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性面团是在小麦粉中加入大量的糖、油脂及少量的水以及其他辅料调制成的。这种面团具有松散性和良好的可塑性,缺乏弹性和韧性,半成品不韧缩,适合于制作酥类糕点,如京式的桃酥、苏式的杏红酥等,产品含油量大,具有非常酥松的特点。产品不仅油、糖含量大,而且具有各种果仁,表面呈金黄色,并有自然裂开的花纹,裂纹凹处色泽略浅。产品组织结构极为酥松、绵软,口味香甜,口感油润,入口易碎,大多数产品不包馅。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机械化生产,产量高,是中式糕点大量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
酥性面团配方见表2-3。
表2-3 酥性面团配方
酥性面团的特点是油、糖用量特别高,一般小麦粉、油和糖的比例为1:(0.3~0.6):(0.3~0.5),加水量较少。面粉要求使用薄力粉,而且面粉颗粒较粗一些为好,因为粗颗粒吸水慢,能增强酥性程度。
面团调制的关键在于投料顺序,首先进行辅料预混合,即将油、糖、水、蛋放入调粉机内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浊液后,再加入疏松剂、桂花等辅料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小麦粉搅拌,搅拌时以慢速进行,混合均匀即可,要控制搅拌温度和时间,防止形成大块面筋。
由于酥性面团调制是先辅料预混合,最后加入面粉,因油脂界面张力大,能均匀地分布在面粉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油脂薄膜,阻止了面筋蛋白质进一步吸水膨润;再者加水量很少,而且先与油、糖、蛋等形成乳化状态,而不是与小麦粉直接接触,由于水、大量糖、油脂、蛋等形成的乳浊液对面筋蛋白质产生反水化作用,阻止水分子向蛋白质胶粒内部渗透,大大降低了蛋白质的水化和膨润能力,使蛋白质之间的结合力降低,面筋的形成大受限制,因而面团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极小的弹性,内质疏松而不起筋。为了使调制出的酥性面团真正达到酥性产品的要求,调制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辅料预混合必须充分乳化,乳化不均匀会出现浸油、出筋等现象。
(2)加入面粉后,要控制好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尽可能少揉搓面团,均匀即可,防止起筋。
(3)控制面团温度不要过高,温度过高,面粉会加速水化,容易起筋,也容易使面团走油,一般控制在20~25℃较好。
(4)调制好的酥性面团不需要静置,应立即成形,并做到随用随调。如果放置时间长,特别在夏季室温高的情况下,面团容易出现起筋和走油等现象,使产品失去酥性特点,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