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下风云

像爱护雏鸟新树一样,爱护百姓

历经20多年的战乱,当时的中华大地一片凋敝,田地荒芜。作为一个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农民兄弟。

在他称帝的那年,接见外地的一些官吏时,朱元璋就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老百姓们都没有钱,他们现在就像刚会飞的鸟,不可以拔它们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他们的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减轻人们的负担,让大家安定下来,恢复元气。”

为了鼓励大家种田,朱元璋规定,只要你开了荒地,这片田地就是你的。就算是原先的主人找来了,也没用。对于开荒者,不仅免掉三年的租税,还由国家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在此基础上,他还发布命令,犯人只要犯的不是死罪,都罚去种地。当时好多犯人都是官员,这样就出现了一万多名官员在田里插秧的盛况。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除了大力鼓励农民垦荒外,他还鼓励军屯和商屯。军屯就是让军人种田,自给自足。商屯就是让商人在边境雇人种田,就地交粮,省去交通费用,这样获利更多。军屯和商屯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也开发了边疆。

朱元璋还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和赈济灾荒。刚当皇帝的时候,他就下令,如果老百姓提出一些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员必须及时上报,否则就会受到严惩。不到八年,全国共开塘堰4万多处,疏通河流4000多条,创下了非凡的功绩。在赈灾方面,如果哪个地方受灾或者受到战争影响很深,他就会减免那些地方的赋税,或者开仓救济。

为了发展农村建设,他还创立了“里甲”制度,里设“老人”,利用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推举德高望重且乐于服务的“老人”调解和处理一些乡里纠纷,并有权惩治游手好闲、称霸乡里的泼皮无赖,教育乡民从善去恶。

这些制度都极大地稳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老百姓在经历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年代后,终于渐渐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节俭成风的皇帝

由于出身贫寒,早年经历过大旱瘟疫,朱元璋从不追求奢华富贵,带头提倡节俭。

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有一次,有个官员把陈友谅的一个镂金床送给他。朱元璋看了,对官员们说:“五代十国的时候,后蜀的孟昶(chǎnɡ)有一个镶满宝石的尿壶,这镂金床与宝石尿壶有什么区别呢?”当场就把它毁了。

有个官员附和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这就是败亡的原因。”

朱元璋说:“富了就可以骄吗?贵了就可以奢吗?有骄侈之心,就算将来大富大贵了,也很难保住。越是富贵,就越要注意节约。”

南京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特别注意吸取它们的亡国教训。修建宫室他只要求坚固耐用,不要过多的装饰,还让人画了不少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了前人的教训。

本来皇帝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品,应该用黄金装饰,他却下令全部用铜制作。官员向他报告说:“陛下,我们用不了多少黄金。”

朱元璋说:“现在全天下都是我的,我怎么会舍不得这点儿黄金呢?我是要提倡节俭,自己首先应该做个表率。”而他睡的龙床,与普通人家的睡床没什么区别,就连每天早膳,也只有蔬菜就餐。皇宫里的空地,建的不是亭台楼阁,而是菜园。

有一天下大雨,有两个小内监穿着新靴子在雨水中行走。朱元璋便把他们召到面前,训斥道:“一双靴子虽然不值多少钱,却是出自百姓之力,要费好多工夫才能做成。你们却这么糟践!”说完,令人拖出去打了几板子。还同时下令,以后百官上朝遇着雨雪,允许穿雨衣雨靴。

而后宫的嫔妃在马皇后的影响下,也十分注意节俭。她们从不打扮得花枝招展,衣裳也要穿好长一段时间才换新衣,就连做衣服剩下的绸缎片,也用来缝成百衲被面或衣服,赐给王妃公主,让她们知道蚕农的艰难。

马皇后的贤德,给了勤俭治国的朱元璋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他把节俭看成一种美德,更看成一种安邦定国的治国方略。

皇帝是个工作狂

经过几十年的生死搏斗,朱元璋才挣得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所以十分珍惜。这么多年以来,除了生病,他总是坚持每天两次上朝办公,日以继夜地工作。

他有一个原则,今天能办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他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想起一件事,就马上放下碗筷,记下来,并把字条别在衣服上。因此,他的衣服上常常别着很多字条,他戏称为鹑(chún)衣(破烂的衣服)。

