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伍子胥:强大的对手砥砺出人生的光明

人生难得一知己,人生更难得一对手。

道学思想认为:阴阳互根,祸福相依,内外相联,敌我相随,一切都在太极变化中。人生如战场。每个人的一生不可须臾离对手,对手既是挑战者,又是同行者。所谓孤掌难鸣,没有对手的战争是乏味和无趣的,没有对手的人生是孤独和寂寞的。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没有了对手的制衡,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高手较量,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自己的能力,牵引自己的动力,集中自己的全力,见证自己的实力,成就自己的威力。如果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自己水平再高,也无从施放、难以发挥,人生就会索然无味,成为独孤求败的寡人。

什么是对手和敌人呢?站在阴阳转换的立场来看:所谓敌人,不过是那些迫使我们自己变得强大的朋友。

不弃小义:活下去才能解决问题

《左传》曾有一句话:“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大国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济济的楚国,由于未能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对体制内人才也不加重视并多方排挤,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为晋、吴这样的“敌国”培养了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最终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历史常常让人尴尬。吴国的臣僚班子中,处于核心领导岗位的伍子胥、伯嚭等后来在吴越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人物,都是曾经的楚国人。

范蠡确实很幸运。他不但拥有文种这样志同道合的知己,还不可避免地为自己选择了当时最强大最具实力的团队对手。这让身为历史旁观者的我们,在这场棋逢对手惊心动魄的吴越战争中,获得了既紧张屏息却又酣畅淋漓的观感。

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范蠡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对手有时候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了解伍子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范蠡。

作为“蠡种组合”最强劲的对手,伍子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样的经历促使他背楚而奔吴?他对吴国的强大做出过哪些贡献?强盛者易折,皎洁者易污,看似强大的伍子胥,其性情的缺陷和人生的“死穴”在哪里?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遇到对手时,我们不应群情激昂,而应首先认清他。范蠡就是这样做的。

范蠡与文种二人经过了解,总结出伍子胥身上所具有的“七大”特征。哪“七大”呢?那就是:有大智、历大难、怀大仇、效大忠、建大功、尽大孝、惹大非。

第一个方面是“有大智”。 在历史上,伍子胥与孙武一样,也是有军事著作的。《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失传,但足以证明伍子胥生前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伍子胥的大智,体现在生死关头的决策力,以及对潜在事件洞若观火的预见力。

伍子胥,名员[yún],字子胥,本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爷爷叫伍举。这个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望。伍举死后,楚平王为嘉奖伍举敢于直谏的美德,封伍奢于连,号为连公。由于家庭的背景关系,伍子胥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

满门忠直的伍氏家族,为何到了伍子胥这里,却叛楚而投吴,甚至还引领吴军攻打楚国,险些导致楚国灭亡呢?这要从那不听文子计然苦口规劝的楚平王惹下的大祸说起。

当初楚平王在蔡国的时候,蔡国有个边境官员的女儿私奔到他那里,生下了太子建。平王即位后,便派伍奢当太子建的首席老师,即太子太傅。而费无极则位居副职,做了太子少傅。

当“老二”需要一份胸怀,当老师更需要一份胸怀,身为“老二级别”的费无极老师偏偏严重缺乏胸怀。由于太子建尊重伍奢而嫌恶费无极,得不到学生信任的费老师不仅不深刻检讨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反而在自己学生和同事身上打起了鬼主意。

费无极得不到宠信,便想要诬陷太子。他向楚平王建议:“太子建可以娶妻了。”男大当婚,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公元前527年,“好爸爸”楚平王为时年十五岁的儿子太子建娶亲,选中了秦国秦景公之女孟嬴,遂昭告天下一切备绪,并派遣大臣费无极专程前往秦国迎娶。费无极见秦国嫁给太子建的女子长得非常姣美,再加上自己对太子建非常忌恨,就动了邪念,认为这么漂亮的姑娘不应该为太子建拥有。

