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学引路者老子

人的一生,成才离不开明师,成功离不开导师。

让范蠡一生受益无穷的“好思维”到底是从何而来的?范蠡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思维训练呢?

时代的风气影响个人的思维

作为道商始祖,范蠡的思维方式首先是来自于“道”。在那样一个年代,他的思维与那些“大佬”们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那也是一个虚心向学的年代,而翘楚,就是老子!至于“大佬”们如何问学,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就在范蠡苦读诗书、勤研经典、周游列国、四处求师参学的过程中,这个时代还有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也孜孜不倦地走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求师访道进程中。这个人就是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天纵之圣”,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影响至深、至大、至广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作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的思想已经渗透于我们的血液里,其影响常常从我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当中折射出来。但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其头有异骨,相貌雄伟,身材高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先秦时代,一尺约合今天的0.66尺,按此折算,孔子身高约2.112米了。武艺非凡、臂力过人的孔子,绝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形象。

跟范蠡近似,3岁丧父,17岁丧母的孔子,其身世可谓不幸。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正是缘于家庭的变故,使得孔子坠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不得不自幼奋斗,以求发展。孔子自述:“吾十有五有志于学”;“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聪明好学的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贯五经、通六艺的孔子,他的导师是谁?他是如何从一个学生变成老师的?是谁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是谁助他成就了“文圣”之名?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而老聃,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聃,诞生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周天子的“中央政府”高级顾问兼国家档案文献馆馆长。

由于古代学在官府,再加上老子的学问渊博、声名远播,天下学子争相宗之为师,或受业其门,或辗转相传。据史料记载,孔子曾五次去周朝的国都,向老子问道。关于“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及《庄子》的《知北游》《天道》《天运》等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言之凿凿,具体细腻。从文献透露的信息看,孔子与老子相见绝不止一次,如《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时,仅有十七岁至二十岁,而《庄子·天运》中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时已年五十有一了。

或许,问礼年龄记述的差异,从另外一个角度反证了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次数之多吧。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在太史公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当年的孔子,作为一名适逢乱世的热血青年,看到周礼的废弃,世道的衰落,礼义道德,荡然无存,尔虞我诈,民不聊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君不仁,臣不义,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于是孔子胸怀文艺复兴的宏伟目标,千里迢迢地从鲁国赶去远在洛邑的“中央政府”,拜见了老子并咨询:该如何才能恢复周朝的“礼制”,而回复昔日的盛世。

老子接见了孔子。但是他站在宏观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明确地告诉孔子:周礼的衰落,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现在,连那些制定“礼制”的人都不复存在了,我们还停留、倒退回去,逆天下潮流而动,又能产生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呢?

同时,老子针对当前孔子的状态,给出了几条真诚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顺应时机,时机来了,就要把握和发展,积极有为;时机不到,就应该稍息与等待,甚至隐藏无为,卑微低调做人,而不能不遵循规则的强行和冒进。其次,“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要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韬光自己的智慧。最后,还应当把自身修养中的不利因素去掉,如“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些都不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当孔子离开洛邑时,老子特意为他送行。老子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所以只有赠送你以嘉言。”老子告诫孔子: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家语·观周》)。 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走近于失败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一个博辩广大的人而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孔子西行洛邑拜见老子,对自己人生境界的提升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凡意义。中国历史上两位思想巨人的相会,是仁者的沟通、智者的激荡、圣者的交流。老子“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深远妙道,对孔子内心深处产生了真正的撼动。也曾周游列国、见多识广的孔子,面对着博古通今、不可窥测的掌握天下学术思想的老子,恍惚之中,似乎看到了传说中那变化无穷、“乘风云而上天”的神龙,让他连续三天“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并由衷地发出了赞美老子的“犹龙”之叹。

孔子回去后,不但虚心接受老子的教诲“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也在自己的人生中领悟深思,积极践行。他从老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的教诲中,悟到了“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并称这是“损之又损之道”。

当孔子被困于陈、蔡两国之间,七日无火食。子路认为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尚无好报,那我们坚持道德理想还有什么意义。面对弟子因为所处困窘环境而对信念产生怀疑,孔子阐述了他的智慧见解:“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

在孔子看来,品德、学识、努力并不是最终赢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是否成功,能否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如鱼得水,除了必须具备上述这些基础条件之外,更需要候“时”得“机”,才有机遇与幸运的青睐。所以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而事实上,“不遇世者众”,唯有“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才能候得云开见月明,实现人生的辉煌。

从“伟大首都”回来之后,孔子见识增长了、学问广博了、境界提高了、智慧通达了。作为天下第一学问大家老子的真传弟子和朋友,孔子的命运也改变了。

《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家语·观周》说:孔子“ 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镀金”归来后的孔子,一时间迅速成为广受尊重的学问家。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包括此前不愿意屈尊前来的卿大夫的子弟们。面对着三千之众的弟子,孔子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老师打出了这样一句广告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范蠡会亲自聆听道学始祖老子的教诲吗

