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关节镜手术室及数字图像资料管理

数字化手术室是在洁净手术室(层流手术室或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图像信号处理、多媒体及综合布线等技术,将手术过程有关的各个系统,如医疗设备、环境控制、医院的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远程医学等多个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并进行智能化集中管理,为外科手术提供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操控系统,是医院管理医疗资源及CT、MRI等设备医学图像储存与传输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将医院各科室之间甚至医院之间的影像资料统一起来,建立一整套医疗信息网络平台(图1-1)。

图1-1 关节镜手术室布局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传统图像信息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所替代。数字化影像资料系统对资料进行采集、处理、储存、量化评分和撰写手术报告,采用服务器主机与各工作站分机,通过网络链接和传输的方式,将影像资料信息系统设为工作站、服务器和打印机,实现功能一体化,对医疗、科研、教学和医疗文书提取提供整体影像系统(图1-2)。现代信息化、数字化医疗体系的构架,已经成为医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2 数字化影像资料采集系统

一、系统工作流程

首先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输入文本信息并加以保存。术中依照医师的需要采集静态照片和动态录像,术后选择所需要的图像进行编辑和文字注解。通过网络将病例文本资料和图像传输到服务器。将图文资料打印,递交患者和病案内进行存档。

二、系统主要功能

1.病历资料的录入与保存

在工作站内新建文件,激活界面的文字录入框,根据需要录入有必要的文本信息,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与内镜下手术的资料信息。一般信息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院号、门诊号、详细的联系地址与电话、现病史等。该系统还包含内镜型号、科室、经治医师、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麻醉方式、术前诊断、术后诊断、内镜诊断和手术记录。该系统能够记载术中所见情况和处理方法,可随时新建、修改和删除病例(图1-3)。

图1-3 病历编辑界面

2.术中监视、图像采集和其他图像资料的导入

术中可通过视频链接采集静态图像和动态录像。该系统还具有图片导入功能,可以将患者的X线片、CT、照片等有价值的图片导入到当前病例的采集图像中。

3.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选择、编辑

手术结束后,医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图片编辑,每帧图片均可配注文字说明。图片选取后,将选取的图片保存到当前病例中。最后生成的病历可通过打印系统进行打印(图1-4)。静态照相和动态录像可同时进行,也可在录像中捕捉静态图片。动态录像可以进行动态回放、单帧浏览、多帧浏览等。

图1-4 图文并茂的数字化病历

4.病例资料的查询、备份、统计与量化评分

本系统根据患者、手术等信息等进行病例分类,有利于图像资料的查询、统计和备份储存。其中评分系统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关节部位相应的评分标准,评估和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功能。本系统还具有随访病例的随访时间提醒功能。

5.影像系统

具备多种信号制式,根据需要可自由选择视频格式和影像尺寸。可接入多个视频信号,通过实时转换视频源,实现“一机多用”。操作人员可自由绘制示意图,并可将其添加到报告中。采用先进多样的压缩技术,可将录制的视频文件另存、复制或刻录,制作DVD等供演示及教学使用。 C1TAqwcZDM0Y8XGcnZ7i8H3wDfFQ5HRpLVXeRVZIYDOklZ30o6du32ghaa098P0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