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新生儿的发育特点

从出生到出生后第28天的宝宝,称为新生儿。出生至28天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新生儿可以根据分娩时的胎龄、体重值、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出生后的时间和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分类,分类如下:

(1)根据分娩时的胎龄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的早产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足月儿和胎龄满42周以上的过期产儿。

(2)根据体重值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体重小于2.5千克的低体重儿,体重在2.5~4千克的正常体重儿和体重大于4千克的巨大儿。

(3)根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体重小于相应胎龄的小于胎龄儿,胎龄与体重相符的适于胎龄儿和体重大于相应胎龄的大于胎龄儿。

(4)根据出生后的时间 可把新生儿分为两类:出生1周以内的早期新生儿和出生第2周到第4周末的晚期新生儿。

(5)根据出生后的健康状况 可把新生儿分为两类:无任何危险的健康新生儿和出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高危新生儿。

二、新生儿身体发育特征

(1)体重:平均体重为3千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1周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如母乳不足也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这是暂时的,补充母乳或奶粉后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到宝宝满月时,男宝宝体重2.9~5.6千克,女宝宝体重2.8~5.1千克。如果满月后,宝宝体重增加不理想,要考虑是否为营养不良,需增加奶量。

(2)身长:平均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有0.2~0.5厘米的差别;满月时男宝宝身长49.7~59.5厘米,女宝宝身长49.0~58.1厘米。

(3)胸围: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4)头围: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5)头部:头比较大,头发有多有少。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要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致到1岁以后,它才会慢慢闭合。

(6)眼睛:两个眼球呈黑褐色。由于分娩时受到挤压,眼睑有些水肿,数天后即可消退。眼睛常常定视。

(7)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看起来总是鼓鼓胀胀的,如果宝宝一切正常,就不用担心。如果是腹胀出现饮食不良等问题,就要到医院去诊治。

(8)呼吸:新生儿的呼吸浅表且不规律,以腹式呼吸为主。每分钟40~45次,有时会有片刻暂停。

(9)脉搏:脉率比成人快,每分钟为90~160次。

(10)四肢: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颜色略呈青紫,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循环系统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待呼吸正常后不久,青紫即消退。指甲较长。有些新生儿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11)部分新生儿,不论男女会出现乳房增大的症状,有的甚至还分泌乳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些症状一般都是由乳腺增生造成的。母血中含有生乳素等激素,胎儿受到高浓度的生乳素影响就有可能使乳腺增生,出生后就会出现乳房肿大的现象,1~2周之后肿大的乳房就会自动恢复正常。家长不要给新生儿挤乳汁,以免引起乳腺组织发炎。如果新生儿的乳房肿大,泌乳的同时周围皮肤发红,并且有拒绝触反应,要考虑带其及时到医院诊治。

(12)生殖器:男婴和女婴出生时,其生殖器都显得比较大。男孩阴囊大小不等,睾丸可降至阴囊内,也可停留在腹股沟处,或摸不清阴茎,龟头和包皮可有松弛的黏膜。女孩小阴唇相对较大,大阴唇发育好,能遮住小阴唇,处女膜微突出,可有少许分泌物流出。部分新生女婴阴道出血一般是正常现象,是胎儿出生前体内相当数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胎盘、母体和自身的分泌。这种生理现象一般会在出生后5~7天内发生,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出血量很小,常见的是血样分泌物,持续时间在1~2天,最长不会超过3~5天,就自然消失。

(13)皮肤:皮肤细嫩而有弹性,呈粉红色,外覆一层奶油样的胎脂。在鼻尖、两鼻翼和鼻与颊之间,常有因皮脂积聚而形成的黄白色小点。胎毛于出生时已大部分脱落,但在面部、肩上、背上及骶尾部仍留有较少的一些胎毛。斑点及皮疹是很常见的,几天后自动消失。

三、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1.口腔内有白色的乳凝块

有的宝宝出生不到两周在口腔的颊部、舌背、牙龈、上颊等黏膜上出现白色的乳凝块样物,这是鹅口疮。一般是由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造成的。轻微的鹅口疮不易被发现,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或者表现出来的痛苦表情;感染严重的时候,宝宝会因为疼痛而烦躁、胃口不好、啼哭、喂奶困难,有时候还伴有轻微的发烧。一般来说,只要保持宝宝口腔的清洁,及时清洗奶瓶奶嘴,鹅口疮就会消失。如未见好转应去医院就医。

2.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较轻的症状是在面颈部,躯干,巩膜等呈现浅黄色或浅花色;症状重的黄疸颜色较深,但是皮肤红润,黄里透红,一般分布顺序是先头后足,通常不过肘膝,个别严重的者呕吐物、脑脊液、粪便等都是黄色。