由于害怕大权旁落,他总是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去管一管。明朝刚建立的时候,设有宰相,宰相自古以来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朱元璋与宰相时不时发生冲突,再加上当时的宰相胡惟庸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朱元璋大为恼火,就找了个借口杀了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和中书省,还规定以后不许设立宰相。这样一来,六个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没有大臣独揽大权了。

但同时,皇帝的任务也加重了。那个时候,文牍(dú)非常琐冗,写给皇帝的奏章都是万字千言。朱元璋小时候本来读书就不多,尽管执政以来,一直坚持读书,但也受不了了。

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奏章,朱元璋实在太累了,就让大臣读给他听,足足听了一个多时辰(三个多小时),还不知道主要写的是什么。命人数一数,居然有16300多字,朱元璋不由怒火中烧,叫人把茹太素找来,打了他一顿板子。

第二天,他想起这件事,叫人接着读,16500多字后,终于露出要说的五件事。这五件事总共才用了500多字,内容倒是不错,其中有四件事是可以马上办理的。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这些酸秀才,真像块臭豆腐,又臭又香。”

后来,他命令官员们上奏,不允许说空话、套话、大话、废话,并亲自规定了奏章格式,这样他的工作才轻松了一些。可即使这样,他平均每天也要审阅20多万字,处理400多件事。

废除宰相后,朱元璋又下令废除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尽管当时掌管大都督府的是他的外甥李文忠,他也毫不犹豫地削去了他的职位。

之后,他改组了都督府,把它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同时和兵部互相牵制。其中,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不能直接统帅军队,而都督府专门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权力调遣军队。如此一来,军政大权便落在了皇帝一人手中。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自讨苦吃呢?他说:“难道我是好劳而恶安吗?当然不是。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因为勤勉而兴盛,因为怠惰而衰败的。”

一句话惹来大麻烦

编辑老师:

你们好!

虽然我读书不多,但人还算机灵。皇上也待我不薄。没当皇帝之前,他让我做幕府的掌书记;当了皇帝后,又把我封为宰相。

不久前,胡惟庸企图谋反,想把我拉下水,我当然不依他。可他却让我弟弟来劝我。从那以后,弟弟就经常在我耳边唠叨。我听得烦了,就说:“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吧!”

没想到,皇上知道胡惟庸的野心后,将与这事沾点边的人全揪了出来,有人屈打成招,就把这句话说了出来,我也因此被定了个谋反罪。

就这么一句话,给我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我真是百口莫辩,不知该怎么办好呀!

丞相李善长

李大人:

您好!您是明朝的第一开国功臣,也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如果把刘伯温比做张良,那您就是萧何。您的功劳和地位都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仔细想一想,就可以推断出,您根本就没有谋反的必要,因为就算胡惟庸当了皇帝,您还是丞相,您何必冒那个风险去帮他谋反呢?

您为人做事堂堂正正,虽然皇上一时误会了您,但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替您平冤昭雪的。

《穿越报》编辑

(胡惟庸一案,受牵连而被杀的人数,多达三万。77岁的李善长也没能幸免,一家老小全部被杀,只有李善长之子,驸马李自祺夫妇得以幸免。)

锦衣卫,朱元璋的私人警察

在胡惟庸一案中,朱元璋的锦衣卫大出风头。

这些“锦衣卫”是朱元璋的12个亲军卫的一支,分为两种。一种与传统观念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虽然名为“将军”,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负责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也就是做皇宫大殿上的桩子。还别说,这些“桩子”个个牛高马大,声音洪亮,还真能震慑住一般人。

另一种,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巡查缉捕,也就是到处搜集各种情报。上至王爷宰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生活。

有一次,国子监祭酒宋讷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天晚上为什么不高兴呀?”

宋讷大吃一惊,因为昨天晚上他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待着。

朱元璋于是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的正是宋讷昨夜生气的模样。

想想看,你三更半夜坐在家里,居然有人一边在不远处看着你,一边帮你画像,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恐怖呢?