费无极当然无法染指美丽的孟嬴,但深谙“美女经济”之道的小政客,于是从孟嬴身上看到了可以兑换的政治利益。既然太子建不该得到美女,那这个美女谁才配真正拥有呢?那当然只有楚平王了。

于是,费无极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那可是倾国倾城、绝世无双;并向楚平王真诚建议:“机会难得,美女难求呀,君王您完全可以自己娶之为妻子,给太子另外找一位女子做妻子。”男人对于美色的诱惑往往难以抗拒,尤其是被费无极独家广告渲染下的美女。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极说动了心,本该属于制片人角色的他雄心勃勃地当起了主演。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夫人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

费无极用“调包计”办妥此事,更深得楚平王的赏识了。然而,做贼心虚的费无极却寝食不安忧心忡忡,他知道太子迟早也会成为君王的,于是又萌生了“调人”之计。费无极对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近中原;而楚国偏狭小,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雄。如果扩大城父的城墙,把太子安排在那里,以便和北方各诸侯国交往,就可以取得天下。”正为父子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尴尬而伤透脑筋的楚平王很高兴,再一次听从了费无极的建议。

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让太子熊建离开国都,去镇守城父。作为太子太傅,伍奢父子也陪同情场官场双失意的太子到了楚国北疆的城堡驻守。

来到城父,是伍子胥的一个命运转折点。今天的城父故城,西北距安徽亳州市三十多千米,东南距涡阳县城二十多千米。而涡阳,则是道学始祖老子的诞生地。”修改为:“今天的城父故城,西北距安徽亳州市三十多千米,距河南鹿邑六十多千米,东南距涡阳县城二十多千米。而涡阳和鹿邑二地,直到今天都在为谁是道学始祖老子的诞生地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伍氏父子镇守城父之时,学问渊博名动天下的老子已经告老还乡,开授私学。与高人为邻,如此机遇伍子胥自然不会错过。虽然史无明载,但是相信在城父的一年多时间内,伍子胥一定向老子请教过道学,并蒙授一二。

多年以后的伍子胥,因为越国贡西施、郑旦给吴王而进谏劝说夫差。他是怎么说的呢?《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有记载: “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伍子胥闻传的这句话,是老子传付尹喜的五千言中的原文。伍子胥从何处闻?于何人闻?在传播方式处于原始落后状态的春秋时期,唯有耳闻目睹、当面聆听,才能一字不差,记忆犹新。

到城父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22年),小人得志利令智昏的费无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施行“调命”之计,向楚平王诬告太子建“外交诸侯,将入为乱”。费无极的目的,是通过诬陷太子建谋反,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彻底清除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改立孟嬴的儿子轸当太子,换取自己的官禄晋升。“子不教,师之过”。信以为真的楚平王,立刻召见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严加诘问。三代以刚直谏诤著称的伍氏家族,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出卖自己的原则。伍奢借此规劝平王:“大王受到佞臣蒙蔽,已经夺去了儿媳,又要谋杀儿子,于心何忍?”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伍奢的话使楚平王丧失了最后一点理智。他下令立即把伍奢囚禁,并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死太子建。奋扬情知太子建无辜,便暗中派人先去向太子建告密,才使太子建得以奔宋国而逃亡。

费无极深知伍奢两个儿子伍尚、伍子胥相当了得,不杀他们,恐日后为患。在费无极的唆使下,楚平王一面派人去追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以营救父亲的高尚名义诱骗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

《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

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楚平王派人去召伍子胥兄弟二人回来,说:“只要回来,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棠邑大夫伍尚看到信就要动身,伍子胥警告他:“这是阴谋,楚王忌惮我们的威名,不敢伤害父亲。他们把父亲扣作人质,就是要把我们一网打尽。你先不要去,我来设法救出父亲。”伍尚对弟弟伍子胥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送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听到可以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不赶快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赦免,这是孝顺;掂量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气。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毁掉,你努力而为吧!这样总比两个人跟在一起好。”子胥说:“既然如此,我们兄弟只好就此别过。”