生理性黄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2~3天,最迟的也不会超过第5天。这种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引起的,不需要看医生,只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辛勤护理,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黄疸程度就会慢慢降低,到出生后的第10~14天它就会自然消失。

3.脐带脱落

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与脐带残留的长短有关。如果留在新生儿身上的脐带较短,在其出生后3~4天就会脱落。反之需要5~7天才能脱落。如果残留的脐带已成干黑色,并且仍未脱落,可以用棉签或者纱布蘸95%的酒精清洗脐带残端的根部,坚持每天1~2次,直到残留的脐带自行脱落。如果这样做也不脱落的话,不能擅自将其剪断,应去医院处理。

4.排出胎粪

新生儿第一次排出的绿色、黏稠状的东西就是胎粪,胎粪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他还包括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10个小时就会首次排出胎粪,进食2~3天后,胎粪会逐渐地过渡到新生儿正常的粪便。一般来说,胎粪排出的越早越好,只有新生儿粪便由胎粪过渡到大便,肠胃循环才真正开始。如果出生2~3天后还没有排出胎粪,就要马上就医,弄清不排胎粪或胎粪延迟的原因。

5.红斑

新生儿身上出现大块红癍,大多是因受潮湿所引起的,只要注意对新生儿所处环境的干燥,2~3天就会自然消失,不必就医。如果2~3天不见消退,可到医院进行处理。

6.哭闹

哭闹是新生儿交流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新生儿哭闹的原因很多,出现哭闹时家长可逐渐排除以下项目。

①饥饿是最主要的原因,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规律。

②不舒服是新生儿哭闹的一个普遍原因,如尿布湿了,会通过哭闹来传递这个信号,引起家长的注意。

③消化不良、腹胀等原因也会引起哭闹,此种情况由于新生儿进食中吞咽了空气,引起腹胀不适。家长可以通过让他打嗝的办法来解决。

④新生感到孤单、寂寞的时候,也会通过哭闹来传递信号,这时家长要注意与其玩耍、交流。

⑤睡觉前或快睡醒时哭闹,我们俗语说的闹觉,此时家长要有针对性的处理,闹瞌睡时,家长可以缓慢的让新生儿做一些有节奏的动作或讲一些抚慰性的话,让其放松;睡醒时,家长不要一见哭闹就抱,可以给新生儿哼哼歌,轻轻拍他,让他慢慢停止哭闹。

新生儿的哭闹是为了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说,物质上的满足远远不够,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作为家长要经常通过哼歌、抚摸等给其精神上的满足。

7.新生儿睡眠不踏实

正常的新生儿每天有18~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表现为睡觉时哼哼唧唧地使劲,同时皱着眉头,面部表情很难受,身子也在扭动使劲,哭闹等不想睡觉或者睡觉容易醒等,就说明新生儿睡不踏实。新生儿睡觉不踏实有好多种原因,如缺少微量元素,外部环境太热、太冷,睡前玩得太兴奋等等原因。

8.打嗝

刚出生几天的新生儿打嗝属正常生理现象。

①新生儿常哭闹时或在喂奶时吃得太急,而吞入大量空气引起的打嗝。

②新生儿肚子受凉,或者妈妈吃到生冷食物,而后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也会使其出现打嗝现象

③一些疾病如肺炎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引起打嗝。

由于新生儿神经发育不成熟,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打嗝,但绝大多数不是病,无需过于担心。家长可以选择以下的缓解、解决方法:第一,当宝宝打嗝时,将宝宝抱起,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喂些许的热水;第二,宝宝一旦打嗝,应该等到宝宝很饿的时候再喂奶;第三,想办法让宝宝哭泣一小会儿。

9.体温不稳定

新生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温度十分恒定,大约在37.6~37.8℃,出生以后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加上散热比较快,体温常处于不稳定状,一般随着出生日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刚出生时要求温度较高,以后温度随之降低。但是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新生儿出生后2~4天,体温可很快上升到39~40℃,往往可持续几个小时,多则可达到一、二天,医学上称作“脱水热”或“一次性发热”,这可能是室温过高,包裹太厚,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来蒸发散热,如果水分不足,可使得血液浓度,体温骤然升高。一般新生儿“脱水热”无需特殊治疗,要多喂几次白糖水及白开水。

10.鼻塞

鼻塞是宝宝在这个时期比较常见的现象之一,鼻塞常常会引起宝宝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吸奶和睡眠困难。如果出现鼻塞,家长不要惊慌,首先要检查宝宝是不是有鼻屎,如果有就应该设法清除。无鼻屎,家长也尽量不要用药,宝宝有来自母亲免疫力,会产生一些抗体,几天之后自然就会没事了。如果3~5天还不好转就要到医院就医。

11.眼屎多

一般说来,宝宝眼屎多是由于细菌入侵到泪囊,引起的眼部病变。宝宝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其眼屎自然会多些。眼屎多可能引起疾病,如宝宝泪囊炎等眼病。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家长们对宝宝眼屎多要更加重视。