而这些人的权力极大,就算你正在当堂办公,他们也能威风凛凛地把你抓走。其中,他们最有名的一项职能就是——“执掌廷杖”。这是皇帝对官员特有的一种刑罚。

如果哪个官员不听话,被皇帝下旨处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到午门,裹到一大块布里面。

只要指挥使一声令下:“打!”棍棒就噼里啪啦地落在这块布上。这些锦衣卫受过专门训练,受刑的人轻则皮开肉绽,重则就地死亡。而打得轻一点儿,还是重一点儿,锦衣卫都会收到指挥使(锦衣卫的头头)的暗示。如果指挥使两脚像八字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如果脚尖向内靠拢,那就是把杖下人往死里打。打完之后,还要把布中人重重地往下一摔,这时,里面的人就算死不了,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就是这些残忍的刽子手,制造了许多冤案。如果有谁胆敢拂逆他们的命令行事,谁就会家破人亡。他们帮助朱元璋监视着文武大臣和百姓,令全天下处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

朱元璋反贪

朱元璋从小受了很多苦,所以深切了解到百姓的不易,也十分痛恨贪官。他参加起义后曾发誓:如果自己得了天下,一定要杀尽贪官污吏!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果然说到做到,他下令:凡是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立斩!

我们都知道,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虽然各朝各代不一样,但县衙的布局却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建筑物。但明朝县衙的大门和二门之间又多了一个土地祠。

这土地祠是做什么的呢?说起来有些恐怖,因为它是专供剥皮用的,而且剥的还是人皮!

原来,朱元璋命令将贪污的官员处死后,还要把他们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什么的,做成稻草人,悬挂在城门口,或者官府公座两旁,供百姓参观,当然,最主要还是用来威慑贪官。

他还规定,官员们私自收下一件衣服、一双袜子,或者一条头巾、一本书,也都要定罪。定罪之后,刑罚也特别严厉,一般要刺字文身、断手、砍脚,甚至要凌迟、腰斩或阉割,总之十分残忍。

虽然有这么严厉的反贪措施,但还是出现了不少贪官。其中最有名的是郭桓案。郭桓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居然和他的同党一共贪污了2400多万石粮食,而且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是郭桓的同党(名单很长,就不一一列举了)!朱元璋追查下来,一共杀掉了三万多人。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允许天下百姓一旦发现官员贪污,就可以上京城告发他,还可以直接把贪官送到京城去。

尽管如此,可有些百姓还是不敢得罪贪官,怕“逮不着狐狸惹来一身臊”。后来,镇江的一个大贪官落网之后,朱元璋怪周围的百姓们没有告发他,还罚大伙儿去搬石头砌城。

以往的朝代,官员们拿的是铁饭碗,吃穿不愁,老百姓只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现在好了,有了皇帝的支持,老百姓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换成官员们提心吊胆了。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个真正为贫苦百姓着想的皇帝。

皇帝大开杀戒为哪般

清理了“胡党”之后,朱元璋又将目标锁定在功臣蓝玉身上。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因为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常常得到朱元璋的嘉奖和赏赐。但他居功自傲,甚至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就在军队中布置自己的势力。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决心除掉蓝玉。

1392年的一天,锦衣卫指挥使忽然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于是让人逮捕了蓝玉,并由吏部尚书詹徽审讯,要他一个一个地查下去,一定要查出蓝玉的同党。

在锦衣卫的严刑逼供下,蓝玉大声道:“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锦衣卫便把詹徽也押了下去。审判官们害怕自己落得和詹徽一样的下场,于是不敢再审。

三天后,蓝玉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接下来被牵连的,又达15000多人,有些人甚至没见过蓝玉的面,也被归为“蓝党”。

对于朱元璋的大开杀戒,皇太子朱标非常反感,于是劝父亲:“父皇杀人太多,恐怕有失人心。”朱元璋听后,拿来一把带刺的木棍放在地上,命朱标去捡。

朱标看见有刺,当然不会捡。

朱元璋冷冷地说:“木棍有刺,因此你不敢捡。但如果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这难道不好吗?现在我帮你杀掉那些对国家有危险的人,将来你才能坐稳江山啊!”

没想到,朱标并不领情,也冷冷地说:“皇帝像尧舜一样贤德,臣民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

朱元璋大怒,搬起椅子向太子掷去。朱标身手敏捷,躲了过去,但也吓得不轻,回去就生了重病。

经过这两个案件,明朝的功臣老将几乎都被杀光了,一时出现了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局面。 UYzZcIssIUt+xEU2UClhD/I7DwSCnmnSq3T4dgRSQQ4GgJqayQ0NldoxSoUpMIzL

嘻哈园

百姓茶馆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