生产综合性文化企业,也是我国当代电影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9月成都成为中国中央西南局驻地。
成都与法国蒙比利埃市结为友好城市。
国务院确定成都为历史文化名城。
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成都成立,是中国乃至世界集大熊猫科研繁殖、公众教育和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保护教育和教育旅游的非营利性机构。
9月24日成都举办国际熊猫节。熊猫节以“人-动物-大自然”为主题,先后开展了第五届大熊猫国际学术研讨会、“熊猫故乡行”旅游、经贸大观园、徐悲鸿艺术展等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6月成都市与近邻重庆市同时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月中央文明办授予成都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最高奖项。
成都获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四川省批复成都、眉山、资阳三地部分区域成立天府新区。
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