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烟波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作“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以前属于卑禾族的牧地,因此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的四周被巍巍耸立的高山环抱。北面是威武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曲折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青海湖海拔3260多米,比古城西宁还高出1000多米,这里气候凉爽,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温度一般都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由于青海湖水的含盐量高,浮游生物少,因此其透明度能达到8米以下,在阳光的折射下,格外湛蓝,好像一个怀抱着蓝宝石的睡美人,令人神迷。
海心山、三块石、鸟岛、海西山、沙岛,五座形态各异的岛屿立于湖中,峰峦叠嶂,层林青翠,景观独特,以鸟岛闻名遐迩。每年春天,大批的海鸟从印度、尼泊尔等地千里迢迢来到青海湖繁衍生息,秋天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鸟岛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
青海湖是一个丰饶的天然渔场,这里盛产湟鱼。湖岸和湖区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到处可见牦牛、黄牛漫步,羊群吃草,藏式彩帐,房屋镶在绿色平毯之间,更渲染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式图景。
“油菜吐芳华,千里尽金黄。”7月前后,南方的油菜花已无踪影,而门源的油菜花正开得绚烂。浓艳的黄花紧围着青海湖大半圈湖岸,足有百万亩。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繁花金黄一片,镶嵌在湛蓝的青海湖岸上,无际无边。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是西北主要的油料产区,这里的油菜花同样繁盛而壮美。由于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倾斜,因此站在河岸上向两边看,铺天盖地都是金黄色。西起青石嘴,东到玉龙滩,北到与甘肃交界的冷龙岭,南到大阪山,油菜花绵延几十千米,像金黄的大海一样。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倾斜,站在河岸上向两边看,铺天盖地的都是金黄色,大河在中间流淌,宛若有两道金边的银丝带蜿蜒飘舞。7月初的油菜花刚刚绽放,一丝丝淡黄装点着翠绿的田野。7月中旬油菜花开得最旺,坐车穿过达坂山隧道来到门源盆地,展现在眼前的是那种铺天盖地的霸气,是给心灵带来的强烈震撼。7月的门源是人间天堂,60万亩油菜花形成的油菜花海构成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此时有祁连山油菜花节和极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体育竞赛,展现出了这块神奇土地上人们的豪迈昂扬。
塔尔寺系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地,是极具盛名的佛教圣地。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
塔尔寺门口的八座白塔及不远处色彩斑斓的寺院在墙壁映衬下,显出夺目的光彩。据说,这八座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都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寺院,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宗喀巴大师最初只让信徒们在其诞生地建一座宝塔,多年以后,信徒们满怀对大师的崇敬之情,在塔的周围修建了寺院。塔尔寺是名副其实的“先有塔,后有寺”。整座寺院沿着平缓的山坡修建,是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主要由众多的殿阁、经堂、佛塔、僧舍组成,错落有致,金碧辉煌,阁、堂、塔、舍勾连不断,非常壮丽。
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经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叠叠的哈达。整座建筑庄严肃穆,雄伟壮观,阳光之下,金光闪闪,光彩夺目。
大经堂是塔尔寺最宏伟的建筑,这座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殿内的100多根大柱子上都雕着美丽的图案。大经堂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帷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技艺精湛。殿内大柱都有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与各式经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寺三绝”。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的。塔尔寺的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每年冬天,酥油花艺人就开始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各种宗教神话故事。堆绣是塔尔寺独有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
周围的青山绿水,寺院的庄严肃穆,头顶鹰翔蓝天,山涧流水潺潺,耳边传来僧徒们空灵的诵经声声,让人一时忘却了都市的繁华与喧闹、抱怨与仇恨,在平和宁静的气氛中完成一次精神之旅。塔尔寺每年于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次观经大会,吸引了不少香客游人。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海拔湿地生态景观。三江源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他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具有多种植被类型,为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提供了极其独特的环境条件,三江源地区因此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兽类83种,鸟类197种,两栖动物8种和爬行动物7种。一些耐寒喜凉的动物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斗争中得到繁殖和发展,成了三江源地区的特有物种。该地区共有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喜马拉雅旱獭在内的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仅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就有20多种。这一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青海的药用植物约有370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有259种。冬虫夏草驰名中外,药用价值极高。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大河、盆地、荒漠、冰川、湖泊、沼泽等奇异复杂的地域类型,碧草如茵的辽阔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源流,灿如星光的大小湖泊,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茂盛的原始森林与藏族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高原文化、历史遗迹、宗教寺庙、民族风情、乡土习俗,共同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综合体。
“花儿”这个名称是令人陶醉的!用花儿来命名山歌,就具有了形象的美、色彩的美、神韵的美、气味的美。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四省区汉、藏、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口头的一种民歌。多数人认为花儿自明代开始流传。青海是“花儿”的故乡,青海是“花儿”的海洋。青海花儿又称“少年”,一般只在山野歌唱而回避长辈及家人。演唱时称为“漫少年”。它的声调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娓娓动听;内容既有繁复的叙事,又有即兴的抒情;形式既有四句为主的,也有同时辅之以两小短句而成为前后对称的六句式;既可独唱,又可合唱。青海花儿的“今儿”(曲调)有“白牡丹今”“尕马儿令”“东峡令”等七八十种。其曲调优雅动听,赋词明快清新,艺术性很高。青海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组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花儿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声。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花儿对青海人来说,就像每天的饮食一样必不可少。花儿的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词繁多,内容多样,有对爱情的追求,对情人的思念,对黑暗的诅咒,对幸福的渴望,有一首花儿云:“花儿本是心里话,不唱时由不着个家(自己);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正是河湟地区举办各种花儿会,劳动人民心花怒放之时。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是以藏语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以藏族为主体的信教民族,或通过藏族传入其他民族,因此得名。藏传佛教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教派,文化内涵丰富,融合佛教大小乘和金刚乘的基本教义,结合高原的文化自然环境,形成戒律传承系统教义、宗派见地与修持方法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青海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沿唐蕃古道行走在青海高原上,凛冽寒风迎面吹来,古道上的号角钟声时隐时现,仿佛那风也因此而沾染了历史的沧桑。远在唐代,随着文成、金城公主进藏和吐蕃势力东渐,青海已有佛塔、佛像和小型佛堂寺院出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地方贝囊沟的文成公主庙,依石壁而建。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联姻,途经这里,命随行工匠在向阳的石灰岩壁上雕刻了大日如来等9尊佛像并纹刻了佛塔经文等。唐景龙四年710),唐蕃第二次联姻,金城公主亦经此地,见所刻佛像,便于其上修盖殿堂,亦称“大日如来佛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成公主进藏时,还在巴塘的扎隆沟建成嘉斯佛塔,在相古河对岸的邦同滩建成格则佛塔。今青海同仁地区传说,吐蕃时期藏族军队来到现在的五屯一带成边,曾建玛贡娘畦寺,是这一带最古老的寺院。今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城西北隅的乜纳塔,也叫“贵德白塔”“弥勒塔”和“镇水塔”,历史上被誉为“青海第塔”,颇负盛名。相传在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热巴巾时期初建。每一座塔、每一座寺,都记载了政治制度与宗教环境的兴盛与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