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能欺骗我们呢?”
孩子沉默。
妈妈:“我从小怎么教你的,要诚实,要诚实,怎么你从来不往脑子里进呢?”
孩子:“还说我呢,你不也经常信口胡诌吗?上回公司想让你加班,你不就说自己‘生病’了吗……”
妈妈:“你……”
孩子:“哼……还说我呢……”
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责备,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实,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子不教,父之过。”很多父母都熟知这句话,但是,恰恰有很多父母忽视了这句话。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总归结到孩子身上,很多时候父母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改正,才会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一定的根源。孩子交际能力差,不爱说话,必然与父母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有关;孩子懦弱、不自信,必然与父母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的缺点有关;孩子有暴力倾向,必然与家庭缺乏爱心、缺乏温暖有关。如果存在以上问题不知道改变,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那么,父母应该经常反思什么问题呢?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无师自通,或道听途说就可以做好的,家长应当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应建立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一起成长的新理念。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之所以会有很多的不良表现,都是因为“榜样”的原因。孩子可以挑选学校,挑选老师,挑选班级,唯独不能挑选父母。以孩子打人为例,有关机构做过研究,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尤其是男孩子,碰到一些事情不顺自己的心意就大打出手。调查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75%的孩子从小所受的就是“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的教育。在打骂中长大的孩子,会认为只有武力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当他和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举起自己的手,对别人使用武力。
所以,为孩子做点牺牲,少玩一会,少看点无聊的马拉松电视剧,让孩子安心读书,不应该吗?家长对自己放任,不喜欢学习,打麻将、玩扑克,通宵达旦;有的迷恋跳舞、酗酒、赌博,彻夜不归……己不正,焉能正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你教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要学会自我反省,遇到问题先要找寻自身原因,然后再与孩子真诚交流、沟通。
很多家长的毛病是期望值高,但是抓不到点子上。盲目性充斥在家长的行为中,如盲目和其他孩子攀比,望子成龙;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容易失望,于是搞“反面鼓励”,又用不好激将法,便走向另一极端;心理暗示变成了滥施压力,搞得孩子心怀不满,敢怒而不敢言,以至精神恍惚,效果更差。家长不研究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只顾训斥打骂,形成恶性循环。于是孩子采取破罐破摔的态度,形成严重对立。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应该知道:只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够对孩子起到督促和鼓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