伍子胥头脑清醒,看问题尖锐,在父亲与兄长的生死关头,毅然选择了逃走。这并不是懦弱,而是他深知:在这场“水很深”的政治阴谋中,应父之召必然父子俱死;而不回,或许平王还有顾忌;即使再不济,也还有报仇雪恨的机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辱逃走,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怕“俱灭,无为也”。所以伍子胥不得不弃小义而雪大耻,走上了一条“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的复仇之路。

伍子胥这份高智商的洞察力,在后来的吴越战争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总是不厌其烦永不言弃地重申“伐越”战略,并一次次地识破了范蠡和文种隐藏至深的谋略,将这次各为其主的智力争霸赛推向了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高潮。

仇恨之火:是动力也是阻力

第二个方面是“历大难”。 对于伍子胥,不能仅仅用贵族子弟来评价。家庭的变故,父兄的血仇,让他不得不保存实力,亡命天涯。他有张弓拒捕、反叛独立的一面,也有忍辱负重、含辛茹苦的一面。作为一个有丰富人生经历和阅历的男人,伍子胥绝对是一个吃得起苦受得了罪的可怕对手。

离开楚国,伍子胥便开始了他传奇而又悲惨的逃难历程。他先是追随楚国太子建到宋国,后来因为宋国“华氏之乱”又辗转来到郑国。太子建和晋国君王私通,要做晋国攻打郑国的内应,伍子胥劝说无果。后来郑国国君知道了,就把太子建杀了。伍子胥又带着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出郑国奔吴而去。就这样白天躲藏,晚上赶路,终于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全国通缉令和诱人的赏银,昭关的官吏盘查工作开展得紧张而又细密。如何才能顺利过关,“越狱”成功呢?期间,伍子胥生命中的贵人接二连三地开始出现。其悲惨经历引发了扁鹊弟子东皋公的恻隐之心,深谙医道的东皋公准备出手搭救,他把伍子胥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一连七日好心招待,却丝毫不谈过关之事。

物极必反,情急必乱,内心急迫至极的伍子胥彻夜翻覆,寝不能寐。他想告别东皋公而去,又担心过不了关,反而惹祸;若是不走,又不知还要等多久。真可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觉捱到天亮。

俗话说,命由心改,相随心移,愁从心生。几天工夫一耗下来,曾经那年轻帅气英雄少年的伍子胥突然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须发俱白,整个一“白头翁”了。

相貌全变的伍子胥,这才因祸得福,蒙混过关。

第三个方面是“怀大仇”。 仇恨对于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自己的力量去报复君王的逃亡者,伍子胥背负血海深仇一路狂奔。他的眼早已被仇恨的血光所充斥,他的心早已被仇恨的念头所炙烤。父兄的死如同巨石时时刻刻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食不甘味,度日如年。

《史记》中称: “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

很短的一句话,却给我们勾勒出了报仇心切忍辱负重的伍子胥的形象。我们不难想象:不管是在长江边经历困顿窘迫,还是在道路上乞讨糊口,只有父兄被弑的深仇大恨,才能支撑染疾的他即使止于中道乞食为生,也要活下去为他们报仇的信念。

为了复仇,伍子胥不再简单和透彻。他可以极其敏感而智慧超人,也可以异常迟钝而迷昧不清,他的性格和历史身影变得复杂起来。

当伍子胥到达吴国时,正值吴王僚当政,公子光为将军。但是,伍子胥很快就发现,吴国当时的大环境根本不适合他报仇,吴王僚也没有真正对自己加以重用的意思。后来,伍子胥慢慢了解到,竟然是公子光在吴王僚左右屡进谗言的缘故。因为每当伍子胥向吴王僚陈述伐楚的益处,提议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公子光总是冷冷地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所以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就这样,伍子胥的报仇愿望被吴公子光给彻底搅黄了。

作为吴国政坛的实力派人物,公子光为何要屡次进言反对伐楚,和伍子胥过不去呢?

