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人听到过许多与孕妇饮食有关的禁忌,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夸大其词,甚至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很遗憾的是,有些该注意的饮食要点,却很少有人会告诉准妈妈们。
使用营养补充品的时候要咨询医生和营养师。除非医嘱,尽量不用各种中西补品,也不要自作主张地使用营养素以外的保健品。不吃各种减肥药,不擅自服用人参、鹿茸、阿胶、蜂王浆之类的传统滋补品,也不随便服用葡萄籽胶囊、花青素胶囊之类的抗氧化补充剂。
孕妇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特别是在孕早期,胃酸分泌可能减少,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微生物更容易在胃肠里“兴风作浪”,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严重的呕吐、腹泻、腹痛,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流产、早产等。微生物产生的毒素也可能会侵犯到弱小的胎儿,引起各种发育障碍,甚至造成死胎。
——尽量避免在没有卫生资质的小摊贩那里购买小菜、熟食、快餐。
——去卫生等级较低的餐馆吃饭时尽量不吃冷盘熟食和凉拌菜。
——家庭厨房中洗菜切菜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冰箱储藏也要做到生熟分开。
——色泽和味道提示已经不再新鲜的食品、发霉变味的食品,都要严格避免食用。
——制作凉拌菜时要好好清洗干净,最好将食材用沸水烫一下,杀灭表面的微生物。
——不能吃剩的凉拌菜。剩菜剩饭一定要重新加热,彻底杀菌之后再吃。
——不要吃生鸡蛋,至少要等蛋清彻底凝固、蛋黄嫩嫩地稍微凝住之后再吃。
——不要喝没有煮沸杀菌的“现挤”牛奶和羊奶。不买超市以外个体贩卖的酸奶和含奶小吃甜点。
——慎喝不是当时制作、放了几个小时的“鲜榨”果蔬汁和其他不新鲜的自制饮料。
——接触过生鱼、生肉、生鸡蛋壳和没有洗过的生蔬菜之后,要立刻洗手,然后再接触其他食品。
——在购买网上销售的熟食和快餐前,要仔细查看其经营许可证件。
鱼、肉和海鲜、河鲜类食物中有可能存在寄生虫,所以除了极少数足够新鲜而且反复确认有安全保证的食材之外,其他都绝对不要生吃。因为随便吃生鱼片、生肉、糟蟹、醉虾、生蚝、生拌螺肉等而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并不罕见。生的香肠、火腿、培根等都要彻底加热熟了再吃。
来源不明的野生鱼类、河鲜要尽量避免食用。如果闻见有煤油味、药品味,或者鱼虾看起来颜色有异常、状态有畸形,更要小心远离,它们可能是从污染水域捕捞的。污染海域的贝类、甲壳类水产往往含有过多的重金属。即便是深海鱼,有些鱼类也会富集汞,如鲨鱼、剑鱼、金枪鱼、鲸鱼、方头鱼等,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提示孕妇要慎用这些鱼类。动物肝脏和肾脏往往会积累难分解的环境污染物和药物,食用这些食品最好选择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至少要做到限量。
在外面烧烤摊上随便烤一下的食物不能吃,因为一则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安全,二则不能保证肉的整体完全熟透,寄生虫和致病菌完全被杀灭。烧烤、熏制和油炸食品还是多种致癌物的来源,如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杂环胺类致癌物,以及丙烯酰胺这种疑似致癌物,这些对胎儿的发育都非常危险。早期胚胎发育对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尤其非常敏感,孕早期对油腻食物和油烟、烧烤烟气、熏制味道的反感就是一种本能保护反应。
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还可能使用泡打粉,其中一些不合规范的产品可能含有明矾,带来铝污染,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康。虽然我国已经明令禁止在面食中使用含铝的泡打粉,但因为这类产品比合格的无铝泡打粉价格明显便宜,一些小摊贩仍然爱用。同时,油炸食品中并未禁止使用含铝添加剂,不论是油条还是拖面糊油炸的食品,都有可能成为铝的来源。
很多毒物都是“纯天然”的,比如毒蘑菇、有毒野菜、有毒贝类。所以千万不要随便吃野生的蘑菇,也不要吃自己不认识的野菜。生黄花菜、生豆角、生豆子、苦杏仁、非食用的果核等都含有毒素。没有加热透的黄豆芽、黑豆芽也含有凝集素,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如果孕妇本人不久之前对某些食物有过各种过敏反应,或者吃了之后有胃肠不适或其他食物不耐受反应,那么在怀孕期间需要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除此之外,还要严格限用甜味奶茶、甜饮料、各种高度加工的低营养价值零食。
小贴士
餐饮企业的卫生等级
我国餐饮企业的卫生信誉度等级有A、B、C、D四级,各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实施动态等级评定。A级代表卫生优秀,B级代表卫生规范,C级代表卫生基本合格,D级代表存在较为严重的卫生问题,需要限期改进,如果达不到C级则不能继续营业。除了餐馆酒楼之外,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学校食堂、机关食堂、外餐配送单位等也需要进行这个等级评定。企业需要把卫生等级标志像经营许可证一样悬挂在单位门口、大厅等醒目位置,接受社会监督,并方便公众在就餐前根据餐馆的卫生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