12.脸上出现红色丘疹

有些宝宝会在出生后3~4周内,面颊和眉毛上方出现红色丘疹,宝宝也会经常因此哭吵。当宝宝啼哭、洗澡或身上燥热时,丘疹斑会变得更红。这时候除了注意食物的质、量和合理的喂养时间以外,要特别注意杜绝某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此外内衣应柔软、宽松和清洁,避免紫外线的直接照射,过几天红丘疹会自然消失。

四、宝宝的感知觉发育

1.视力发育

新生宝宝眼睛发育还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但是对光线有反应,追着眼前的物体看,视野只有45度左右。他们调节视焦距能力差,东西距离太近或太远,看不清楚,只看到模糊影。他们看东西的最好距离约20厘米,相当于妈妈抱宝宝喂奶时脸和宝宝脸之间距离。宝宝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3~4个月,4个月才有调节视焦距的能力。

2.听觉发育

如果一边是爸爸的声音,另一边是妈妈的声音,多数宝宝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将眼和头转向妈妈一边,这可能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听惯了母亲声音的缘故吧。有报道说,当妈妈在宝宝看不到的地方呼唤其名字时,10~12天的宝宝便会向妈妈方向转头,而对其他妇女的呼唤没有反应。如果妈妈在照料她的宝宝时,经常呼叫他的名字,5~8天后,大多数宝宝就能对妈妈的呼唤发生反应。

3.触觉发育

一般来讲,到了7~15天的宝宝不仅有触觉,而且很发达,全身皮肤都有灵敏的触觉,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到刺激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宝宝来说,对触觉刺激最灵敏的部位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如果用刺激物接触他的眼睑,就会使宝宝眨眼。

4.嗅觉与味觉发育

宝宝一生下来嗅觉和味觉就相当的灵敏,出生后不久就能辨别不同的味道,他们喜欢品尝带有甜味的水,对咸的、酸的、苦的水表示出痛苦的表情,并会通过嗅觉来认识自己熟悉的地方。宝宝不仅嗅觉灵敏,而且还非常喜欢妈妈乳汁的香味,妈妈的体味可以给宝宝安全感,所以很多宝宝都喜欢妈妈抱不太喜欢爸爸抱。

五、新生宝宝的条件反射

1.肢体反射

新生宝宝肢体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反射运动,小手开始显示出抓握能力,家长可以把食指或是一些玩具放入宝宝手中,让其握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肢体反射都会逐渐地消失,因为宝宝的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有韧度,自我控制能力将日益完善,大脑也会逐渐发育成熟,并最终“忘掉”、遗弃那些无意识的反应。

2.吸吮反射和吞咽反射

宝宝虽然在子宫内就开始练习吸吮反射了,并且他在抓取物品、做吸吮动作时,非常有力。但是,宝宝并不是一开始就熟悉妈妈乳头的形状,并能把乳汁吸出来,一般在出生后7~15天他就会慢慢适应了,学会了边吃奶边呼吸后,就会发出杂乱的吮吸声。

六、新生宝宝的系统发育状况

1.呼吸系统发育

胎儿在子宫内的时候,其肺内充满液体,足月的胎儿肺内液体大概有30~35毫升/千克,出生时受产道的挤压,大概有1/3的肺液会由口、鼻排出,其余的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很快,大概是每分钟40~60次,因为主要是靠膈肌运动,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还没有成熟,呼吸浅表并且节律不规整,往往会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所谓周期性呼吸是指呼吸停止小于20秒,不伴有心率减慢及发绀者;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钟及发绀者。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很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的发育不够成熟,还容易因高压力、高容量、高浓度氧的损伤而出现慢性肺部疾病。

2.免疫系统

足月儿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不是非常成熟:皮肤黏膜比较薄嫩,很容易擦破;脐部是开放伤口,细菌会很容易进到血液;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比较差,补体水平较低。各类免疫球蛋白中只有IgG(免疫球蛋白G)能通过胎盘,而IgA(免疫球蛋白A)和IgM(免疫球蛋白M)则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新生儿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果缺乏分泌型IgA(免疫球蛋白A),那么就会很容易患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早产儿的非特异性和特异件免疫功能更差,并且胎龄越小,通过胎盘到达体内的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就越低,因此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3.血液循环系统

宝宝对氧的消耗量大,心脏每千克体重的排血量比成人多3~4倍,因此,心跳较快,每分钟大约120~140次,不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很稳定。此外,由于宝宝的血液多集中在躯干及内脏,四肢较少,因而肝、脾较大,四肢容易发冷或发紫,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Koe1Sa7bu3dWxFo84efK+SDkr9TWlMmGFsC95ccB+oc6lEsuaQpCgM6hEgZ2/r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