史书上记载: “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伍子胥顿时醒悟过来,公子光反对伐楚,是因为不想伍子胥为吴王僚所用,是在敲打暗示自己要站对队伍,是想拉拢自己而排除异己,让伍子胥依靠自己复仇。这个公子光有篡位之谋!

伍子胥敏锐地洞察到公子光的心思。为了自己的复仇目标,伍子胥和公子光开诚布公地谈判:“只要你答应将来为我发兵楚国,我可以帮助你顺利夺取王位。”公子光一口答应了。于是伍子胥为他策划夺权的一系列行动,首先给他介绍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公子光十分高兴,把伍子胥作宾客对待。伍子胥退居郊野耕作,等待专诸成功。后来,在吴王僚因楚平王大丧伐楚、国内空虚之际,令专诸杀王僚,而拥立公子光为吴王。

伍子胥的风险投资终于大功告成,复仇的梦想似乎不再遥不可及了。

然而,由于复仇的心火太过熊烈,伍子胥也为自己深埋下了祸根。

这就要说到吴越战争中另外一个关键人物伯嚭了。伯嚭本是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郤宛,是楚王左尹,为人耿直,贤明有能,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受到了少傅费无极的忌恨进谗。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国相)子常所杀,并株连全族,但伯嚭竟得侥幸逃离。他听说另一位遭楚迫害的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孤身一人逃到吴国投靠伍子胥。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吴王阖闾。阖闾高兴地接见了这位满怀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宫宴上,当时陪宴在场的吴大夫被离对伯嚭很不放心,轻声询问伍子胥:“您以为伯嚭可以信任吗?”伍子胥坦然以答:“我与伯嚭有相同的怨仇。您没听过《河上歌》所唱的‘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吗?就好比惊飞的鸟儿,追逐着聚集到一块,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被离提醒伍子胥道:“您只见其表,不见其内。我看伯嚭为人,鹰视虎步,本性贪佞,专功而擅杀。如果重用他,恐怕您日后定会受到牵累。”伍子胥则不以为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被仇恨之心扰乱了心智的伍子胥,终未能听进去被离的忠告。他太需要战友了!最后,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下,阖闾收留了伯嚭,并任命他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谁也无法料到,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可怜老乡伯嚭,会成为伍子胥的克星。

史上最狠毒的“掘墓人”

第四个方面是“效大忠”。 伍子胥的忠,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站在吴国和吴王的立场,伍子胥是千秋可鉴的大忠之臣;站在楚国和楚王的立场,那伍子胥则又变成了大不忠之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伍子胥是一个叛国者。但是,他的是非功过却得到了时人和历代史书作者们的广泛理解。如庄子评价他为:“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楚国人屈原也认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晚明思想家李贽更是认为:“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为何他们对于伍子胥背叛楚国的行为如此宽容呢?

前面我们讲过了,在春秋时代,国家的意义与我们现在并不相同,诸侯们共奉一个周天子,共属华夏民族,其实都是出自一家。时人的价值观虽然也宣扬忠于自己的诸侯国,但最主要的还是忠于周王朝。所以,诸侯列国称霸的时候都还免不了打着周王室的旗号。而且当时人才的流动都是自由和自愿的,转换国家如同跳槽一样的人相当普遍,楚国人跑到敌国入仕的事情太多了,即使他们为其他诸侯效忠,也通常会被认为是忠臣。

成功的人生贵在选择,千秋的功名在于遇合。刘向《新序》中说:“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吴阖庐用之而霸。”昏庸的楚平王无德无识,未能选择伍子胥强国辅政;宋国、郑国也无缘无分,最终与流亡客寄的伍子胥失之交臂;即使到了吴国之后,吴王僚也未能慧眼独具地发现伍子胥的真正价值,而独为公子光(阖闾)重用。