在中国思想史上,谁具有“神龙”般的莫测智慧呢?那就是道学文化的创始人老子。

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最具创造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综合继承中国殷商以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道”为核心概念,以“尊道贵德、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存在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

水有源,树有根。老子也是有老师的。

《文子·上德篇》曰: “老子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常枞,也有学者认为就是商容。因为《淮南子》说:“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 老子曾经跟他学得和悟出什么“道”呢?那就是保持柔弱的生存之道。

据说,有一次常枞病重了,年轻的老子前去探望他。好学的老子不放过任何一个求学的机会,他对常枞说:“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么可以告诉弟子的吗?”常枞看到老子如此虚心好学,很开心:“就是你不问,我也要说了。”

常枞对老子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记住了吗?”老子回答:“经过故乡下车,就是要我们不忘旧。”常枞说:“对呀。”又说:“看到乔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吗?”老子回答:“看到乔木迎上去,就是让我们要够老。”常枞说:“是这样的。”然后,常枞又张开嘴给老子看了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当然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笑了:“早就没有了。”常枞紧接着问老子:“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老子回答:“那舌头之所以存在,是不是因为它很柔软得以生存?牙齿不存在,是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从而丧失?”常枞听了老子的回答,非常满意地说:“回答得太好了!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事情都已包容尽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再告诉你的呢?”

常枞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老子从小就掌握了知返、知反的规律,明白了“舌存齿亡”的道理,“齿坚于舌而先蔽,舌柔于齿而常存”。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写下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样的感悟。

老子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创立了一种影响千古、享誉全球的道学思想体系,更在于他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打破学在官府,创办私学的应该是老子。身为周王朝中央政府史官的老子,不但掌握和管理着王室的天文历法、地理地图、历史文献、礼制王法等知识,同时还担任为王室、诸侯国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培训任务。老子自己也承认:吾将以为教父。

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不容置疑。然而,孔子并不是老子培养成才的唯一学生。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那一年,学问广博、闻名天下的王室顾问老子将要退休归隐的消息传开后,极大地轰动了教育很不发达的春秋时代。一些无缘接受老子教化,困惑人生方向,渴望求道开智的中下层贵族及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布衣百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首先抓住这次历史大机遇的是周王朝一位贤大夫尹喜。

尹喜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能识星象,据说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尹喜通过观察天上星斗的运行轨迹,知道有圣人将要经过函谷关。于是,他便辞去朝官职务,主动请求到函谷关去当关令,并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上面观察天象。

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于是立刻召见守关兵卒说:“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切勿放行,立即禀报。”同时,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某一天,果然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肩,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青牛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尹喜看见后,惊喜地发现,那不正是声名远播天下的老子吗?于是赶紧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参拜:“圣人来矣,有请!”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尹喜在老子前执以弟子之礼,不时请问道要。尊师好学的尹喜,很担心以后难以见到归隐故里的老子,便言:“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一个“强”字,可知尹喜与老子的关系已经熟而不拘了。老子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也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并鉴于他的诚意恳请,便将自己一生修道的心得和古代流传下来的修道经验,以及我国历代盛衰存亡、世人祸福寿夭的经验教训,对照当时已掌握的科学文化,以人之道比较天之道,综合考察,进行总结,为尹喜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后,飘然而去。

对于老子和尹喜之间的师承关系,始见于东汉末年高诱注《吕氏春秋·审己》: “子列子,贤人,体道者,请问其射所以中于关尹喜,关尹喜师老子也。” 唐时成玄英在《庄子·达生》中也认为: “关令尹真人,是老子弟子。” 由此可见,曾任函谷关令的尹喜,是老子道学的第二代传人,而尹喜又将老子的道学思想授传给了列子。“老聃贵柔,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在学术传承的同时,又有所侧重、有所发展。

退而不休的“古之博大真人”老子在回归楚国故里后,一方面继续潜心研学,乐道修道,另一方面又把自己一生悟道的心得体会及在周王室所掌握的历史经验、学术思想广为传播,开创了民间弘道、广收门徒的新局面。

根据《文子》、《列子》和《庄子》等书的相关记载,老子收授的弟子有:孔子、尹喜、文子、杨朱、阳子居、崔瞿、士成绮、庚桑楚、南荣赶、柏矩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弟子大多是在朝廷之外受教于老子,他们拜老子为师时,老子已经归隐还乡了。

老子不但有上述这些名载史册的正传弟子,也有不记名的隐传弟子。在春秋时期,受老子影响至深却不为外界所知的,则非兵家代表人物孙武莫属了。孙武是军事家,却特别告诫不要随便动刀兵。他觉得兵事不祥,于是提出了一个“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原则,希望能够尽量用政治解决问题。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及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

