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万前秦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
战争的背景是这样的,太元元年(376),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由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的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太元二年,广陵缺乏良将防守,谢安不顾他人议论,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谢安则自己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一支在当时的整个中国最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北府兵。
太元三年4月,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10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17万。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2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战后,谢安因功晋封建昌县公,谢玄晋封东兴县侯。
前秦建元十九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大军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5000名水军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1月,谢玄派遣勇将刘牢之率5000名精兵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之后,经过几个回合的反复较量,晋军大获全胜,前秦则一败涂地。淝水之战之后,又经过参合陂之战,逐渐有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局势。
在淝水之战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成语典故,比如大众熟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
安庆保卫战是清咸丰十年(1860)至十一年间,太平军为了阻击湘军东进、解救安庆之围所进行的重要战役。
这次战役的起因要从1853年2月24日说起,当时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同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天京。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清王朝于是派重兵围攻。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天京。由于安庆得失关系着天京安危,所以太平军决心保卫安庆。
1859年冬,清王朝派湘军统帅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1860年5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6月20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1860年夏,清军集中精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的太平军1万余人全部战死。
安庆陷落后,长江以下无险可守,沿江城市相继失陷,过了两年,天京便陷落了,由此,可见安庆保卫战在整个太平天国所历经的战役中有着一战决成败的作用,安庆的陷落,也使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走向灭亡。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等被杀害。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1990年,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在安徽省泾县城郊的水西山修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今天这里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成为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