伍子胥对于吴王阖闾的感情,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简单纯粹,也有全力付出竭诚尽忠的股东心态和合伙人情结。对伍子胥来讲,唯一的红利就是“借力以雪父之耻”。所以,只要阖闾有需求有指示,伍子胥绝对可以披肝沥血,使命必达,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为了刺杀吴王僚,伍子胥找到了史上最具创意的刺客专诸;为了除掉吴王僚逃亡在卫国的儿子庆忌,伍子胥又成功物色了东海勇士要离来断绝后患。伍子胥请求阖闾发兵攻楚,阖闾推却说:“不行,我现在还缺少一个领兵的大将。”伍子胥马上又七荐孙武,献上兵法十三篇。

万能的伍子胥,简直就像一个有求必应的阿拉丁神灯,或如那百宝袋里藏着无尽宝贝的哆啦A梦。

第五个方面是“建大功”。 吴国的兴衰成败,伍子胥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吴王阖闾在其执政期间,任用伍子胥进行改革。他举荐贤才,加强操练,严明军纪,务实为用。《越绝书》称:“值吴伍子胥教化,天下从之,从未有死亡之失。”足见其治国用兵,深具远见卓识,实乃谋略不凡!

为了达到“安君治民”“兴王成霸”的目的,顺应吴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破楚伐越的需要,阖闾接受伍子胥的建议,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几年之后,“ 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路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禾稼登熟,兵革利坚” 。伍子胥根据吴与周边各诸侯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了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伍子胥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 ,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吴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自己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而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应子胥、伯嚭复仇伐楚的请求,重用孙武为大将,子胥、伯嚭为副将,大举攻楚。伍子胥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接着展开追击,五战五捷,长驱攻入楚国都城郢都,终成破楚之功。

太史公在《史记》中评价道:“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这是怎样的丰功伟绩啊!

第六个方面是“尽大孝”。 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事实上,中国人家族观念都很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家庭,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所以古代通常把家放在国前面称“家国”,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春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里对复仇尽孝的概念,是高于对诸侯国主的忠诚的。

伍子胥堪称孝子的典范,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但是以个人之智和力,要向一个国家的君主及他身后代表的国家寻仇,哪怕是再厉害的英雄豪杰,也犹如天方夜谭,谈何容易!

伍子胥最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呢?不是个人生死,不是千辛万苦,而是报不了仇。所以在公元前516年,伍子胥得到楚平王死讯后,放声大哭。当时的公子光劝道:“楚平王无道,你何必为他伤心?”伍子胥说:“我并不是为他伤心,而是伤心无法为父亲兄长报仇啊。”

为了复仇尽孝,伍子胥不宽恕别人,也不宽恕自己。以至于司马迁也说伍子胥是舍小义雪大耻,并感慨:“所以说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抱负远大的壮士又有谁能做得到呢?”

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里在讲到伍子胥这一段的时候也评价道:“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意思是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可以复仇;如果父亲有罪被杀,儿子为父亲复仇就会形成“推刃之道”,即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后者不被赞赏。伍子胥当年为报父仇的行为,得到了时人的充分理解和接受。

报仇雪恨虽说没错,但是为了报一己私仇而让一国之人都痛苦,这就有些过了。所以,对于伍子胥评价分析的 第七个方面就是“惹大非”。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死了,那一切仇怨似乎也该一笔勾销了。但是伍子胥做不到,他心中积蓄了十几年的仇恨需要宣泄,因此控制不住自己的心魔。熊熊的仇恨之火,转瞬间把这位悲情英雄变成了白发恶魔。

就在伍子胥五战五捷,攻入郢都后,楚昭王逃跑。伍子胥做出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呢?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 “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