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事天下。”孙武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的主张。老子认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也阐述了“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等观点。孙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帮助吴王阖闾,击败强楚,称霸诸侯,充分显示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的伟大。

《东周列国志》载: “孙子之才,彰于伍员,法行二嫔,威振三军,御众如一,料敌若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智非偏拙,谋不尽行,不受爵禄,知亡知存。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

能在二十多岁写出影响千秋的兵书,孙武肯定是受过高人的指点。那么在当世能够指点孙子的高人会是谁呢?想来只有老子可以成全孙武之功与名。为什么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呢?因为老子道学思想本来就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的无为之功。“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一代兵圣孙武子功成身退,世莫知其所踪,这俨然一派老子遗风。

不但孙武得到过老子的悉心教诲,甚至连孙武的好朋友伍子胥也曾面见老子受他指点。《吴越春秋》一书中,曾多次记录伍子胥引用老子的名言劝谏阖闾、夫差父子。如《阖闾内传》中的 “伍子胥谏曰:‘臣闻:兵者,凶事,不可空试。’”《勾践阴谋外传》中的“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遗憾的是伍子胥并没有得到“曲则全,枉则直”的忠告,或者他并没有掌握好老子那句“自知者明”的教诲,最后因为性格的强势酿成大祸。

有时候,老子的弟子们去拜见他、请教他,也会顺道把自己的弟子和随从带上,而这些年轻的后学们能够亲自聆听圣人的教诲,无疑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庄子·天运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孔子拜见老子回去后,整整三天不讲话。弟子们好奇地问道:“先生见到老子,对他作了什么诲劝吗?”孔子说:“我直到今天才发现老子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龙呀!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我只有张开嘴巴表示惊诧并仰望的份,哪里敢对他作出诲劝呢!”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传人”是一个至高无上、血脉相连的符号名词。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能大能小,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具有主宰和操控自然万物的无穷神力,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孔子的这番真情告白,却让无限崇拜自己的弟子子贡很不服气。他对老师表现出对老子的折服非常不满,说道:“这么说,这个世界上居然有安居不动而精神显扬如腾龙见于天,缄默不语却能感人至深如疾雷震耳,发生和运动犹如天地运动变化的情况吗?我可以去看看他吗?”

于是子贡以孔子的名义拜访了老子,这是一场充满了火药味的相会。

子贡问:“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各不相同,然而却都有好的名声。唯独听说先生您认为他们不是圣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老子说:“年轻人,你稍稍近前些!你凭什么说他们各自有所不同?”

子贡回答:“尧传给舜,舜传给禹,大禹用力治水而汤用力征伐,文王顺从商纣不敢有所背逆,武王背逆商纣而不顺服,所以我说他们治天下的方法不同。”

老子看着眼前这个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耐心地对他说:“年轻人,你再稍微靠前些!我给你说说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事。黄帝治理天下,使人民心地淳厚保持本真,天下大同,人民团结。尧治理社会,使民心亲爱,尚可,就是让老百姓爱自己的亲人,爱父母、爱兄弟、爱子女甚于爱其他的人,有了区别,有了等级。舜治理天下,使百姓心存竞争,怀孕的妇女十个月生下孩子,孩子生下五个月就张口学话,不等长到两三岁就开始识人问事,于是开始出现夭折短命的现象。夏禹治理天下,使百姓心怀变诈,人人存有机变之心因而动刀动枪成了理所当然之事,杀死盗贼不算杀人,人们各自结成团伙而肆意于天下,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天下大受惊扰。三皇依仗他们的心智,上而不见日月的光明,下而违反山川的精华,中而破坏四时的运行。由此可见,他们的心智毒如蝎子的尾端,就连小小的兽类也不可能使本性和真情获得安宁,却还自以为是圣人,不是可耻吗?”

“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的这一番惊世骇俗言论,是子贡闻所未闻的。我们的人生到底该追求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如何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的一番追问,听得子贡坐立不安、惊慌失措。

既然孔子可以携带自己的弟子,委派自己的弟子去拜望和求教于老子,那么同为老子门人的文子计然,是否也曾经派出自己的弟子范蠡,去向老子虚心请教,聆听教诲呢?

这完全是可能的。

范蠡是计然的学生,计然是老子的门人,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种关联浸入了范蠡一生为人处世的思维之中。

明师难得,贤徒亦难得。

文子计然,绝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不但投拜和拥有了老子这样伟大的明师,还培养和成就了范蠡这样难得的贤徒。

《道德经》:“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道德经》:“人之所以教我,亦我之所以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QaLtedV0XIx/A2G/FR9hjr1gUqz17k4EckI+FxB/6/lkIXnQGwFLljhJ9AxJX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