《史记·伍子胥列传》曰: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伍子胥为解心头之恨,请求吴王准许自己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他“手持九节铜鞭,肉烂骨折”,犹不解恨,此后更是“左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并骂道:“汝生时枉有目珠,听信谗言,不辨忠良,杀吾父兄,岂不冤哉!”又割下平王的头,把衣物棺木全部销毁,连同尸骨弃于荒野。这种“重口味”的复仇手段,和那足以抵消他一生功业的三百鞭,似乎可以证明他是有史以来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按理说,冤有头债有主,伍子胥找楚平王报杀父兄之仇倒也情有可原。可他仍不善罢甘休,又让吴兵拆楚宗室庙,妻宫室女,寝大夫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断发文身的吴军进入历代楚王经营了二百多年的楚都,目睹其繁华富丽,见楚国宫室之富、姬妾之美,立刻暴露出豺狼本性。于是,吴国君臣经过公开投票表决,一致同意按照官职等级住进楚王宫室和大臣府邸,霸占其财产和妻女。“ 君居其君之寝,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 ”一时间郢都内乱作一团,从吴王到士卒无不趁机发泄私愤,大肆掠夺和破坏,抢钱、抢房、抢女人。他们“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大肆洗劫、捣毁。虽然孙武极力劝阻,但在伍子胥的坚持下,吴王根本不听。

进入郢都的吴军,失去了继续作战的雄心和计划,对外没有联盟诸侯,取得道义的支持,对内没有抚恤百姓,反而不断制造和扩大战争暴行,给楚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被逼上绝境的楚人自发组织起来,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鱼死网破与吴军拼死相搏,竟一夜而三败吴人,将吴军赶出国境,使得楚国成功复兴。为泄一己私愤,伍子胥劝吴攻楚,不仅让吴楚两国生灵涂炭,无辜百姓遭殃,也让吴国多年战争准备所取得的成果丧失殆尽。对此,后人有诗这样评价道:“知否申胥本楚人,引吴攻楚有私因。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甚至连司马迁也觉得伍子胥的行为过分了,称“怨毒之于人甚哉”。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阖闾、伍子胥、伯嚭等人胜利攻入楚国后所表现出来的忘乎所以的极端行为,才让兵圣孙武与伍子胥产生了鲜明的价值观分歧。清人魏源指出: “呜呼!吴,泽国文身封豕之蛮耳,一朝灭郢,气溢于顶,主骜臣骄,据宫而寝,子胥之智不能争,季札之亲且贤不能禁。(孙武)一羁旅臣能已之乎!” 孙武虽然受命为将,但毕竟是为客的羁旅之臣。吴王求胜时能够对他言听计从,得胜之后就不一定有言必听了。

在孙武的价值观里,“主孰有道”是考核选择老板的首选项,既然吴国君臣在破楚后的所作所为与他内心坚持的标准差距太大,“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公元前503年,也就是范蠡和文种进入吴国开展调研工作的前一年,一代兵圣孙武以回国探亲为由,功成身退,隐遁山林。《东周列国志》载:“孙武不愿居官,固请还山……遂飘然而去。”从此史无所记。

彪悍的人生需要强大的对手

身具“七大”之征的吴国政坛核心人物伍子胥,真的智勇无敌、不可战胜吗?占据东南霸兆之地的吴国,真的如日中天、坚不可摧吗?其实未必。

道学思想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的话,伍子胥那偏激执着、正直无曲、锋芒太露、刚强躁烈的强势性格,将是他自己无法战胜的天然敌人。

其一,伍子胥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保国而不知保身,只善于图敌而不善于避祸。伍子胥的性格是有严重缺陷的,他的整个人生状态其实就是一个孤立的“有极图”,而非阴阳平衡统一的“太极图”。伍子胥的头脑里始终被仇恨的阴影,忠孝的概念,事业的追求,称霸的目标填充饱满,缺乏人性化、柔性化的一面。他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操劳奔波的,是板着脸的,是悲情的,是苦口婆心据理力争的。他没有心思来思考人生,无暇追求快乐,难以适应未来,未曾想过放下。吴王阖闾信任他,是因为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但是,伍子胥有没有想过,老爹买账,儿子上台以后还会买账吗?自己的信用额度是否会面临提前透支的危机呢?

对于一个着眼今天的对手,战胜他的最好方法就是假以时日,打持久战。天运一转,盛极必衰。

其二,伍子胥性格暴烈急躁,没有清静之心。为过昭关而一夜白头,足以证明在伍子胥表面的强大下,深藏着一颗对失败的恐惧之心,不敢坦然面对失败。伍子胥虽然很善于识别和抓住机会,但是他更害怕失去机会,也就做不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可以说,他的隐忍是一种很可怕的强行压抑性隐忍。

对于一个内心躁动急迫的对手,战胜他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持续冲动,而自己则以“静胜躁,弱胜强,曲就直,柔克刚”。

其三,伍子胥虽然谋略高超,但是刚直强势,善谋而不善言。他习惯于“一根筋”式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不懂迂回,不知示弱,不会圆滑,不善美言。他既不会思考自己的言行会伤害谁,也不会在乎谁会因为自己的言行来伤害自己。忠正刚直,难道就幸遇明主吗?一心为公,难道就不遭泼污吗?

对于一个忠正刚直,从不设防的对手,战胜他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矛盾,制造矛盾,利用矛盾。用矛盾来蒙蔽他的君主,夸大他的功绩来扩大矛盾,造成功高盖主的紧张局势。

其四,吴国的臣僚团队看似强势组合,但是表面和谐,内在真的表里如一吗?伍子胥没有意识到,早年因为“同病相怜”而被自己举荐并获重用的伯嚭家族,已经在吴国形成庞大的势力了。因善于理财,精于逢迎,伯嚭家资殷盛,却又与疾恶如仇、常挟功自傲的伍子胥势成水火,互不相容。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团队不合,二虎相斗,吴国还牢不可破吗?

天有宝,日月星辰;国有宝,忠臣良将。范蠡和文种敏锐地认识到,“守其一,万事毕”。战胜吴国的实质内容就是战胜伍子胥,战胜伍子胥有伯嚭,战胜伯嚭有金钱、美女、宝器……大道的演变规律,周而复始,循环互生,生克制衡,正复为奇,一阴一阳,动荡起伏,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抓住了主要矛盾和核心人物,所谓的乱象纷纭,自然简单明了、无欲自静了。此时当谨守其一,执其要妙,以处其和,以应其变。

虽然伍子胥当初随父兄在镇守楚国城父之时,也因机缘而拜访老子,求学而闻道。但他毕竟不是老子的真传弟子,后来因为仇恨冲昏头脑更是无暇领悟老子道学中“尊道贵德,以德报怨,清静无为,功成身退”的思想精髓,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最大遗憾。

作为老子道学一脉的第三代正宗传人,范蠡难道还战胜不了“旁听生”伍子胥吗?

通过对吴国综合国情的考察调研,以及对吴王阖闾和伍子胥、伯嚭等人的综合分析,范蠡和文种对于吴国的强大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对“扶越抑吴”战略充满了信心。

如果自己的对手太强,无一丝破绽,无一线生机,则不可谋。如果自己的对手太弱,无一处挑战,无一毫功用,同样不值得深谋。其实,真正的对手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内心的影子。与对手比肩,就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同行,不断超越今天,创造未来。

然而,范蠡、文种二人这段日子以来在吴国的神秘行径,已经引起了吴国“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曾任“敌对势力”楚国官员的文种,在吴国四处走访多方打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看似合法的正当理由,“人才交流找工作”可谓最恰当不过的了。为什么又不找了呢?伍子胥太强势了,没有我们的个人发展空间……

《越绝书》称 :“二人以为胥在,无所共其辞。”

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回顾下伍子胥当年对专诸、孙武、伯嚭等人的大力举荐,其用心之诚、度量之大,就会恍然大悟。更何况,对伍子胥这样一个已经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大力培养年轻后备领导干部,随时接班跟进,以济济人才而富国兴邦雄霸天下,这是他很乐意效劳的一件事。

反正在历史上,大智大迷、大忠大恶、大功大过的“善恶交织体”伍子胥,已经不在乎这些琐碎细节了。就让我们再借势他一回吧。

《道德经》:“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德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Nxgu1PGKDMDT1jBhrRGajAWJoFwPuj/SskHgZkBYABcF6zG2B1Y3U0n2g6MDoL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